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最有效的晋升方法:做最好的员工
3061200000019

第19章 晋升法则之十七:服从领导。(2)

不妨把自己置身在这样一个场景:到野外去玩,正巧下雨了。这个时候你看到了一个摇摇欲坠的草屋,你会不会进去避雨?大部分人都会这样选择。可是这个草屋由于受不了风的力量,马上就要倒了,需要你去扶住它,不让它倒,因为它倒了,你就没有地方避雨了。那么这个时候,是你需要草屋?还是草屋需要你?

有的人很可能会这样说:“是草屋需要我,因为我不扶它,它就会倒了。”那么你为什么一定要扶它呢?因为如果你不扶它,它就无法为你避雨了。看来还是你需要它多一点,要不然你为什么没有离开它呢。因此,如果你希望可以在雨没有停下来之前,多在草屋多待一会,你就需要努力地工作,以保证草屋不倒。

服从是下属尊重领导的最好方式

有谁不喜欢被别人尊重吗?当然没有。每个人都喜欢被尊重,就连包拯也喜欢老百姓称他为“包青天”。如果下属能够尊重领导,是不是会获得领导的认同和好感呢?是不是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呢?有的人可能平时对领导不缺乏赞美的话,但是到了关键时候却不服从领导的指挥,这样的人会不会得到领导的认同?不服从领导,就是不尊重领导。

案例讨论中的小张,也许平时还是很尊重领导的,但由于他没有服从领导决策,而让领导认为他对自己不够尊重。领导是工作上的权威,很重视自身的威信,下属的服从无疑就是对领导威信的维护。

服从不等于盲从

服从是遵照、听从,是一种个人与集体的结合,但盲从是不问是非地附和别人与盲目随从。我们提倡服从,但不提倡盲从,就如同我们提倡尊重领导,但不提倡讨好领导一样。很多人误解了服从,认为服从就是去做领导所说的一切,这是把服从简单地理解为对人的服从了。前文已经提到过,服从不仅仅要对人,还要对规章制度。也就是说,所做的事情必须符合法律、制度和道德的要求。

如果领导的指令并不是从组织利益出发,而是紧紧从个人利益出发的,甚至是以牺牲组织利益来满足个人利益的,那么这样的指令还要服从吗?当然不能,因为这可能丧失了道德,违反了规定,触犯了法律。对这样的指令盲目服从,就不仅仅是为虎作伥,更有可能伤害到自己。

因此,对于一些领导下达的指令,下属也许不知道指令的原因和作用是什么,但是首先要考虑这个指令是否具有“合法性”,如果是“非法”指令,就一定不能盲从。

总有你该服从的理由,只是你不知道

有很多时候,领导指令的“合法性”很容易辨别,但为什么你不愿意服从?因为你可能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去做。这时,身为下属就应该具有这样的服从意识:总有你该服从的理由,只是你不知道。

小刘在一家酒店工作。最近酒店请了一个咨询顾问,为企业设计了一套标准化服务流程,并制定了一套服务手册。在这位顾问没有为员工进行培训的时候,小刘对此很不理解,认为服务手册上的这些服务标准和规定都没有实际意义,但经过咨询顾问的培训之后,小刘才发现原来这些规定真的非常有意义。

例如,在服务的场合,为什么不能用左手递物呢?因为在一些国家,尤其是******国家,他们认为左手是不干净的,用左手递物是不尊重他的行为。为什么清扫客房的时候抹布要折叠使用?因为这样可以保证每次擦拭用的都是干净抹面。在进行卧具整理的时候,为什么枕套的开口一侧必须与床头柜的方向相反?这是为了避免客人将物品放进枕套后忘记了。厨师为什么不能穿拖鞋进厨房?因为他需要与开水、热油打交道,地面会打滑,会很危险等。

