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一生必读的历史经验大全集(超值金版)
3064500000037

第37章 欲获成功一巧用手段(1)

逢迎也要有技巧

魏徵,字玄成,是中国历史上的名臣,他不但直言敢谏,而且也善于巧谏。

魏徵是中国难得一见的谏臣,他对唐太宗一向直言不讳,曾先后进谏多达二百余次,直陈唐太宗的过错。然而,即使像魏徵这等诤臣,也不见得老是说些让唐太宗生气、下不了台的话,偶尔他也懂得用委婉的措辞,让皇上龙心大悦。

有一回,魏徵进宫谒见太宗,说:

“老臣一向为国鞠躬尽瘁,往后当然也会坚守岗位,不负陛下所托。但是请陛下不要把老臣视为忠臣,就当做是良臣吧!”

于是,太宗便问道:“忠臣与良臣,有何不同呢?”

魏徵说:“自然有所不同。所谓良臣,非但其本身可受世人称赞,而且也可以为君主带来明君的隆誉。但是,忠臣就不一样。忠臣非但自己会遭诛杀的横祸,而且君主也会背上暴虐无道的罪名,国家也会灭亡,最后也许会留下’曾经有位忠臣‘的名声流传后代。由此可见,良臣与忠臣有天壤之别呢!”

太宗听了大受感动,说:“我知道了。希望你能信守刚才的话,我也会小心谨慎,以免有所失误。”并且,还赐给魏徵一份丰厚的奖赏。

“使臣为良臣,勿使臣为忠臣”这句话实在很耐人寻味。魏徵是在告诉太宗,自己得的美名都是多亏有他这样的明君,如此一来哪天魏徵又因为直言而让太宗下不了台时,便可以“良臣”提醒太宗。魏徵这样的恭维,实在运用得太绝妙了。

历史经验

一个喜欢养鸟的人,你偏要送他一只猫,不仅得不到应有效果,反而会使人暴跳如雷。逢迎别人也要讲究针对性,千万不能把马屁拍到马腿上。

一厢情愿的逢迎很难取得良好效果,甚至可能起反作用。只有做到“正中下怀”,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所以说,逢迎别人也要有针对性,要掌握技巧,要挠到痒处,千万不可触及痛处。

保持你的双手干净

《左传》记载,宋襄公十五年,一个善于阿谀奉承的人拿一块玉石献给子罕。子罕怎么也不肯接收。那人便花言巧语地说:“这宝贝落到您的手中,挂在您的身上,是最相称最合适的呀!平凡的人是不配佩挂它的!”

子罕说:“我把不贪图财物看成是宝,你把玉石看成是宝。假如你把它送给我,我们各自都失去了自己的宝,还不如我不要你的宝玉,这样我们两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宝贝。”

子罕为政清廉,以不贪宝玉的高尚情操,受到人们的普遍赞扬,传为千古佳话。与此相反,财迷心窍的人只会招来千古耻笑。

有一个齐国人很想得到黄金。他听到有人家藏万两黄金,羡慕不已。他绞尽脑汁,昼思夜想,寝食难安,也没有办法得到黄金。

一天,他清早起来,穿衣戴帽,打扮得整整齐齐,想到市场上去碰碰运气。

市场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道路两旁店铺林立,货物琳琅满目,这个齐国人无心观看,因为他一心只想着如何得到黄金。走着走着,忽然眼睛一亮,他看到玉器铺旁边有一家金店。

只见柜台上摆着大块小块的黄金,还有各式各样的金器、金饰,闪闪发光,黄澄澄一片。他走上前去,抓起一把黄金,撒腿就跑。金店的伙计追了上来,高喊:“快抓住抢劫黄金的强盗!”

一个官吏闻声赶到,把这个齐国人当场抓住,官吏审问他说:“这么多人都在这里,你抢走人家的黄金,这是为什么?”

他回答说:“在我抓黄金的时候,没有看见人,只看见了黄金啊!”

