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根本没烦恼
3105500000009

第9章 我见

寂天寞地只是太爱自己

一个人的时候,最不寂寞,可以拥抱整个天地的安静。

曾在雪地中安静地走着,寂静的异国小城人烟稀寥,可是,天地问满满的自在,透过身心与环境相融相摄,也不会寂寞。

禅堂里两百个人,无声地静坐,不思前不想后,没有任何东西叨扰身心,寂寞也不会进入。

偶有寂寞相扰,是在人群中,大伙儿聊着周边环境中关怀的事物,可是你的心惦念着一个不在场的人或事,那一刻最寂寞。

欢喜的时候、难过的时候,你希望分享那些起落心境的人不在身边,最是寂寞。

但是这样的寂寞难以言喻,是一种百无聊赖的寂寥,于是这种寂寥感,就会渐渐唤起一种苦的觉受,你发现自己的心正与烦恼相应。但是当这样的烦恼到来时,也正是自己有机会觉察心念变化最好的契人点。

你可以看看自己的心,为什么一定要人陪伴?为什么一个能读懂你幽微心思的人那么重要?或者,应该这么问,为什么自己那么重要?有一个人能读懂自己的心既然如此美好,为什么自己不去读读别人的心?

关心周边的人在想我见烦恼寂天寞地只是太爱自己

一个人的时候,最不寂寞,可以拥抱整个天地的安静。

曾在雪地中安静地走着,寂静的异国小城人烟稀寥,可是,天地问满满的自在,透过身心与环境相融相摄,也不会寂寞。

禅堂里两百个人,无声地静坐,不思前不想后,没有任何东西叨扰身心,寂寞也不会进入。

偶有寂寞相扰,是在人群中,大伙儿聊着周边环境中关怀的事物,可是你的心惦念着一个不在场的人或事,那一刻最寂寞。

欢喜的时候、难过的时候,你希望分享那些起落心境的人不在身边,最是寂寞。

但是这样的寂寞难以言喻,是一种百无聊赖的寂寥,于是这种寂寥感,就会渐渐唤起一种苦的觉受,你发现自己的心正与烦恼相应。但是当这样的烦恼到来时,也正是自己有机会觉察心念变化最好的契人点。

你可以看看自己的心,为什么一定要人陪伴?为什么一个能读懂你幽微心思的人那么重要?或者,应该这么问,为什么自己那么重要?有一个人能读懂自己的心既然如此美好,为什么自己不去读读别人的心?关心周边的人在想些什么?当这样的心念辗转生起,寂寞就忽焉离去了,寂寞的感受变得如此空幻。

有一年,对着台下三百个学员,要说一些营队即将结束的感言。朋友坐在第一排,微笑着等我开口。那时,一种寂寞油然而生,仿佛自己被放在一个荒凉的寒漠,没有人陪伴。朋友从台下对我做了一个微笑的手势,我看着三百个等我说话的人,突然发现,如果我关心的是自己讲得好不好,那么讲台就是一个最寂寞的地方,即便下面坐满了人。可是,如果我关注的,是台下三百个人的感受,我就与他们的心念相应着,那时,心中充塞着的,是他们的欢喜或凝聚,你的心马上进入三百个人的心里,寂寞又何处可依呢?

寂寞有时候是一种对照,你的心攀附着别人的心,期待着别人给你想要的东西,或照着你要的模式与你相处,而一旦期待落空,你就会感到寂寞。想要不寂寞,最好的方式,是自给自足。

安静的午后,读着佛经,字字句句间进人诸佛菩萨的世界,丰富的华雨智慧,寂寞根本无处容身。那时,即便你期待以这样的丰收与不在身边的人分享法喜,也能穿越时空,透过心念的重叠,驱离寂寞。

我见烦恼回向众生的爱

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形容,只觉得好玩又诧异。有位朋友说:“你对感情的运作方式真是奇怪,好像只能用‘回向众生的爱’来形容。”

咀嚼着这句话,慢慢觉得这真是一种爱的真相。

爱对很多人来说,绝对可以是生命的滋养;但相对的,爱里头如果少了一味叫作“回向”的药引,这帖原本用来治病的药,就会摇身一变,毒性大发,马上成了烦恼毒的第一秘方。

朋友之间,爱可以多一些宽谅与包容,只要你那份爱,是在朋友需要的时刻投射出去,而不是老是惦念着别人记不记得我的生日,别人能不能在我需要的时候,也对等地回馈;或者,我陪你度过生命中的困顿,你是不是也分享我的苦恼?只要开始计算天秤两端的砝码,朋友的爱就会开始带着酸苦的滋味。

情人间的爱,可以使人不孤单不寂寞,只要你不是经常问着谁爱谁比较多,只要你不是拿憧憬中的样态比对情人的表现;或者,拿别人的飞扬嫌弃自己情人的局限。

亲人间的爱,使我们肩头有个记挂处,伤心时有得靠,欢喜时有人无私地分享,只是不要常常想要为他们作主;或者,互动的过程中,只期待别人替你着想,而自己的包容从不用在亲人的对待中。

说来说去,原来回向众生的爱,最重要就是付出与享受爱的同时,没有把自己放进去称,没有要别人给一个答案,说:“喂!说说看我有多重要?”就像佛教中,有人持诵经典、读诵咒语、修法等等,最终一定有一个回向的步骤。有人担心:“功德都回向给别人,那我自己呢?辛苦读经、诵佛号有没有功德呢?”