因为这位顾问是专门负责这个项目的,所以会很详细地为员工解释每个条款为什么一定要服从,要照做。但是,在其他工作中,是不是所有的管理者都会把所有的原因告诉你?即便他有这个意愿,恐怕也没有这个时间。你要相信,任何一个管理者的“合法”指令,都会有其原因的,只不过是你不知道而已。因此,对于“合法”的指令——JustDoIt。

不理解的也要服从

正如上面所言,很多时候你并不能完全明确服从的理由是什么,也不清楚指令的原因是什么,会很容易产生对指令的怀疑。但想一想,很多时候你是怎样去判断问题的?你是不是往往以个人的角度去判断一个问题?由于你所处位置的高度和视野不够,因此所能获得的信息也就没有领导那样的全面和完整。信息的缺失,是下属不能完全理解领导的意图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A希望投标一个比较大的开发项目,但是由于能力不够,希望同另外一家公司B合作投标。A公司和B公司在某个相对较小的项目上有竞争,故而彼此之间关系不是很融洽。于是,A公司领导决定放弃这个小项目,以同B公司缓解紧张关系。可是A公司小项目的负责人,对此很不理解,也不支持和服从。他认为自己完全有能力把小项目拿到手,为什么要让给别人?这就是由于他所考虑的问题和信息,与公司领导所考虑的不在一个层级上而造成的。因此,身为下属应该要时刻提醒自己:“不理解的,不代表领导就是错误的,因为彼此考虑问题的层级不同。”

有异议的要先服从

领导的指令不一定总是完全正确,这一点大家可能是有所共识的。领导还可能会作一些有争议的决策,对于这样的决策,下属应该怎么面对?首先还是要服从。

小杨是一家贸易公司的总经理秘书,主要负责总经理的文书工作。有一次,总经理由于误会,和另外一家供应商的王总发生了争吵。总经理一气之下,让小杨给王总写封信,告诉他双方终止合作。

小杨知道王总的公司是非常有实力的,本公司的大部分产品都是由其提供的。而且王总和总经理的关系非常好,不会真的就因为这点小事,两个人就闹分家的,说不定等老总明白这是个误会以后,就会改变决定。到时候信是自己写的,那黑锅还不得自己来背?

于是小杨就擅做主张,没有发这封信。过了几天,老总还真的想通了,为自己做了错误的决定而后悔不已。小杨看到老总想通了,就告诉他自己根本就没有写这封信,因为她知道老总一定会后悔的。老总没有说什么,但小杨心里高兴地想:这下自己可成为了老总甚至这家公司的大功臣了,说不定明天就可以涨工资了。

第二天,人事部门找小杨谈话。她高兴极了,老总真的要给自己涨工资了!可是等待她的却是一封辞退信。小杨错在了哪里?为什么会被辞退?其实她错就错在,没有服从领导指令并且拒不执行。

企业中经常有这样一个现象:领导的命令一提出,下属就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大谈见解和不执行的理由,有的甚至还拒不服从执行。这样的人,有哪家企业会欢迎?

对有异议的指令,要先服从,然后向领导建议,共同商讨更合适的决策指令。在这个过程中,可能领导会改变他的最初指令,也可能仍然坚持自己的看法。如果领导坚持的话,那么你就必须服从执行,而不能自作主张地放弃执行。否则,即使你的意见是正确的,领导依然会因为你的不服从而愤怒。因此,对于有异议的指令,千万不可自作主张。

不要总是被动服从,而要主动开拓

主动,就是不用别人说就可以出色地完成任务。这种能主动为企业的发展而努力工作的人,一定会获得企业和领导的青睐。

假设你是一个超市的员工,当没有人的时候,你会做些什么?聊天?找张椅子休息一下?但如果你能整理或补充一下商品,或者把购物车清空并摆放整齐,或者清洁货架等,你就将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员工。

这样的员工每个老板都喜欢,因为他不仅做别人告诉他应该做的事情,而且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了一个主动参与者。这样的员工,也许不是能力最强的,但他所能获取的赏识和机会一定是最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