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铁血铸盾
3091900000004

第4章 命题考验(三)

救灾任务大于一切!欧阳文宇乘坐一辆越野车,在频发的余震中颠簸着,躲避着不断滚下的飞石赶回益川,于夜色中朝市人防办驶去。

人防办公楼位于美丽的益川河畔中游建设局旁边,这里绿树成荫曲径通幽,紧邻远近闻名、民众最喜爱、周边环境最好的益川广场。

市人防办下设综合、指挥通信、民防应急、工程建设管理、计划财务、人事六个科室,七名正科级、六名副科级干部。直属事业单位有培训中心、应急指挥服务中心、通信站、后勤服务中心等。人员组成大多为军转干部和少部分大学生。

欧阳文宇曾在人防办工作过近十年,从普通工作人员到秘书科长,对这里有着深厚的感情。

走到三楼会议室时,年近六十却身板挺直精神抖擞,儒雅的脸上暗含悲痛的罗哲夫在会议室门口紧握着欧阳文宇的双手:“这么晚从灾区赶回来,辛苦了!”

欧阳文宇轻声说:“老领导,这次大地震,远比想象的严重。我们必须尽快布置,迅速行动起来。”

简单寒暄之后,穿着西装,书生气中夹杂着军人气质的综合科科长肖剑走了进来,轻声对欧阳文宇说:“除何副主任在灾区参与指挥救灾外,班子成员全部到齐。”

欧阳文宇望着大家语气沉重地说:“突如其来的特大灾难降临,急需人防部门火速行动起来,调集救灾物资到重灾区的同时,组织信息应急和抢救队伍抗震救灾。市委、市政府对我们寄予了厚望。我们相信,具有优良传统和作风的人防,一定能完成抗震救灾的艰巨任务。”

罗哲夫起身说:“据了解,这次百年难遇的特大地震灾害,给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灾难。现在得到的数据是已有数万人遇难,直接经济损失近数千亿元。”

孟俊华补充道:“地震也给我市人防系统造成了巨大损失,十多个县市区人防办普遍受灾严重,市级基本指挥所、市级机关疏散基地等重要人防工程和部分办公楼、职工宿舍遭到严重毁坏……”

欧阳文宇说:“当前,首要任务是抗震救灾!现在,我们先商量救灾这一头等大事,按市长的要求,让人防的精兵强将和应急物资发挥作用。罗大哥谈谈您的想法?”

罗哲夫笑道:“应该听你的安排!”

孟俊华快人快语地说:“我建议,成立班子全体领导为成员、欧阳同志任组长的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具体方案请罗大哥提出意见。”

欧阳文宇看着罗哲夫说:“罗大哥你就不用客气了。”

罗哲夫说:“既如此,我建议工程、指通、应急和财务四个科为骨干,组成四支队伍,由老孟率一支应急队到重灾区抢险救灾,另一支队伍由肖剑带队到重灾区和何主任会合。机关党委黎书记、纪检组包组长以及我和黄调研带队分赴灾区看望慰问受灾干部职工,指导抗震救灾。欧阳主任率机动组,在各重灾区巡回督导。”

欧阳文宇说:“基本同意以上意见,但罗大哥的身体不适宜到灾区,得留在机关坐镇指挥,随时和各组保持联系;财务科的同志到机场,配合省应急办、民政局协调运送物资。就这样决定了,大家马上行动!”

欧阳文宇对孟俊华说:“我们分头行动吧,随时保持联系!”

罗哲夫和欧阳文宇、孟俊华分别双手紧握:“注意安全!”

最先挺进到震中的是有“铁军”之称的钢铁师。这支从南昌起义一路走来的勇猛之师,历经战斗数千次,参加过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和孟良崮等著名战斗,20世纪70年代改编为我军机械化步兵师后,成为名副其实的“钢铁之师”。在共和国遭受前所未有的特大灾难时,历史的重任,又一次落在了钢铁师身上。

地震后第二天凌晨,钢铁师红军营从河南出发,摩托化开进1000多公里,历时二十多个小时抵达灾区。仅休息了一小时,就马不停蹄赶到青江,从那里急行军进入天秀镇参加救援。

动员会上,带领部队徒步进入震区的师长邱尚武说,“钢铁师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现在人民群众有了危难,我们绝不能畏惧艰险。”

********紧握着邱尚武师长的双手激动地说:“哪怕没有路,我们坚信解放军也能踩出一条路来。你们进去了,沿途数万群众就有了信心和希望。”

从天秀通往草坡的近50公里道路,被群众称为“死亡之线”。青江两岸的山体滑坡,淹没了原有的国道。为探明这条通道,已有几名军人和数名群众在救援途中遇难。

为打通这条死亡之路,邱尚武下了死命令:“不惜一切代价突进去,把沿途受伤群众抢出来!”由红一营300名官兵组成的突击队,背负食品、药品和水,列队在天秀镇一片废墟前,准备徒步向草坡开进。

“我们的任务是在最短时间内摸清沿途情况、救助伤病群众、为后续救援的直升机开辟降落场。不管前面有多大的危险,有多大的困难,都必须完成任务!”带领抢险队出征的团长立正于队列前,神情严峻地问道:“大家有没有信心?能不能完成任务?”

“有!坚决完成任务!”震撼人心的回应,在群山中回响:坚决完成任务!坚决完成任务!

邱尚武大手坚定地挥出:“出发!”

目送着官兵们消失在崎岖的山道上,邱尚武举起望远镜正朝远方眺望,身后传来带着惊喜的熟悉的声音:“尚武!兄弟!”

