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魅力男人气质何来
3061300000016

第16章 魅力男人气质来自知识修养(5)

这里有一个例子——一位年轻律师的故事。他曾经因为没有爱过训练,只能造挖壕沟过活。他的名字叫K·O·海威希。他刚踏上社会的时候,在堪萨斯城—家贸易信托公司里当小职员。后来他移居到俄克拉荷马州的马歇尔市,进入谢尔石油公司做事。他爱上了市长的女儿爱芙琳·英格,并且和她结了婚。

不久,经济发生了大恐慌——海威希和许多职员马上就要被解雇了。他受过的训练和经验都不够,没有办法担任一般书记以外的工作,而这种书记工作,在当时是找不到缺额的。他只好接受了他所能担当的唯一一件工作——以每小时4毛钱的代价,在石油管理工程里挖壕沟。

海威希并没有挖一辈子壕沟,他这样描述自己后来的经历:“我想办法改善生活,经营了一家小型高尔夫球场,再加上我太太在一家店里工作的收入,我们那几年的生活总算还过得去。后来我又被谢尔石油公司启用了,转到俄克拉荷马州的社尔沙市工作。我的工作是在会计部门办理有关投资的文书工作——但是我对于会计工作是一窍不通的。

“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学习。所以我到俄克拉荷马法律会计学校的夜间部会计科上课。这是我所做过的最聪明的一件事,因为这些课程使我了解到,我可以利用晚上的用功,来弥补我学问上的不足。

“经过3年的学习以后,我的薪水也加倍了。于是我马上进入杜尔沙大学夜间的法律系上课,4年内修完全部学分,得到了学位,并且通过律师检定考试而成为合格的开业律师。

“但是我仍然不满足,所以我又回到夜间部上课,准备参加会计师检定考试。研究高等会计3年以后,又学了一项公众讲演的课程。最重要的是,这么多年以来的夜间教育,已经使我的薪水比12年前挖壕沟的时候多了12倍。”

海威希先生除了在自己的律师事务所执业以外,并且在俄克拉荷马法律和会计学校授课——自己曾经是该校的学生。海威希先生的故事,是教育自己以获得成功的典型故事——任何一个愿意付出时间和努力的人都可以做到。

在学校里学了4年,或是获得了学位,并不表示你已经完成了所有的教育;教育是必须继续不断进步的一个程序。你如果想赶得上每件事,就必须在一生之中使用各种方法不停地学习。

你感到怀疑吗?那就请你看看以下的这些人,他们都获得美国大学与学院联会所颁的何拉林·亚尔杰奖。前美国总统赫伯·胡佛,他是爱荷华州一名铁匠的孤儿;亨利·克浓上将曾经当过电话接线生,后来是华道夫·亚士托利亚董事会的主席;欧姆士·J·华特生是IBM公司的董事长,他开始管理书本(没有机器可用)的时候,周薪才两元;保罗·C·霍夫曼曾经当过行李挑夫,后来是史都德贝克公司董事会的主席。

前任总统克林顿说,在19世纪获得一小块土地,就是起家的本钱;而在21世纪,人们最指望得到的赠品,再也不是土地,而是联邦政府的奖学金。因为他们知道,掌握知识就是掌握了一把开启未来大门的钥匙——不在乎他们拥有什么,而在乎他们知道什么和能够学会什么。

克林顿指出:“终身教育是知识经济的成功之本。”“我们的目标在于:第一,向所有的人打开社区学院的大门;第二,让二年制的学院既像大学又像今天的高中;第三,使之有可能保证每一个人都得以坚持终身学习,不会被迫停止继续深造。这就是我们正在努力做的事情。假如我们实现了这一目标,它将会在美国爆发出无穷的良机,并改变这个国家的每一位青年人的未来。”

现在的情况是,无论我们有没有条件,都要坚持学习,千万别停下来。

五、懂得读书和吃饭一样重要的男人

获得智慧、改造思想、改变命运的第一方法就是阅读。

台湾企业家张忠谋写了一本很好的书《张忠谋传记》。张忠谋18岁离开中国,到美国哈佛大学读书。他在自己新书出版的发表会上,有一段讲自己的话说:“今天的张忠谋,是由两个阶段共同造成的。”第一个阶段是18岁以前在中国的日子,他有一个好妈妈,有一个很好的家庭。刚好印证了我们一个人的成功,也是命运的一个锁链,来自家庭给你的教育。他说妈妈从小鼓励他阅读,买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中国有名的文学作品和其它很多小说,家里什么书都有,他几乎可以每天在家里探讨很多中国的智慧。18岁以后到美国,他开始迷恋西方文学,非常认真地去阅读。