是要黄金还是要个清正名声,真正聪明的人都会选择后者。一时的钱财不能代表一世的成功,懂得舍弃眼前的,尽量让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名声,有一个没有污点的人生,才是最成功的人生。

历史经验

为了赢得人们的尊敬和支持,你必须首先为自己塑造一个无懈可击的美好形象,你必须是品德的模范:你的手上从来没沾染过错误和不正当的交易。要保持这种没有污点的品性,你才得能克制眼前的不良诱、惑,不伸手去触碰它们。

点中“死穴”,让他带罪立功

汉代的朱博因善于巧妙用恶人为之效力而为人称道。比如,在长陵一带,有个名叫尚方禁的人,曾强奸别人的妻子,被人用刀砍伤了面颊。如此恶棍,本应重重惩治,只因他大大地贿赂了官府的功曹,而没有被革职查办,最后还被调升为守尉。

朱博上任后,有人向他告发了此事。朱博传见尚方禁。尚方禁心中忐忑不安,硬着头皮来见朱博。朱博仔细看尚方禁的脸,果然发现有疤痕,就让左右退下,假装十分关心地询问究竟。

尚方禁做贼心虚,知道朱博已经了解了他的情况,就像小鸡啄米似的连连给朱博叩头,如实地讲了事情的经过。他头也不敢抬,只是一个劲地哀求道:

“请大人恕罪,小人今后再也不干那种伤天害理的事了。”

“哈哈哈……”朱博突然大笑道,“男子汉大丈夫,难免会发生这种事情的。本官想为你雪耻,给你个立功的机会,你愿意吗?”

尚方禁自然极为愿意,于是,朱博命令尚方禁不得向任何人泄露当天的谈话情况,要他有机会就记录一些其他官员的言论,及时向朱博报告。尚方禁俨然成了朱博的亲信、耳目。自从被朱博宽释重用之后,尚方禁对朱博的大恩大德时刻铭记在心,所以,做起事来特别卖命,工作十分见成效,使地方治安大为改观。朱博遂提升他为连守县县令。又过了相当长一段时期,朱博突然召见那个当年收受尚方禁贿赂的功曹,对他进行了严厉训斥,并拿出纸和笔,要他把自己受贿的事通通写下来,不能有丝毫隐瞒。

那位功曹早已吓得筛糠一般,只好提起笔,写下自己的斑斑劣迹。

由于朱博早已从尚方禁那里知道了这位功曹贪污受贿的事,所以,看了功曹写的交代材料,觉得大致不差,就对他说:“你先回去好好反省反省,听候裁决。从今往后,一定要改过自新,不许再胡作非为!”说完就拔出刀来。那功曹一见朱博拔刀,吓得两腿一软,又是打躬又是作揖,嘴里不住地喊:“大人饶命!大人饶命!”只见朱博将刀晃了一下,一把抓起那位功曹写下的罪状材料,三两下将其削成纸屑,扔到纸篓里去了。

此后,那位功曹终日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工作起来尽心尽责,不敢有丝毫懈怠。

用人时,要用其长避其短。朱博抓住了所用之人的短处,以短处制衡对方,使对方戴罪立功,为己所用,不失为一种不错的用人术。

历史经验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死穴”,也就是某种情结,或者某种隐私,如果得知了这些,那就等于抓住了对方的把柄。握住他人把柄,就像捏住了蛇的七寸,这时候,你就可以让他戴罪立功,为己所用。不过,在点穴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度”,做到恩威并施。如果太过于“威”了,若对方狗急跳墙,事情就不妙了。

不要轻易得罪小人

从古至今,没有一个武将能像关羽一样,被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甚至草寇强盗共同顶礼膜拜。有人用“忠、信、勇、义”四个字概括关羽。即使在今天,关公庙不仅遍及华夏大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家也处处可寻。

