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沉思录(大全集)
3075300000057

第57章 沉思录Ⅲ·卷五(1)

关于年轻人与老年人的责任

我们每个人在人生道路上的不同阶段都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年轻时的责任和老年时的责任当然也就有区别了。接下来将要探讨的就是关于年轻人与老年人的一些话题。

年轻人的社会经验比较少,需要年长者的人生经历来对他们加以指导。因此作为一名年轻有为的人,就应该敬重年老者,并与他们中具有高尚品质的人结为好友,在他们的指引和忠告下明正自我的发展方向,这也是年轻人应有的责任。拒绝骄奢****以及身体力行地锻炼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是青年时期最重要的责任,因为只有这样,一个青年人才能在今后的职业生涯(或军队或政府)中,严格执著地履行自己的责任。不仅如此,即便是在放松身心的时刻也应该注意把握尺度;假如在这个时候能够邀请年老者也加入自己的行列,那么行乐的时候就应该会更有节制了。

年老者应该适当地减少体力劳动的成分,并且要增加精神层面的活动。如果年老者想要为国家服务,也可以通过用自己的实际经验和智慧来教导青年朋友应该如何生活来加以实现。奢靡的生活本不是好事,但是如果年老者也奢靡无度的话,那就更加令人鄙夷了。所以年老者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不要懒惰,更不要骄奢淫逸。因为这样的行为不仅会使自己的名誉受到损伤,而且也会给年轻人带来不良的影响。

既然谈到了不同人不同阶段的责任问题,那我们就可以再谈谈官员、本国公民和外国公民的责任,以及这些责任之间的不同。首先,国家给予官员的责任就是让他能够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公正严明地执行法律,让每位公民都能够平等地享用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其次,作为公民,每个人都应该与他人和谐相处,奉行平等的原则,不卑不亢,同时还要维护国家的和平与稳定。能做到这两点的人就能够被归到好公民的行列。第三,外国人也有自己的责任,那就是管好自我的内务,对别国的政权国事不加干涉。

关于“适宜性”的论述

我们一边讨论责任分阶段的适宜性,也就可以一边清晰地认识到自身所负有的责任。对于个人来说,最适宜的莫过于在行动和思想上一脉相连,始终保持一致。

言行举止、动作姿态,这些都可以体现到我所讲的适宜上来。例如,美观、得体和雅致就是一个人外貌上的适宜性。其实适宜的概念很难用语言来形容,可谓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我们要尽量地去感悟这其中的含义。这些因素都表现了我们对身边朋友的友爱和关怀。就此,我还想继续做一些讨论。

1. 适宜与形体

自然以一种巧妙的方式来构建人类的身体,它让我们的五官和体态特征看起来更加显眼,因为这些部分在外观上还过得去,但是自然又把一些部分掩藏了起来,例如那些仅为了满足自然需要的器官,因为这些部分长得并不好看。正是有了自然的巧妙建造,人类才有了一种叫害羞的心理。正常的人都会将自然掩藏起来的那部分身体加以掩盖,以免被他人看见;除此之外,还会努力地自我克制,将自我的自然需求在黑暗中行走。我们应当尽量不去直呼那些被自然掩藏的部位名称,因为这样做实在是很不雅。自然需求本身并没有违反道德,但是如果太过直露,就会被人认为有****之嫌,不合道德标准。

犬儒学派对我们的谴责我们大可不必理会,他们认为我们往往将谈论那些并没有什么不道德的事情当做不道德,而在谈论真正违反道德的行为时却又显得直接。比如,婚后生孩子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我们却对这样的事情不加提及,认为提出来就是不道德的。但是对于抢劫、通奸和欺骗这样粗陋的事情,我们又能明正地加以指责。此外,他们还举出了其他的一系列例子来反驳我们的观点,我们不必理会。我们应该做的就是保证自身言行举止的适宜性,遵从自然规律,将那些猥琐污秽的事物从我们的耳目中排除出去。

有两个极端我们是应当注意的,即矫揉造作和粗鄙鲁莽。这无论是对于演讲家还是演员,或者是对于我们普通人,都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比如,演员们一般在上台时都穿着内裤,这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也是传统的习俗留下来的规矩,这显然是一种谨慎的、适宜的习惯。再如,根据习俗,成年后的男子也不能再与自己的父亲或是岳父一起洗澡。自然既然已经赋予了羞耻心这一感官,那我们就应该遵循自然的给予。

