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珠联璧合之秦关汉月
3103800000043

第43章 :暴殄天物

此时世侄项羽已经攻下了襄城,率军凯旋而归。此时陈王那里的消息已经很明确了:陈王兵败,最终被自己的车夫庄贾所杀!闻听如此噩耗,大家未免都兔死狐悲,嗟呀叹息不已。

虽然大家实际上都并不听从陈王的号令反秦同盟只是个极其松散完全道义上的联盟,但毕竟陈王首先举义才点燃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的熊熊大火。所以对于这位首倡反秦的英雄的死亡,大家还都是心存一份悲哀和惋惜的。

而带给大家震惊的远不止陈王被杀这一件事。大家很快就得到了另一个更令人震惊的消息:项羽耗时一个月后居然将襄城所有的军民全部活埋了!

这件事情在大哥项梁的将领中产生了很大的震动。毕竟将那么大的一个县城的所有人不分男女老少统统活埋,这就是在2000多年前野蛮的秦末时期也实在是一件骇人听闻的事!

二哥刘季面色凝重心事重重地找到了军师陆贾:

贤弟,世侄项藉屠戮襄城一事,你听说了吗?

小弟也已听说。三弟陆贾不动声色。

唉,真是人大十八变,几年不见,世侄……世侄他怎么变得这么残暴!十几万条鲜活的生命眨眼间就灰飞烟灭,唉,真是暴殄天物啊!

三弟陆贾还是没有吭声。熟读史书的他早已对世侄的暴行见怪不怪,心想如果二哥你知道世侄项羽以后会在秦地新安城南坑杀二十余万秦军降卒的事,你不知会震惊成什么样呢!

唉,不说这闹心事了!二哥我刚刚听说’大哥‘正召集所有的将领去薛地开会,说是有大事相商,贤弟你分析分析到底是什么大事呢?

唔……军师陆贾沉吟了起来,他猛然想起《史记》一书中所记载的项梁立楚王后裔熊心为王一事!

于是乎军师陆贾笑道:

依小弟之愚见,大哥这次召集我们前去应该是商讨册立楚王一事,呵呵!

哦!那为什么要册立楚王啊?大哥自己打的江山应该自己坐呀,平白无故册立个楚王岂不是多此一举?

二哥这你就考虑不周到了!大哥的目光很是长远,当年秦灭六国,楚国是最没有罪过的。自从楚怀王被骗入秦而客死异国他乡,楚国人至今还同情他,因此楚南公说:’楚虽三户,必能亡秦‘。大哥的家族世代为楚国大将,立楚王的后代为王可以招揽人才,吸引民心啊!

还是贤弟分析得有理!有理啊!二哥刘季禁不住又对三弟陆贾竖起了大拇哥。

二哥刘季和军师陆贾一齐来到了薛县。会议开始了。二哥刘季和军师陆贾都隐隐约约觉得这场会议的气氛颇有些诡异,气氛显得颇为庄重和严肃;而会场周围站立了不少全副武装刀名戟亮的兵士,虎视眈眈,杀气腾腾。

而世侄项羽坐在了营帐中的一个角落里,众将领都有意无意地和他保持一定的距离。大家似乎都对这个杀人魔王颇有些畏惧,不太愿意和他坐在一起。

世侄项羽似乎不所谓,他颇为高傲地坐在那里,对那些对他投来异样目光窃窃私语的众将们鼻孔朝天,不屑地哼了一声。

果然不出智多星陆贾所料,大哥项梁在分析了一番目前的战场局势和取得的辉煌战果,展望了一下楚军的光明未来后突然话锋一转,面色异常严肃:

陈王首举义兵,为民伐秦,今日不幸战败身亡,呜呼!真是悲哉痛哉!

说完以袍袖掩面,呜呜痛哭了起来。

众将自然是急忙上前,七嘴八舌地一番好言劝解。

众将相劝了好一会儿武信君大哥项梁才勉强止住了哭泣,揩了揩眼泪,正色道:

古语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众多周知,我项梁家族世代为楚将,饱受楚王之厚恩!秦灭六国,楚最无罪,故楚南公云:’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今日我项梁举义兵诛暴秦,就是为了光复楚国的基业!因此我们必须早立楚王的后代为王,才能明正视听,顺应天意、民意!

说完威风凛凛地环顾了一下全场。全场一片鸦雀无声。

既然大家都没有不同意见,那我就明说了!威风凛凛的大哥项梁顿了顿,又道:

我已派人在民间多方打听,寻得楚怀王嫡侄熊心。熊心乃楚国王室之正统血脉,聪明伶俐,至仁至孝,胸怀大志,足矣领导反秦大业!请问诸将可有不同意见?

这时一直坐在角落里默不作声并不起眼的世侄项梁同志突然拔剑而起,黑着脸厉声喝道:

******,诸将都是楚国人,世代皆为楚王臣民,俗话说:人不可忘本!今日必须立熊心为王,诸将谁若不服,请到不才这里试剑!

这话已经说得很明确了,那就是你们谁若不服,我今天就剁了你!