这样的伟丈夫最终却败走麦城。酿成这一悲剧虽与关羽性格太过自负有关,但他阵营里的小人也脱不了干系。

糜芳是糜竺之弟。刘备在徐州败于吕布之时,糜家兄弟曾资助他渡过难关,并嫁妹于他,糜竺得封安汉将军,地位在军师诸葛亮之上。糜芳也被任为南郡太守,护卫荆州。

糜芳本事不大,但倚着国舅的身份,先言赵云长坂坡投敌,后又与关羽时有摩擦,关羽看在兄长刘备的面子上毫不介意。此前,关羽在攻取襄阳风头正健之时,随军司马王甫曾提醒他说:“糜芳、傅士仁两人恐不用心竭力。”关公大大咧咧地说:“汝勿多疑,只与坐烽火台去。”然而,关羽一失荆州,糜芳即投敌孙吴,关羽怒气充塞,疮口迸裂,气绝于地。

关公温酒斩华雄,诛言良杀文丑,过五关斩六将,临江亭单刀赴会,捉庞德擒于禁水淹七军,何等英雄豪迈,不料却栽在只会搬弄是非的小人手里。

《唐书》里面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唐朝时候,有一位恶人叫丁谓,跟郭子仪同时代。这个人当时在朝廷里并不得志,地位并不高,是一个小官,心术不正,人很有才气,但是有才没有德。郭子仪那时却出将入相,何等威风!

有一次丁谓来拜访郭子仪,郭子仪让家人完全退到后面去,自己整整齐齐穿了朝服来见丁谓。等丁谓离开之后,家里人就问郭子仪:“你接见人从来没有这样如临大敌一般,为什么对待这个人要这样恭敬?”

他就跟家人说:“这个人心术不正,又很聪明、很会巴结人,不能得罪,万一将来他做了大官、得了志,我们得罪他,他怀恨在心,会报复我们的。”

他的话果然应验了。后来,丁谓做了高官,朝廷忠良凡是触犯过他的,他都想方设法报复人家。郭子仪不曾得罪他,所以才得以保全。可以说,郭子仪的一生能够平平安安地度过,与他“敬小人”的处世哲学是有很大关系的。

历史经验

小人之所以“小”,是因其有小心胸、小聪明,善耍阴招,猛虎之爪或可躲过,黄蜂之刺则防不胜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小人不讲道义、不遵章法、不惜一切、唯利是图,是我们人生路上万万不可轻视的。

让个人利益升华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可口可乐因战争而陷入困境。但善于经营的伍道夫却从一位正在菲律宾服役的同学那里得到启发,最终不仅使可口可乐走出困境,而且还使其成为“国宴”级的饮料。他发了一笔战争横财不说,还取得了美国政府的支持,可以说是既讨政府欢心,又得民众信任。他的那位同学告诉他,在南洋那么热的地方,如果能喝到可口可乐,那真是舒服极了。伍道夫一听,心想:如果前方都能喝到可口可乐,那不是可口可乐很好的出路吗?而且当地老百姓知道了可口可乐,不是间接做了广告吗?兴奋的伍道夫直接找到美国国防部,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不料五角大楼的官员根本就不把这当回事,甚至怀疑伍道夫是“痴人说梦”。

伍道夫并没有因此退却,他想尽办法,让国防部知道可口可乐对前方将士的重要性。于是,他组织了三人小组,写出了一份关于可口可乐对前方将士的重要性及密切关系的宣传资料,这份宣传资料的内容翔实而生动,把可口可乐夸得和军需品一样重要,伍道夫说:“战士在战场上,在可能的情况下,必须有生活的调剂。如果一个完成任务的战士,在精疲力竭、口干舌燥之际,能喝上一瓶可口可乐,该多么惬意。这种精神上的舒适会使战士因美国的可口可乐而更加思念、热爱美国,打起仗来也更有动力。”

