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南宋浮生记
3093000000216

第216章

“报告元帅,已经有4万人已经成功的北上了。”贾涉如实的汇报着情况,现在的战斗似乎都已经停止了,红袄军迅速的退出战场让金国的大军很不适应,为了不想过大的失误完颜守纯命令苗道润和武仙等人迅速的向自己的方向靠拢,因为在密州损失了不少的兵力,而在益都却是大获全胜。如果说要全面的进攻的话,对于强大的金国来说也是有一点吃力的,于是改变了战略,将军队收缩在益都一带这样就能增加实力了。

就是这样的一个缓手,让红袄军快速的找到了突破的机会在昌合一战之后,快速的向登州退去。这样的战略退却成就了一次伟大的渡海作战。

对于离别所有人都是伤心的,可是面对希望却是充满了想象。真不知道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整个北方大陆居然发生这样大的巨变,从金国的内乱,到居庸关一战从耶律留哥称王到蒲察万奴的叛变,一切都向是在做梦一般,没有人能清楚的明白这一切倒底是怎么了,但是可以知道的就是所有的人的目光现在都在北方。

杨安儿此时也上了战船。为了将这么多战士安全的转移到北京,谷永宁下令在台湾的严新将台湾水师都调上来,此时他已经很放心了,大宋朝的这一群脓包除了成天吹牛以外对于作战是一窍不通的,唯一一个后世的名将如今也在了他自己的阵中。真无法想象就这样的国家居然顽强的让蒙古人打了50年才灭国。

可是又如何呢还不是灭了国。所以说一切都是要好好的活下来才是真的。

就在杨安儿等人带着大部队离开登州的时候完颜守纯的军队也已经赶到了。不过留下来的不过是宽阔的海面和空空的粮仓而已。

坚壁清野是所有战争中最常用的手法这样做可以保存自己的实力也可以消耗大量的敌人的生活环境。但是这样的互杀状况最苦的还是城里的百姓。整个山东、一带又要是哀鸿遍野了。没有办法,这就是战争。

打扫战场的任务似乎落在了武仙的武卫军的身上了。在战场上待的久了对于这样的事情也变的容易了许多,索性的就让自己的部下去清扫去了,而他一个人就往登州外海边走去了。

他是想看看在海边能不能找到红袄军所留下的印记。

果然他发现了一些另他震惊的线索。

“果然是他”武仙手上拿着的是一块宽阔的木板上面刻着个“谷”字。当今天下的水军中也只有燕王谷永宁的军队有这样大的能耐,可是他为什么要帮助红袄军呢?他有一点想不通,当时红袄军可是在背后捅了他一刀的人,怎么可以这样的帮助一个仇人呢?

也许他这一辈子都不会明白,朋友和敌人的最大的区别就在与是否还有利用的机会。用红袄军来牵制金人,又用金人最忌惮的黄河来威胁关外的蒲察万奴,这就是谷永宁所要走的线路。其实也很明确的,牵制一方,自己就可以腾出手来做其他的事情。谷永宁对于金国来说是个强大的支援,他并不敢和燕国翻脸,毕竟金国的皇位算起来还是这个谷永宁给的。更要紧的是蒙古人又已经将矛头转向南方了,而这一次的重点就是西京。

外海的水依旧澎湃,就象是武仙手中的这块板一样,似乎抓的住,但又无可奈何。

在登州的战役算是胜利的结束了。肃宗很高兴,终于心头大患是解决了。可是在仆散端那里却有了心的顾虑。

“护国公,是不是在担心濮王势力的坐大啊”果然是仆散安贞,想的是很远。仆散端微微的一笑。这些日子来一直在为着金国的未来在操心。他自己本来就是一个爱国者,虽然他所爱的是他自己的权力,不可否认的是他为了金国是付出了自己的全部的经历。不管是在人事安排上还是政权结构的组建上都是下了工夫的。

大金国就是他的命。作为一个女真人,能够将自己的国家弄好是最光荣的,可是现在整个国家已经陷入了危亡的时刻,再这个时候还在算计着权力和野心的话,这个国家就已经没有生存下去的力量了。

