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功女人的66条经验
3102400000006

第6章 解读女性成功与失败(6)

年龄让女性更加顾及“面子”。在机会面前徘徊不前的女性多受“荣誉心”和面子的影响,对职业的社会地位要求较高,这样无形中缩小了选择的范围。雪清,是一家小公司的副总经理,但她不太喜欢这份工作,而重新选择她又很矛盾,她说:“我知道自己适合策划、公关一类的工作,但不知道辞去现在的‘副总’,到新的公司会不会有较高的位置给自己,从头干起,太难承受。”

安稳也是绊脚石。三十岁的女性,已经逐渐习惯于有条不紊、有板有眼的生活,对生活方式的重新开始产生惰性心理。另外,以职业、家庭为中心的人际关系,逐步程式化,缺乏发展,进入了“生活圈子萎缩期”,对外界的感受逐渐缺乏新意。很多人过去接受的教育已经过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及时“充电”,想重新谋求发展会有较大难度。

2.三十岁女性职业发展的解决方案

不要轻易变换工作,如果变换要把握好重新选择的时机。有些女性想变换职业,其实并不是对职业本身有兴趣,而是对职业的附加物有兴趣,如:收入、名气、能出国等。有的人换工作,是因为和领导或同事不合,有的人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这种变动只能在较短的时期内满足自己的需求,从长远发展来看,对事业发展是不利的,只有职业稳定才会为事业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真的需要变换工作,应该选择一份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工作,这种感觉来自于:能运用自己最喜爱的技术;在最喜爱的工作领域工作;知道自己对哪一职位具有天赋、能激发自己的活力。

三十岁的女性拥有很多。人在失意的时候常常说自己一无所有,其实三十岁的女性拥有很多:专业知识、经验、社会关系、分析问题的深刻性,做事踏实,不再像初出茅庐的小姑娘盲目地构造“空中楼阁”,而是在实际中铺开了发展道路。对很多公司来说,这些极具诱惑力。而且,三十岁的女性事业形态基本建立,生活稳定,更愿意把热情放在工作上,这都是很多妙龄女郎所不具有的。因此,在进行职业定位时,一定要寻找能够发挥自己优势的位置。

十、在新形势下提高应变能力

(一)有备无患

加入WTO的中国经济将会更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国际化必然要求人才国际化。中国人才因此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做“国际人”将是未来人才发展的趋势和必然。

1.人才素质国际化。入世后,中国将更加深入、全面地参与国际竞争,国际竞争需要具有国际素质的人才。换言之,需要一大批通晓国际规则、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和战略思维及世界眼光的人才。

入世后人才要具有适应国际竞争的新观念,要培育竞争意识,将国际市场公开竞争机制和依据法制办事及其规则引入国内,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以适应和参与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还要着重具备和提高几种适应国际交往和竞争需要的能力素质:

一是外语应用能力。现在我们对外语的学习已很普遍,应用的却不多。入世后与国外经济文化交往增加,来华的跨国公司也更多,外语将逐步成为日常工作生活中真正需要的基本工具,人们不仅要学好外语,更要用好外语,努力提高外语的听、说、读、写实用能力。

二是跨文化沟通能力。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在国际交往中要了解和理解对方的文化,这样相互才能比较深入地交流沟通,也才能融洽相处。

三是信息处理能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一个基本特点是越来越多的人从事知识的生产和传播,越来越多的人与信息打交道,与物质打交道的人则相对减少。处理信息的能力应成为人才的一个基本能力。

四是创新能力。入世后经济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企业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有大的占有率,产品开发需要不断创新,企业经营管理也要不断创新。各类人才都需要提高创新能力。

五是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人才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会自我调节,善于寻找他人支持。

2.人才培养国际化。入世后不仅需要国际化人才,也将为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提供前所未有的机会和条件。出国留学的人数将进一步增加。出国留学是培养国际化人才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外国学校和公司来华办学的也将增多,一些跨国公司除了在中国投资企业外,也在华建立了专门的职业培训机构,以职业培训的方式进入中国教育市场,中国与国外人才培养的交流将更加频繁,中国人将有更多的机会、更多的渠道、更方便地学习到国外先进的知识技术、管理经验和思维方式,入世将加快中国人才国际化的进程。

3.人才就业国际化。加入WTO将为我国人才的就业发展提供更加宽广的舞台,入世后将有更多的外资进入我国更多的经济领域,人们会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外企工作。有关专家估计,中国加入WTO后会增加1200万个就业机会。

