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心理医生不会告诉你的秘密
3082900000047

第47章 本能行为障碍的秘密(3)

心理问题59 自伤

只有伤口才能让心平静下来

■问题描述

半年前,家勇离开家乡到省城求学。都市的繁华让他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他对未来充满了幻想。可是,不到两个月,他就接到父亲病重的电话。等他日夜兼程赶回老家时,父亲已经去世了。家勇不相信父亲真的会走,他后悔极了,说:“如果我不离开,这一切也许不会发生。”带着深深的愧疚,带着母亲和亲人的希望,他再次回到学校,却再也找不到初来时的感觉,还时常接到母亲充满悲伤的电话,他难受极了。渐渐地,他发现,每次用刀子把自己的胳膊划破,看到红色的血滴在地上,心情就会好转……一段时间过去了,家勇发现自己喜欢上了这种发泄情绪的方法,同时,他也意识到自己的心理好像出现了问题。

■问题分析

所谓自伤,就是有意识地以种种方式伤害自己的身体,故意在自己身上造成损伤,损伤部位是自己够得到的地方,且多为机械伤,方向一致,范围较集中。其目的只是损伤自己的身体而不是要结束自己的生命。自伤的方式不同,可用刀或其他器械切割,或者吞食异物。在精神障碍病人中,自伤也很常见,其原因可能与病人的认知功能或精神症状(如幻觉、妄想、抑郁、焦虑等)有关。

有一些人在遇到挫折打击的时候会选择自伤,比如用尖刀划伤自己、用头撞墙、用烟头烫自己、不吃饭、不睡觉、用针扎自己,或者以其他的方式伤害自己,这些都属于自伤行为。

自伤行为一般持续多年,可多次发生,方式呈多样化,但致死性低,大多伴有情绪焦虑或不稳定。具体来说有以下表现。

1.言语中有意无意地表现出想死的念头,或谈话内容常以“死亡”为主题。

2.情绪不稳定,多数伴有憎恨自己,感到沮丧,有被抛弃感,或者有抑郁、愤怒等情绪。绝望、焦虑、愤怒及认识狭隘是主要的心理状况。

3.实施自伤时的故意性。也就是说个体对所采取的自伤行为应该是有意识的,而非在被动的、无意识的情况下发生的。

4.自伤直接造成对身体的伤害,不像抽烟、酗酒对身体的伤害那样要过段时间才能表现出来。

5.自伤损害的程度有限,一般为轻微或中度的伤害,且具有重复性。不会出现重大、致命性的伤害,如挖眼等。

6.无自杀动机,不是要造成自己死亡的严重后果。虽然自伤的个体偶尔也会出现自杀意念,但他们还是能够清楚地意识到自我伤害行为不同于自杀。

自伤是一种比较极端的自我发泄方式,企图用身体的痛苦来抵消心灵的痛苦。它甚至是一种想活下去的呐喊。希望自己借助这些方法,摆脱挥之不去的不愉快感觉。自伤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对心理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它会造成自伤者的一种依赖心理。当遇到痛苦的时候,会依赖于用自身的痛苦来抵御外界造成的痛苦。

自伤行为的产生与个体的个性特征有密切的关系。有些患者因有强迫性格或太过追求完美而自伤;另有些患者依赖性格过重,会以自伤行为来引起别人的重视。自伤者多认为自己是无能的,自认为有缺陷或是能力不足,他们觉得情感上没有人可以依赖或信任,给人的印象总是紧张、害怕。而为了缓和持续不断的紧张、害怕,自伤者经常背负着沉重的愧疚感,怕别人视自己为危险人物或极度厌恶自己,这些担心带来经常且毫无根据的愧疚感。此外,自伤者对情绪的痛苦是极端敏感的,他们无法信赖别人,宁可选择自己来掌控体验伤痛的过程,以及伤痛之后留下的麻木感。疼痛与自我伤害就是为了产生宽慰与安全感。

