书城励志二十几岁要懂得的人生经验(大全集)
3105900000028

第28章 依赖别人,不如期待自己

追求成功,得靠实力,追求财富也离不开自身的拼搏。只要拥有了遇事求己的坚强和自信,人人都能成为自己的救世主。

不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别人身上

一天,天降大雨,有个人在屋檐下避雨,看见观音正撑伞走过。他说:“观音菩萨,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观音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该度我了吧?”观音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伞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去!”说完便不见踪影。第二天,这人遇到了难事,便去寺庙里求观音。走进庙里,才发现观音的像前也有一个人在拜,那个人长得和观音一模一样,丝毫不差。这人问:“你是观音吗?”那人答道:“我正是观音。”这人又问:“那你为何还拜自己?” 观音笑道:“我也遇到了难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有些人一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是求人帮忙;有些人不管有事还是没事,总喜欢跟在别人身后,以为别人能解决他的一切疑难。在他们的心里,始终渴望着一根随时可以依靠的拐杖。但实际上,在绝大多数时候,自己才是最可靠的。把自己的幸福寄予在别人的灵魂之上是很难获得安全感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凌霄花那样攀缘高枝炫耀自己,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多供你依靠的大树。即使有,也是不可靠的,如果大树倒了,你该怎么办?

清代画家郑板桥老年得子,在他临死前让儿子自己去做馒头,并留给儿子这样的遗言:“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好汉。”靠自己,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与聪明的大脑才是最永久的保障。美国石油大亨洛克菲勒曾张开怀抱鼓励孩子从桌子上跳下来,可当孩子跳下来的时候洛克菲勒并没有去接住孩子,而是让孩子记住:“凡事要靠自己,不要指望别人,有时连爸爸也是靠不住的!”

在工作中,很多人总是倾向于去依赖别人的帮助,把自己的全部工作量往其他同事身上压,结果不但变成了其他同事避而远之的拖油瓶,自己也无法在工作中得到实际的锻炼。当离开其他同事的帮助时就像失去了骨架的软体动物一样什么事情也做不好。再或者是太相信别人,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别人身上,最后被敌方往背后戳一小刀毙命。就像《国际歌》中所唱的那样:“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幸福,只有依靠人类自己。”自己才是最可靠的,自己的生活是把握在自己手中的,是需要自己去创造的。内因才是根本,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不拒绝外界的帮助,但是最主要的还是要依靠自己。摆脱对别人的依赖心理,靠自己创造自己的幸福,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制定一份“自我独立宣言”

树立独立的人格,培养自主的行为习惯。用坚强的意志约束自己有意识地摆脱对其他的同事和领导的依赖,同时自己要开动脑筋,把要做的事的得失利弊考虑清楚,心里就有了处理事情的主心骨,也就敢于独立处理事情了。

2.树立人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一些没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人,生活懒散,消极被动,常常跌入依赖的泥坑。而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人,都有一种实现抱负的雄心壮志。他们对自己要求严格,做事认真,不敷衍了事、马虎草率,具有一种主人翁精神。这种精神是与依赖心理相悖逆的。选择了这种精神,你就选择了自我的主体意识,就会因依赖他人而感到羞耻。

3.不要太依赖外界的帮助

当你遇到困难时,不要轻易向别人求援或接受他人的帮助,要充满信心去实践自己的主张。

4.消除身上的惰性

依赖心理产生的源泉,在于人的惰性。要消除依赖心理,首先要消除身上的惰性。要消除惰性,就得锻炼自己的意志。处理事情的时候,要果敢向前,说做就做,该出手时就出手;还得有灵活的头脑,要善于思考,勤于思考。

正确认识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

回眸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的历史,其实就是不断征服自然的历史。当自然被人类“征服”得千疮百孔,似乎地球上的其他万事万物都臣服在人类脚下的时候,人类这才发现,同时被殃及的还有我们人类自己,人类其实始终臣服在自然的脚下。

有太多的悲剧来源于我们人类并不了解自己,不了解自己在宇宙中的地位,不了解人类其实是最脆弱的。所以,当人类在继续将探索的触角伸向更远的太空时,也更多地关注起自身来。

这,无疑是人类历史上的又一次伟大革命!

那么,你了解你自己吗?

“我是谁?”我们经常会问自己,却很少有人能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拿破仑·希尔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我们不断地了解着未知世界,可我们对自身的探索却始终止步不前。

正确地认识自己,才能认识整个世界,也才能接受世界的一切。我们经常企图通过别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可是,无论别人的推心置腹显得多么明智、多么美好,从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讲,人们自己应当是自己最好的知己。

另外,只有当你认识自己之后,你才能客观地评价和正确对待你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你才能知道自己行为上的不足之处以及情感上的缺陷,你也才有方法来克服那些不足——取人之长,避己之短。

一般情况下,陷入盲目的人,都是自己不了解自己的人。一个连自己都不了解的人,怎么可能去认识别人,又怎么可能去开创自己的人生格局呢?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

早晨,一只山羊在栅栏外徘徊,想吃栅栏内的白菜,可是进不去。因为早晨太阳是斜照的,所以山羊看到自己的影子很长很长。

“我如此高大,一定能吃到树上的果子,不吃这白菜又有什么关系呢?”它对自己说。于是,它奔向很远处的一片果园。还没到达果园,已是正午,太阳照在头上。这时,山羊的影子变成了很小的一团。

“唉,我这么矮小,是吃不到树上的果子的,还是回去吃白菜吧。”它对自己说,片刻又十分自信地说,“凭我这身材,钻进栅栏是没有问题的。”

于是,它又往回走。等到栅栏外时,太阳已经偏西,它的影子重新变得很长很长。

此时山羊很惊讶:“我为什么要回来呢?凭我这么高大的个子,吃树上的果子简直是太容易了!”

山羊又返了回去,就这样,直到黑夜来临,山羊仍旧饿着肚子。

这则寓言故事看似可笑,却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不能正确认识自我是很多人失败和痛苦的原因。

其实,正确认识自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认清自己的能力,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长处是什么、短处是什么,从而做到有自知之明,最后在社会中找到自己恰当的位置。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只有找准自己的位置,并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挖掘自己的潜能,方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