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百团大战
3076800000030

第30章 百团大战结束,秘而不宣

正当长江前线、西南后方皆被日军进攻、轰炸得一塌糊涂,日本人进而在盘算端重庆老窝之时,******突然收到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打来的电报。******见电,顿时感到又惊又喜又疑,只见电文上白纸黑字写着:

委员长蒋钧鉴:(一)奉委座迭次电称:敌在太原集中两师团之兵力,渐增强晋南,准备进攻潼洛。又据职部各兵团迭次报称:关外之敌向关内增加,津浦及冀中、冀南敌陆续南移,向陇海东段集中,似有进攻潼洛犯我西北,断我西北国际交通线企图。(二)为打击敌人企图,配合晋南及华中各友军作战,保卫西北,打破敌消灭华北抗日根据地实行这一政策的毒计,职部决以组织百团兵力,对正太线进行大规模的进攻战。限期截断该线,彻底毁灭铁路交通及主要公路线,进行大规模的破坏,截断其交通,以彻底粉碎敌寇进犯西北之企图,争取整个战局之好转。百团大战已经历一月之准备,但恐电报机密不密,恐有泄漏,故未早报,特此申明。(三)百团大战除职部之一一五师主力、山东部队未编入战斗序列外,一二○师、晋察冀军区各部主力及决死队之请求参战部队,计105个团,这是华北抗战以来空前未有的积极主力向敌进攻。谨将大战兵力部署报告如下:(甲)正太线30个团。(乙)平汉线由卢沟桥至邯郸段15个团。(丙)同浦线大同至洪洞线12个团。(丁)津浦线由天津至德州段4个团。(戊)汾军公路6个团。(巳)白晋线6个团。(庚)北宁线2个团,(辛)平绥线2个团。(壬)泡石线4个团。(癸)德石路4个团,(子)邯郸线3个团,(丑)代县至蔚具线4个团。(寅)平大线北平至大同6个团。(卯)辽平线辽县平顺3个团,宁武、岢岚、静乐4个团,共105个团,并已分为三个集团,分由聂荣臻、贺龙、关向应、刘伯承、******指挥之。大战已于8月20号20时开始,战斗序战胜利,已全部取得正大全线交通截断。大战正在发展中,战况请见战报。请分电各战区,各友军部队,抑制当前之敌,以利大战之进展。谨电奉闻。

职朱德、彭德怀。养。

******拿着那份电报,狐疑了老久,好半天回不过神来,不敢相信这事实。八路军何时发展壮大到这种程度?不可思议!

******和重庆统帅部的那帮子高参们,也感到些许欣慰,共产党与国民党毕竟是在共同对同一个敌人作战,当国民党长江方面战场遭到重大打击,陪都重庆正处在危急之时,突然来了这样一场百团大战,从背后狠狠捅了日本人一刀子,大大减轻了长江方面的压力。可见,共产党为挽救民族危亡,在抗日统一战线大旗下奋勇对敌作战确属言行一致。

******立即分电各战区注意当面日军行动,牵制其转兵北上。又令驻守于晋南中条山的卫立煌部队派出部队,破坏铁路公路,协同百团大战。

这以后,从8月22日至9月底,朱德、彭德怀每天平均向******打来三至四份百团大战的战报。每一份战报都详细陈述八路军或大部队,或小部队,向日军进攻;或取得大胜利,或取得小胜利。现摘录几份如下:

第八号要报,8月24日。

委员长蒋钧鉴:百团大战第八号要报。据职部刘师长伯承养电称:我陈赓旅陈正洪团,配合决死队马晚突向白晋路南关、沁县段攻击,战报如下:(一)陈团部晚乘大雨攻击漳源(沁县北),三层铁丝网冲破,当攻入街内,敌四百余退守民房顽抗,经我强攻歼敌过半。翌晨,正肃清残敌之际,敌复由沁县来援百余向我猛攻,恶战四小时之久,将敌击退,敌伤亡甚重,刻我军大肆破坏中,是役,共毙伤敌四百余,缴获正清查中。我副团长吴隆身先士卒,受伤,因流血过多于今晨逝世,以下伤亡官兵二百余名。陈团另一部,今晨攻击故城(武乡西北),经数次强攻未遂,敌施放大量毒气,我中毒官兵百余,伤亡五十余,敌死伤尤重。现漳源至石壁南段铁路完全破坏,不能通车。(二)决死队今以部分头攻击回松村牛寺(沁县北),因敌顽抗未奏效,然敌死伤甚多,并将沁县北至漳源铁路全破坏,收电线八百余斤。沁县襄垣段破坏部队结果待报。等情。谨闻。

