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卫
我是一家大型外贸公司的部门经理,最近部门的业务正值高峰期,听说有两位外贸专业的毕业生想来实习,正好让他们帮忙打打杂。
这两名实习生,一个叫陈南,一个叫宋宇。我看过他俩的学习情况后,根据部门业务的需要,安排陈南随大吴跑外勤,宋宇跟老陈跑业务。
当我将陈南介绍给大吴时,听他很油滑地称大吴为“先生”,在场的同事都觉得有些别扭——这种称呼用在正式的场合显得有些“生分”,彼此可能会产生无形的隔阂。
轮到宋宇时,他很有礼貌地朝老陈点头致意,不疾不徐地说:“陈老师,您好!这段时间要给您添麻烦了,还请多多指点。”语言简朴,落落大方。
这番开场白说得老陈微微点头,其他同事也觉得很得体。因为老陈虽然资历老,但没什么职务,连同事都觉得“如何称呼他”是个难题,没想到宋宇能妥帖地以“老师”相称,让老陈欣然接受。虽然这只是一个瞬间的细节,但大家都觉得宋宇的修养较好,对他产生了几分好感。
有一天上午,我发现陈南为了更快地与大吴亲近,竟然事先买了一包好烟,只要一见大吴闲下来就递烟。大吴起初客气了一番,随后便顺理成章地接受了陈南的美意。当然,对于这种过分亲呢之举,我不好多说什么,只觉得陈南沾染了一些市侩气,以后肯定是个小滑头。
而宋宇在与老陈的接触中,出于一种工作本能上的尊敬,会在老陈打电话时,殷勤地帮他续上一杯茶,然后默默坐在一边旁听,细心揣摩如何与客户交谈。有时工厂来人谈生意,他会热心端茶递烟,或悄悄给老陈递一支笔,然后用心地做数据记录,还主动替老陈将客人送到楼下。
实习没几天,老陈一见我就乐呵呵地说:“这小伙子不错,我觉得用得很顺手。以后有机会,我真想把经验传授给他。”
实习生一般需要较长的适应期,往往不知该如何调整自己,但据我观察,宋宇很快就成为老陈的最佳搭档——为了博得“师傅”的好感,不一定非得公开迎合“师傅”的某些不良嗜好,只要你彬彬有礼,再将主要精力用在如何配合工作上,就可以获得“师傅”最好的评价。
为了衡量陈南和宋宇的专业水平,我故意出了一道外贸业务上的测试题,看他俩谁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运用已学的知识在网上寻找客户,将公司的一种新产品推销给国外客户。
陈南起初热情高涨,可在“阿里巴巴”等贸易网站上搜索了一阵后,觉得太难就放弃了。我抽空看了他的出口推销用语,发现很多外贸专业术语用得很不规范;而且,他偶尔被费劲“挖掘”出来的客户提问多了,便显得很不耐烦,有时碍于面子就不懂装懂,或干脆不理人家。
与陈南相比,宋宇的专业知识较扎实,行文也较到位,并善于向老陈请教自己不懂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终于在网上找到一个潜在的小客户,虽然由于价格问题暂时还未达成成交的意向,但据此可以判断,他已具备一定的推销技巧。而且,他生意上的韧劲和按国际惯例操作的程序,也是一名优秀外销员所应具备的起码素质。
由于他俩实习期间,恰逢部门业务的高峰期,其实面临很多的学习机会,如果真正潜下心来,可为日后积累不少经验和教训。
那天,大吴出门执行外勤任务,我就让陈南到商检急送一套单据,可他突兀地说:“经理,能不能让公司派辆车去?”
我当时把脸绷得很紧:工作上怎能这样讲条件!
陈南嘀咕道:“每次吴老师送急件,不都是这样嘛!”
后来,我给陈南画了线路图,告诉他坐几路公交车,可他嫌麻烦就打车去了。尽管我给他报销了车票,心里却起了疙瘩。后来才听说,他在大学期问就大手大脚惯了,结果在工作中就不经意地流露出来。
宋宇则不同,不论是我或老陈交代的事,他都乐意去做,从不挑三拣四。每次临去之前,他都会简单地问为什么要跑这些地方,送这些单据和办手续需要哪些程序,它们在业务的衔接上有什么关系。如果事情太多,他就会选择合适的乘车路线,按轻重缓急一一办理。难能可贵的是,他还将所有跑过的单位的联系人和地址记录在小本子上,并标出工作流程图,为以后的实际工作准备第一手资料。
有一次,我让陈南到工厂取样品,他取回样品交给业务员就了事。后来,我派宋宇到下面县城取另一份样品,他取了样品之后,得知部门正好有一批货物加工要出口,便细心地询问厂长交货期有无保证,还看了看加工的流程。后来,他在包装车间发现纸箱上有一个明显拼写错误的英语单词,赶紧打电话向我请示后,才让厂长做了修改。
宋宇回来后,那个厂长紧接着给我打电话,问他是不是部门新分来的年轻人,还说:“这个小伙子,有工作责任心,以后做起业务来,肯定是把好手”。
听了这话,我替宋宇感到高兴——实习虽不是真正的“上岗”,但你的综合素质已被实习单位一览无余,所以切莫抱着一种“临时”的观念,何不利用难得的机会多储蓄人格魅力,多积累一些求职的资本?
一个多月的实习即将结束时,部门正打算招一名外销员来开拓市场,我就向总经理推荐宋宇。总经理和几个下属交换了意见,知道大家都对宋宇印象不错,尤其是老陈颇有惜才爱将之意。
当我将招聘意图告知宋宇后,他似乎并未特别意外。
实习结束的前一天,我拿出两份精心准备的“礼品”:一份是我给陈南写的实习鉴定,客观公正地肯定他的优点和特长,同时提出我的忠告和真诚的希望;一份是公司打印好的聘用通知书。
当我将通知书递给宋宇时,陈南的表情有些复杂,充满迷惑、惊奇和羡慕。宋宇首先向公司的领导表示感谢,决定以后发奋地工作,因为外销员这个职位,正是他梦寐以求的理想和追求。然后,他大度地握了握陈南的手,祝他早日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职位。
认真看完实习鉴定,陈南虽有些怅然,却很快调整了心绪,又开始油嘴滑舌:“刘经理,假如有幸在您的手下打工,那是小生的福气,只怪生性懒散了一些,让宋宇这小子钻了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