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二十几岁要懂得的人生经验(大全集)
3105900000010

第10章 少一分书生意气,多一分入世心态

作为风华正茂的青年,我们千万不能把“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生气原封不动地带进社会,否则你就会处处受挫,时时碰壁,最后怨天尤人,甚至成为一个与社会、与生活格格不入的人。

社会不会主动迁就你

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相通,但又不同,正如北大法学院校长朱苏力告诫毕业生:社会更多是一个利益交换的场所,是一个市场,是“平民政治”。评价的主要不是你的智力优越与否(尽管你的聪明和智慧仍然可以帮助你),而是你能否拿出什么别人想要的东西。这个标准不再由中心——教师确定,而是分散——由众多消费者确定。

“尽管社会和市场的手是看不见的,但它讲的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它不讲期货,讲也都是将之转为现货。你可以批评它短视,但它通常还是不会,而且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它把每个进入社会的人都当做平等的个体,不考虑你刚毕业,没有经验。如果你失去了一次机会,就与这个工作擦肩而过;不像在学校,会让你补考,或者到老师那里求个情,改个分数。”人生不售回程票,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重来,人卷挟于社会中,犹如置身于你不得不身陷其中的舞台,你注定要扮演某个角色,虽非心甘情愿,却也无可奈何。知道树为什么会落叶吗?花儿为什么凋谢后来年又会开花吗?知道小草为什么每到秋天就枯黄,春天就破土而出吗?知道大雁为什么要南飞吗?……太多的为什么,你知道吗?也许你并不十分清楚,但你要明白,通过这么多的为什么,它们学会了成长。

没有了先“死”后“生”的成长,你的人生不会精彩,更不会成长,就像蝴蝶一样,终有一天破茧而出,从令人厌恶的毛毛虫变成美丽的蝴蝶,你也不会从谁都不愿理的丑小鸭变成美丽无比的白天鹅。这是一个过程,是生命中不得不经受的历练,也许蜕变的过程是坎坷的,但只有在这种坎坷中,你才会成长,才会懂得与社会和谐相处。

你的“个性”不一定被承认

时下的种种媒体,包括报纸、杂志、电视等都在宣扬个性的重要性,这在很大程度上给年轻人带来了负面影响。个性有时也会成为独特、怪异的代名词,过度张扬的个性会在不知不觉间伤害别人,并阻碍自己的发展。

佳宜是一个个性张扬的前卫女孩。她热爱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把平凡、规矩、条条框框视为死敌。

大学毕业后,她获得了一家合资企业的面试机会。当天,她的打扮令所有面试官目瞪口呆,露脐装、超短裙、冲天辫,手腕上戴着银手链……出门时母亲一再让她穿得“正常”点,她却置若罔闻,依然我行我素。

佳宜的专业能力和外语口语能力确实不俗,面试官最后和颜悦色地说:“你的条件很优秀,可以胜任这项工作。不过,我想提醒你,我们公司是一家正规企业,着装方面有一定要求,不能太随便,更不允许暴露……”佳宜立刻打断了他:“我的能力与我的衣着没有任何关系,这么穿我觉得最舒服。如果非要穿正装上班,我会连气都喘不上来!”面试官被这么抢白还是头一遭,他表情严肃起来,冷冷地说:“那好吧,请你去能让你随心所欲的地方发展吧,我们公司不欢迎像你这么有个性的人才。”

不懂收敛的个性就这样让佳宜失去了一个难得的工作机会。

张扬个性肯定要比压抑个性舒服,但是如果张扬个性仅仅是一种任性,仅仅是一种意气用事,甚至是对自己的缺陷和陋习的一种放纵,那么,这样的张扬个性对你的前途肯定是没有好处的。

很多人热衷于张扬的个性,相当一部分是一种习气,是一种希望自己能任性地为所欲为的愿望。他们不希望把自己的行为束缚在复杂的条条框框中,他们希望畅快地发泄自己的情绪。

但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真的能这么洒脱吗?比如你走在公路上,如果仅仅走自己的路而不注意交通规则的话,就会引发交通事故。

所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种态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大行得通的。

社会是一个由无数个体组成的群体,每个人的生存空间并不很大,所以当你想伸展四肢舒服一下的时候,必须注意不要碰到别人。当你张扬个性的时候,必须考虑到你张扬的个性是什么,必须注意到别人的接受程度。如果你的这种个性是一种非常明显的缺点,你最好的选择还是把它改掉,而不是去张扬它。

不要使张扬个性成为你纵容自己缺点的一种漂亮的借口。社会需要你创造价值,社会首先关注的是你的工作品质是否有利于创造价值。个性也不例外,只有当你的个性有利于创造价值,是一种生产型的个性,你的个性才能被社会接受。

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名人都有非常突出的个性,爱因斯坦在日常生活中不拘小节,巴顿将军性格极其粗野,画家梵高是一个缺少理性、充满了艺术幻想的人,但这并不代表个性就是正确的必需的。

名人因为有突出的成就,所以他们许多怪异的行为往往被社会广为宣传,有些人甚至产生这样的错觉:怪异的行为正是名人和天才人物的标志,是其成功的秘诀。

我们只要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种想法是十分荒谬的。

名人确实有突出的个性,但他们的这种个性往往表现在创作的才华和能力之中。正是他们的成就和才华,使他们的特殊个性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如果是一般的人,一个没有多少本领的人,他们的那些特殊的行为可能只会得到别人的嘲笑。

社会需要的是生产型的个性,你的个性只有能融合到创造性的才华和能力之中,才能够被社会接受。如果你的个性没有表现为一种才能,仅仅表现为一种脾气,它往往只能给你带来不好的结果。

如果你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应该把个性表现在创造性的才能中,尽可能与周围的人协调一些,这是一种成熟、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