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暗示的力量
3096900000026

第26章 有些病,自己可以做医生(3)

心理暗示的力量,它如此微妙,以至于无法用任何言语及肯定法来进行描述。特别是当你全神贯注地投入到主观意识之中时,这种力量就更是呼之欲出了。不必用洪亮的嗓音高谈阔论,你只要娓娓道出心中那坚定不移的信念——而正是它创造了奇迹。

默默地把持着你的意念,在你的思想里,有些东西是远比语言更真挚与深刻的。只有这样,病痛、失意、自卑与抑郁的念头才会离开,新的希望与憧憬才会进来。这是在内心与灵魂的最深处所产生的微妙的心理变化过程。

尽心尽力去进行治疗,用热情来治疗自己,一定会取得神奇的效果。

心理暗示没有什么特别神秘之处,它仅仅是你的“我”让你的本能意识为你工作,做它该做的事,告诉你的本能意识该做些什么,创造成功的条件。

要对暗示有足够的自信。心理暗示和暗示及其他精神治疗一样,关键在于两个字:“重复”。如果你的疗法没有恢复你的健康,或是没有保持健康,你一定要先确信你是否已经对你的潜意识重复、重复、再重复地暗示了。

心理暗示的力量:

心理学上有一套自我暗示康复法,具体方法是:大声对自己的本能意识说,就像对一个控制你身体的外人一样,告诉它你希望它做什么。不要犹豫,以最大的热情去做。把命运置于你的掌握之中。

1.躺在柔软的椅子里,闭着眼睛,全身的肌肉都放松下来,处于一种接近睡眠的被动思维状态。

2.播放轻柔的音乐,声音不宜过大。

3.用坚定的声音对你的本能意识说:

“这里,本能意识啊,我要你为我服务,我已经厌倦了这讨厌的麻烦,我想要彻底铲除它。我正吃着营养丰富的食物,我的胃啊,开始工作吧;我正喝着充足的水,将我体内的废物都带走吧,使我体内的循环恢复以往的平衡;我正畅快地呼吸着空气,燃烧吧,体内的废物,让氧气充满我的血液吧;接着干吧,我的本能意识,干吧,干吧。”

“我正变得越来越强壮,越来越健康,我正向所有的人展示着我的健康”。

■利用心理暗示改善睡眠

许多人表示自己经常“睡不着”。但事实上,那些抱怨“睡不着”的人,其日常生活不是单调冗长,就是充满紧张。所以说,造成失眠的原因,几乎全是源自于本身生活节奏的错乱造成的心理暗示。

一般而言,人类的肉体和精神运作都有一定的规律,一旦生活节奏错乱,晨昏颠倒毫无时间观念的话,就势必产生错乱的心理暗示,陷入恶性循环的状态。

一个人若想“熟睡”,就务必考虑睡觉的环境。

例如声音、光线等,实有不少不符合睡眠的条件。还有,在一般的电视节目、游戏里,也充满着致精神溃散的东西。

宽敞、安静的寝室,这是多数人认为最适于安眠的环境。最重要的则是,你的“意识”是否把当时睡觉的场合视为“寝室”。譬如,寝室兼用型的房间,在夜里入眠时,你心里便自然而然地把它当作寝室。

入夜后,拉上窗帘、取掉壁上张贴的海报,或者变换部分的照明,将房间稍作改变,都是有助于入眠的。毕竟,房间一旦产生异于白天的气氛,则人的心情就会跟着转换。

大多数人就寝时,都会关掉全部的电灯,或独留一盏小灯。如此,就有了“该睡”的心情,睡意也会接踵而至。这也就是转换心情对入眠的意义所在。

许多人表示,睡前喝了咖啡即无法入睡,其实,这不过是一种心理暗示。

不错,咖啡或红茶中所含的******,会刺激脑部的觉醒中枢而妨害睡眠。但是,实际上,一杯咖啡或红茶中的******量,并不至于多到会妨害睡眠的程度。

相对来说,未喝咖啡而睡不着的人,也是屡有所闻。

因此,能否入眠的问题点,并不在咖啡,而是在于其本人的习惯。

即使如此,睡不着的人根本没有必要去喝咖啡。再说因神经质造成的失眠,也该以松弛自己的方式来解决才是。

或者,采取相反的心理暗示,也是一种好方法。例如,“喝一口水的话,就能睡着了。”如此,自我改善入眠的习惯,对失眠必有所助益。

或者可以想办法影响自己的潜意识:当我们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之后,可以缓缓的重复:“我就要睡着了,我就要睡着了。”要用平静而缓和语气。这种低声的重复可以起到很好的诱导睡眠的作用。

心理暗示的力量:

练习:“心理暗示入眠法”。

1.选择以能凝聚气氛的小房间,或噪音无法穿入的场合。

2.则是轻松地坐在椅子上,或仰躺在床上。

3.轻轻地闭上双眼,并将全身的力量松弛。

4.脑中默念着“心情平静下来”数次。

5.把身体的力量集中在自己的手腕上,若是右手腕,则在脑中反复默念着“右手变温暖了、右手变温暖了”。这时,心中一直为右手真的变温暖的话,右手实际上也会有变暖感觉。

6.接着左手、右脚、左脚循序去做。如此自我心理暗示,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且也能使体温提升约二度。

