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仙侠仙剑九星
30656900000003

第3章 菜粥

天空中的十二颗新星,于第一天夜里便熄灭了一颗。剩下十一颗中的九颗也在第五天夜里接连陨落。最后只剩下两颗新星,孤零零地悬挂在天空中。

然后,等到第八天清晨,天英终于出关了。

相比于七天前,天英身上的气机明显变得更加收敛了,气血之力虽然变得弱了些,却显得更加凝实了。

夜尘子看了他一眼,然后微微一笑,道:“看来你已经感应到了妙一。”

天英看了他一眼,无言地点了点头。

夜尘子又微微一笑,道:“那么,想必你也已经见过玄关之景了吧?”

天英又点了点头,不知道为什么,他很确信那虚空中之花以及碧水蓝天之景便是夜尘子口中所说的玄关之景。

只见夜尘子又道:“所谓的妙一,是修道的基础,它是万妙之源,万法之一。然而归根结底它只是万物生化时体内所蕴藏的一点先天元阳。这世上的法力和真气都各自分属五行,但归根结底却全是由这一点元阳之力所生化的。人体内的这一点元阳的量虽然微乎其微,但即使只取亿万分之一,也能有移山填海之能,造化生生之妙,而吾等修士只要常年蕴养这一丝元阳,便有延年益寿之功,亦能渐渐掌握诸般神通妙法。”

天英不语,只是看着夜尘子。

夜尘子也看着天英,两个人就这样无声地对视了片刻。

“我还需要做些什么?”天英问。

“你还要练剑。”

“练剑?”

“因为你有一把剑,所以自然要练。”夜尘子如是说道,“而且见星宗虽说是修真门派,却也是剑派。宗门里有藏经阁。藏经阁里面有剑招剑诀、前人修行感悟,你可自取观看。楼顶还有静室,你选一间,去自行参悟便是。”

天英点了点头,也不等夜尘子再说些什么,便自顾自地转身离开了。

夜尘子目送着天英离去,然后缓缓闭上眼,心里满是欣慰,对于能收到天英这样的弟子他是颇感庆幸的。

当今世道,修真之风盛行,但事实上却隐隐呈现出了步入末法的迹象。

所谓的末法时代,不是因为天地灵气枯竭,也不是因为有灭世之灾自天外来降。如果末法时代单纯只是个多灾多难的时代,那么,夜尘子自觉,凭着如今神州大陆诸多修真门派众志成城,总是能应付得过去的。

然而修行不易,所谓的末法时代,指的是人们渐渐弃法离道。

纵使天地灵气充沛,却不知取用,纵使有神通妙法放在面前却不愿修行。

在末法时代,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世人见诸修真法门如不见,只知把酒寻欢,醉生梦死,妄论天道人心,整日夸夸其谈,却不务正业。

如此一来,时日一久,世人便只以为世间无法,诸般修真传承也会因此断绝。

这才是末法时代真正可怕的地方。

想到这,夜尘子不由得苦笑了一下,他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为了寻觅仙缘,不惜跋山涉水,遍访名山,最终才拜入了见星宗门下,得以修行见星宗的清净丹道,星光剑诀。

可再看看如今的世人,将功法放到他们面前,哭着求着他们学方才肯学一些。

在修行路上只是遇到些许困难,他们便会生出放弃的念头;只是稍有一点成就,便开始骄傲自满,卖弄人前。像天英这样,能默不作声,自觉修行的,他这一辈子也只见过三、四人而已。

……

天英从夜尘子那出来,在见星宗山门内独自行走,肚子忽然发出“咕噜噜”的叫声。

夜尘子让他在观星台上静坐七天七夜,却并没有安排人给天英送水送饭。天英只是每天清早饮些晨露,除此之外,一点东西也没吃。

这七天七夜,他是靠静坐修行,敛养神气应付过来的。

如今他出关了,气力的消耗速度比起之前的七天自然要快上许多,所以理所当然会感觉到饿。

天英抬头,看见大约一里之外的地方有炊烟袅袅升起,便朝那个方向走去,走着走着,他发现自己身边的人在不知不觉间变多了些,但也止不过二三十人。

炊烟升起的地方,有一间小屋,外面放着八张木桌,桌上放着筷子,桌边摆着长凳。

小屋门紧闭着,墙上开着一扇窗,屋内大概六七丈见方,收拾得干干净净。里头有一个妇人,正聚精会神地盯着灶上几口锅,锅里有热气不断冒出来。

一道前来的那二三十人在小屋的窗前排起长队。妇人揭开锅,锅里煮的是菜粥。她拿来碗,盛上粥,分给窗外的人。那些人得了粥,稀稀落落地在屋外几张木桌边坐下,取出筷子默不作声地喝起粥来。

天英也排在队伍里,他取了粥,找一张空桌子坐下,拔出筷子往嘴里拨了一口粥。

菜粥煮得很稠,米香味浓厚,米粒夹杂着菜叶,带着淡淡的咸味,倒是极好入口。

这时候,一个青年男人端着粥走过来,在天英边对面坐下。他取出筷子,握在手里,向天英问道:“小兄弟看着面生,是什么时候拜入我们见星宗的?又不知师父是谁?”

天英抬起头,只见眼前之人穿着一身深蓝色的道袍,身材微胖,脸上带着笑意,一双小眼睛微微眯起,看上去极是精明。

“我是几天前拜的夜尘子师父为师。”天英如此回答道。

只见那胖子点了点头,笑道:“原来是小师弟吗?我叫丁啸,是见星宗的大师兄,和你一样拜在掌门门下,不知道小师弟你叫什么?”

“丁师兄,我叫天英。”天英回答道。

丁啸点了点头:“小师弟你刚刚入门,师父修行课业繁忙,在一些事情上有不明白的地方你可以问我。”

“谢谢师兄。”天英谢过。

然后丁啸又问:“且不知小师弟你的修行到了哪个地步?师父又给你安排什么功课?”

天英认真回答道:“我在观星台上静坐了七天七夜,得见玄关之景,感生到了妙一。”

“原来如此。”丁啸点了点头,不知为何,嘴角露出了一丝不同寻常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