至于自伤的外部原因,有学者指出,自伤者最初可能是为疏解压力、发泄愤怒。我们认为,自伤大致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诱发事件。通常是真实的或感觉到的失落、受拒绝或被抛弃的事件。

2.无法忍耐的情绪越来越高涨,可能是情绪低落或麻木的感觉。

3.开始想尝试自我伤害行为。

4.实施这些行为,实施中个体通常感到“部分疼痛”或“完全麻木”。

5.得到短暂的心情舒解。

创伤经验通常可以在冲动性的自我伤害行为中看到,不论是在行为的不久之前发生或是在发展过程中,这些经验都和自伤行为有一定的关联性。而一旦自伤的行为出现,就会出现模仿效应,自伤的次数和频率会快速增加。

■解决之道

一、保持良好的心情

要知道良好的心情对健康的积极作用是任何药物都无法代替的,恶劣的心情对健康的危害则犹如任何病原体。其实,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心情的法宝就在自己手中。

二、重拾对生活的积极情绪和欢乐

对于感到“生活单调、缺乏挑战性”的个体来说,对这类自伤的预防就是让他们学会生活,缓和自我伤害的冲动、念头,恢复到以前的日常生活状态。

三、心理治疗

要让患者表达其不良心境、自伤的冲动和想法,使病人明白自伤的想法纯粹是自我心境所致。帮助患者认识其思想方法是错误的,并要使患者得到保证,随时准备帮助他,希望他积极配合,争取早日恢复健康。

患者应认识自己的病情,缓解抑郁、愤怒、恐惧等不安情绪,增强自控能力,诉说引起焦虑、抑郁、愤怒的原因和内心感受。清除环境中的危险因素和物品。

四、要适度、合理地宣泄

妥善使用心理防御机制。换一种利人利己的宣泄方式,如体育活动、体力劳动、娱乐活动等。还可以升华这种心理防御机制,经典的做法便是“化悲痛为力量”。

五、正确对待挫折

要调整对挫折的认知方式,提高适应能力,关键是认识挫折的两面性,它一方面使人痛苦、忧伤、失望,但另一方面,会给人以教益和磨炼,使人变得聪明、坚强、成熟起来。

■心理测试

自伤倾向的自我测试

请选择“是”或“否”回答下列各题。

1.我的身上经常伤痕累累,这些都是我自己割破的。

2.我曾采取一些令自己痛苦的方式折磨自己。

3.我曾有用刀割伤、刺伤自己,拔自己的头发或眉毛的行为。

4.我用烟头烧灼自己,以减轻自己的罪恶感。

5.我觉得身体受之于父母,应该格外珍惜。

6.我从不会做出故意伤害自己身体的事情,觉得不值得。

7.我经常自己打自己,有打脸、撞头、打头、掐脖子等行为。

8.我有时认为生存没有价值,或生不如死。

9.看到有人自杀的消息,我总是觉得这些人太愚蠢。

10.我曾有过砍断自己的手指或刺伤自己眼睛的幻想。

11.如果目的没达到,我就让自己的身体受到损伤来发泄心中的怨气。

12.有时我想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伤害自己身体的某些部位。

13.如果别人没有按照我的意志办事,我就经常以自残威胁人,逼人就范。

14.即使只是一个小伤口,我也会立刻去医院治疗的。

15.我会在作文或日记中表达一些轻生的想法。

16.我有过反复割破自己的皮肤,自我烧伤或烫伤,用头撞墙等行为。

17.我有时期望用疼痛来证明自己还活着。

18.发生了不幸的事后,为了逃避责任,我想通过伤害身体来求得大家原谅。

19.我经常与别人谈到“死亡”的话题。

20.我一有情绪发泄不了,就觉得胸中憋闷,坐立难安,觉得必须见点儿血才舒服,就会用使自己疼痛的方式发泄一下。

21.我的睡眠与饮食习惯变得紊乱。

22.我失眠,经常觉得疲惫,身体常有不适感。

23.我的情绪起伏大,会突然发脾气或者抱怨。

24.我有时期望用身体的疼痛减轻心里的疼痛。

25.遇到与人争执的时候,如果没有办法解决,我常以伤害身体为代价求得问题的解决。

26.我将自己心爱的物品分送别人或丟弃、处理掉。

27.我的身体很少出毛病,这要归功于我极爱惜自己。

28.我拿玻璃或比较尖锐的东西划自己的手臂,直到出血。

29.我表情冷漠,出现了忧郁的情绪,经常感到没有希望。

30.我觉得无助,对许多事情失去了原有的兴趣。

评析:

第5、6、14、26、27题答“是”为0分、“否”为1分,其余各题答“是”为1分、“否”为0分。将各题得分相加,算出总分。

0~5分:你没有自伤倾向。在你看来,身体是应该珍惜的,即使有不开心的事情发生,你也绝不会想到用伤害身体来解决。

6~10分:你有轻微的自虐倾向。其目的只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得到关心。程度虽然不是很严重,但应改变发泄方式,采取正确的方式。

11~20分:你出现了一定的自我伤害行为。当事情不顺利或者心情郁闷时,你会通过伤害自己身体的某些部位达到一定的宣泄目的。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否则这样下去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21~30分:你有严重的自伤行为。常常借此来发泄心中的不满,并逐渐向更为严重的程度发展。应该立即寻求帮助。

心理问题60 嗜睡

整天都想睡觉,真想睡得死过去

■问题描述

王女士原本在一家公司做财务工作,但去年年底,由于公司经营状况不好,没能续签劳动合同。突然失去工作的王女士每天待在家里,有时一周都不出门,一向勤快的她也开始不爱打扫屋子,甚至从早睡到晚,并一改好客的个性拒绝朋友登门。

王女士生活作息大乱:没有食欲,或者老想大吃大喝,出现睡眠障碍,睡不着或者嗜睡。

■问题分析

嗜睡症指白天睡眠过多,不是由于睡眠不足、药物、酒精、躯体疾病所致,也不是某种精神障碍(如神经衰弱、抑郁症)症状的一部分。多在青春期以后发病,发作年龄一般在15~25岁。除了爱睡觉的特点,猝倒是嗜睡最特异的症状,情绪激动、焦虑、恐惧等可诱发猝倒,如打麻将和牌、玩游戏取胜时,在特别兴奋的一瞬间,虽然意识清醒,但支配不了自己而突然瘫倒在地。

睡瘫也是嗜睡常见症状,在睡醒后或入睡时发生,当事人意识虽然清醒,但全身无力,动弹不了,不能说话,一般数秒至数分钟后会恢复正常。

嗜睡症表现为似睡非睡,对弱刺激有反应,能被叫醒并作简短应答,但不久又入睡;昏睡表现为对强刺激始有反应,但不能应答。具体来说有以下表现。

1.白天睡眠过多或睡眠发作。

2.不存在从唤醒到完全清醒的时间延长或睡眠中呼吸暂停。

3.排除各种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白天嗜睡和发作性睡病,嗜睡症的发病多与心理因素有关。

4.每天出现这种睡眠障碍,持续1个月以上或反复睡眠发作,引起明显的苦恼,影响工作和家庭生活。

一般认为嗜睡症与心理因素有关。有些是病人白天心情不愉快,或在不恰当的时间入睡造成夜间睡眠时间过长所致。有的是由于睡眠——觉醒的节律与本人所处环境要求不一致造成的。应注意的是这种障碍可能是抑郁症的一个症状。治疗首先要尽可能地找出原因,有针对性地治疗。

嗜睡症的病因很多,如睡眠不足症候群、发作性睡病、特发性中枢嗜睡症、反复性嗜睡症等。嗜睡症通常由狂暴情绪刺激引起,比如愤怒、绝望或者休克,或由无法控制的大笑引起。

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嗜睡的主要原因还有睡眠不足,最常见于工作时间过长、睡眠时间过短者,目前这种现象在学生中比较严重。周期性嗜睡,患有这种疾病的人,在发病的几天内整天不分昼夜地睡。

