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自己拯救自己:斯迈尔斯成功学(大全集)
3104000000041

第41章 风度和性格是心灵的写照(4)

正是由于法国人喜欢社交,他们才失去了很多先前占有的土地,并且他们也不会一味地扩展自己的领土。所以他们在这一点上与日耳曼民族差别很大。有一些殖民者非常勤劳,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向森林或者其他荒无人烟的地方拓展领土,他们非常独立,两户人间最少也会相隔几英尺。英格兰人和苏格兰人就是这样。法兰西血统的殖民者就不一样了,他们不喜欢生活在偏僻的地方,那样他们交往起来就很不方便。他们的房子都建在路旁,并且很多家的房子都连在一起。房子后边就是田地,他们把田地分成很多狭长的小块,便于区分和耕种。

各国之间的生活差异确实很大,与英国人和德国人比起来,美国人更喜欢偏僻、荒凉的生活。他们以生活在荒无人烟的地方为乐,在他们眼里,那种生活是一种享受。居住在美国西部的人民,他们会在大量的殖民者们到来之前,把所有的东西放在马车上,带着妻子和孩子准备出发。因为殖民们到来后,村子里的人就会很多,所以他们给殖民者们腾出地方,驾着马车朝西部行进。他们会在偏远的西部开拓自己的新家园,他们喜欢这样的生活。

有很多国家的人不擅长交际,他们喜欢孤独的生活。比如德国人、美国人、苏格兰人和英格兰人。他们并没有太大的期望,只要有个自己的小家,家人都能舒适地生活,这样他们就很满足了。他们不善于交际,整天忙着耕田、开垦,因此他们的种族发展得很快。 具有法兰西血统的人们举止典雅,非常喜欢交际。他们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交际方面,不喜欢去拓展自己的殖民地。因此他们的领土很小。

英国人善于交际使得他们很勤劳,种族发展很快。除此之外,他们还有很多优秀的品质。他们养成了自立、自强的好品质。他们不会把时间和精力都浪费在社交方面,平时他们喜欢看书、发明东西,或者研究某一现象。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机械工,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工作。他们之所以能成为优秀的渔夫、海员,或者发现新的大陆,因为他们能耐得住寂寞。他们喜欢海洋,即使潜入海洋深处他们也不会害怕。在很早以前,北方人探索了北海,从那以后,英国人在这个领域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比如说他们的舰队抵达过世界很多地方,比如说欧洲的很多海湾,地中海等。他们发现了美洲。航海领域,日耳曼民族在世界上的贡献最大。

英国人说话粗俗,直率。在和别人交谈时,对方总觉得他们缺乏艺术修养。也许他们就是没有这方面的天赋,比如说,英国没有特别优秀、出众的舞蹈家、演员、歌唱家、服装设计师等,因为这些都跟艺术有关。不过伟大的航海家、机械工、殖民者大都出自英国。英国人看起来有些笨拙,行动不灵敏,他们的话语非常朴实,没有什么风趣。他们想说什么就会直接说出来,从来不会转弯抹角。和别人交谈时,他们不会注意自己的举止和风度。他们也不太讲究穿着。

几年前,巴黎举行了盛大的公牛展览会,有很多国家都来参加。在这里更是体现了各国人民的特点。展览会快要结束的时候,所有参赛选手牵着自己的公牛站在台上,等待着颁奖。首先出场的是一位西班牙人,他穿着华丽的服饰。虽然他获得了最低的奖项,但是他仍然很高兴,眉飞色舞,好像获得了大奖一样。过了一会儿,衣着得体的法国人和意大利人牵着公牛走了过来,两头公牛身上披着彩色的布条。他们接过奖品后,礼貌地走下台去。他们的举止非常优雅。

最高奖项的获得者走了过来,他穿着非常朴素的衣服,裤子下边用绳子绑着,简直就像一位农民。即使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上,他仍然一幅无精打采的样子。观众们都很吃惊,问道:“他是谁呀?拿了大奖也不高兴。”

“他是英国人,他们本来就是这样。”有人回答他。

这就是英国人的表现。这个奖项本来就是他的公牛赢得的,他没有必要在台上展示自己。他接过奖品,低着头就走了。

▲艺术与心灵美

英国人的语言朴实,好像缺少艺术修养,这是大家公认的事实。为了改善一下他们的言行举止,有人创办了一所学校,专门教英国人学习优雅的艺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传播美的老师层出不穷。要想使自己的灵魂更加纯洁,或者个人品行更加趋于完美,一定要抑制自己的欲望。要善于发现和观察身边美的事物,这样心灵才会变得更美。艺术可以增加人们的兴趣,进而提高人们的修养,所以平时也要学习一些艺术。

优雅的言谈举止只是用来点缀我们的生活的。所以我们没有必要为了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学习艺术上。实际上,艺术只不过是我们用来感觉的东西,比如说音乐、舞蹈、绘画。不过它们也不会像****那样,会玷污人们的灵魂。一个人本质的东西是不好改变的,人们为了让自己更完美,通过很多方式去培养自己,比如说听一些美好的音乐、学习各种各样交际的方式等,可是到后来才会发现,这些东西对自己的影响并不是很大。

