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解放广州(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3068700000018

第18章 中央军委的英明决策(7)

必须迅速地歼灭这些残余的敌人。但是怎样去歼灭这些敌人呢?毛主席在进军的指示中指出,必须采取大迂回动作,插至敌后,先完成包围然后再回打之方针。对西南的作战,又强调地指出:非从南面进军,断其退路不可。这是一个大迂回、大包围、大歼灭的作战方针,是一个极为英明的决策。这个方针,和那种赶着敌人,放走敌人,使敌人逃至海外或云贵地区得以负隅顽抗的办法完全不同。因为,这些残余的敌人虽然还有一百万以上,但是,整个国民党的统治已经土崩瓦解,他们是抵抗不了强大的人民解放军的进攻的;在强大的人民解放军的进攻下,他们很可能逃往海南岛或猬集云贵;这样,那就会增加以后解放海南岛和云贵地区的困难。采取大迂回的作战方针,先切断敌人的逃路,才能全部彻底地消灭这些敌人,免遗后患。

怎样来实现这个作战方针呢?毛主席还精心地规划了整个的作战计划。根据我们当时接到的一些电报来看,毛主席所规划的这个作战计划的概要是:首先以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和第四野战军第十五兵团等部,由江西出广东,争取于10月下半月占领广州,歼灭敌余汉谋集团;然后,在11月,第四兵团由广东进入广西南部,迂回白崇禧集团的右侧背,第四野战军主力则进至柳州、桂林地区,形成对白崇禧集团的大包围,同时,第二野战军主力进入贵州,占领贵阳,既切断白崇禧集团和胡宗南集团的联系,防止两敌逃人云贵,又和在陕南的十八兵团形成对胡宗南集团的大包围;最后,在12月,第四野战军的主力在第四兵团的配合下,歼灭白崇禧集团,第二野战军主力由贵州迂回川南,在第十八兵团的配合下,歼灭胡宗南集团,而第四兵团则在歼灭白崇禧集团以后,再由广西进军云南,解放云南。

毛主席所规划的这个作战计划,是一个非常英明的、周密的大迂回、大包围、大歼灭的作战计划。以后战争的发展完全是按照这个计划的顺序、时间和预想进行的。

在毛主席的大迂回、大包围、大歼灭的作战计划中,第四兵团担负了由江西到广东,到广西,再到云南的大迂回的任务。兵团和各军、师负责同志在知道了这个任务以后,都非常高兴,都认为担负这个任务是很光荣的,同时,也认识到了责任重大,并且估计到行动一开始就很紧张,必须在行动开始以前做好充分准备。

准备的最重要的一环是贯彻毛主席关于“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召,学习毛主席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克服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下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使全体指战员真正认识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艰苦奋斗的作风。为此,各军又一次学习了毛主席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并且以“将革命进行到底”为中心展开了大讨论。经过了这样的学习和讨论,指战员们的政治觉悟大大提高,以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要求自己,自觉地进行思想检查。大家都觉得自己在战争中出的力还很少,在最后几仗中一定要加倍努力,为党为人民立功。党员们都纷纷表示决心,一定要发扬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带领群众完成任务;成批的非党战士提出了请党组织在最后几仗中考验自己,争取入党的要求。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越到最后越要努力,争取在最后几仗中立功,入党的高潮。

在渡江以后,各军对从江防溃退的敌人都曾进行了猛烈的追击,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但是,也有某些部队,由于战术上的缺点,遭受过一些损失,而某些干部也就因此对于是否应当进行那样猛烈的追击产生怀疑。各军又就这个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讨论的结果明确了:在国民党统治已被推翻,其残余部队的士气极为低落的情况下,在敌人的防线又被突破了以后,一定要勇猛追击才能歼灭敌人;某些部队所遭受一些损失,不是勇猛追击不对,而是战术上有缺点。这样,就进一步地提高了指战员猛烈追歼敌人的思想,同时也加强了对战术技术的重视,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练兵高潮。在这个练兵高潮中,兵团和各军又根据长距离追歼敌人的要求,专门召开了通信工作会议,特别加强了通信联络工作。全兵团还展开了人马健康运动,作到了人强马壮。

深入的政治动员,贯彻了毛主席关于“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思想;轰轰烈烈的练兵运动;提高了指战员对毛主席军事思想的体会,提高了战术技术水平;加上人马健康运动,这就使部队的士气越来越高,执行大迂回作战的精神、物质准备越来越充分。为胜利地完成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兵团的大迂回任务的第一步是协同兄弟部队,进军广东,歼灭敌余汉谋集团。

余汉谋集团在残余的国民党军队中是较小的一个集团,其正规军有十二、十三、二十一等三个兵团,共约12万人。在我们进军前,这个敌人和白崇禧集团组成了所谓湘粤联防,就是以湘南衡阳、粤北韶关等为重点布防,以保障两广。我第四野战军根据毛主席所拟定的作战计划,决定以十二兵团、十三兵团等部在湘南衡阳、宝庆地区发起衡宝战役,寻歼白崇禧集团一部;同时,以四兵团、十五兵团等部攻占韶关等地,然后直下广州,歼灭余汉谋集团,以便下一步全歼白崇禧集团。

