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一生必读的历史经验大全集(超值金版)
3064500000006

第6章 手握主动权,积极进攻(2)

勇敢是成功的第一步

1530年,年迈的俄国统治者瓦里三世宣布3岁的儿子伊凡四世为他的合法继承人,并让年轻的妻子海莲娜辅佐年幼的伊凡四世。安德瑞苏斯基家族认为自己的时机到来了,他们要夺回政权,控制王室,毕竟,孤儿寡母太容易对付了。

海莲娜很清楚她现在所处的困境,于是向她最信任的朋友欧伯连斯基亲王求助,希望他能够协助自己治理国家。5年后,海莲娜被波雅尔家族成员下毒害死。安德瑞苏斯基亲王控制了政府,可怜的欧伯连斯基被捕入狱,那些凶残的人居然将他活活饿死。

8岁的伊凡成了孤儿,只要有人关心他,立刻就会遭到迫害。伊凡整日吃不饱饭,连保暖的衣服都没有,还要避免被安德瑞苏斯基家族的成员迫害。那些人一有机会就会欺辱他,他们给伊凡四世一支权杖,让他登上王位,然后把他赶下来,他们用这种方式羞辱他。

伊凡在宫中唯一的朋友叫沃伦托索夫,他经常安慰小伊凡。一天,沃伦托索夫与新上任的大主教在宫廷餐厅交谈时,几位安德瑞苏斯基家族的人冲进来,把沃伦托索夫痛打了一通。面对这样的情况,伊凡表现的只有沉默。安德瑞苏斯基家族的成员认为这个小孩完全被他们驯服了。

1543年12月29日晚,16岁的伊凡请安德瑞苏斯基亲王前来他的房间。亲王一抵达,卫兵就立即将他团团围住,并将他逮捕,过了几天就将他处死了。安德瑞苏斯基所有的盟友也全部被处以极刑。

原来,伊凡用8年的时间筹划了这场变故,巩固了本应属于他的权力。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在中国,也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康熙刚登上皇位的时候,权臣鳌拜把持朝政,飞扬跋扈,不可一世。

康熙帝决心除掉鳌拜。他派人物色了一批十几岁的贵族子弟担任侍卫,这些少年个个长得健壮有力。康熙帝把他们留在身边,天天练摔跤。

鳌拜进宫去,常常看到这些少年吵吵嚷嚷在御花园里摔跤,只当是孩子们闹着玩,一点儿不在意。

有一天,鳌拜接到康熙帝命令,要他单独进宫商量国事。鳌拜像平常一样大模大样地进了官。他刚跨进内宫的门槛,忽然一群少年拥了上来,围住了鳌拜,有的拧胳膊,有的拖大腿。鳌拜虽然是武将出身,力气也大,可是这些少年人多,又都是练过摔跤的,鳌拜敌不过他们,一下子就被打翻在地。任凭他大声叫喊,也没有人搭救他。

鳌拜被抓进大牢,康熙帝马上要大臣调查鳌拜的罪行。大臣们认为,鳌拜专横跋扈,滥杀无辜,罪行累累,应该处死。康熙帝从宽发落,把鳌拜的官爵革了。

康熙帝用计除掉了鳌拜,朝廷上下都很高兴。一些原来比较骄横的大臣知道这个年轻皇帝的厉害,也不敢在他面前放肆了。

小李和小黄同时喜欢上一个女孩,小李生性腼腆,什么事都放在心里,虽然很喜欢女孩,可是就是不敢表白,姑娘也对此一无所知。而小黄则大胆活泼,不怕失败,他喜欢姑娘,就大胆地告诉了人家。结果姑娘经过一番考察,觉得他人还不错,就成了他的女朋友。其实与小黄相比,小李在各方面都没有差距,甚至还会略高一筹,但是他就是在胆量上不如小黄,只能暗自吞下懦弱的苦果。

