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魅力女人气质何来
3061000000029

第29章 个性——女人魅力的调味品(2)

以上10条原则,你应该认真考虑。因为它决定你具有匹配的素质以后的结果是否有效。

相关素质的匹配力量是巨大的,它能让你的个性人格充满魅力。它有可能对几百年的文化传统发起挑战。无论是前进,还是让步,我们都必须用自己良好的素质去捍卫自己独具一格的个性人格。

尤其当不愉快的事情发生时,我们需要用我们的素质和人格去进行一种冷静的抉择,而不是以冲动和鲁莽去应付这一切。

我们的素质,正面对我们的人格,而我们的人格也正要求我们有相当高的素质。

我们惟一的选择:培养素质,发挥素质,转化素质,最后达到一种完善的人格,实现个人的成功。

我们每个人的个性都有其相应的潜在的创造性,我们完全没有挖空心思的必要,去一味嫉妒与猜测他人的优点,去跟在别人后面邯郸学步。

在个人成功的经验之中,保持自我的本色及以自身的创造性去赢得一个新天地是有意义的。你完全有理由相信,虽然出色的女性很多,而你恰好就是其中之一。

所以,我们不应再浪费任何一秒钟,去忧虑我们不是其他人这一可笑的问题。

你应该尽量利用大自然所赋予你的一切。归根结底说起来,所有的艺术都带着一些自传体,你只能唱你自己的歌,你只能画你自己的画,你只能做一个由你的经验、你的环境和你的家庭所造成的你。不论好与坏,你都是在创造一个独特的天地;不论是好是坏,你都得在生命的舞台上,或演主角或甘当配角;无论是好是坏,你都要在生命的旅途中一步步走下去。

像保护生命一样保护你的本色,你的个性人格就是你的魅力所在。

一个人的个性,应该像磐石一般坚固,它像基石一样重要,因为我们所需要的一切都要建筑在它的上面。

女性朋友,你的个性,就是你的财富!

我们的素质,正面对我们的人格,而我们的人格也正要求我们的素质。

我们有所选择,但又面对惟一的选择:培养素质,发挥素质,转化素质,最后达到一种完善的人格,实现个人的成功。

5.担当大任的个性女人

人的魅力在于心理健康和灵魂高尚。只有为人世间留下美好东西的人,才算得上是生而无愧的人。文成公主是大唐公主,外表端庄贤惠、个性坚强沉稳。她因此而入藏,因入藏而名播天下。

文成公主以柔弱美丽的身躯担负着盛唐与吐蕃人民友好往来的重任。一个纤纤女子如何能担当如此重任?归根到底是坚强稳重的个性感染着粗犷豪爽的吐蕃人民,是沉稳贤惠的品德熏陶着尚未开化驯服的异域民风。

文成公主原为唐宗室之女,自幼被唐太宗和长孙皇后收养在宫,在宫中,得到钟爱,被封为文成公主。文成公主受贤德的长孙皇后影响很大。长孙皇后为人仁厚恭顺,襟怀宽广,而且明事理、识大体,对子女要求也很严格。长孙皇后还好读书,甚至梳头时也手不释卷。

长孙皇后对文成公主十分钟爱,视为己出但又不对她过分溺爱。她不仅常常用深入浅出的道理来教育文成公主,还以自己的言行为子女做表率。耳濡目染,文成公主也养成了贤惠端庄的高贵气质。

在帝后的呵护下,16岁那年,文成公主已经成为一个端庄娴静的美貌女子。她知书达礼,多才多艺,具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

曾国藩曾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可以改变。”文成公主自幼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又广泛博览,养成了贤惠端庄、知理识体的个性,这为她以后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坚强的基石。

文成公主生活的时代,正是唐王朝走向全盛的时期。一代名君唐太宗李世民,励精图治,锐意进取,使唐王朝迅速地达到天下大治的局面。社会安定,生产稳步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国力日益强盛,出现了牛马遍野、丰衣足食、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太平景象,成为被历代人们所称道的太平盛世。

