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珠联璧合之秦关汉月
3103800000045

第45章 :说说具体方式

哦!本来一脸愁云的二哥刘季闻言大喜,赶紧道:

快快有请!

然而此时陆贾心中犯疑:素闻李由乃忠勇之将,怎么会这么轻易就前来投降?而且一仗未打一箭未发就主动派人来商讨投降一事,这岂不是颇有些蹊跷?

使者进来了,他满面含笑道:

在下乃雍丘司马,我家主公李由素有脱秦之志,只是未遇明主!今日沛公和项将军率领义军诛暴秦行王道,解救万民于水火之中,王者气象斐然,真万古不遇之明主也!主公李由激动异常,斋戒沐浴,连夜亲笔亲书降书一封差在下前来献呈沛公,以表归顺诚意!

好!好!看得出二哥刘季是非常激动,他连声命人将降书呈上。二哥刘季本来是不识字的,自沛县起兵后才开始在军师陆贾、行军主薄萧何的教导下开始学习认字。这点还真不消说,二哥刘季还真不愧是开国皇帝英明之主,他很是聪明,因此一年多下来他已经识得不少字了。但是对于这封降书里那些文绉绉的词句二哥刘季看起来还是很吃力,于是乎便递给了军师陆贾,道:

贤弟,这降书文绉绉的我看起来还真是颇为吃力,还是麻烦你读上一遍吧!

军师陆贾接过了降书。降书是写在绢帛上的,用的是秦小篆书写。但这对南大历史系的高材生陆贾来说并不是问题,他展开降书,开始琅琅地读了起来:

在下下官李由,素忿暴秦逆行,常怀反正之志,惜未遇明主,因此苟且蝇营至此。今朝沛公神兵天降,宽宏仁义;项将军义兵席卷,威震神州。下官李由如宿病逢良医,久旱遇甘霖,情愿率一郡之军民投至沛公、项将军之麾下,鞍前马后,尽吾薄才!

降书倒是写得很漂亮,极其阿谀奉承之词。显然这让二哥刘季、世侄很是舒服和受用。二哥刘季喜笑颜开道:

好!真是太好了!请问李将军是否说了投诚的具体时间和具体方式?

当然说了!临行前我家主公特意嘱咐我,说是准备明天早上率军出城投诚呢!

哦!欢迎欢迎!请先生回去之后转告你家主公:他弃暗投明,辨识时务,归顺我大军后我将封他为右司马兼雍侯,赏赐铜钱一千斤,仍然统领雍丘全郡,雍丘的旧部也全部交由他来统率!

多谢沛公大恩!多谢沛公大恩!那在下就先行……先行告辞了!雍丘司马一边哈哈笑着,一边迅速退了出去。但是细心的军师陆贾发现,此人的笑容似乎不太自然。

现在军师陆贾终于弄清了个基本史实:原来史书里记载的动不动就赏赐千金、赏赐铜万斤其实都是一回事——都是在赏赐给部下铜钱。在中国的古代,金与斤可是通假字,实际上都是度量衡中的一种基本称重单位,而且金这个字再绝大部分场合都指的是重金属铜。所以,各位亲们从此看史书看到赏金千金这个环节时大可不必惊异大可不必惊讶,因为其实那只是赏赐给对方一千斤的铜钱,而古代的斤又比较缺斤短两,大概只相当于现在的四百克,而两的分量就更不足了,大概只相当于现今的半两。

而2000多年后号称是文明社会文明人的现代人对此却大不了解,因此各类的出版物和影视作品中充斥着种种自相矛盾啼笑皆非之处。就连陆贾的专业课老师——南大历史系的教授居然对这个基本的史学常识也不甚清楚,口口声声告诉陆贾他们道:

‘赏赐千金’就是赏赐给臣子一千斤黄金,不,是……是一千两金……金子!

可能是自己也觉得底气不足,于是乎早已秃顶的德高望重的老教授赶紧支支吾吾岔开话题。这总是让学生们感觉中国的古代可真是富裕无比,遍地是黄金白银。实际上陆贾早已心生疑问:即使是科技高度发达的现在中国一年的黄金总开采量也不到5吨,而科技十分落后且实际控制疆域小于现今(请各位亲们注意,我在这里说的是实际控制疆域,那些番邦区域和争夺地带不算在内),而且中国古时又盛行以金银器厚葬,所以可想而知,民间所能流通的黄金应该是微乎其微。

何况在中国的古代,长期以来都是以铜钱为主要流通货币。而如果你真正得到了一千斤金子或是一千两金子,恐怕要消费起来还是有不小的难度的。

而现在,南大历史系的高材生的军师陆贾总算解开了这个千古之谜。他心想:哈哈,如果我再穿越回去的话,我肯定得写上一篇洋洋洒洒数万言的长篇论文,来驳斥关于千金与千斤问题上的种种糊涂、无稽之谈!

好了,这个话题就不再多说了。刚才不是介绍了嘛,细心的军师陆贾从雍丘司马那诡异的笑容里看出了明堂,再加上他本来就对雍丘郡守的突然投诚心存疑虑,于是乎在使者走后便赶紧进言道:

二哥,小弟觉得此事决没有‘投降’这么简单!雍丘郡守李由世代为秦国名将,此人骠勇善战,而且素来对秦廷忠心耿耿,今日突然来降,莫不有诈?而且刚才小弟见雍丘司马笑得诡异,不像是真正虔心投降之人!俗话说:兵不厌诈。二哥,我们不可不防啊!