在做事情的时候,大胆与懦弱会取得完全不同的效果。懦弱的人会觉得眼前障碍重重,胆大的人则能勇往直前,清除障碍。进退成败完全取决于大胆还是懦弱。

历史经验

优柔寡断的人难以取得成功,犹豫和胆怯是他们最大的障碍。胆怯的兔子为了逃离猎人的追捕,慌忙逃窜,结果往往陷入猎人布下的陷阱。谨慎思考后的大胆从事必能让你看起来更加出色。永远处于进攻的主动地位,从而在最快的时间取得关键性的胜利。

找个“富人”,为自己的梦想“投资”

胡雪岩从一名提夜壶的小差,一跃而成为清朝红极一时的“红顶商人”,自有他的升官发财之道。胡雪岩在当时如此走运,多亏了一个官场靠山——王有龄。

王有龄在当时是一名候补盐史,打算北上“投供”加捐做官,可是他穷困潦倒,举目无亲,根本无钱“投供”,只好每天泡在茶馆里消磨时光。

当时,胡雪岩正在信和钱庄做伙计,他整天为自己日后的出路而犯愁。胡雪岩了解到王有龄的情况后,心里有了底。胡雪岩是个很有眼光的人,他看出来眼前的千右龄绝韭等闲之辈,若能助他讲京“投供”。日后王有出头之日。必能成为帮助自己事业腾飞的靠山。

当胡雪岩将一张五百两的银票递到王有龄手中的时候,王有龄又惊又喜,感激涕零,将胡雪岩奉为自己的大恩人。有了这笔钱,王有龄第二天就起程进京捐官了。

走红运而又知恩图报的王有龄在官场上得意时,自然不会忘记胡雪岩这位大恩人。胡雪岩在商场上的成功,与他结成生死之交的王有龄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王有龄之所以能与胡雪岩结成生死之交,就是因为在他穷困潦倒之时胡雪岩伸过援手。虽然胡雪岩给王有龄的援手看起来是一场胜算不大的赌注,但确实成了一种极好的感情投资,并为自己栽下了一棵日后纵横商海时可以依托的官场大树。

胡雪岩是一位善于借势的好手,他利用王有龄在江浙官场的关系,官商结合的妙处运用到了极致。王有龄当了海运局坐办,胡雪岩低买高卖,赚取差价,挣到了“第一桶金”;王有龄升为湖州知府,胡雪岩利用“人和”和“地利”,开钱庄,办药店,做起了生丝生意;王有龄当上浙江巡抚,胡雪岩不仅将生丝生意越做越大,而且还从军火生意中猛赚了大把银子,成了名震半壁江山的“东南大侠”。另外,王有龄颁发通令:全省凡解粮饷必须由胡雪岩的阜康钱庄汇兑,否则不予接纳。这不仅使胡雪岩及其所开的钱庄获得了战时省库的垄断经营权,更重要的是使胡雪岩的钱庄形成了一家独大的垄断局面。

在胡雪岩借势的过程中,他还巧妙地借助左宗棠的影响与势力,使自己成为富可敌国的“胡财神”,可谓“借东风”手段中的一绝。

同治元年正月(1862年),胡雪岩初识左宗棠,当时左宗棠是新任浙江巡抚。俗话说“天高皇帝远”“县官不如现管”,胡雪岩明白要想在浙江这块地皮上赚钱并向外谋求发展,就要与眼前这位“父母官”套上关系,特别是王有龄死后,失去了官场靠山的胡雪岩更需要靠上左宗棠这棵大树。因此,他便把受王有龄委托从上海采办回来而未能运入杭州城的粮食作为拜见左宗棠的见面礼,从此两人开始了长达20年的密切合作和倾心交往。

左宗棠在青年时代就曾写联明志:“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可以说,他取得这样高的地位是靠多年奋斗得来的。而比左宗棠小12岁的胡雪岩在他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过程中给予了莫大的支持,胡雪岩通过购买军火、采购军粮、筹办钱饷参与左宗棠镇压太平军、捻军、陕甘回民起义的行动。此外,胡雪岩还为左宗棠协理洋务,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左宗棠在六十的政敌冷嘲热讽,各省观望拖延,只有胡雪岩精心选购西洋军火,奔走筹借洋款,在帮助左宗棠收复新疆这样一件大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因而,在左宗棠眼里,当时的胡雪岩恐怕已成了春秋时犒师救郑的弦高、西汉时输财助边的卜式一类的良商益友了。

