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潇湘妃子转红楼
3063500000022

第22章 山野烂漫处诉心扉(1)

黛玉将她只在一旁偷笑,不由心生恼怒道:“你这丫头,平白无故地只在那里笑什么?”

雪雁却调皮地笑得更欢了,道:“小姐,我知道,你这次可以遂心愿了,每每地只对着灯睹物思人,今天尽可以见真人啦!”

一番话说得黛玉面红耳赤,也想不出话来反驳,只是追着雪雁一个劲地喊打,一时间二人追跑得都是娇喘吁吁。

一时听到了林中在舱外召唤:“小姐、雪雁出来吧,强人已被这位壮士赶跑啦!”

黛玉闻言,急忙稳住身形,略抚平了一下心绪,整理了一下衣装,对雪雁说道:“我的好妹妹,你可不要再胡闹了,要不,我可真的不依啦!”

雪雁也抚平了一下蹦跳的心房,笑道:“小姐遵命!”黛玉无法,只得用那秀目瞪了雪雁一眼,二人这才珊珊地走出船舱。

此刻,海青的心中也似有喷涌的泉水,万种情怀,如一团乱麻,不知如何才能理清。见黛玉款款地走来,千言万语,只化做了他无言地凝视。

“多谢郁侠士再度搭救之恩。”黛玉悠悠地弯身道谢。抬起秀目,猛然间与海青对视,二人心头都似电光火石一般,激起无尽地火花。一时都只呆呆地望着,竟不能言语了。

还是赵川轻轻拽了一下海青的衣袖轻声唤道:“公子,公子。”

海青这才醒过啦,也朝黛玉还礼说:“林小姐客气了,我乃江湖中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乃是我的本分,小姐无须客气。”

黛玉的脸颊不由得又是一红,柔声道:“公子太客气了!”

经过这一番事情,天色已渐渐暗了下来,船板上的风渐渐寒冷起来,雪雁因说:“小姐,你身子弱,经不得这么多风吹,还是回舱吧。”

林中接过话头说道:“小姐,是呀,你还是先请回吧,郁侠士和他的朋友,有我来招待,你就放心吧!”

黛玉见此情形,也不好说什么,只得与海青道了别,自与雪雁进舱中去了。

海青一直目送着黛玉消失在自己的视线之外,兀自悄悄地叹了口气,心道:“这便是中原大户人家的规矩了,能令小姐与我相见已是不易了,哪还能奢求什么?”

赵川见此情形,就附在海青的耳边说:“公子,别着急,过会子我会帮公子探明她的心意的。”

随后海青、赵川帮刚才在争斗中负伤的人包扎好伤口,林中则命人在后舱摆好酒菜。约莫一盏茶的时间,一个仆人回说酒菜已经备好,林中便伸手邀请海青,赵川二人入席。席间自是推杯换盏,畅意抒怀。林中本就对江湖中侠义之士万方佩服,又见海青如此好的相貌人品,更是敬上加敬。赵川为人豁达,言谈又很幽默,与林中更是言语默契,一时二人喝的兴起,就升起了结拜异姓兄弟的念头。赵川自是十分赞同,三人遂忙着撤去酒菜,摆上香案。

一时二人行了结拜之礼,林中长赵川两岁,便做了兄长,林中握住赵川的手道:“此去离京都还有三五日的路程,之前不曾料到这一路有那么多的艰难险阻,适才如果不是蒙二位鼎力相助,我等众人自会命丧黄泉,我等丧命事小,小姐有了闪失事大。我家老爷待我恩重如山,如此,我就是死了也不得瞑目了,故还望贤弟和郁侠士能辛苦一趟护送我们进京。”

他这一番话其实正和海青的心意,海青遂笑道:“林大哥客气了,我与赵兄虽明为主仆关系,实际上,我二人情谊更似兄弟,林大哥既与我大哥结拜,那么也就是我的大哥,故称呼不必那么客气,只唤我海青便好,对于护送之事,即便大哥不说,我们也早有此意了。”

赵川也笑道:“我家公子向来古道热肠,此番护送林家小姐进京之事,自包在我们二人的身上。”

林中听他二人如此说一颗心便放了下来。此刻,月已升到中天,时候已然不早,林中忙命仆人把一间舱室收拾停当,请海青二人进去休息。

待海青赵川进了舱中。赵川便笑道:“如此一来,公子定可放宽心了,到京还需三五日呢,公子一定有机会与林家小姐再次相见。”

海青苦笑一下道:“只怕我是一番苦情换来湘江水呀,林小姐如此标致脱俗的人物,能肯与我这草莽中人结交吗?”

赵川皱了皱眉说:“公子,你这话说得好没道理,你这么一个聪明的人,哪能如此妄自菲薄?公子人品武功皆为一流,即便不能得小姐的芳心,也不应该如此呀,原应知大丈夫应该仗剑走天下,切莫以儿女情长缚住手脚。再说,依我看,那林家小姐非是那势力之人,公子且别急,待我寻机去探得小姐之意,如若公子有幸得了小姐的芳心暗许,就自当一往情深,从一而终,切不可辜负小姐的深情才好。”

海青听言,感动的急忙起身,对着赵川一躬到底,抱拳说道:“赵大哥一番话,令小弟顿开茅塞,真乃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呀!小弟真是愚钝了!”

赵川遂忙笑着扶起了海青,其实,那后几句话,他也自知是无须对海青说的,因为海青自小便是一个万分执着之人,相信对这个一见钟情的林小姐自会是深爱到底的,他之所以要这么说,不过是想让海青想开些,免得真陷入情网不能自拔。因为他毕竟是昆山派的掌门弟子,又是回疆的王子,无论从那个方面说,他肩上的重担都不小呀。

再说黛玉闷闷地与雪雁回到舱里之后,有老妈妈已将饭菜准备好,黛玉只懒懒地将各样的小菜,略尝了尝,便撂下了筷子。雪雁知她心头所想,遂也不去相劝。只问黛玉可曾想歇息?黛玉摇头,看到了挂在舱壁上的古琴,一时起了兴致,遂让雪雁取下来放在条案上,自己走过来,坐在琴旁,玉指轻抚,琴弦拨动,悠扬之音袅袅升起,旋律婉转,直抒胸臆,旋律优美,正是那首千古名曲的高山流水。

黛玉正弹得如痴如醉之时,一阵响亮地笛声悠悠地传了过来,那声色悦耳动听,忽而压抑,忽而明扬,配着黛玉的古琴之声竟是那般地珠联璧合。一时琴笛合奏,和声更是美妙绝伦,堪称此曲只应天上有,人家又得几回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