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明郑之我是郑克臧
3094200000233

第233章 平局

明永历四十二年,五月十四日,午时初刻,金兰湾外海。

六艘悬挂着上红下兰两色旗的郑军四千料炮船正排成整齐的一列,在海风的推进下高速的向港湾逼近着,在这列战队的稍远处还有两艘较小的通报船的桅杆在海浪中时隐时现。

广南分舰队的这六艘“山字级。”炮船是东宁船场在试造大型铁骨船过程中的最初产品,虽然荷载较当前在郑军水师中广泛部署的三千料双帆炮船为大,但或许因为是过渡产品的原因,“山字级。”配属的火炮数量并未较三千料炮船增加许多。其中,双桅横帆船型配置有四寸长炮十位,而上帆双桅纵帆船型则装备四寸短炮十六位,两种船型的单舷火炮均不超过十位,依旧属于小型单层炮甲板炮船。

也许是发现了郑军舰队的行动,片刻之后,两艘打着联合东印度公司岛南的泊地冲了出来。

似乎见到郑军的炮船数目较多,三艘荷兰船随即折向东北方向。由于此时吹的是西南风,正在由东南进入港湾的郑军炮船被迫也跟着转向,双方随即以较小的角度快速接近着。

午时半过后不久,荷兰战船“万丹号。”在五百步的距离上首先开炮,隆隆的炮声粉碎了大洋的平静,预示着一场腥风血雨的到来。

荷兰战舰“万丹号。”和“开普敦号”都是450吨级军用盖伦型,有两层炮甲板,虽然其装备的蛇炮只有二十四磅、半蛇炮只有九磅、都较郑军炮船的火炮口径较小,但其单舷共有蛇炮八门、半蛇炮十四门——根据十八世纪末英国海军的统计,二十门炮战船单舰的战斗力相当于三艘十门炮战舰,甚至在将对手消灭殆尽之后,其还将保留一定的战斗力——而且军用盖伦船的船速较高,且两船彼此护卫,使得郑军惯常的以多打少的战法无从发挥作用,被迫进行面对面的对轰,这么一来,郑军的损失就飞速上升了。

战至午时三刻,郑军虽然迫使荷军“加泽尔号。”通报船退出战斗,但己方的“泰山号。”、“玉山号。”两船也相继燃起了大火,战事由此转向对郑军不利的方向。

“撞上去,接舷战。”看着已经如火山一样四处喷吐着火球和毒气的敌人,接替唐慎之指挥战事的陈保顺不得不如此命令着。“花山号和谷山号对付第二艘敌船,琴山号跟着本船对付第一艘敌船,务必不惜代价将红夷留下来。”

随着这道命令,四艘郑军炮船开始顶着荷兰人的炮击快速接近着。不过,要在对方炮击下实施撞击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再加上荷兰人也在不断的调解航向,因此郑军的几度尝试只换来上甲板血流成河的一幕。

未时初,巨大的爆炸声响彻了海疆,“花山号。”在逼近“开普敦号”的过程中被对手命中了一出炮位,随即引爆了船舱内的火药,随之“花山号。”便如死鱼一样瘫软在了海面之上。

当然郑军这边也不是没有好消息,“谷山号。”上三寸半炮发射的链弹摧毁了“开普敦号”的一根后桅,“琴山号。”上的四寸炮也撕破了“万丹号。”的船壳,造成对方船体进水,至于各船发射的炽热弹引发敌舰火灾的情况更是时有发生。

但些微可以称道的战果并不能挽回郑军失利的命运,已经瘫浮在海面上的“花山号。”再度遭到荷兰战船的集中炮击,水线之下多处破损的“花山号。”再也支撑不住便一头沉入了海底,一百四十四名船上官兵只有极少数侥幸跳海逃脱,其余不是战死当场就与船同殉。

趁着荷兰人痛打落水狗,“琴山号。”和“金山号。”逼近了“万丹号。”三条船体旋即交错纠缠在一起,早就做好准备的陈保顺带着手下顶着荷兰人发射的滑膛枪爬上对方战船,很快,一场在郑军水师操训章程中极力要避免的接舷战最终由郑军自己发动起来。

就在“琴山号。”、“金山号。”两船一百七十余名幸存官兵冲上“万丹号。”与荷兰人当面锣对面鼓的厮杀起来的同时,为了引来“开普敦号”、“谷山号。”不顾对手猛烈的炮火逐次逼近着,与此同时已经伤亡殆尽的“谷山号。”炮手极力发射着尽可能多的炮弹。

可势单力薄的“谷山号。”又如何是荷兰人的对手,当好不容易再度引发“万丹号。”船体大火的同时,“谷山号。”遭到了开战后最沉重的打击,两条桅杆同时被对手发射的链弹摧毁,失去了动力的“谷山号。”一如“花山号。”一样瘫浮在了海面之上。