9月上旬,我兵团各部先后开进到江西南部。7日,华南分局书记叶剑英同志在赣州召开了作战会议,作了重要指示。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庄严地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兵团各部就在这个伟大的节日,万众欢腾地由江西南部开始向广东进军。

这时,四野主力已开始衡宝战役,正在围歼白崇禧集团的一部,原在湘粤赣边布防的白崇禧的另一部被迫北调增援。这样,粤北余汉谋的部队就孤立了,其所谓湘粤联防就破碎了。因此,当四兵团和十五兵团跨过五岭出现在粤北寸,韶关等地的敌人即弃城南逃。

敌人弃守韶关等地,广东的门户洞开,四兵团和十五兵团即分路追击,直向广州前进。

这次追击作战,两个兵团齐头竟进,各部队每天行程都在130里以上。在我这种猛烈的追击下,敌人虽已在许多重要桥梁上安放了炸药,准备破坏桥梁,迟滞我军前进,但是大部来不及爆炸,我们的追兵即到,准备炸桥的敌军不是当了俘虏就是仓皇逃散。为了抵抗我军的猛烈进击,敌人还企图在清远、源潭一线布置防守广州的最后防线,但这种部署尚未完成,又为我分路追击的部队所击破,部署防御的敌人转而溃逃,广州的敌人也不得不仓皇逃走。10月14日早,李宗仁乘飞机逃走,14日晚,我两个兵团就进抵广州,十五兵团的部队进入广州市区,提前完成了毛主席争取于10月下半月占领广州的计划。

迅速占领广州,对于下一步作战和尽快恢复国民经济都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还必须歼灭逃跑的敌人,免遗后患。当时,余汉谋的三个兵团,除十二、十三两兵团已为我歼灭一部外,其主力二十一兵团还未遭受打击。必须迅速地判明这些敌人的逃向,加以歼灭。

还在解放广州以前,我们即估计广州敌人逃跑的方向有两个:一是沿西江向西,逃入广西;一是沿广东海岸,逃向雷州半岛,逃向海南岛。因此,当我军务部冲破敌人在清远、源潭一线的防御后,我兵团一个军的主力就果敢地在两岸还有敌人的情况下,顺北江乘船南下,一夜行进160里,直插广州西面的三水、高要等处。这一着非常重要。由于这一着,我们就卡住了北江、西江的汇合点,控制了由广州到广西的要道;并且在占领三水、高要的战斗中,歼灭了敌人的两个师,查明了敌二十一兵团等部是在向雷州半岛逃跑。这样,我们既取得了迫歼逃敌的有利地位,又查明了逃敌的去向。

10月17日,毛主席亲自来电指示我们要乘胜直追,歼灭逃敌,既便于以后解放海南岛,又为进入广西歼灭白崇禧集团创造条件。

四兵团各军从江西南部出发,已经连续进行了半个月的作战,部队相当疲劳。但是传达了毛主席的乘胜直追的指示以后,士气十分昂扬,又以惊人的顽强精神,继续以一天150里以上的行程,进行了5天的大追击,终于在24日,在广东南海边上的阳江、阳春地区追上了逃敌。

逃敌二十一兵团等部共四万余人,当发现我已追及以后,即将大批辎重和汽车焚毁,向西夺路逃跑。我追击的先头部队,人数不多,但是他们毫不犹豫地抢占要点,阻敌逃跑。经二十四日的激烈战斗,击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而我追击的后续部队都已赶到。25日,我调整部署,组织对被围敌人的进攻。敌人为了逃命,在这一天又以三个师的兵力,向西发动了八次绝望的进攻,都在我指战员英勇坚决地阻击下,横尸遍野。于是敌人乃转而向南,企图在海滨乘船逃跑,我即就势分割包围。又经过一天的激烈战斗,到26日,全部歼灭了敌人,胜利地结束了广东作战。

广东作战,以勇猛的进击、追击开始,以大围歼告终,是我们协同兄弟部队执行毛主席大迂回、大包围、大歼灭作战计划的第一个胜利。在作战中,指战员接受了毛主席大迂回、大包围、大歼灭的作战思想,又受到了毛主席乘胜直追的指示的鼓舞,因而能够克服一切困难,顽强地进行了连续26天的作战,终于歼灭敌余汉谋集团的主力。这个胜利,不仅摧毁了国民党匪帮残酷压榨华南人民借以苟延残喘的海滨巢穴,关死了美帝国主义从海上援助国民党残匪的一条通路,歼灭了余汉谋集团主力,而且完成了对白崇禧集团东南面的包围,对于解放海南岛和解放广西都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