对无明显原因者,则不必忧虑,要对自己的生活重新调整,白天要集中精力工作,并安排一些有兴趣的活动,还要加强体育锻炼。中午可小睡片刻,夜间则要保证睡眠质量,这样白天就会有充沛的精力。

■解决之道

一、正确看待嗜睡

不要把嗜睡的人看成是懒惰的人,要鼓励他们树立战胜嗜睡的信心,只有这样,才能对缓解嗜睡症状有好处。

二、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每天给自己制订生活、学习计划并努力完成,慢慢就会调整过来。要多参加体育活动,每天不少于一小时,以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兴奋。其次,多参加集体活动,如唱歌等。主动与别人进行交往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肥胖是嗜睡的重要原因

如果患者的体重超标,就要从健康减肥和控制体重入手。临床研究证明,有相当一部分嗜睡患者在成功减肥之后都减轻甚至彻底消除了这种症状。

四、顺其自然

嗜睡患者如果白天实在无法抑制自己想睡觉的欲望,可以顺其自然,在白天有规律地安排时间小睡一会儿。只要形成规律,不影响正常生活,就不要把它当成病来看。

■心理测试

嗜睡症的自我测试

请选择“是”或“否”回答下列各题。

1.早上起床我可能需要好几个小时才能完全醒过来。

2.我没有睡懒觉的习惯。

3.我自己坐着坐着就睡着了,常常一不小心就歪到椅子下面。

4.我的过度贪睡状态一直持续到白天很长时间,因而不停地打瞌睡。

5.我常常有昏昏欲睡的感觉袭来,总想打盹。

6.我晚上睡觉时间很长,但白天仍然想睡觉。

7.我早上很容易就能按时起床。

8.只要待在温暖的室内,我便会不自觉地打起呵欠来。

9.我绝不会出现睡得醒不来的情况。

10.参加无聊的会议时,我会昏昏欲睡。

11.我常常因为嗜睡而耽误工作。

12.跟朋友坐着交谈,我总是无法集中注意力,只想睡觉。

13.只要一没喝含酒精的饮料,吃饱饭后,就会想睡觉。

14.看电视或阅读的时候,会有小睡的念头。

15.早上很难顺利起床,总会赖床好一阵子。

16.我坐车连续超过一个小时,就会自动睡着。

17.白天我无精打采,什么事也很难完成。

18.下午躺坐在沙发上时,总是会不知不觉地睡着。

19.我觉得自己精力特别充沛,好像睡一点点觉就可以让我精神焕发。

20.我在开车时经常打瞌睡。

21.周末或放假时我会大睡特睡,甚至曾有连睡24小时的纪录。

22.一般来说,我的睡眠很有规律。

23.我经常处在昏昏然的状态。

24.在工作或学习中我难以集中精力和富有效率。

25.在我的睡眠中有过全身麻痹或近于瘫痪的感觉。

26.无论我如何努力保持清醒,在白天总是不能阻止困意袭来。

27.在刚睡着时就会做梦,哪怕小睡、打盹都会做梦。

28.在公共交际场合,如电影院或聚会时,我也会睡觉。

29.因为想睡觉以致给工作带来麻烦。

30.即使在醒着的时候,我也有置身梦境的感觉。

评析:

第2、7、9、19、22题答“是”为0分、“否”为1分,其余各题答“是”为1分、“否”为0分。将各题得分相加,算出总分。

0~5分:你没有嗜睡症。你能保持正常的作息和高质量的睡眠,没有出现过睡眠时间过长的情况,偶尔小睡属正常。

6~10分:你隐含着一些嗜睡的倾向,或许由于工作和学习的压力,你经常感到睡意蒙眬,常控制不住。

11~20分:你有一定的嗜睡表现。除控制不住地犯困外,在紧急情况下还会全身无力,越着急越没劲,头脑清楚却难以自控,正所谓“心有余而力不足”。

21~30分:你有严重的嗜睡症,并影响到了你的日常工作和学习,应该立即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