见此情景军师陆贾心中一惊:谁能想到三年后就是项羽你这小子将今天百般维护的义帝熊心流放郴州,然后又罪恶地半路派兵杀死了他?

在乱世,一个人无论地位上升到多高的位置,必须要能掌握、操纵自己的命运。否则,地位越高只会摔得越重,最后粉身碎骨,反而没有那些地位低下但很踏实的人结局好!

这是军师陆贾悟出来的一丝人生道理。

周围警戒会场的那些士兵也心领神会,纷纷舞刀弄戟向前,口中发出威严的呀、呀声。

众将领自然不是傻瓜,大家一看这个阵势,恐怕今天如果敢说半个不字会连会场都出不去的;何况大家都是楚人,立楚王后裔熊心为王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于是乎大家一齐拜伏于地,高呼道:

我等皆无意见!立熊心为王,上合天理,下顺民心,将军英明!

既然众将都无意见,那我们就开始了!大哥项梁志得意满,击了三下掌,对帷幕后面道:

请您出来吧!

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怯生生地出来了,他穿着普通楚国人常穿的褐衣短衫,脚穿初步麻鞋,头包纶巾,一副楚地平民的打扮。少年还算眉目清秀,但可能是由于年龄尚小,青春的脸上显示出些许稚气。

大哥项梁指着这个少年向众人介绍道:

这位就是我明察暗访一个多月来寻到的熊心,楚怀王的嫡孙!

话音未落会场里立刻就炸开了锅。众将领议论纷纷,有人还道:

听说此人以前还在民间替人牧羊呢!

此话并不假,因为《史记》一书中都有这样的记载。对于这部被后世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伟大而严谨的正史而言,它对史料的筛选是极其严格的,甚至严格到无以复加的程度;所以被它收录进去的东西一般来说都是确凿无疑的。

大家都静一静!现在我宣布:立怀王之子熊心为楚王,大家三叩九拜,朝贺新立楚王!说着大哥项梁退至堂下,和众将领一起拜伏于地,齐声山呼:

大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在一套极其复杂的仪式过后,一个傀儡被最终竖立,一个悲剧人生也从此最终确立了!

从此这位傀儡少年熊心就成了楚国名义上的统治者——楚怀王,定都盱眙。当然了他只能发发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诏令,对大哥项梁上奏的文书也都只能朱批允或可一字。

而率领二万余人归顺项梁立下大功的越地东阳的陈婴同志则被分封为楚国的上柱国,这可是相当于宰相一级的官职。陈婴得到了五个县的封地,和新怀王一同居住在新都城盱眙。而项梁呢,则自称武信君。

表面上看项梁似乎只有个武信君的虚名,实际上他才是这里真正的老大,所有的重要政令实际上都是从他这里出来的,或者至少得到了他的首肯。

此时没有什么战事,出现了陈涉吴广起义起来难得的稍许安宁。而二哥刘季同志倒是优哉游哉,他利用这难得的闲暇时光广纳妻妾,在安乐窝里流连忘返,真是快活似神仙哪!

军师陆贾倒是一刻也没闲着,白天他和曹参、樊哙、雍齿等将领一起整训军队,晚上他则和行军主薄萧何等人一起处理各种公务,研究探讨繁杂的军情政事。

几个月后,战事来了。秦军重兵围攻齐国的东阿(当时六国统统反秦,各地豪杰起兵后都宣布故国光复),依照楚怀王的诏命(实际上是武信君项梁同志自己发布的命令),大哥项梁率军援救东阿的齐军。虽然大家并不属于同一体系,但在反秦这一终极目标下大家还是能做到基本的战略配合的。现在齐军被秦军团团围住,唇亡齿寒,当然大哥项梁不能见死不救啊!

按照大哥项梁的意思,大军直接进攻包围东阿城的秦军,以此来解救东阿被围的齐军。然而智多星陆贾却提出了不同意见:他建议大军向北进攻齐地的亢父。

这下子大家就都不明白了,秦军早已把东阿城围得水泄不通,东阿城眼看危在旦夕,为什么不去打包围东阿的秦军反而去打兵力空虚的亢父?

三弟陆贾笑了,他耐心解释道:

此乃调虎离山、围魏救赵之计也!亢父乃齐鲁重镇,是秦军的后勤基地和转运中心,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现在秦军集中兵力猛攻东阿,亢父防守空虚,我军正可以利用这一千载难逢之机直插亢父,做出佯攻亢父的假象,吸引秦军主力回援。我军再利用亢父以东之有利地形设下埋伏,以逸待劳,必能大破秦军!

好!三弟’智多星‘这个雅号真是名不虚传呀!就按贤弟说的,我们兵发亢父城!大哥项梁猛地一拍桌案,慷慨激昂道。

果然不出军师陆贾的预料,亢父城兵力很少,见武信侯项梁的大军杀来,守军立刻炸开了锅。按照军师陆贾的建议,武信侯项梁特意围三缺一,有意让一部分秦军突围去。

突围的秦兵很快就逃至了东阿的秦军大营,秦军主帅周豺闻言大惊失色,要知道攻下东阿城事小,老巢丢了可是不得了!于是乎他赶紧带领着大军主力日夜兼程杀奔亢父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