许多边疆少数民族仰慕大唐文化,更是为了寻求唐王朝强有力的支持与保护,许多部落首领在朝供时,纷纷向唐朝表达了求婚联姻的愿望。藏王松赞干布就是其中一个。

公元639年冬,松赞干布派大相(相当于宰相)禄东赞率领一支一百多人的求亲队伍,带着五万两黄金和数百件珍宝,以及吐蕃最名贵的宝物——一件镶嵌着珠砂宝石的金甲,作为聘礼,向唐室求婚。聪明刚毅的禄东赞给唐太宗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唐太宗对他很赏识,答应选一位唐室公主嫁给松赞干布,这时,唐太宗首先想到的就是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初知太宗把她许嫁给吐蕃赞普,心情是十分复杂的。与年轻英雄的松赞干布结婚,使两个民族世代友好,是一件莫大的好事。但毕竟要离开繁华的京都,离开疼爱关心自己的亲人,到气候多变,环境恶劣的青藏高原,与那些语言不通、习俗不同的人生活在一起,这又使文成公主难免忧虑不安。

唐太宗对这个颇有长孙皇后遗风的公主宠爱有加,也是舍不得让她远嫁边陲的。但为了整个国家的利益,他不得不忍痛割爱,给了公主很多宽慰、鼓励和教诲。

这是最能体现文成公主顾大局、识大体的一面,公主自幼受皇上、母后宠爱,她可以拒绝入藏或让唐太宗再选一位公主入藏,即使太宗不答应,也绝不会把她怎样的,因为太宗非常疼爱她,或许是太宗看中了文成公主的明理懂事才喜欢她,总之太宗的喜爱,并没有把文成公主宠坏,因此个性坚强稳重的文成公主没有那样做,她深知入藏成亲的意义,更知入藏以后的艰辛,使其坚强不俗的个性卓尔突出。

同时,文成公主性格里还有沉稳精细的一面,她召见了吐蕃使臣禄东赞。向他详细地询问吐蕃的风土人情。作为藏族的杰出人物,禄东赞在向公主介绍吐蕃的情况时,充满了对青藏高原的热爱和建设吐蕃的信心。从他那里,公主得到了较完全的关于吐蕃的知识,对可能会遇上的种种困难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唐太宗为公主的入藏做了精心的准备。他派自己的族弟、智谋和胆略兼长的江夏王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入藏。

一个16岁的女孩,远离亲人,不远万里深入到荒蛮之地,需有绝大勇气,面对入藏困难重重,她以顽强的毅力迎接一个又一个的挑战。

性格广博、心地善良的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后,没有以大国公主自居,而是时时处处以身作则遵循吐蕃习俗。

山南是吐蕃最早发展农业的地方,生产以农业为主。在这里,文成公主亲自参加并指导她从中原带来的蔬菜、水果、药物、稻麦种子的试种。吐蕃原来的耕地、土地不加平整,大片地垦种,不打畦,也没有阡陌。这粗放的种植方法,水土容易流失。在公主的影响与教导下,吐蕃劳动人民开始学习汉族地区的方法,加筑田垄,开挖畦沟,使田野里阡陌纵横。现在藏族地区仍然保持着这两种种植方法,山南则是更为接近汉族地区的方法。至于耕地后打碎土泼、除草等精耕细作经营管理方法更得到普遍的推广。文成公主带来的许多植物种子也在藏疆扎根生长,这极大地丰富了青藏高原的作物品种。经过公主的努力,吐蕃的农业逐渐向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看齐了。

文成公主还命令汉族工匠在许多水流湍急的小河上安装水磨,吐蕃劳动人民对于这种新机械从一开始就能够接受。当他们看见青稞麦碎为粉末,节省了劳力时,都欢喜若狂,奔走相告,并争相学习使用。由于带来的懂技术的工匠数量有限,不能满足藏族人民急于使用新技术的迫切愿望,文成公主建议松赞干布向唐朝请求派遣更多的碾磨工到吐蕃。不久,碾磨便在吐蕃各地普遍推广。汉族工匠和吐蕃劳动人民亲密友爱地相处,把技术无私地教给他们。文成公主还为这些工匠请命,让松赞干布下令免除他们的差役。吐蕃王朝相沿不改,从吐蕃王朝崩溃以后的千余年内,这些工匠的子孙始终享受着这种优待。他们对公主的恩泽念念不忘。

文成公主入藏时,把种桑养蚕、酿酒、制陶、造纸、冶墨等方面的工艺技术从唐朝带到了吐蕃。先前,西藏没有文字,仍停留在木头上划简单符号和结绳记事阶段,这不适应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热爱诗书的文成公主入藏后,发现了这一情况,感到不可思议,于是向松赞干布提出了创造文字的建议。松赞干布对文成公主言听计从,马上派人到克什米尔学习,按照藏语的特点,造出30个字母的单音缀孤立语拼音文字。这对于促进西藏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和密切汉藏之间的文化交流起了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