而仆散端所想的不过是想削弱濮王的实力,才将山东让出来的。原本以为红袄军是个大患但是和国内最强的对手比起来还是要弱小一点的,让两虎相争自己的地位自然会更加的稳固,哪里知道这当中出了这样的意外,红袄军的自动退出还成就了濮王在山东的基业,这就大为不妙了。所有人都知道山东地界东面临海但是可以北上辽东,西面控制着古黄河的入海口这个地理位置十分的特殊,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地盘。如今全部的拱手相让实在是有点可惜。

“我是担心现在的濮王会不会拥兵自重。西京现在的地位十分的微妙,这几天来有探子回报说蒙古人近期会有行动。”

“这个倒不是可怕的,丞相有没有想过这一次红袄军会撤退到哪里?”仆散安贞锐利的眼神似乎要说出一件另人震惊的事情了。

“真定府。燕国的西部边境。这里可是拱卫中都的重要的关口呢。僧哥的军队在河北东路正好和红袄军他们撞上了。我看这个谷永宁并不是好惹的。”

“他一向来都是这样”既然知道了是谷永宁做的自然所有的事情都不是意外了。仆散端这几年来和他的交手中似乎已经知道了这个为人的特点,出其不意就是最大的本事。

“那么我们怎么办?”

“放弃追杀,现在全力拱卫西京。”这么无奈的选择也许是最佳的,因为一致对外的话,金国人还是有希望的。蒙古人是可怕,但只要摸透的行动的迹象也是可以放手一搏的。

而在北京城里也是一样的谨慎。

对于红袄军的安排,本来有好几种不同的声音,林景衡和孟珙主张是要卸了杨安儿的兵权,因为这样做对于自己会有利一点,而另外一方面,张行简和严新等人却觉得要让红袄军成建制的保留下来。两派争吵的很激烈,当然都是为了国家的安定出发的。

“大家不要争论了”谷永宁发话了,现在他是燕王,是国内最有权力的人他的话就是日后的指针,自然是没有人有意见的。

“景衡的意见是有道理的,留一支和自己不相干的的人在背后总是有麻烦的。可是,红袄军并不是一般的军队。”燕王说话总是这样的转折让下面的百官很难适应,不过那些老臣们倒是习惯了不少。

“张太傅说的也是真理。如今我们诚意的要求杨元帅来北,就是为了团结一切的力量来抗击金国和蒙古人。我们名义上是金国的属国,而实际上我们是独立的主权国家,我们有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方法。一切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说这些让人很舒服。

“杨安儿是在很多时候欺负了我们,但是我们以德抱怨自然是会让人获得尊重,更重要的是我们将红袄军放置在金国重兵囤积的地方就是要告诉金人,只要他们敢来我们一定是会挺身而出的。”

这个意思是很平常的,只要团结我们的对手所失去的力量就是在壮大自己。这就是战争的真理。

张行简是个明白人,在金国做了这么多年的官这一次他才感觉到遇到了名主。这一次他感觉到要战胜蒙古人决非不可能的事情了。可是似乎还有什么事情没有解决一样。

燕王将他的表情看在眼里。细声的说“太傅是不是在担心契丹人。”

契丹人。蒙古人,女真人,抑或者是宋人。有区别吗?

没有,只是人为的划分了界限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之中。本没有战争的,只是贪婪和欲望让人们投入到了一场浩劫之中。土地依旧在,谁掌握了土地对于仰望者来说那只是他的一个梦想,对于自己的生活并没有实质上的区分。

一样是被统治,为什么要用民族主义的情节来束缚呢?

很多年以后,才发现,原来的战争都是没有理由的,就象是在看待着春秋的那个时代一样,根本没有存在着真正的正义的战争,最多只能说是“争议”。

卢沟桥下的河水一样在流淌。桥上的狮子的数量和种类却因为这样的战争变的多样和繁杂,甚至给后来的人们留下了“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这样的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