人才竞争的国际化对人才是机遇,也是挑战。人才竞争的加剧将使企业用人门槛进一步抬高。入世后在就业机会扩大的同时,就业的压力也相应增加,很多人将面临下岗失业的危险,需要进行重新学习充电以便再就业。

(二)找出差距

“未来,市场中的稀缺资源不再是资本,而是优秀的人才。”这是美国企管界大师史考特?派瑞博士在北京演讲时的开场白。这场名为“全球化与变革中的企业文化”的演讲持续了3个多小时,派瑞博士与在座的100多位企业界人士分享他对中国经理人管理能力现状的精辟分析——与世界各地相比较,中国经理人有哪些表现得较好?又有哪些表现得不尽理想?是什么样的风格与价值观影响了他们在管理能力上的表现?同时,派瑞博士也检视了世界所有企业正面临的共同问题——如何提升组织内的管理及领导力,以面对新世纪的挑战。

1.经理人与领导者,公司的左脑与右脑。派瑞博士指出,在组织扁平化的趋势下,组织内部所需要的,领导日渐多于管理。领导者和经理人的角色定位不同,但他们对组织的运作都很重要。

一般来说,经理人往往是思考型、行动导向的人,左脑比较发达;领导人则是知觉论者、对别人的感觉和需求很敏感,右脑比较发达。经理人希望稳定,而领导人要的是改变、兴奋,这两种角色可能彼此水火不容。可真实的情况是,你必须两者都有,才能有效地经管一家公司。典型的组合是,董事长和总裁、CEO和COO,分别由领导人和经理人担任。

历史上,有很多企业同时有两个很强的领导人,但没有经理人。结果差点翻船,美国苹果电脑公司早期就是这样;也有公司同时有两个很强的经理人,却没有领导人,福特公司很长时间就是处于这样的状况。

派瑞博士指出,任何公司和部门一旦规模变大,就要开始自问,公司里是否同时有经理人和领导者,因为他们二者都很重要。

2.风格,中西经理人的差异。通过对全球7万多名经理人的研究,派瑞博士得出结论,东西方经理人主要的不同在风格,而不是在能力上。

派瑞博士进一步分析,如果把管理风格分成麦克奎格所说的X理论和Y理论,也就是“父母型”和“成人型”两种不同的管理风格,西方工业化国家较多采用成人型的管理,授权、建立团队、共识这些字眼,说明了员工和主管的关系。在亚洲,长久以来盛行的是父母型的管理,主管扮演父母的角色,期望员工担任忠诚、负责、顺从的孩子角色。这是亚洲文化的一部分,社会、家庭比个人更重要,公司也比个别员工重要。

在能力方面,按“MAP管理才能评鉴”所设定的12项基础能力考察,中国经理人在“目标与标准设定”方面的能力表现最为突出,与17个国家的7万余名经理人做过评鉴的经理人相较,指数为75%,显示该项能力的水准在全球处于前1/4的位置。其他较高的能力为“计划与安排工作”,指数为67%、“决策与风险衡量”,指数为59%。

但在部分能力上,中国经理人的平均表现就显得比较弱势。最弱的能力为“蜻蜓与组织信息”,指数为20%。其他如“清晰思考与分析”,指数为32%、“评估部署与绩效”,指数为41%,与全球经理人比较在后1/3的位置。

就12项能力所分属的四个能力群组来比较,中国经理人在与“事”有关的工作能力群和认知能力群都有较佳表现,平均指数为53%,但在与“人”有关的沟通能力群及领导能力群,平均指数为39%,表现差强人意。与美国和新加坡比较,会发现他们的经理人在“对事”与“对人”的能力上差距甚小,可以说是平衡发展。

3.能力,超级业务员≠管理经理。派瑞博士还提醒他的听众注意一个现象:许多企业在选拔人才时,常常会遇到有些员工在专业的表现上非常杰出,可是一旦转为管理职务时,表现就无法尽如人意,尤其在现在的经营环境下,多数主管均为专业技术背景出身,不少人被“彼得原理”不幸言中,从光芒万丈的超级业务员或是首席工程师,变成黯淡无光的管理阶层。