职朱德、彭德怀叩敬

日军从中央统帅部到侵华日军上上下下,对八路军发动的这场突然袭击,尽皆大惊失色。日军中央陆军部竟怪异地惊呼:“……****军竟于8月20日夜,在华北断然发动了号称‘百团大战’的大反攻,”“给予华北方面军以极大打击”。

日军华北方面军作战记录中记载:盘踞华北一带的****,按照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部署的所谓“百团大战”,于1940年8月20日夜,一齐向我交通线及生产地区(主要为矿山)进行奇袭。特别是在山西,其势更猛,在袭击石太路及同蒲路北段警备队时,并炸毁和破坏铁路、桥梁及通信设施,使井阱煤矿等处设备,遭到彻底破坏。此次袭击,完全出乎我军意料之外,损失甚大,需要长期和巨款才能恢复。

抗战以来,骄横无忌的日军从未把人民的抗战力量放在眼里,认为华北已是他们的占领区,是他们的天下了,是他们安全的“后院”。截止1940年10月,日军的兵力部署情况是:“如以当时华北兵力的密度为1,则武汉地区及长江下游三角地带为3.5,华南为3.9。”

百团大战的发动,打得整个华北的日军措手不及,惊呼“日军从未想到****势力竟能扩大到如此程度”,“完全出乎日军意料”。中国派遣军总部急忙从武汉第十一军抽调第三十三师团,从上海地区第十三军抽调第十七师团,转属华北方面军,对“过去一直潜伏地下的八路军”进行反扑。

这是一次完全成功的大兵团奇袭作战,其成功的奥妙远远超过战果本身。

大战结束,******马上发出通电,“嘉奖”朱德、彭德怀和所有参战将士:“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此嘉奖。”

重庆等地各界民众发起慰问参战部队的活动,历时达一周之久。

这样,自8月20日起到12月5日止,历时3个月又15天的百团大战,以我敌后军民的伟大胜利、敌人的惨重失败而告终。****中央决定,战役停止,但为了迷惑敌人,对外保密。1940年12月22日,正在延安的******、朱德、王稼祥,致电彭德怀:“百团大战对外不要宣布结束。”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独立发动的规模最大、参战兵力最多、持续时间最长、战果也最为辉煌的一次全面进攻性战役。在长达近三个半月的战役中,华北敌后战场数十万军民,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浴血奋战,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是中国共产党对夺取中国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最大贡献之一。

百团大战对日军的打击是沉重的,连日军自己也不得不承认“遭受****‘百团攻势’的日军,从各地的兵团直到各军、方面军,均由痛苦的经验中取得了宝贵的教训,改变了对共产党的认识。”

百团大战胜利的消息,久久地震荡在当时我们多灾多难的国家上空,国内民气为之一振。1940年9月25日,朱德在《八路军军政杂志》刊文论述了百团大战的意义,指出它牵制了敌人进攻我大西北后方及进攻西南的企图,打破了敌人对付我抗日根据地的“囚笼政策”,严重地打击了敌人的“以战养战”的阴谋。

《大公报》1940年9月6日载文报道: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这个攻势,方在发动,已凌厉无前,收获佳果;而三军用命,人人奋勇,攻势正猛,战果必仍将扩大。北方的胜利方在开始,而在全局上的意义尤其重大。

百团大战的胜利在国际上也引起了震动。苏联《红星报》评论说:“华北之中国军队,目前正在山西省进行主动性之作战。第八路军正展开大规模之攻势。游击战在山东省与北平附近亦正趋于激化,中国人……始终表现高度之民气,对自身力量具有信念。中国人民为自由独立、争取最后胜利而战,依然表现最大之决心而不能动摇。”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写道:“经过长时间的筹划,朱德和彭德怀在1940年8月初发布最后命令,对日军展开百团大战。……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战斗日以继夜,一连厮杀了五个月。一百团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敌人所有的煤矿、电厂、铁路、桥梁、公路车辆和电讯都遭到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