一位学电机、学科学、学工程的人,竟然有这么好的文学素养、人文思想。张忠谋自己说:“如果缺乏其中一个东方的影响,或者西方的影响,都没有办法造就今天的张忠谋。”所以人家问:“你觉得对你一生影响最大的是什么?”他说:“从小培养好的阅读习惯,影响我’一生的命运。”

大部分人一定都听说过联邦快递,也就是美国的FedEx。在美国他们打了一则广告:我绝对保证你的包裹明天一定会送到你的府上。打出这样一个广告之后,联邦快速的业绩不断地蓬勃发展。然而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发展?为什么创办人史密斯会有这样的一个理念?因为联邦快递的老板每天花4小时的时间在阅读新的信息。所有的成功者、所有的领导者都是阅读者,史密斯就是那样一个人。

每一个成功者都是不断地阅读的人,世界500家大企业的CEO至少每个星期要阅读大概30份杂志或图书资讯,一个月可以阅读100多本杂志,一年要阅读1000本以上。假如你今天要跟他们谈话的活,你没有一定的知识背景和信息,或是数据库,那么你的水平是没有办法提高的。已经退休的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曾经说过:假如他站出来跟世界任何一个领袖比,他不相信会有在知识领域赢过他的人。看来他的讲话非常的自信,甚至有点自大。然而假如他没有这样一个信心的话,他也就不可能这样讲出来。

六、男人为自己挖一口井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两个和尚住在隔壁,所谓隔壁是:隔壁那座山。他们分别在相邻的两座山上的庙里,这二座山之间有一条溪,于是这两个和尚,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溪边挑水。久而久之,他们便成为好朋友了。

就这样,时间在每天挑水中,不知不觉过了五年。突然有一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右边那座山的和尚心想:他大概睡过头了。哪知第二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还是没有下山挑水,第三天也一样,过了一星期,还是一样。直到过了一个月,右边那座山的和尚,终于受不了了。他心想:我的朋友可能生病了,我要过去拜访他,看看能帮上什么忙。

于是他便爬上了左边这座山去探望他的老朋友。等他看到他的老友之后,大吃一惊,因为他的老友正在庙前打太极拳,而且一点也不像一个月没喝水的人。他好奇地问:“你已经一个月没有下山挑水了,难道你可以不喝水吗?”左边这座山的和尚说:“来来来,我带你去看。”于是,他带着右边那座山的和尚走到庙的后院,指着一口井说:“这五年来,我每天做完功课后,都会抽空挖这口井。即使有时很忙,能挖多少就算多少。如今,终于让我挖出水,我就不必再下山挑水,我可以有更多时间,练我喜欢的太极拳。”

人性有一种无可救药的弱点,这个人性共通的弱点是得过且过苟且偷安。然而,规划闲暇供自己在家研读进修的工薪人士,很少在基层单位久留。他们的行动开启了步步高升的坦途,一路上消除了许多障碍,并引发有办法提携他们的人拉拔他们一把的兴趣。

在家研读的训练方式,尤其适合拨不出时间上学,或离校后又发现自己有必要多吸收一些专业知识的人。

斯托·卫尔原想做个营造工程师,并一直朝这方向打点自己,但后来美国经济大恐慌,使他的就业市场付不出他要求的收入,他盘算估量了自己的能力,决定改行学法律,便回到学校,修习将来可以当法人律师的特别课程。完成训练之后,他通过法庭考试,很快就顺利执业了。

很多人会说:“我还要养家糊口,我不能去上学。”或者说:“我太老了。”这往往是给自己的安慰或一种借口,其实斯托·卫尔回学校上课的时候已年逾不惑,并且已婚。更甚的是,斯托·卫尔仔细挑选了法律最强的多所院校去修高度专业化的课程,大半法学系学生需要花上4年的课程,他只花费两年就读完了。

大家都希望在工作5年、10年或15年以后,能够升级,但是很少有人在刚刚步入社会的时候,就已经具有担任高职位的能力。他们必须一面工作一面学习,同时从经验和特殊训练之中学习。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是有的。”不要找任何借口,积少成多,你会挖出一口又一口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