先不说功德是怎么一回事,想想回向的力道,就知道这样的忧虑是多余的。回向是一种回旋的美丽,当你把一切美好往四周散去,一股回旋的力量会把那股美好播送出去,所有旋进旋出的人事物,都会沾到无私的喜悦与慈悲的力量。

在回向的那一刻,真心地把心念放在所有你关怀的人事物上头,而不是期待自己先得到好处或成果。于是,回向的爱不会残留杂质,在付出的当下,就是一种心念的转换与交流,尔后,真真能做到“船过水无痕”就更妙了。虽然,真的很难。

其实,回向众生的爱好难。朋友的话只能拿来勉励自己,多用心倾听与关怀,少用情绪,才不会不小心把自己放进去。有人需要的时刻,借一只耳朵,备一份心,其他时间,好好练习稳定的身心,储存回向出去的爱。

我见烦恼离别的况味

深夜回到家,突然看到阳台上落着一只鸟。姿势仍一样地挺拔,以为是前些日子自己飞来家中的灰文鸟,心一惊,打开笼子一看,鸟儿睡得正好。

有些忧虑地开灯看个仔细,原来是一只已经死去的麻雀,仿佛睡得沉稳,神识却已经离去。虽然素昧平生,但离开世间前飞来此地一歇,也是一段因缘,轻轻地为它诵了佛号,如果它有感,希望皈依词能是一段祝福。

今夜的迟归,是与法师、同事谈了一晚关于生离的课题,不料,一回家却与这只鸟儿来一段死别,心中有些戚然。

生命是这样的来来去去呀,其实,心也是这样的生灭生灭着。走不过去的,是当时的一念心;走得过去时,也只是一念心。虽然当中已经回旋、流转过千百回,然而一旦能挺得过去,也就过去了。

谈起过程中如何走过,有人说,因为知道佛法,所以明明不合,却以佛法告诉自己,一定要合;然而没有办法真实消融的苦痛,却成了一份被压抑的伤痛,想起时就来我见烦恼离别的况味。

深夜回到家,突然看到阳台上落着一只鸟。姿势仍一样地挺拔,以为是前些日子自己飞来家中的灰文鸟,心一惊,打开笼子一看,鸟儿睡得正好。

有些忧虑地开灯看个仔细,原来是一只已经死去的麻雀,仿佛睡得沉稳,神识却已经离去。虽然素昧平生,但离开世间前飞来此地一歇,也是一段因缘,轻轻地为它诵了佛号,如果它有感,希望皈依词能是一段祝福。

今夜的迟归,是与法师、同事谈了一晚关于生离的课题,不料,一回家却与这只鸟儿来一段死别,心中有些戚然。

生命是这样的来来去去呀,其实,心也是这样的生灭生灭着。走不过去的,是当时的一念心;走得过去时,也只是一念心。虽然当中已经回旋、流转过千百回,然而一旦能挺得过去,也就过去了。

谈起过程中如何走过,有人说,因为知道佛法,所以明明不合,却以佛法告诉自己,一定要合;然而没有办法真实消融的苦痛,却成了一份被压抑的伤痛,想起时就来咬啮着心,只好借助一些别的方式转移,或者,利用一些可以痛哭的场景,让自己痛个过瘾,也哭到彻底。

然而这样的哭,却只是一些发泄,并不曾真正帮自己走过。或许,这只是一种逃避与压抑,就像所有不愿意真正勇敢面对的情境,用看起来最简单的方式——逃走,来暂时化解心口的疼。

然而如果能从压抑,到勇敢努力面对自己的真实心境,才有可能完全地释放痛苦。虽然一开始因为心清清楚楚,所以看到了许多生命的实相,因此无法傻呼呼地乐观,于是这样的过程,也得到清清楚楚的痛苦。但因为是真正的面对,也才有真正走出的可能,以及真正走出的清明。

而终究,就是一场心念的回旋。

很多事以为过不去了,就明白地抓出来检视,到底痛在哪里?熬不过去的是什么,观照的过程看到自己心的丑陋也好、卑微也好、骄慢也好,种种自己不想去面对的问题,其实归根究底,就是合不得自己。

曾经苦痛万分,以为自己走不出来的,反而真正面对,锥心刺骨痛到极致,才忽然发现,原来痛是不会痛到骨子里的,只要不要舍不得自己的痛,就有可能领略痛其实也有它的极限。就像打坐时,腿痛到以为再也无法忍受了,才发现居然也可能痛到产生一种清凉的觉受。看似真实无比的腿痛,也可能转为清凉,那么不断训练希望自主的心,当然更可能帮助自己产生一种真正的开阔与平静。

都知道这是很艰苦的历程,但不经过这样的苦,哪里体会得到真正的自在与快乐?傻傻地笑,终究只是浑沌的状态,就算偶尔清明,也无法持续,并且长久吧!边执见执着于武断而未经检证的见解。

边执见烦恼是一只固执怪兽,最喜欢跟顽固的人做朋友。

每个人生来都有一些怪怪的习气与偏见,有时候,你就是莫名其妙讨厌一种声音或一种气味,但那都还不打紧。

麻烦的是,家族里、社会文化中,总有些未经检验的“常识系统”被传递下来,我们一旦信任那样的系统,就很难破除这些观念。最难缠的是,如果成长的历程中,经验到对许多事的美好或厌烦的觉受,其实只有一次、两次,却变成终身的记忆锁扣,怎样也解不开。

带着边执见烦恼送的眼镜看世间,当然颜色很错乱。只有卸下喜欢贴标签的机器,日子才会轻松。不过,这只固执的怪兽,缠人的工夫一流,没有足够的冷静、清明的觉知力,可会被牵得团团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