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参军
几个人嬉笑着,在院子里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
原来张福顺两口子都非常喜欢孩子,自己却又不能生养,就经常给邻居刘稻地家的三个孩子送些吃的穿的,刘稻地当然不好意思白拿张福顺家的东西,就经常帮他家干活,请他们吃顿饭什么的,一来二去两家虽然只是邻居,却比亲戚还要近好多。
这时,张福顺从里屋走了出来,”大兄弟,你们来了咋不进屋呢?”
刘稻地哈哈一笑,”大哥,你们家刘志可不简单啊,能文能武,将来一定有出息。他给我们家三丫取的名字叫刘雅雪,你听听,比咱们村的先生起的好听多了。”
“刘志这孩子是聪明,我就知道他上了一年私塾,没想到他还有这本事。”张福顺说道。
刘志脸一红,”那是先生教的好。”
张福顺和刘稻地对视一眼,哈哈大笑。
饭桌上,刘志是开了眼,有鱼有鸡又有肉,比在张明家过年还要丰盛,看来大妈是费尽了心思,怪不得,她得准备半天。
大胖今年十六,二胖和刘志同岁,小丫头今年刚九岁。哥俩对刘志那叫一个崇拜,非让刘志教他们刀法,刘志欣然答应。
大爷们还在喝着小酒,几个孩子已经跑到院儿里耍起了柴刀,没用一会儿时间,孩子们已经熟识,刘志担心到李庄子没有玩伴儿的问题,立马就解决了。
生活就这样又恢复了平静,刘志每天的工作把割草改成了砍柴,因为张福顺家没有养牲口,而李庄子村又不在山区,所以柴火总是不够的,每天刘志都跟二胖一起跑十几里路,到山上去砍柴,有时也会回家看看张明两口子。
由于不用上学了,所以现在刘志的时间非常充裕,和二胖好的穿了一条裤子,每天一起上山砍柴,下河摸鱼一起练刀一起举锄头。
时间来到了1937年夏天,刘志都已经17岁了,这几年里,他不止一次的去找二十九军,可是方圆百里全是日本子的天下,也不知道二十九军跑到哪里去了,没办法,每天还是碌碌无为的混日子。
这天傍晚,刘志和二胖一人背着一捆柴火正在往家走,突然从路边儿窜出三个军人向他们两个打听路,”小鬼,这是什么地方啊?离遵化城有多远?”
这三个军人,身穿灰布军装,领头儿的一个身上背着一把盒子炮,后边儿跟着的两个战士,一个五大三粗背着一个大布包,一个稍微瘦了些,但也算一表人才,他们俩人一人一把汉阳造。比较有意思的是他们三个的帽子,领头儿的帽子上有青天白日徽,两个战士的帽子上只剩下了两个纽扣。
刘志没有回答他们,而是问道:”你们是国民军吗?”
领头的一愣,”是啊,我们是国民军,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屁的国民军,老子们是红军。”五大三粗的战士说道。
领头儿的一皱眉,”山东,注意纪律。”
叫山东的汉子,一个立正说道:”是,连长。”
“本来就是,和国民党打了这么些年仗,怎么突然咱们自己就变成国民军了呢?”瘦些的战士说道。
连长一瞪眼,”团长不是说了吗,我们这是一致对外,联合抗日。这就好比兄弟两个打架,关上门儿自己怎么打都行,但是一有外人欺负自家兄弟,立马就搁置前嫌一致对外了。”
连长转脸儿对刘志说道:”小兄弟儿,让你们见笑了。不过你们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呢!”
