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暗示的力量
3096900000012

第12章 两种心理暗示的博弈(2)

浮躁是一种冲动性、情绪性和盲动性相互交织的社会心理,它与艰苦创业、脚踏实地、励精图治、公平竞争是相对立的。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物质世界中,其实人人都可能有过浮躁的心理,但是这也许只是一个念头而已。一念之后,人们还是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不会迷失了方向。然而,当浮躁使人失去对自我的准确定位,使人随波逐流、盲目行动时,就会对家人、朋友甚至社会带来一定的危害。

■懒惰心理与积极勤奋的博弈

■有一个穷人,生活很困苦,一个富人见他可怜,就起了善心,想帮他致富。富人送给他一头牛,嘱咐他来年好好开荒,等春天来了撒上种子,秋天就可以远离那个“穷”字了。穷人满怀希望开始奋斗。可是没过几天,牛要吃草,人要吃饭,日子比过去还难。穷人就想,不如把牛卖了,买几只羊,先杀一只吃,剩下的还可以生小羊,长大了拿去卖,可以赚更多的钱。穷人的计划如愿以偿,只是吃了一只羊之后,小羊迟迟没有生下来,日子又艰难了,忍不住又吃了一只。穷人想:这样下去不得了,不如把羊卖了,买成鸡,鸡生蛋的速度要快一些,鸡蛋立刻可以赚钱,日子立刻可以好转。穷人的计划又如愿以偿了,但是日子并没有改变,又艰难了,又忍不住杀鸡,终于杀到只剩一只鸡时,穷人的理想彻底崩溃。他想:致富是无望了,还不如把鸡卖了,打一壶酒,三杯下肚,万事不愁。很快春天来了,发善心的富人兴致勃勃送种子来,竟然发现穷人正就着咸菜喝酒,牛早就没有了,房子里依然一贫如洗。富人转身走了。穷人仍然一直穷着。很多穷人都有过梦想,甚至有过机遇,有过行动,但要坚持到底却很难。■

一个富人常为人们所称道的是经历了多么辛酸的创业过程,其间的辛苦多么让人难以想象。其实富人的辛苦与穷人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大多数富人经历了一阶段的辛苦后便会功成名就,而穷人则不然,他们虽可能不如富人辛苦的程度深,但时间长度却足以超过任何一个富人。试想,一生忙忙碌碌而无所成与短时间内经受磨炼积聚资本奠定人生基础,对整个人生而言哪个更为辛苦?

当然,穷与富的区别不只在此,我们只是想强调一个人如果不思进取,贪图目前所有,不懂坚持,并不断向生活做出让步,虽能享得一时清闲,却必为一生之辛苦劳碌埋下种子。而许多靠双手致富的人则不然,他们不仅懂得坚持,而且常一件事做起来势必很难放弃,因此辛苦对他们来说只是一时,尽管以后还要不懈去努力,但生活已然有所改观,何况致富的各项资本无疑会越来越丰厚。

懒惰者总是有这样那样的借口,在贪图安逸、碌碌无为中等待生命的完结。他们只相信运气、机缘、天命之类的东西。看到人家发展了,就说:“人家运气好!”看到他人知识渊博、聪明机智,就说:“人家有天分”,发现别人德高望重、影响广泛,说:“人家有机缘。”他们不仅懒惰,而且惯于找借口。他们从来看不见人家在实现理想过程中付出的辛劳与汗水,经受的考验与挫折。

比尔·盖茨曾给一位年轻人写信说:“你这懒惰行为,所谓没有时间,都只是一种借口而已,你总是用种种漂亮的借口来为自己辩解,我看你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不肯努力,不肯下工夫,你的理论就是每一个人都会把他能干的事情干好的。如果有哪一个人没有干好自己的事情,这表明他不胜任做这件事情。你没有写文章表明你不能够写,而不是你不愿意写。你没有这方面的爱好证明你没有这方面的才干。这就是你的理论体系——多么完整的理论体系啊!如果你这个理论体系能为大众普遍接受的话,它将会产生多大的负面作用啊。”

由于他们不肯付出,因此不可能在社会中成为一个成功者,只能是失败者。成功只会眷顾那些勤劳的人。一旦养成懒惰的习惯,就只会整天怨天尤人、精神沮丧、无所事事。

心理暗示的力量:

懒惰是一种消极的暗示,它会使人们精神沮丧、万念俱灰。所以你要远离可怕的懒惰,努力培养自己勤劳的习惯。因为只有劳动才能创造生活,给你带来幸福和欢乐。

■逃避心理与拒绝借口的博弈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人,他们总是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不受到别人的指责,但是这样的结果往往会让人看到自己的不负责任,不负责任的人怎么能得到别人的赏识呢?

很多员工在工作出问题后,第一个拿出来的理由往往是:我并不十分清楚我的责任,所以才没有做好。

因为不清楚,所以才没有做好,看起来很顺理成章。其实在这个理由的背后隐藏着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为什么不清楚自己的责任?是别人没有说清楚呢?还是自己没有领会清楚?如果你对自己的责任边界还没有清楚的认识,那么你在做什么你自己清楚吗?别告诉别人你根本就不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这种追问归根结底就是个人缺乏责任感,根本就是自己没想弄清楚自己的责任,或者即使清楚也不想承担责任,才找到这样一个理由。这个理由其实比较孱弱无力,经不起推敲,但是很多人都会拿这个理由作为自己推卸责任的挡箭牌,遗憾的是,它根本不能为你挡住什么。