伍道夫为把可口可乐推销到前方,还特别召开了一次扩大的记者招待会,特邀了国会议员、战士家属和国防部官员。会上,他不断强调:可口可乐是军需品,可口可乐是为了对海外浴血奋战的兄弟们表达诚挚的关怀,为赢得最后的胜利贡献一份力量。

他的话赢得了战士家属的支持。一位老妇人紧紧拥抱着伍道夫说:“你的构想太伟大了,你的爱心能够得到上帝的支持。”在舆论的支持下,在战士家属和国会议员的促请下,国防部的官员终于同意了他的想法。

为了进一步争取民心,五角大楼不仅宣布把可口可乐列为前方将士的必需品,而且还支持伍道夫在前方设厂生产可口可乐,以便供应战士的需要。但是,战时受炮火影响很大,设厂投资冒险性太大,所以这种庞大的投资,也就自然由国防部负责。

当供应前方可口可乐的消息传出后,战士们反响强烈。虽然这使国防部无形中增加了一大笔支出,但考虑到前线将士的渴望,国防部索性宣布:不论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凡是有美国军队驻扎的地方,务必使每一个战士,能以5美分的价格喝到一瓶可口可乐。这一供应计划所需要的一切费用和设备,国防部将全力给予支持。自此以后,可口可乐的销路迅速发展到远征军中,海外市场也随之迅猛发展,特别是东南亚炎热地带,可口可乐更是成了人人羡慕的饮料。

大战结束后,可口可乐随着美军登陆日本,立即掀起可口可乐热,使整个日本饮料界大为震惊。

历史经验

满足私人欲望毕竟有些上不得台面,若给自己的欲望蒙上一层高尚耀眼的光辉,这样说出来,就理直气壮多了。所谓“名正则言顺,言顺则事成”。为了推动事业的发展,可以采取一些正义又迎合人心的措施,给自己的事业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所谓得道者多助,让自己理直气壮,让帮自己的人心服口服,这样办事,成功率就很高了。

好马也吃“回头草”

俗话说:“好马不吃回头草。”但是,人在处世中,所面对的外在形势会发生变化,回头草也会从原来的“毒草”变成“好草”,这时候,回头草到底该不知该吃呢?明智的“好马”,是会选择“吃回头草”的。

我们都熟知田忌赛马的故事,但是鲜有人了解田忌还有一段“好马也吃回头草”的典故。

邹忌与田忌两人同朝为官。前一位是齐国的相国,后一位是齐国的大将,但是两人关系却十分恶劣,彼此不信任。有谋士看到这个状况,于是献计给邹忌说:“您不如献计给大王,下令田忌攻打魏。如果打了胜仗,那是您推荐得好,是大功一件;如果失利了,田忌不是战死在战场,就是回国被冤枉致死。”

邹忌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劝说齐威王派田忌讨伐魏国。

出乎意料的是田忌三战皆胜,邹忌赶紧找谋士商量对策。谋士就派人带着十斤黄金大摇大摆地去集市请人占卜,编了一段话,说道:“我是田忌将军的臣属,如今将军三战全胜,声名显赫,现在正秘密策划着大事,请你占卜一下吉凶。”卜卦的人刚走,谋士就派人逮捕卖卜的人,让他把那些话说给齐王听。

田忌听到这件事后十分惧怕,慌忙逃到了楚国。

楚王后来将江南封地给田忌。但是十年后,当齐宣王即位时,又感念田忌的才华,宣召他回齐国,并官复原职。田忌没有念往日被迫远走的旧恨,依然为齐国尽心尽力,鞠躬尽瘁。于是有了田忌在马陵再次大败魏军的优秀战绩。

田忌本人的才华证明他在哪里都会受到别人的礼遇,只是他如何选择的问题。吃回头草并不是什么见不得光的事情,重要的是自己光明磊落,问心无愧。

历史经验

其实,真正机敏的人在面临这样的选择时,考虑的不是面子和志气问题,而是现实问题。只要“回头草”是最适合自己的草,是最好的草,何乐而不“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