是哥哥!邱尚武刚转过身,欧阳文宇已快步来到他跟前:“好家伙,一年多没见,没想到在这里和你相遇!”

孪生兄弟意外在灾区相遇,非常激动,紧紧拥抱了足有三分钟。

没有过多寒暄,兄弟俩各自指挥队伍朝重灾区挺进。

救灾现场的解放军战士和各行各业的救援者,脸上都有明显的倦容,但士气很高,争分夺秒抢救幸存者,并对抢救出来的伤员现场紧急救治。

满目疮痍的废墟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橄榄绿”,让刚经历了大灾的群众心里有了安全感。

一名住在大山深处小村庄的妇女,气喘吁吁地跑出来向外界求援,有人把她带到邱尚武跟前时,她扑倒在地上哭着说:“老公、女儿、妈妈、婆婆都死了,还有一个小女儿轻伤。现在,村子里没有救援的人进去,已经有老人饿死。幸存的年轻人想跑出来买东西给亲人送回去,因为路被破坏也没有成功,我能出来,实在是老天开恩了。”

邱尚武扶起已近虚脱的妇女,叫警卫员带她去休息,转身斩钉截铁地下了命令:“立即组织50名战士,尽可能多带食品以最快速度赶到那个小村庄。”

不同番号、不同兵种的士兵,人防应急队员和民兵,在大救援中成为有机联动整体。在受灾严重、几乎被夷为平地的武平县天秀镇,军用直升机陆续空投急需的食品和水,并在返回时将搜救出来的幸存者运走;市人防财务科全体同志,在副科长吴云华带领下,全天候坚守在天鹰军用机场,协同市政府应急办,指挥运送各种急救物资。

邱尚武亲自指挥,运送四百名战士从青坪铺水库大坝处出发,乘冲锋舟经一个多小时航行,在武平炼铜厂登陆。返回时,再将搜救出的幸存者运离天秀镇。

孟俊华、何明书率领的抢险队员、预备役部队、民兵组成的人防救援队伍进入重灾区,协同部队开始抢救伤员、转移群众、清理废墟。

徒步急行军的疲倦、饥饿、余震和山体滑坡可能带来的危险,都被敢打硬仗的中国军人和人防应急队员抛到了脑后。

由于交通阻断,大型机械进不了灾区现场。救援人员在不停寻找生存者时,发现了幸存者就采取一切可能手段搬去压埋物,甚至赤手刨救。灾区天气恶劣,他们顶着烈日或暴雨搜救。“最可爱的人”再次在灾难来临时展示了大爱和力量。

晚上11点钟,部队一个加强连到达黑龙河边,被一块高数米、重达十多吨的巨石横在路上,部队没有原地待命,一个一个牵着手,小心绕开巨石艰难前行,前进的速度大大减慢。

可随后将有大批驰援部队陆续赶到,进入灾区抢险,如果在这里被阻,将会增加受灾同胞的死亡率和痛苦。

邱尚武得知这一情况后赶到现场,绕巨石走了一圈,摘下军帽紧捏在手中,下达命令:“不能让这家伙成为拦路虎,立即用雷管、炸药炸石开路,不惜一切代价去除它,保证部队快速通过。”

紧随身边的作战科长很是担心:“爆炸会不会引来更大的塌方?”

“塌方?哪怕天塌下来了也得迅速去掉这个拦路虎!”邱尚武挥舞大手有力向下劈去,斩钉截铁地说:“命令部队全体找好隐蔽,开炸!”

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中,巨石变成漫天飞舞的碎石块重重跌落,战士们立即冲上前去搬运石块。道路很快完全疏通,救援部队从泥泞的道路中艰难穿过,迅速赶赴北坝、平通等镇抢险。

已近傍晚,九顶山九环主线一个桥口,前面主线道路已被阻断,当地政府正在组织挖掘机和推土机进行抢修。武平县副县长紧握刚刚赶到的邱尚武的双手哽咽道:“北坝、石坎和水观灾情最为严重,幸好有陆续赶来的救援部队,加上当地组织的自救,抢险工作已全部展开!”

邱尚武登上小山坡向下望去,北坝镇房屋几乎全部倒塌,大批解放军战士和人防应急、民兵突击队员分布在镇上每个角落。

街道破坏非常严重,不少房屋一层已消失,原来的二楼变成了一楼。钢铁师的一个整建制团,市人防办两支应急队正在这里紧张救援,已救助和抢运500多名伤员,从废墟中救出数十名幸存者。

救灾难度大并伴随危险,一些危楼随时有可能垮塌。可军人、应急队员们全然不顾,拼命刨着,挖着。

危楼即将倒下时,刚从废墟中救出了一个孩子的战士被强行拉离后跪下大哭,对拖他的人大声哭着、悲怆地喊道:“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所有人都哭了,然而所有人都无计可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危楼第二次坍塌。

二次坍塌后,几个学生被救了出来,但只有一个还活着。当年轻战士抱着那个幸存的小女孩,在雨中大叫着跑向救援队所在的帐篷时,上天也泣不成声了。

“救救我!”一位被埋废墟的女学生,伸出一只求援的手不停呼唤。地面救援人员流着泪加大挖掘进度,人防办机关党委黎书记亲切地对她说:“孩子,别放弃希望。”“孩子,别哭!我们一定要把所有障碍移开,让你重新回到家人的怀抱!”

嗓子已经嘶哑的邱尚武赶到,坚定地对战士们说:“我们是军人,是人民的儿子,现在人民有难,即使用最原始的手挖掘,哪怕十根指头磨出血,我们也不能停止,要继续,刨出人民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