女性的娇柔美和男性的庄严美是美的另外两种形式。所以,男人的穿着打扮就应该与阳刚庄严相适宜,而不是穿得华丽妖艳,而且言行举止也要体现男子的气概。角力学校中教授的矫揉造作的举止就非常让人讨厌,舞台上演员的动作有时候也会显得轻佻。因此,自然朴素才是仪表的真谛。此外,气色好的人也会看起来比较稳重,当然,要想有好的气色,还要靠身体素质的提高。外表的适当修饰是可以的,但是过度修饰就不可取了。我们只要打扮得干净整洁就足以,而且不能让人看起来非常肮脏粗鄙。总的来说,无论是衣着还是仪容,在外表上面还是要坚持中庸之道。

我们走路的姿态也要引起注意,不要拖拖拉拉,也不能太过于紧迫。因为走路过于迟缓会让人感觉像是在参加游行节目,而过于着急就会呼吸急促,仪容走样,对身体也没有好处。其实这两种走路的姿态都是由于思想不够沉着而造成的。我们应该学会让自己的思想以及精神层面的活动与自然保持和谐,与自然相适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防止在生活中出现大喜大悲的情绪,也才能保证自己情绪的稳定与适宜。

至于精神活动,其实分为两种:一种是与思想有关,另一种是与感情有关。前者的目的是为了真理的探索,而后者则是行动的引力。所以我们应该让理性控制感情,让我们的行动掌握在思想的指导之下。

2. 适宜与谈话

语言如果运用得恰到好处就会发挥很大的作用。语言可以分为演讲和谈话两种形式。演讲适用于法庭辩护、群众集会,或是在元老院的讲话。而谈话也是运用于日常的社会交际、非正式的讨论、朋友间的交流,或是在宴请的场合中使用。谈话是没有什么准则的,至于为什么没有,我也不太清楚,而演讲家们却为演讲术写出了很多的规则。我们可以看到,在生活中没有谁会把谈话也当做是一门可以学习的科目,但是演讲家的身边却总是有着很多的学生来学习。不过我认为演讲的技能在谈话中也同样适用。

嗓子是用来讲话的器官,既然自然赋予我们这样的能力,那我们在讲话时就要尽量做到口齿清楚和音色甜美。口齿的伶俐可以通过适当的练习来加以提高,音色的悦耳好听能够通过模仿那些声音圆润的人的发音方式来学习。

我们都知道卢西乌斯·克拉苏具有很高的演讲才能,卡图卢斯父子却可以在这方面与他相媲美。卡图卢斯父子虽然是有文化涵养的人,但是有文化涵养的人也有很多,他们之所以比较有名,就是因为他们的拉丁语讲得非常好。语调抑扬顿挫,吐字清晰,声音圆润,大方且错落有致。但是如果从机智和诙谐上讲,他们三个就都不如大卡图卢斯的堂弟恺撒了。因为恺撒可以在法庭上以谈话的方式战胜那些善于雄辩的演说家。

所以说,如果我们想要做到讲话方面的适宜,那么以上所提到的几点都应该具备。

在谈话方面做得最好的是苏格拉底的信徒们,他们的谈话风格随和而不固执己见,机智并且诙谐幽默。谈话的人不应该把谈话看做私人所有,而应该允许他人也参与进来,因为这样才是公平合理的谈话。在谈话时还要明确主题,如果主题轻松有趣,那么谈话的风格自然也要风趣幽默。应该注意的是,在谈话中不要暴露自己的缺点;如果一个人喜欢在轻松或是严谨的谈话场合说一些诋毁他人的坏话,那就很可能让别人发现他身上的品质缺陷。

家庭、政治、工作和学习一般都会成为人们谈话的内容,如果在谈话的过程中偏离的主题,那么就应该将主题再引回来,当然这时也要注意谈话参与者的情绪与感情。同时我们还要关注大家感兴趣的话题是什么,因为不同的人在不同主题上的兴趣持久度并不一样。

在保证以上要点的前提下,如果一场谈话有了好的开始以及完美的结束,那这就可以称得上是一次成功的谈话。

在生活中有一条普遍使用的准则,即不要过于激动,也就是说不要让自己的感情失去理性的控制,从而表现出一种亢奋的状态。这条准则也同样适用于谈话。在与别人交流时,我们不应该显得愤怒、贪婪、消极或是冷淡,或者还有其他的不良情绪。我们必须对谈话的对象给予适当的尊重,要有礼貌地与人交流。

在谈话的过程中,对方的内容或语言可能会有所不当,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难免想要用一种严肃认真的语调对其加以指正或是批评,但是我认为这种批评的方式尽量还是不用为妙。就像灼烧术和切割术一样,只在不得不用的时候才使用;除非不得已,最好永远不会加以应用。面带怒色是允许的,但是假如真的动了脾气就不可原谅了,因为愤怒情绪中的人往往会做出一些不理性的事情。我还是建议采取一种温和的责备方式,说话庄重,避免使用尖刻的语言。而且还要让对方了解到这样做也是为了他好。

