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
数千年后的上古时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有很多大小不一的部族,他们经过长时间的拼杀和兼并,最后形成了两个强大的部族。一个是以神农氏为首的炎帝部族,一个是以轩辕为首的黄帝部族。两大部族进行了三次大战,最终黄帝轩辕战胜了炎帝。从此黄帝声威远扬,各部族纷纷前来归附。
正值黄帝部族兴盛时期。有一个名叫九黎部族的部落发生了反叛,首领便是蚩尤,十分强悍。且蚩尤更有三大高徒,十三血卫。其中大徒弟仍当世人魔---司马懿,妖魔---狐三娘,邪魔—粟国安。
双方大战了几次,各有胜败。只是轩辕黄帝败多胜少,更是损兵折将,只怕没有良计天下迟早会被大魔头蚩尤所吞并,一时轩辕黄帝踌躇满志,恐天下被蚩尤所吞,天下定无宁日,但眼下战即败,不战紧守城池也并非是解决之道。轩辕黄帝夜夜苦思,终难得克敌之计,一夜之间,轩辕黄帝青丝熬成了白发,着实令众将伤心。
此时,黄帝身边一员大将站了出来。告诉轩辕黄帝,西北部有有一位名叫伏羲的高人,他注河图、洛书,开创先天八卦,用各种符号来代表天、地、水、火、山、雷、风、泽。并用它来预测过去为来,被世人尊称为“人皇”。
若能请动人皇伏羲出山,一切便会迎刃而解。以人皇的名号,更能凝聚民心士气。再来,人皇的先天之术在当今之世,更是举世无双。所以若能请动人皇伏羲出山,相信我军便有十足的把握,打败蚩尤,夺回失地。只是人皇伏羲仍当世奇人,只怕很难请他出山。
“即然如此,那将军就去请人皇过来,助寡人一臂之力”。
“大王,我等去了也是白去,以人皇之名,就足以与大王并肩,更何况如今是大王有求于他,只怕这次只有大王亲自去请,或许还有一线希望,如若不然,只怕是众将前去,也是白费”。
“还要寡人亲自去,才有一线希望”?
“对,还要亲自去”。
为保天下不落入大魔头蚩尤的手中,轩辕黄帝三硊九叩历经种种考验:用鲜血救路边的乞丐、割肉救兔、伤腿背幼童、美人关,经过考验的轩辕终于说动了人皇伏羲出山。临走之时。
“金童、玉女”
“师傅…”
“我要出门助大王,你等要好好的修练,万不可走出这片竹林……”
“是的,师傅”
“师傅,那你什么时候回来呀”?
“为师也不知道,若七年之后,为师没有回来,你等就打开这封信”!
“信”?
人皇从袖中取出一封信给金童,并吩咐道:“记得,七年之期未满,万不可打开此信否则将不在是我伏羲的徒弟”。
“是的,师傅,我们都记下了”。
说着人皇拉着轩辕,瞬间消逝了。
七年之期已至,金童和玉女一起打开了人皇伏羲留下的信:
吾徒金童、玉女:
当你们打开此信时,说明师傅或已经魂归四方,不用难过,一切都是天数。数百年来,你们跟着老道习武修道,历经数载,早已超脱三界。世上有天地正气,自然也有妖邪之音。吾徒见信后,可带上神龙,离开竹园,它将世代守护你们。切记吾徒必须以众生安危为己任,立志守正辟邪,除魔卫道。只是这一入尘世,就再也无法回头,无法超脱三界,将重属于五行之中,生老病死亦属于定数之内。切记,切记。
“师傅”
金童、玉女双双硊地。
“玉女,不要哭了,即然师尊留有遗命,我们就此下山吧”金童安慰道。
玉女点了点头。两人一起,离开了生活了数百年的地方,一起进入尘世。两人牢记先师遗命,以众生安危为己任,立志守正辟邪,除魔卫道。
也不知道过了多少年,也不知道金童、玉女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世人再也没有见到他俩一起出生入死,斩妖除魔。曾经的玉女,她独自带着神龙。如今已成了秦始皇最信任的护国大巫马灵儿,她一生荣耀,临死时,却发下令人奇怪的诅咒:凡我马家世代的女人必须肩负起守正辟邪、除魔卫道的使命,而且马家的女人,不能为男人留下一滴眼泪,否则法力尽失。
而金童远离朝廷,改名张陵,在南方除魔卫道,为纪念恩师傅伏羲,修伏羲堂,更开创天师一派,自称天道派。他广收门徒,一生未娶。于东汉年间,魂归天地。
就此,伏羲留下的两个入世徒弟,金童、玉女,也于天地间消失。但两人留下的子孙、门徒,却都遵守着伏羲的遗命:以众生安危为己任,守正辟邪,除魔卫道。
数千年来,妖邪横行,僵尸为患之时,必有正义之士挺身而出,北上有驱魔龙族马氏一家,而南下则有天师道一派,马氏一家,天师道一派都凭借着高深的道法,独闯阴阳,斩妖除魔,誓保天下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