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干部心理健康读本
3102100000002

第2章 正确认识心理健康(1)

正确认识健康观

对“健康”这个词,人们都不陌生,但如果要问,什么叫健康?自己的健康程度如何?未必每个人都能拿出确切的答案。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人们普遍认为,“没有疾病和不适,就是健康。”这种“无病即健康”的传统健康观念一直影响着人们的心理保健。在日常社会中,人们比较注意锻炼身体,却大多忽视心理的健康。一有头疼脑热就赶紧看医生,可心理出现障碍,往往不能正视。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心理的、社会的和文化的因素同生物学因素一样,与人的健康、疾病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在1985年提出健康应包括三个方面: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健康的表现标志是: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的紧张;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论事情大小都不挑剔;善于休息,睡眠良好;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应变能力强;能够抵抗一般性的感冒和传染病;体重适当,身材匀称;站立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反应敏锐,眼睛明亮,眼睑不发炎;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齿龈颜色正常;头发有光泽,无头屑;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匀称。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在“健康”定义中增加了“道德健康”的内容:“健康不仅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而且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只有具备了上述四个方面的良好状态,才是一个完全健康的人。”这是对健康更为全面、科学、完整、系统的定义,因为它不仅对人类的健康状态作出了准确的判断,而且对人类健康的内涵的理解更加深刻。

从世界卫生组织下的“健康”定义可看出,人的健康实际上可概括为两方面: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包括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从人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看,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而心理健康即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体现。若心理不健康,就没有身体健康可言。同样,身体不健康,也就没有良好的心理状态。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心理活动往往对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活动起重要的调控作用,与人们的正常生活、发病原因、症状和康复密切相关。健康的心理可以维持和增进人的正常情绪,维护人的正常生理状态,能使人适应环境和社会的各种变化的刺激。因此,只有身体健康的人,才是完美的健康人。

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人体健康新标准,它包括躯体健康和心理的健康状态。躯体健康可用“五快”来衡量:(1)吃得快:进食时有良好的胃口,感觉津津有味,能快速吃完一餐饭。食欲与进餐时间基本相同,快食并不是狼吞虎咽,不辨滋味,而是吃饭时不挑食,不偏食,吃得痛快,没有过饱或不饱的不满足感。说明内脏功能正常。(2)走得快:行走自如、协调,迈步轻松、有力,活动灵敏,反应迅速。说明精力充沛,身体状态良好。(3)说得快:语言表达正确,有中心,说话流利,不觉吃力,没有有话说而又不想说的疲倦之感,没有头脑迟钝、词不达意现象,头脑敏捷,中气充足,表示心肺功能正常。(4)睡得快:有睡意,上床后能很快入睡,且睡得好,睡得舒畅,一觉睡到天亮,醒后精神饱满,头脑清醒。睡眠重要的是质量,如睡的时间过多,且睡后仍感乏力不爽,则是心理生理的病态表现。快睡说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抑制功能协调,且内脏无病理信息干扰。(5)便得快:一旦有便意,能很快排泄完大小便,且感觉轻松自如,在精神上有一种良好感觉,便后没有疲劳感,说明胃肠肾功能良好。

心理健康可用“三良好”来衡量:(1)良好的个性:情绪稳定,性格温和,言行举止得到众人认可,没有经常性的压抑感和冲动感,意志坚强,感情丰富,胸怀坦荡,豁达乐观。(2)良好的处事能力:观察问题客观现实,以现实和自我为基础,具有良好的自控能力,与人交往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3)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他人交往的愿望强烈,能有选择地与朋友交往,珍惜友情,尊重他人人格,待人接物能宽大为怀,既善待自己,自爱,自信,又能助人为乐,与人为善,与他人的关系良好。

北宋大诗人苏轼有词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在世,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在所难免。面对诸多困难、挫折、不如意,有的人能很好地调适,有的人则困惑、抑郁,跨不过这道心灵的坎儿。

一个健康的人,应该能适应紧张,承受压力和挫折,积极安排自己的各种活动,通过自我调节,使自己的身心和谐统一,使人生更丰富多彩、更充满生机和活力。其实,人们对此已经达成了共识,在电视小品中就有“高禄不如高官,高官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的说法。这就说明,人不仅仅希望活得长,更在意是否活得快乐、心情好。

由此可见,没有疾病只是健康的最低要求,健康的目标应该是追求人生更积极的境界,更高层的适应和更充分的发展。

辩证理解心理健康观

健康与不健康是个连续体,常常会出现连续变化,由健康者变成疾病者;由心理健康变成心理疾病患者,这是符合身体变化规律的。如果将人的心理正常比作白色,心理不正常比作黑色,那么在白色与黑色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缓冲区域——灰色区,大多数人都散落在这一灰色区域内。心理学家通常将这个连续变化的过程划分为四种状态:健康状态、失调状态(亚健康状态)、心理障碍、精神病。