事实上,员工的专业能力与管理能力根本就是两回事,但许多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或是高级主管在找人担任管理职务时,往往只有专业能力的实际绩效可供参考。派瑞博士指出,更客观、更科学的管理才能评鉴工具就显得十分必要。在美国公司里,经理人才能评鉴最大的价值是,通过评析,详细描述经理人的优缺点。然后,这些经理人就可以好好坐下来,和上司探讨自己的成长和发展。他们把上司当作自己发展的伙伴。但是在中国,人才评鉴往往被拿来当作评估工具,成为了解经理人优缺点的方式。其实这只是评鉴的基本功能,它的最终目的是帮助经理人制定更科学的职业规划。

(三)预防措施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任何一种职业都不是什么保险箱。为了避免经济变化的冲击,你需要培养自己更加有效地经营自己事业的能力。以下是可以用来改善未来经济前景的十二项战略。

1.确保自己适宜雇用。如果你明天失去自己主要的收入来源你能找到取代它的其他来源吗?为了应付这种局面,你必须能够评估自己技能的流动性——不只是根据现有雇主确定的标准,而是根据广泛的业内和专业标准。先列出过去6个月来你学会的一项重要技能和今后6个月内将获得的一项技能。积极寻求学习和发展机会,包括会给你带来巨大压力的机会。学的东西越多,你拥有的选择也就越多。

2.给自己准备一条退路。某跨国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卡罗尔?K,由于估计到管理制度的变化会影响她所在的行业,卡罗尔正攻读争端解决方面的文凭。如果把自己局限于一个领域或部门,你也就等于限制了自己的机会。在当今社会里,拥有多重选择,多种渠道和多种职责非常重要。

3.了解自己的关键技能。实际上,大多数人都不会重新开始一项全新的事业(例如建筑师变成农场主),而是会以新的方式重新安排现有的技能和经验(例如建筑师给消闲农场主设计和建造温室)。

4.了解自己的基本技能或核心技能。就像孩子搭积木一样,这些是你在变换职业时可以不断重新组合的基础材料。确定自己的长处和核心技能需要积极的自我评价。想想自己有什么独特的才能和特殊的技能。

5.为自己能胜任的领域做准备。由于担心自己技能不够,无法找到新工作,一些人正根据目前关于信息技术领域雇员严重短缺的预测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如果你喜欢计算机,那么这类工作将是非常好的机会。但是不要仅仅因为热门而进入一个行业,即便能找到好的职位,那也不一定适合你自己的能力和专长。先评估自己的专长和兴趣,然后在就业市场上寻找最适合自己的位置。

6.推销!推销!推销!推销自己并不是不断地向全世界炫耀自己的成绩和能力。它意味着让重要的人物了解你的能力以及这些才能会如何增值。你应该让潜在的客户知道你的重要技能以及你如何运用这些技能来满足他们的需要。你应该在自己的行业内外建立并保持一个活跃的网络。

7.像A型人那样做事,像B型人那样思维。一心想取得成功的A型行为方式曾是我们社会成功的模式。陶醉于工作的A型人可能比较为放松的B型同事更能够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因此我们应该像A型人那样做事。

但与此同时,我们所处的工作环境比过去艰难得多。因此我们还必须想想B型人——在我们有工作和没有工作,得到认可和得不到认可的时候都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这意味着培养一种并不完全与自己的工作成绩相关的自我感觉。

8.培养情感方面的承受能力。在当今的环境下,你必须能经受失望,从容应付紧张局面,泰然自若地面对压力。无论失败还是成功都应该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不要因失败而灰心丧气,你必须从挫折中吸取教训,在将来把它转化为有利条件。成功人士往往能正确看待不顺,不会因失败而过分自责。

9.在文化方面不要落伍。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不管是书评,国际经济杂志还是总的社会趋势相关的纪实文学。钻研兼收并蓄的期刊和报纸,参与网上讨论,关注流行文化,留意不同经济部门的观点。世界形势和文化事件都会对你的事业产生直接的影响。

10.成为令人信服的交流者。当前的环境要求我们立即与同事、客户和项目组成员建立信任关系。你必须学会解释自己的行为,以便与你有不同专业技能的人能很好地理解你。

11.加强自己的财务状况。知道自己不欠债,这是我们安全感的重要来源。确保自己的财务状况良好,这样就不会因经济陷入衰退而恐惧。

12.像局内人一样做事,像局外人一样思考。在合作环境下,我们应该能够有效地进行团队合作。但与此同时,你需要有独立工作的能力,并且能够从局外人的角度评价团队的工作。

13.奖励自己。不要总是为失败自责或惩罚自己,在取得成绩的时候要学会赞扬和奖励自己。庆祝成功并知道自己值得奖励,这很可能是最重要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