即便我们遇上那些最恶毒的敌人,即便他们完全不讲道理,我们还是应该保持应有的庄重,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庄严的姿态往往是随着愤怒的爆发而一同消失的,而且庄严一旦消失,他人就不会对我们加以称赞,相反,我们得到的只是别人的不认可。

另外,自卖自夸和吹嘘自我也是非常不明智、不可取的行为方式。这种人往往会成为别人眼中的笑柄。

3. 适宜与住宅

既然我们是全面地讨论适宜性,那么就不能将住宅的问题遗漏。接下来我就想讲讲关于身份地位和住宅的适宜性。我们所住的房子首先一定要具有实用性,这在我们建房子之前就应该考虑到;除了实用以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到房子的便利程度和自身所具有的特色。

我曾经对一个关于住宅的故事有所耳闻。那是一个家族的第一位执政官的故事,他的名字是格奈乌斯·屋大维。他在帕拉蒂尼山上修建了一所高大宏丽的房子,人们纷纷到他的家中参观,大家都认为他的房子为他拉了不少当选为执政官的选票。但是他的一个叫做斯考路斯的后代在后来将这座房子拆毁了,并且在同样的地址上修建起一座更为豪华壮观的家宅。然而与屋大维赢得的荣誉相反,斯考路斯却为自己的家族带来了耻辱,即便他是伟人的后代。可见,一个人的高尚伟大可以为他的居所带来无限的荣耀,然而一所豪华的住宅就不一定能为它的主人带来相同的名誉了。住宅固然可以让主人看起来更加尊贵,但是假如一个人完全想依靠自己的住宅来提高地位,那就是异想天开了。

而且作为一所住宅的主人,我们并不能只考虑到自己的需要,还要为他人多多着想。例如一位赫赫有名的人,往来于他家中的客人和朋友一定会有很多,因此他在修建住宅的时候就应该持有宽敞明亮的概念。相反,如果一个人家中的客人并不是很多,但是他却拥有一座宽大豪华的房子,那他的房子与他的身份就不相称了,因为他的豪宅会因此而显得更为冷清,而他的面子也会因此受到损伤。比如过路的人看到这样的情况也许会说:“哎,这样一所漂亮的房子,实在是可惜,要是换个主人情况应该会相反吧!”我想,如果这样的评论让房子的主人听到了,那他一定会非常难堪。但是这样的情况在实际生活中却又十分常见。

在考虑住宅大小的同时,我们还应该考虑到建造房子所要耗费的资金问题。特别是对于自己的家宅更是如此。适度,是在这方面应该持有的一个主要原则。建造豪宅对他人的危害性在很多时候是大于他的榜样性的。因为很多人都喜欢在修建房子的时候去模仿别人,特别是对于名人的模仿。然而他们却往往看不到这些名人身上的优点,他们看到更多的则是房子的豪华程度。鲁修斯·卢库鲁斯就是一个例子。他身上的美德没有被几个模仿他的人学习到,然而他的房子却被很多的人模仿建造。我认为我们对待生活应该采取一种中庸适度的态度,而像奢华侈靡的生活方式就不值得提倡。

关于住宅的问题就讲到这里,我想已经足够了。

从上面可以总结到,我们在做事的时候,无论是什么事情都应该持有三种原则:一、为了能够让我们找到履行职责的最佳方式,我们应该将感情的因素控制在理性的掌控之下;二、为了让自己能够准确地把握目标,我们应该对目标的重要性加以细致的思考;三、如果一个人想体现出绅士风度,或者想保持自己的尊严与高贵,那么他在做事的时候就应该奉行一种中庸的原则,而要想做到中庸就要做到凡事适宜。

以上的三种原则中,关于理性掌控感性的第一条原则是最为重要。

4. 行为与秩序,场合与适宜

在希腊人称为“尤利西亚”的学识当中包含着两种特性,即行为的秩序性以及场合的适宜性。现在我们就来谈谈这两种特性。其实我们所说的“中庸”并不能用来解释“尤利西亚”的意思,因为有秩序的行为才是它的真正含义。而它能用我们所谓的“中庸”来翻译的话,那就需要按照斯多葛学派所下的定义来阐释,即一切恰到好处的言行与学识。这样看来,所谓的秩序性也就和适宜地放置意思相同了,也就是“适宜地安放事物”。而“行为的安排”则是指环境的适宜性。适合于某种行为的环境在希腊文中被称为“尤凯雷亚”,拉丁文中则称之为“奥卡西奥”,场合的意思。总的来说,“中庸”可以被定义为:一种学识,一种在适宜的时间做适宜的事情的学识。

以同样的方法,我们现在来为“谨慎”做一番阐释。我们其实在之前的讨论中已经对谨慎有所涉及,因为我们这里所谈的谨慎主要是指稳重、自律以及与这些相关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