所谓健康是相对的,健康的人随时可能陷入到心理失调(亚健康)或不健康的状态,及时予以调整可恢复到健康状态。没有精神病的人,并不意味着心理就完全健康,精神病是心理不健康发展至极端的表现。从心理正常到出现心理疾病,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连续过程。事实上,每个人都有可能处在变化发展过程中的某一点上。或者说,公务员中的绝大多数人并没有精神病,有心理疾病的也是少数,在某些时间内很有可能处于某种程度的心理亚健康状态。因此,不能绝对地对一个人下结论说,他是健康的或是不健康的。每个人都有进行心理保健、维护心理健康的必要。有学者指出,世界上心理完全正常的约有10%,心理完全不正常的也有10%,其余的大部分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从静态的角度看,心理健康是一种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能以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平稳正常地面对正在发展着的社会、自然环境以及自我内环境,发挥自身潜能,取得良好的适应能力,获得更高水平的心身健康;从发展的角度看,心理健康则是围绕着健康常态,在一定范围内不断上下波动的过程。维护心理健康、减少问题行为和精神疾病的发生,又可称心理保健,所以,心理健康其实是一个动态平衡状态,这种动态平衡状态是在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发生的。若两者在相互作用过程中,这种动态平衡状态的破坏不超过人自身固有的自我平衡能力范围,心理健康状态可以不被破坏,然而一旦超越了自我平衡能力的范围,人的心理状态就会出现问题和紊乱,也即人们常说的心理异常。

心理失调状态又称亚健康状态,是正常人群中常见的一种心理状态。引起亚健康状态的原因有:个人心理素质(如过于好胜、孤僻、敏感等),生活事件(如工作压力、晋升失败、婚恋挫折、家庭变故、人际关系不和睦等),个体的身体状况(如身体疾病、疲劳等)。亚健康状态的特点是:维持时间短暂,一般在一周以内能得到缓解;对社会功能影响较小,处于此状态的人一般都能适应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只是感受到的愉快少于痛苦,常体验着很累、不高兴等负面情绪,损害轻微;大部分的人能通过自我调整使此状态得以改善,小部分人应该去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比如某机关处长系团干部出身,在原单位常受表扬,到新单位却自感备受冷落,他由自责发展到对同事不信任,对领导不满,情绪相当低落。再比如有的公务员在办公室沉默寡言,网上聊天却口若悬河;有的人对待朋友、同事彬彬有礼,对待家人却恶言相向等等,这些都是心理亚健康状态的表现。

心理障碍包括神经症和异常人格。

1.神经症

神经症曾称为神经官能症,是一组非器质性的、轻型大脑功能失调的心理疾病的总称。常因挫折与冲突长期得不到解决而产生一种持久性的精神紧张与焦虑,给生活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患者能觉察这种冲突,并在精神上十分痛苦,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大多数患者积极要求治疗。常见的神经症有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神经衰弱、疑病症和癔症。

(1)抑郁症:以持久的心情抑郁为特点,患者常表现出郁闷、孤寂、凄凉、悲哀等情绪特点。丧失对外界和人际关系的兴趣,闷闷不乐;感觉疲乏无力、精神不振;自我评价下降,严重者可有自杀念头。

(2)焦虑症:患者常无端感到惶惶不安、心烦意乱,甚至产生恐惧感,随着焦虑情绪的产生,往往还同时伴有心悸、头昏、恶心、手脚发冷等自主神经系统症状。与一般人平时偶尔出现的焦虑情绪不同,焦虑症往往找不到引起焦虑的具体对象和理由,而偶尔出现的焦虑一般是由具体事务引起,有一定对象,往往时过境迁,带有情景性。

(3)恐惧症:表现为对某一特定的物体、活动处境产生持续的、紧张的、毫无理由的惧怕。恐惧发作时,伴随着自主神经系统症状,患者自知恐惧是过分或不必要的,但不能控制。常见的恐惧症有对空旷、过桥、登高、黑暗、社交(包括异性)等的恐惧,以及对某些特殊的人、事或物的恐惧。恐惧症的形成可能和以往的挫折、创伤性体验等有关。

(4)强迫症:是以强迫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症。患者通常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些强迫性的念头或做一些没有意义的强迫性动作,如反复洗手、计数、查看等,患者明知不必要,却难以制止,深感自责和痛苦。