一个员工与其为自己的失职找寻理由,倒不如大大方方承认自己的失职,领导者会因为你能勇于承担责任而不责难你;相反,敷衍塞责、推诿责任,找借口为自己开脱,不但不会得到别人理解,反而会“雪上加霜”,让别人觉得你不但缺乏责任感,而且还不愿意承担责任。

员工常用的第二个借口是:肯定是其他环节出了问题,所以我这儿才有问题。

一个棒球少年在训练基地进行训练的时候,在漏接了三个高飞球之后,男孩甩掉手套走进球员休息区,说:“在这烂球场没有人能接得住球的。”出现问题时,首先考虑的不是自身的原因,而是把问题归罪于外界或者他人。强调如果别的环节没有问题,自己肯定不会有问题,借机把问题引到其他人身上,用以减轻自己对责任的承担。这是大多数处于中层领导者位置上的一些员工经常使用的理由。

作为各部门的经理,只有有效地协调和沟通才可以避免责任真空。但往往会有责任真空出现在各部门之间,这也成为出现了问题之后,各部门能够推诿责任的借口。

很多基层员工则常用这样的理由:谁有权力谁负责,我只是一个兵。

的确是,“我只是一个兵,领导指哪我打哪儿,打错了也不能怨我呀。”这个理由看起来的确很有说服力。作为一个兵,有义务忠诚于自己的团队,并对团队负有责任,这是一个兵的责任。

比如,你有责任忠诚地执行统帅下达的命令,但是在命令正式执行之前,你已经意识到这个决定有缺陷或者不适合执行,你就有责任把你的真实想法反映给你的统帅,无论你的统帅是否接受你的建议。

如果你已经意识到这个决定的确存在问题,可是你考虑到自己的身份和一旦决策失误你并没有承担责任的义务,而就此不去提出你的真实想法,最终可能导致执行的失败。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如果你是一个兵,你的确没有什么权力,但你的工作就是为整个组织或者团队承担的责任。保拉·马丁说:“只要属于你的工作范围,你就必须负责。”你没有做好你自己的工作或者没有完成任务,没有人会为你承担责任。

成功人士与那些没有什么作为的人之间最大的差异,就在于借口。只要稍加留意你就会发现,那些没有任何作为,也不曾计划要有番作为的人,经常会有一箩筐的理由来解释:为什么他没有做到,为什么他不做,为什么他不能做,为什么他不是那样做的。失败者在没有获得结果后的第一个举动,就是为自己的失败找出各种理由。而成功的人,从不为自己找借口,他们注重的是怎么才能更快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日本松下集团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就是一个从不找借口的人,他对自己如此,对员工也是同样的要求。他不允许下属为工作上的失误找各种理由,要他们承认自己的错误,发现工作上的问题。他认为一个只会为自己的失误和错误找借口的人是不负责任的人,这样的人很难在自己的事业上有所成就,他把自己用来找借口的时间都用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中,因为他很清楚自己再多的借口都没有一个解决方法实惠。这样做使得整个松下集团从上到下都很少有找借口拖延的风气,所以他们成为日本的精英企业并不为奇。

在多哈亚运会上,中国女排以3比0击败越南女排,卫冕冠军,顺利地迎来开门红。中国女排主教练陈忠和赛后表示,中国女排的目标就是卫冕,我们比赛是为了这个冠军而来的,伤病不是借口。虽然中国女排在征战世锦赛回来后一天也没有休息,队伍的伤病情况暂时也得不到有效的改善,但面对亚洲队伍,这些都不是借口。“打亚洲队伍,伤病不应该是借口,我们也不想找任何借口。”这就是中国女排的精神支柱,也是她们之所以一直在世界女排比赛中连续卫冕的原因——我们要的是冠军,不是借口。

是的,中国女排没有因为自己队员的伤病和疲劳为自己找到可以不拿冠军的借口,在他们心里只有一件事情是重要的——怎样拿到冠军,怎样的战术才能给对手以有利打击?正因为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比赛中,女排的姑娘们才在形势并不有利的情况下夺得冠军。

心理暗示的力量:

借口是一种安慰,并且是一种心理暗示:是克服不了客观条件造成的困难。在这种心理的暗示引导下,不再去思考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方法,哪怕是只需要做一点点努力就可以成功。

■犹豫心理和果断心理的博弈

一份分析2000名在某种事情上失败的人的报告显示,犹豫几乎高居30种失败原因的榜首。相反,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他们都具有能够迅速做出决断的品质。

亨利·福特就具有迅速达成确切决定的特质,就是这一特质使得他在所有顾问的反对下,在许多购车者力促他改变的情况下,仍一意孤行,继续制造他有名的T型车种(世界上最难看的车型),正是这种坚定不移为他赚取了巨额财富。这些财富早在T型车有必要改变造型之前,已使他成为汽车大王。无疑地,福特先生有着坚定的决心,做事情毫不迟疑。

如果你遇事犹豫不决,在犹豫的时候,耗费了精力,浪费了时间,有可能错过良机。遇事仓皇失措、举棋不定、没有主意、犹豫不决,是成功最忌讳的态度。

你也许听说过下面这则可怜毛驴的寓言:

■一头毛驴很幸运,它有两堆草料可以自由选择,然而正是这幸运反倒害了它。

它站在两堆草料中间,开始犹豫不决,到底先吃哪一堆呢?先吃这堆颜色看起来好的,一定很新鲜,不行,不行,还是先吃那堆差一点的吧,不然坏了就浪费了。还是不行,那样新鲜的就变不新鲜了。就这样,它在草堆中间,徘徊着,犹豫着。最终这头可怜的毛驴守着近在嘴边的草料,却活活被饿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