刘志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对不起啊,我看到你们太兴奋了一些。前面儿是李庄子村,离遵化城大概有40里。你们去那里干什么?那里可是日本子占着呢。”
“我们是来这里侦查的,看看关东军的兵力部署,顺便在这里招些兵。”连长对刘志解释道。
“你们招兵啊?你们打日本吗?”刘志问道。
“打呀!我们就是抗日的队伍。”连长说道。
“那你们招兵有什么要求吗?”刘志又问道。
“要求?倒是没有,只要你愿意跟我们一起吃苦,对了,参加我们八路军,最好要自己带武器,现在我们武器不足。”
“自己带武器呀?那就算了吧,整个村子都不见的有一把枪。“刘志遗憾的说道。
“不是的!“连长连忙摆手,”我说的武器不是枪,什么刀啊,矛啊,都可以算,我们的枪主要是从敌人手里夺的。“
刘志抽出腰间的砍柴刀问道:“你看这柴刀可以吗?“
“可以呀,只要你真心打鬼子没有刀也可以。“连长说道。
“鬼子是什么?“刘志不明白。
“鬼子就是你们说的日本子,他们都是畜生不如,我们都管他们叫鬼子。“叫山东的战士抢先说道。
“这个称呼好,以后我也管他们叫鬼子。“刘志一笑道:”我可以和你们一起去打鬼子吗?“
“当然可以,欢迎欢迎,这样我们小队就有四个人了。“连长笑着说道。
刘志转身对二胖说道:“二胖,你帮我把柴挑回家吧,告诉我大爷一声儿,就说我找到队伍了,跟他们走了,让他们不要担心。”
二胖点点头,他也知道刘志一直在找队伍的事,并没有多问,于是说道:“好,我回去也跟我父母商量一下,没准我也去。说完背起两担柴,风一样的跑了。”
刘志和三人边聊边走,三人是八路军115师独立团侦查连的,这次115师出来侦查的三人小队大概有几十个。
连长叫王扬,是参加过长征的老兵,大汉叫鲁启是山东人,逃难到陕北参的军,由于侦查连就他一个山东兵,所以大家都管他叫山东,反而知道他大号的倒是没几个人了。瘦一些的战士是沈常宝,湖南人,外号叫辣子。两个战士都是班长,其中山东更是机枪班长。
“小鬼头,你可够精的,问了我们半天问题,我们到现在连你的名字和身世还不知道呢!还有,你为什么一定要找****啊?”王扬笑着说道。
刘志简单的把赵大叔和徐宝的事情交代了一下,嘿嘿笑着,“我找了好几年队伍了,总算找到你们了,所以问题多了些。我叫刘志,就是本地人,无父无母,是被好心人养大的。”
“原来你找的是二十九军啊,长城抗战还有在卢沟桥打响的抗日第一枪,好部队啊!”转瞬又问道:“刘志,你是智慧的智吗?”连长问完就有些后悔了,农村的孩子还是被人拉扯大的,哪能上过学啊?
令王扬没想到的是,刘志回答道:“不是智慧的智,是志向的志,不过是我自己用的字,原来他们就给我起了个名。”
边上山东惊叹一声,“刘志!你上过学啊?咱们部队就缺有文化的。”
刘志有些不好意思了,“就上了一年私塾,认识些字。”
“等一等,”身后传来二胖的喊声。
几人回头看过去,就见二胖从远处跑了过来,他左肩背了一个大布包,右肩竟然还背了一杆枪。
二胖跑到几人跟前,气喘吁吁的说道我跟我娘说了,我也跟你们一起去,我爹还把我们家的枪让我背了出来。
转过脸,又对刘志说道:“刘志,大爷大妈知道你要走了,很是伤心,他们就不来送你了,说怕受不了。”说着,又拍了拍肩上的布包,“这里边是大妈给你带的吃的和日常用品。”
刘志冲着李庄子村的方向连磕三个头,说道:“爹,娘,刘志不孝,在你们身边这么多年也没叫你们一句,我知道你们一直把我当亲生儿子,我在这里发誓,等我打仗回来,只要我还活着,孩儿一定给你们养老送终。孩儿不在身边你们二老多保重。”
旁边的王扬不住的点头。
倒是山东对二胖说道:“二胖是吧?让我看看你的枪。”说完也不管二胖同意不同意,一把抓过了二胖背着的长枪。
刘志也凑了过来对二胖说道:“这么多年,我咋不知道你家有一杆枪呢?咦!竟然是汉阳造。”
山东拿着枪拉开枪栓,对王扬说道:“连长,你看。”
王扬看了看,“至少八成新。二胖,你们家怎么会有这么新的枪?”
二胖愣了愣,反问道:“这枪很好吗?“望着几人,接着说道:”听我爹说,十几年前一个当兵的用这枪跟他换了几个馒头,我爹怕出事,一直没有声张,藏到了房梁上,连我和我哥都不知道。“
山东把枪还给了二胖,“好枪!好好用,争取多杀鬼子。“
“你们都看走眼了,这不是汉阳造,这是正宗的毛瑟1898,德国货,汉阳造仿的是毛瑟1888。“连长突然说道。
山东一拍脑门,“乖乖,还是进口货,1898比1888要好吧?“
连长没回答他,反而冲着他说道:“山东,刘志和刘有权同志正式加入我们了,你背包里的东西还等着下崽啊?“
“哎呀!不好意思,忘了。“山东说着,忙把背包从肩上拿了下来,打开。拿出两顶军帽,分别递给刘志和二胖。
“军装等回到部队再发,先给你们一顶军帽。“连长说道。
两人看着帽子上的帽徽,嘿嘿笑着。
“都有,立正,向新同志敬礼。“两人抬头一看,只见三个老兵已经排成一排正向他们俩敬礼。
刘志赶紧把帽子戴到头上,立正,回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二胖看着刘志,也手忙脚乱的回了一礼,不过他的手指头都没有并拢。
山东过来纠正了二胖,几人都哈哈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