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潇湘妃子转红楼
3063500000034

第34章 赖和尚点化冯管家

此题出的乃是一个咏春的题目,黛玉略微思忖一番便道:“春雨油湿朱户门,春风醉人不留痕,春光一泻千万里,春时如金不等人。”此诗一出,贾政不由就连连叫好,道:“玉儿比你母亲可长进了,这首诗中,春雨,春风,春光三句将三个应春的景物写得活、写得巧,让人空自留恋,而最后春光一句更是点睛之笔,其蕴意深远,不仅让人有也不尽的想念,也着实有一种勃发的大气,倒不像女孩家的闺阁之作了!”

贾政再看其他几人,探春也得了,虽然词句也精致,但比黛玉之篇就逊色多了,待迎春、惜春再将自己的诗念出时,贾政更觉差强人意。再看宝玉,竟只支支着才出了两句。不由恼道:“我都被你羞死了,成日家也在家学里读书,旁的没学会,只是学会了一些精致的淘气!男子汉大丈夫,还比不过一个女孩家,只把我们贾家的脸都丢尽了!”又转向王夫人道:“都是你养出的好儿子!哼——”一席话说得王夫人的脸一阵红,一阵白的。

黛玉忙道:“舅舅也不必如此生气,二哥哥本来生性聪敏,不过是贪玩之心略重了些,一时想不出来也是有的,只在日后稍加时日,又岂是我一个闺阁女孩家可以比拟的?”

贾政本来还想再训斥几句,但一则贾母在跟前,知其一向宠爱宝玉,故也不能太甚,二则听着黛玉解语花般的话语,顿觉着舒畅,便也就作罢了。

一时饭已具备,众人皆自入席,宝玉因有刚才一节,也不敢擅自朝里屋去,只唯唯诺诺地在贾政身旁站着。贾政看他就觉心烦,道:“还不进去侍候老太太去,真是白疼了你了!我这里不用你!”宝玉便如得了赦令般自向里间屋中去了。

一时众人皆分桌各自用饭,贾母领着宝玉黛玉几个在里屋用饭,王、刑、凤姐,李纨自为一桌在中间的套间用饭。贾政贾琏自在外间用饭。

用饭毕,贾母便在中厅落座商议清明出行一事,黛玉几姐妹不便听,便在里间喝茶叙谈些闲话。一时各项细节都已安排好,贾母让贾琏仔细去办,因又想到东府,遂问:“不知你珍大哥、大嫂又有何意?”贾琏忙道:“有老太太召唤出行之事,他们断没有不乐的道理!老祖宗,您只别操心了,待会我就去东府,和珍大哥和嫂子商量此事。”贾母遂点点头道:“如此便好,琏哥谨记,我们贾府乃京都名门望族,出行切不可太铺张了,没的让人嚼舌,万事只小心便宜就罢了!”贾琏忙应着说:“老祖宗您就放心吧!”一时话罢,便朝东府里去了。

贾母便对贾政说:“你也去吧,我把她们姊妹唤出来,再说一会子话,你在这里,他们都怯怯的!”贾政便告退出去了,邢夫人因惦念家中的大老爷,也告退而去。

黛玉众人便又挪到中厅落座。王夫人便把自家妹子薛家太太要带儿子女儿上京一事向老太太说了,着实添枝加叶的把宝钗夸了一回。贾母本就是喜客好热的,又素知薛家也是皇商世家,便欣然应允。

宝玉在旁听说自己的姨表姐要来京,况且又是个稀世少有的美人,心头着实欢喜,一时便盼着宝钗快些来到。

而后,众人又闲话一回,便各自散去。

离京都不远的一个小乡镇中住着一户乡绅,家道殷实,也有良田千亩,使奴唤婢,端的是个小康之家。主家老爷姓冯,早年丧妻,一直也未续弦。膝下只有一子取名冯渊,这个冯渊自幼便聪明伶俐,乖巧可人,冯老爷观其是个可塑之才,便出资请了那学问高深的老师,教其四书五经,诗经据典。这冯渊也是不负父望,长大后不仅相貌堂堂、而且也是才高八斗。第一次乡试便考中了第一名。这下冯家在乡镇中便是声名大震,冯老爷一高兴,就摆上酒席,宴请四方乡亲。

然就在众人畅饮美酒,恭贺冯渊得中之时,门外忽然来个化缘的赖头和尚。冯老爷素来是个乐善好施之人,况今日又得小儿得中之喜,便不弃那和尚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便让管家冯池请进府里,以素宴相待。那和尚用过饭后,管家冯池便让他说几句祝贺之词,以图个吉祥。那和尚环顾四周,叹道:“不知施主是愿意听真话还是听假话?”冯池不解,因问道:“此话怎讲?”那和尚缓缓说道:“如若愿听假话,我不过把那锦绣的吉言利语与你说上几箩筐也不妨事,不过你家主人不过得了一时的耳福之幸,到头来也不过是一片虚无!”

冯池听其所说,似乎话中有话,便问道:“若要听真话呢?”那和尚微微摇了摇头,叹道:“若要听真话,待我道来,你们可别生气怪我咒你家主人!”

冯池听他所言,话中皆似藏着玄机,心中暗自思忖:“这和尚看来恐有那未卜先知之数,我若不让他说真话,那虚伪恭贺之词不过一时图得老爷高兴,个中隐情却不能得知,日后冯家果真有了什么闪失,岂不悔之晚矣?况冯老爷待我恩重如山,我岂有坐视不理之理?若让其说真话,今日众人皆在兴头上,他如此一说不好似一团火上浇了一盆冷水?再者,冯老爷本就是个心思重的人,又有那旧疾在身,若再勾起来旧疾,岂不更是罪过?”想到这,心中不由坐下主张。故而大声说道:“你这和尚,想我主家待你不薄,你竟如此不识好歹,你不愿说就罢了,今日也不与你这疯和尚计较,快走吧!”说着,拉着那和尚就直奔门外去了。

此刻,众人正推杯换盏,意味正浓,冯老爷也正带着儿子,与几位乡绅名流倾心交谈,故谁也没有注意此一节。

且说冯池拉着那个和尚来到府外,走到了一个僻静之处,慌忙双膝跪地,行了那叩头大礼。口中说道:“刚才小人一时心急,恐主人听到府中将有不吉之事,急火攻心引发旧疾,故而才有方才那番不敬之言辞,还请大师念在小人一片忠心的份上,不予计较。”

那赖头和尚急忙扶起冯池,哈哈笑道:“早看出你的一片赤诚忠心,况你家老爷一向行善积德,故此特到你府上化缘,借机来点化的!”冯池听言连忙又作揖道:“多谢大师,还请大师不吝赐教!我家主人莫非要有什么灾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