正在“谷山号。”情况危急的时刻,已经扑灭了船上火情的“泰山号。”、“玉山号。”重新返回战场,从另一面逼近“开普敦号”,被另一舷的炮火吸引的荷兰人腾不出手收拾“谷山号。”这才使其勉强逃过灭顶之灾。

此刻登上“万丹号。”的郑军水兵们正面临着超过自己数目甚多的荷兰水手的阻击,不过幸运的是力大势沉的德意志雇佣兵的数目不多,体态纤弱的马来兵、爪哇兵的数量更是超过了泰西水手甚多,由此在某种程度中拉近了双方的战力差。

“杀。”放空了手中的三眼铳,拎起来当骨朵用的陈保顺一个猛击,砸开了对手的脑壳,随即将锥尾反身一刺,立时让一个准备偷袭的尼德兰人抱着肚子狂叫起来,但干掉两个对手的他还不满足,顺手操起尼德兰人丢下的弯刀,接着又劈砍了起来。

砍杀了一阵,颇有些气竭的陈保顺却发现荷兰水手的数目并不见减少,心中警惕的他四下打量着,这才发现对手是源源不断的从下甲板冲上来的。于是他招呼起身边几名郑军官兵,在掉过一门小口径的佛郎机炮之后,咬紧牙关的陈保顺不顾自己人还在那边厮杀,心一横,闭上眼睛引燃了炮门的引药。

短距离里,横扫一切的霰弹不分青红皂白的将当面的人群一扫而空。心头滴血的陈保顺招呼着瞠目结舌的部下直冲甲板口,先是将杂七杂八的武器、尸体砸向下甲板,接着有推来火药桶引燃后丢了下去。

随着一声沉闷的爆炸声后,陈保顺命令道:“撤,回去用炮轰他们。”

借着通往下层甲板的通道暂时被封闭,拖着自己伤员的郑军拼命的往回跑着,也不顾彼此船体之间的高度差,直接跳了下去,借助着风帆的阻力和格挡,顺利的返回了己船,但是也有几个倒霉鬼就此跌断了腿骨。

逃回自己船后,“琴山号。”和“金山号。”斩断了勾住“万丹号。”的铁爪,三条船刚刚晃晃悠悠的开始分离,回到岗位上的郑军炮手便在超近的距离上开炮轰击。尽管“琴山号。”和“金山号。”总计十二位四寸短炮中只有七位打响,但几乎相邻的距离使得郑军发射的重型炮弹如同撕碎纸张一样轻易的击透了荷兰船的船壳。随后不到十几息的功夫,“万丹号。”体内发出几声连续的爆炸声,从打开的炮门中窜出令人惊恐的火焰“走。”陈保顺急切的下令着,要是“万丹号。”爆炸的话,其掀起的冲击波足以对“琴山号。”和“金山号。”造成损伤,而一旦“万丹号。”快速沉没的话,其引起的漩涡也能对两船造成破坏性的效果。“快离开了。”

不过陈保顺似乎失算了,尽管第二层炮甲板内爆发出恐怖的烈焰,甚至船体上也露出了巨大而又恐怖的破洞,但“万丹号。”却没有沉没的迹象,甚至还有人在第一层炮甲板上开炮冲着两舰射击,当然,这种程度的炮击的威力已经大大削弱了。

然而陈保顺还来不及亡羊补牢,正在跟“泰山号。”、“玉山号。”兜圈子的“开普敦号”以救驾的身份冲了过来,左右开弓的炮火迫使“琴山号。”和“金山号。”不得不暂避其锋芒,随即在“开普敦号”的翼卫下,受伤颇重的“万丹号。”缓缓向大洋深处退去。

追还是不追?难题放在了唐慎之的面前。对手虽然只剩下一半的战力,可环顾周遭,郑军也哀鸿遍野。“花山号。”沉没,船长正六品承信校尉冯龙琛以下一百五十员官兵只有极少数还浮在海面上待援;“谷山号。”虽然并无太大的船体损伤,但双桅具断,已经无力独自航行;至于其余四船,虽然船只大多无碍,但三分之一甚至半数以上的水手或战死或负伤;可以说广南分舰队现在已经半残了。当然,荷兰人也绝不会好过,且不说“加泽尔号。”现在还漂浮在战区的海面上,就是退守的“万丹号。”估计也剩不下半数的船员,基本上没有再度来袭的可能了。

正是鉴于麻杆打狼两头怕的局面,唐慎之考虑再三,被迫下令到:“打捞本藩幸存官兵,拖上战毁敌船,咱们回去。”

“那蔡都督那。”早年因清廷禁海而跟着同村年长一辈跨海投奔东宁的第一副船长陈本兴用某种古怪的声音探问着。“还有东宁。”

“蔡都督那本官自有交代。”唐慎之用断了脊骨的声调回应着。“至于主上那里,我也会上书请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