(5)神经衰弱:至少要满足以下三组症状中的两组才可诊断:①精神容易兴奋和容易疲劳相结合的各种症状。精神答易兴奋表现为联想和回忆增多、难以自控、注意力涣散、感觉过敏、怕吵闹、畏强光等;精神容易疲劳表现为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整天糊里糊涂等。②情绪症状。主要表现为容易急躁发怒、为一点儿小事也烦恼或发火、易紧张激动或焦虑不安等。③生理症状。表现为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易惊醒、多梦,醒后感到困乏甚至难受,睡眠感丧失、睡眠节律紊乱(夜间兴奋不眠,白天无精打采)等;也表现为肌肉的紧张性疼痛,如紧张性头痛、机体肌肉酸痛等。

(6)疑病症:表现为过度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对健康估计之坏和关心之过分跟身心的实际情况很不相称,处于对疾病持续和强烈的恐惧中。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怀疑自己身心有病,不相信医生的检查诊断结果,寻求其他医生以获得更好的检查和治疗。

(7)癔症:又称歇斯底里,发病时表现为大哭大闹、抽搐等外在行为。也会表现为失明、耳聋、躯体瘫痪等器官功能型障碍,但没有相应的器质性病变。癔症的发生与精神刺激和个性因素有关,如个体受暗示性强、以自我为中心、好幻想等,癔症常因暗示而产生,也可因暗示而改变或消失。

2.异常人格

异常人格是指各种变态人格和人格障碍——精神病。

精神病是由于机体内、外各种有害因素的作用,引起大脑功能失调,致使在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出现明显异常的一类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兴奋躁乱、毁物伤人、胡言乱语、情绪不稳、意志缺乏、呆傻以及离奇的幻觉、荒谬的妄想等。患者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对自己的病态缺乏认识,否认有病,躲避和拒绝就诊。常见的精神病有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偏执性精神病、反应性精神病等。精神病患者需要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

心理因素与心身健康的关系

近年来,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发病率升高,生活方式病增多,70%~80%慢性疾病与心理因素有关。预防心身疾病,或称为“慢病防治”,成为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点和难点。

心理因素与心身健康的关系,需要我们从新的高度去认识。自20世纪中期以来,心身医学和医学社会学的发展告诉我们,人类的健康保障不是只依赖医学技术进步和药物的发明,而是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环境、生活方式和心理因素的优化。所以,现代人要了解有关心身疾病的知识,心身疾病系指与心理社会因素关系密切的躯体疾病。

古代祖国医学中早就十分重视心理因素与躯体疾病的联系。《黄帝内经》中即有:“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又有“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欲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等的论述。不仅把有害的情绪因素和不健康行为视作致病原因,而且还认为这些因素可以影响疾病的整个过程和决定其转归。中医理论还提出生理与心理卫生并重,才能“形与神俱”,保持身心健康,益寿延年。

西方的古代医学也有类似的论述。心身医学认为心理因素的作用贯穿于疾病的整个过程。心身医学的研究表明:一定的情绪表现与一定的生理活动相联系,情绪的反应直接影响生理过程,强烈、持久的不良情绪因素可以导致躯体疾病;而躯体疾病又可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例如,同时患忧郁症和心脏病的人,心脏病发作后,死于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比光有心脏病的人高四到六倍。会随同忧郁症而恶化的疾病数不胜数,心脏病是其一。患有癌症、糖尿病、癫痫症和骨质疏松症的人,若罹患忧郁症的话,变成残障或提早死亡的风险都会加大。近年来,我国人口致死的前几位疾病,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癌症、呼吸系统疾病等,都与患者的心理因素和生活方式有密切关联。如今,较为公认的心身疾病几乎都与人体各个生理系统有关,也都是人们熟悉的各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列举如下供参考:

1.内科心身疾病:①心血管系统心身疾病: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低血压、冠心病、非器质性心动过速、非器质性心律不齐、雷诺氏病等。②消化系统心身疾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神经性呕吐、贲门痉挛、幽门痉挛、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直肠刺激综合症等。③呼吸系统心身疾病: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症等。④内分泌系统和代谢障碍心身疾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原发性低血糖等。

2.神经科心身疾病:偏头痛、紧张性头痛、面肌搐搦等。

3.骨骼和泌尿生殖系统心身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遗尿症、阳痿、过敏性膀胱炎。

4.妇科心身疾病:原发性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不孕症、性冷淡、经期紊乱等。

5.眼科心身疾病:原发性青光眼、中心性视网膜炎等。

6.耳鼻喉科心身疾病:美尼尔氏综合征、晕动病等。

7.口腔科心身疾病:复发性口腔溃疡、特发性舌痛症、咀嚼肌痉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