7.每天大约在同一时间做十分钟即可。

总之,学会上述的“心理暗示入眠法”之后,你便可主宰睡眠了。

■将健康意识嵌入内心

工作、精神压力大催生了亚健康人群。我们常常感到,爬六层楼梯都气喘吁吁,任何一次流感都会跟自己来个亲密接触,我们的消化机能越来越不好,就连我们人生也仿佛越来越变得暗淡了。我们的潜意识里只有工作、赚钱,只要身体还能维持运转,就置机能紊乱的危险于不顾。于是,上演了一幕幕英年早逝的悲剧:

■2005年9月18日,网易公司代理首席执行官孙德棣先生辞逝,年仅38岁。

2004年11月7日晚,38岁的均瑶集团总裁王均瑶因患肠癌在上海病逝。

2005年4月10日上午,陈逸飞因上消化道出血,经抢救无效去逝,终年59岁。拥有庞大资产的陈逸飞为何连自己的生命都保不住?对此,专家解释:肝硬化应该是他早逝的元凶。这类病人理应加强休息,而在此期间,陈逸飞却一直坚持在工作的岗位上,最后积劳成疾。如果他能够停下来休息一下,情况也许不致如此。

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杨迈因心脏骤停,在跑步机上突然辞逝,终年54岁。■

健康的观念人人都有,但是空有健康的观念总是显得有心无力。最有助于身心健康的关键,就是要将这种观念深入到潜意识。

许多人变得容易发狂,精神错乱,身体上受到伤害,是因为过多的工作和过度的疲劳。如果你也是其中之一的话,你也该休息了。

多数疾病的主要病因在于功能器官的衰竭,不合理的饮食结构,紧张过度以及缺乏足够的休息。因而,定时的充足的休息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你不管得了什么病,你的状态如何,只要你累了,工作过度,筋疲力尽,你的健康就没法保持正常了,除非你马上就去休息。

不要被错误的心理暗示误导,“这个现在必须完成”或是“我现在不能放下它不管”,或是“这事情现在不做是不可能的”。类似的借口是无穷无尽的,并且很快你就会发现自己又回到那病床上了。

雨果曾说过:“对于增强精神系统没有比良好自然的睡眠影响更大了”。在劳累的工作过后,你需要休息。如果不休息,那责任就要自己承担了。

对于许多人来说,疾病来源于过多的工作。如果这样,那么很明显,病人需要休息。

但疾病很少来自过量的工作本身。如果病人有足够的睡眠,那疾病不是来自于工作本身。太多的紧张,为工作而消耗的精力、担心和消极的心理暗示与疾病保持着紧密的关系。

并不是工作使你疲惫不已,而是你工作的方式。毕竟,工作是一种生活,应该工作的轻松一点,而与此同时又要把它做好。这种矛盾的心理暗示也许让你无所适从。

充分调动你积极主动地心理暗示,对于工作要更加安静,专心,做事精确,做得更好,不去多管闲事。确实,更集中,更轻松,宁静的环境适合我们工作。但集中不是意味着勉强所有的神经和肌肉都投人工作,它意味着排除一切干扰,神经和肌肉组成一道防线来阻止干扰。

你越是忙,越有更多的工作需要做,你就越需要不断地暗示自己,关心你自己的饮食、运动、睡眠、放松、呼吸以及如何组织你的时间。

你做的工作越多,越有理由仔细地照料一下你的身体,就像小提琴手照料他的乐器一样定期、认真。如果你的工作量很大,有益的保养身体和思想是很有必要的,漠不关心意味着身体和精神的持续衰退。

举例来说,在办公室、公寓里、火车上、书本上以及报纸杂志、网络中,我们在某种程度上习惯了眼睛所承受的巨大疲劳。我们在这个开放的、艰辛的生活中,没有时间去适应从我们的祖先的狭小的鸽子洞似的生活空间到公寓之间对我们眼睛的调整。电灯,长时间的在学校的教室亮着,我们每天会看到上千双劳累的眼睛。因此,我们经常无意识地造成眼睛的紧张,使这些宝贵的器官过于疲劳。眼睛疲劳导致神经衰弱,包括经常失眠、易怒、易疲倦、局促不安、头晕眼花、晕车晕船、焦虑、坏脾气、痉挛、神经质的沮丧。所有这些都在暗中破坏着神经系统的持久性,让我们的心理暗示蒙上阴影,反过来有影响到健康。

眼睛疲劳甚至影响精神活力。如果你不经常放松会产生反常的倾向,这样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性格或许会因眼睛疲劳而扭曲。我们辨识一个易怒的人如何变得疲惫不堪,可通过他的眼睛,无意识地反应,看出精神上和性格上的异常。保护好心灵的这扇窗户十分重要。

心理暗示的力量:

我们保持身体健康,除了积极地锻炼身体、合理饮食和起居之外,还应当有意识地训练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来点“自我激励”,尽量控制并消除消极的心理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