此时一直沉默不语的世侄项羽却开口道:

二叔,小侄倒觉得三叔分析得有理!李由这人乃秦之名将,而且对秦廷死心塌地,他绝对不可能那么容易就投降的!要不我们试探刚才这位使者一下:我们现在就派人一路追去请使者回来商量要事,如果使者坦然而归则最好,就证明他心中没鬼是真心相降;如果他惊慌失措夺路而逃则证明其心中有鬼,就立刻杀了这撮鸟!

说完挺剑而起。

军师陆贾心中暗暗赞叹世侄项羽真是有勇有谋,难怪成为了威风八面的西楚霸王呢!只可惜此人不识时务、心胸狭窄、小时不糊涂大事却糊涂,最终还是败在了二哥刘季手中!赶忙又道:

果然不多一会儿,中军大帐卫士气喘吁吁来报:

主公,真的是很奇怪呀!小人们出了辕门就远远地瞅见使者大人在前面疾走,速度还挺快!小人们策马追去,一边追一边高声喊道:‘先生请留步!我家主公请先生回去,有要事相商!’谁知使者大人却狂奔起来,而且狂奔了不多远后突然一头窜进路旁的灌木丛里,顿时就不见了踪影!主公,你说奇怪不奇怪?

******!雍丘郡守李由这老小子真是活腻了,竟然敢骗到你老子头上!二哥刘季气愤地一拳砸在案几上:

明天早上我们将计就计,屠灭了这帮混蛋再吃早饭!爷爷一定要把李由这老小子碎尸万段!碎尸万段!

而二哥刘季和世侄项羽这边呢,则是表面放松、偃旗息鼓,实际上厉兵秣马,暗藏杀机。军师陆贾早已悄悄地埋伏下神机营的巨型弩炮,就等着在适当的时机一举击杀李由这个老奸巨猾的家伙!

李由的大军越来越近了。正当军师陆贾准备下令开炮时,突然战鼓大振,四下里旌旗四起伏兵四出,兵士们的呐喊声漫山遍野、铺天盖地。李由的大军也趁势发到了猛攻。这下子二哥刘季和世侄项羽的大军陷入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一下子乱了套。

二哥刘季被这突如其来的情况搞得蒙头转向,眼看着身边的兵士们不是纷纷倒地就是纷纷逃跑,他一时也慌了神,赶忙脱了错金盘龙盔,卸下锻银护心甲,卫士搀扶着他上了几次才抖抖索索爬上马背——他要化装成普通士卒,独自一人弃军逃跑!

而军师陆贾虽然刚开始也很慌乱,但几分钟后他就镇定下来。他头脑清晰且敏锐地感觉到这是李由事先精心设计好的阴谋,他请来援军并早已埋伏在我军后面,已经事先约定后趁我军清晨受降麻痹大意时前后夹击!

见二哥刘季慌乱一下居然准备独自逃走,军师陆贾急了,他一把抱住二哥刘季的大腿,涕泪交零道:

二哥,你可千万不能走哇!你这么一走军心必定大乱,大军必将全军覆没哇!

说罢便毅然决然命令道:

虎贲一营(虎贲旅是二哥刘季的亲军,共有三个营,主要任务就是保卫二哥刘季的安全;虎贲一营实际上就是神机营),你们一定要确保沛公的绝对安全,一步也不能离开!虎贲二营、虎贲三营,你们跟我来,我们一起杀入敌阵,砍了李由那老小子!

说着便一把夺过身旁一卫士的丈二长戟,跨上枣红战马,大吼一声:

不怕死的跟我冲啊——!

在他的勇敢精神感召下,一时二哥刘季的部下士气大振,虎贲二营和虎贲三营约千人的虎狼之士如猛虎般跟随着军师陆贾扑向前方李由的大军。副将曹参、雍齿、校尉樊哙等久经沙场的战将也回过神来,加入了勇猛冲锋的队列;而旁边有不少兵士见状也热血沸腾,操起武器也跟随着军师陆贾也杀入了敌阵。剩下的兵士们呢虽然没有加入冲锋的队伍,但已经站立原地做好了战斗准备不再像刚才那么慌乱了。

战争从来就是不理智的代名词。理智产生不了战争,战争中处处充满了疯狂和非理性。在战争中,士气是极其重要的,甚至能直接决定战争的胜负。而高昂士气的保持很多时候是考主帅来带动的:高明的主帅往往在战役的关键时刻一声喊、一句话、一个简单的命令就能极大地鼓舞士气,使本来低沉懈怠的士气变得高昂振奋起来!

当然了,激励士气最关键的命脉和法门就是:身先士卒。

从这点来看,沛公刘季实在算不上是高明的统帅啊。

而且在战争中,越是怕死的人往往越容易死,越是不怕死甚至主动寻死的人越是不容易死,而是笑到最后,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这似乎是战争逻辑上的一种悖论。

此时与二哥刘季的猥琐举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外一个主帅——陆贾的世侄项羽。只见他操起长八长戟,噌噌噌,居然一口气砍掉了十几个逃兵的脑袋!这其中居然还有他的一位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