美好的艺术会熏陶人,激发人们的情感,培养人们的兴趣,这些都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不过那些靠听觉,或者看名贵雕塑的画像对人心灵产生的影响,远远比不上生活中实实在在的言行举止的教导。要想成为一个风度翩翩的人,光靠培养兴趣或者学习艺术是远远不够的,最主要的是要看这个人的情操、勇气,还有精神。

通过学习艺术是否能够促进人类的进步,还不确定,不过它确实能够激起人们对生活的热情。艺术修养具有排斥性,当人们追求艺术达到了一种痴迷的程度,男人就会变得有些女人味。人们通过感官来鉴别艺术,相反,艺术也会刺激人们的感官欲望。

亨利·泰勒曾经说:“长期学习艺术的人,他的勇气和力量就会慢慢减弱,并且很喜欢幻想。”艺术家总是按照自己的想象去创作,完成后会通过无数次的修改使之达到更加完美。不管是雕塑、绘画,还是制作音乐,他们都是用心去做的。所以艺术家们的作品和思想家们的作品差别很大。

我们都知道,艺术往往在民族最衰落的时候非常兴盛。但是当艺术衰亡的时候,它就成了当时的奢侈品。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艺术的发展与腐朽的民族紧密联系在一起。雅典开始衰亡的时候,由菲迪亚斯和伊克迪洛斯设计的帕特农神庙还没有完成。当时菲迪亚斯被关进了监狱。斯巴达人在城里建立起了一座雄伟的石碑,为了纪念他们的胜利和雅典人的失败。

同样,在古罗马即将走向衰亡的时候,艺术几乎达到了顶峰。尼禄就是罗马的皇帝,不过他也是一位很有名的艺术家。他是一位暴君,但是唯有对艺术充满热情。据历史记载,当时的他残暴、邪恶。但是从艺术方面来说,他却是一位最善良、最温和的人。

利奥十世教皇在位的时候,正是罗马艺术最辉煌的时期。当时的社会混乱不堪,人们肆意挥霍着自己的钱财,并且沉迷于****之中。就连普通老百姓和牧师也是如此度日。可以说自从亚历山大六世教皇以来,这是国家最为衰败的时期。处于这种状态的国家还有荷兰、卢森堡、比利时。这时,他们的艺术都达到了鼎盛时期,可是过不了多久,他们的艺术和宗教就会自行毁灭。这些腐败的国家后来受到西班牙的压迫,都败落了。

有人认为:通过学习艺术,人们就会变得更加温和,道德更加高尚,民族精神更加强烈。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巴黎人民就是世界上最聪明、最温和、道德最高尚的人。我们都知道罗马是艺术的殿堂,那里的人们都向往艺术,这并非是一件好事。比如说,保卫国土的武士们忘记了自己的职责,整天研究着一些小饰品和古董。通过这件小事就能想象到,当时的艺术名城会堕落到什么地步。

拉斯金先生是英国著名艺术评论家,他曾经说道:“艺术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神圣,它也有脏、臭的时候。我曾经带领很多人去威尼斯寻求艺术作品,在我们摸索着前进的时候,会不时地传来一股臭味,当臭味变得越来越浓的时候,我就会告诉跟随者们:我们马上就要成功了,古老的艺术品很快就会呈现在我们面前。”

只要艺术能够给我们的生活增添光彩,我们就应该去学习,去培养。我们还应该培养自己优雅的言谈举止,与人交往的礼节。如果我们学习这些只是为了伪装自己,或者具备了优雅的外表而失去了真诚、高尚的品德,那么这些东西不学也罢。实际上,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美的意义在于,它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乐趣,能够使我们不再那么庸俗。一个人的礼貌是发自内心的,时时刻刻体现在自己的言行举止中,而不是与别人交往时刻意体现出来的礼貌。如果我们把高雅的举止当作几个动作来学习,在合适的场合就拿出来用一下,可以说这种表面的行为没有任何价值。

真正的艺术能够提高人们的素养,人们也应该去体会它的内涵。如果学习艺术只是为了感官上的享受,那么不管学得再好,也不会提高个人修养。这种感官上的享受可能会使人衰弱,精神萎靡不振,还有可能让人做出一些不道德事情。心灵纯洁的人要比外表高雅的人更可贵。如果一个人具有正直的精神、纯洁的心灵,那么他的言谈举止就会体现出这种品质。可以说,这些要比动作化的高雅或者令人赞美的艺术更有风度。

艺术对于我们来说也很重要,我们不能忽视它。不过我们也应该明白,在我们的生活中,什么东西更重要,更宝贵。那就是高尚的且纯洁的品德。我们应该去追求,因为它比财富、权位、艺术、知识都珍贵。要想成为一个正直的人,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如果一个人品德败坏,不管有多么优雅的举止,多么精湛的艺术,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