胡雪岩为左宗棠效犬马之劳的结果是获得了对方的高度信任和倚重。胡雪岩通过公事与左宗棠建立了私交,左宗棠于光绪七年调两江总督兼通商事务大臣之后,派官差护送其侄女赴浙,先从南京搭乘轮船至沪,由沪人浙的船只就托给胡雪岩照料。可见他们彼此信赖的程度之深。

胡雪岩对左宗棠的帮助换来了左宗棠对他的鼎力支持,为他撑起了一把能够“遮天”的保护伞。有出将入相的左宗棠为胡雪岩仗势,他的生意也做得更大。没过多久,胡雪岩就把生意做到国外去了。

胡雪岩懂得与其凭借自己的单薄力量一条路走到黑,不如提早发现生命中的贵人,借这位“衣食父母”的光彩与热量,为自己打开一条平坦的通道。这既可减少痛苦摸索的时间,也将大大减轻碰壁带来的创伤。

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凭借贵人之力快速成长可以称得上是一种难能可贵的人生大智慧。

历史经验

给自己找一位“衣食父母”,他可能是一位光彩夺目的出众之士。如果能够得到他的欣赏,做起事来自然如同顺水行舟,省心省力的同时,也更容易达到自己的目标。所以,在了解那些贵人的基础上,投其所好,主动逢迎,不但能够得到他的赏识,没准儿还能成为他的知己,自然也就可以长期依附下去了,将他的光和热转变为实实在在的利益,纳入自己的口袋。

抓住关键,一招制敌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时,袁绍感到曹操是个强大的敌人,决心进攻曹操的老巢许都。公元200年,袁绍集中了十万精兵,派沮授为监军,从邺城出发进兵黎阳。

沮授说:“我们尽管人多,可不像曹军那么勇猛;曹军虽然勇猛,但是粮食没有我们多。所以我们还是坚守在这里,等曹军粮草完了,他们自然会退兵。”袁绍不听沮授劝告,命令将士继续进军,一直赶到官渡,才扎下营寨。曹操的人马也早已回到官渡,布置好阵势,坚守营垒。

就这样,双方在官渡相持了一个多月。日子一久,曹军粮食越来越少,兵士疲劳不堪。曹操有点支持不住了。

这时候,袁绍方面的军粮却从邺城源源不断地运来。袁绍派大将淳于琼带领一万人马运送军粮,并把大批军粮囤积在离官渡40里的鸟巢。

袁绍的谋士许攸探听到曹操缺粮的情报,向袁绍献计,劝袁绍派出一小支人马,绕过官渡,偷袭许都。袁绍很冷淡地说:“不行,我要先打败曹操。”

许攸还想劝他,正好有人从邺城送给袁绍一封信,说许攸家里的人在那里犯法,已经被当地官员逮了起来。袁绍看了信,把许攸狠狠地责骂了一通。

许攸又气又恨,想起曹操是自己的老朋友,就连夜逃出袁营,投奔曹操去了。曹操听说许攸来投奔他,高兴得来不及穿靴子,光着脚板跑出来欢迎许攸,说:“好啊!您来了,我的大事就有希望了。”

许攸说:“我知道您的情况很危急,特地来给您捎个信。现在袁绍有一万多车粮食、军械,全都放在乌巢。淳于琼的防备很松。您只要带一支轻骑兵去袭击,把他的粮草全部烧光,不出三天,他就不战自败。”

曹操得到这个重要情报,立刻把苟攸和曹洪找来。吩咐他们守好官渡大营,自己带领五千骑兵,连夜向鸟巢进发。他们打着袁军的旗号,沿路遇到袁军的岗哨查问,就说是袁绍派去增援鸟巢的。袁军的岗哨没有怀疑,就放他们过去了。曹军到了乌巢,放起一把火,把一万车粮草全烧了。鸟巢的守将淳于琼匆忙应战,也被曹军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