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魅力女人气质何来
3061000000026

第26章 知识让你活得更精彩(2)

2.成才不必去正规学院

由于知识性经济体系需要终生学习,私人企业必须负担起日益庞大的教育职责。斯坦·戴维斯及吉姆·巴特金就写了一本很刺激的书——《床下怪物》,书中对这个多数人都赞成的观点,做了非常适当的表达。此书阐述道,教育的职责早先是属于教堂,然后转移到政府,如今则渐渐落在企业身上,因为最终必须负责训练知识性工作者的应是企业。两位作者认为:“由农业经济转型到工业经济时,狭小的乡间校舍就被大的砖造教室所取代。40年前,我们开始转向另一种经济形态,但是,至今我们都还未发展出新的教育模式,更别提创建未来那种很可能既不是学校,也不算一栋建筑物的‘教室’了。”

因为新经济体系将是知识性经济,而学习则是日常活动以及生命的一部分,因此,企业和个人都将会发现,仅仅是为了要让工作有效率,就必须要学习,企业将会为了竞争而变成学校。根据麦当劳最高信息主管小卡尔·迪欧的说法,这就是为什么麦当劳会有根据汉堡大学的课程,每年提供超过1万名员工升学教育的原因。光是1995年,麦当劳就有70多万名员工接受了各式各样的在职训练。摩托罗拉、惠普和升阳电脑公司,也各有摩托罗拉大学、惠普大学及升阳大学等课程。

身为一位消费者,你必须持续不断地更新知识库:学习利用出租汽车上的仪表显示器;在家用电脑上安装Wind98甚至是Wind2000;和女儿一起上网络探索她的酸雨研究计划,或有关圣地亚哥动物园光盘的信息;使用新式家庭电话系统的互动式训练套装软件;规划你的家庭电影院;或在美国科技公司的Peapod网络上采购日常生活用品。

这些知识性产品或知识性服务的供应商,一定要将学习包含在内,一旦进入数字经济体系里,你就不仅是位知识性工作者,而且也是一位知识性消费者,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课程表设计负担相当的责任。我们必须制定自己的终生学习计划,自动自发地学习,在工作中学习,并且通过正式的教育渠道及训练,使自己在这个千变万化的经济体系中,永保盎然生气。

3.建立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的概念,经由彼得·圣吉的宣扬,已经广为人知。他认为学习型组织是:“人们可以不断扩充自己的能力,以实现自己真正的梦想。在这里,人们可以培养又新又广阔的思考模式,共同的抱负有了挥洒的空间,也可以不断地学习如何与他人共同学习。”

在网络智慧的******,团队可借网络化而获得更清晰的意识。正如主从式结构的电脑能将其所要整理的资料加以分类与整合;同样地,Intemet的运作也可以将人类智慧加以分类与整合,进而建立起一种全新的组织意识形态。

网络成为企业思考以及学习基础的同时,组织型学习也可以延伸到小组以外,使得小组智慧进而转变为企业智慧。组织意识是组织型学习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

4.学习新概念

目前网络上已有2000多个学习课程,更重要的是,通过信息高速公路就可以进入资料库,并取得人文类的资料。

新科技除了帮助私人部门改变学习形态外,也可以帮助学校转型。教育及医疗保健掏空了纳税人的钱包,但是信息高速公路却点燃了新希望。新的信息科技促使信息与知识能自由交流,大大地提升了教育及医疗保健上税金的使用价值。只要下定决心,将科技的效果发挥出来,教育机构就能达成自我改造。

多媒体使学习过程变得多彩多姿,令人叹为观止,并让所有人都愿意接受学习辅助。当然,学校的课程安排还可以更兼顾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也应当让信息更容易取得。信息高速公路让教师们可以采用光盘的教学手法,使教育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所揭示:“以粉笔和黑板当配备的教师和这些威力强大的新媒体显得格格不入。”国家信息基础建设可以推动学生、教师与专家之间的共同学习:不用离开教室,任何人都可以直接在电脑上进入“电子图书馆”,或是来一趟虚拟实境之旅,走访博物馆及科学展。

总的来说,当代女性学习的途径和条件越来越多,对于想跳槽或想获得更高职位更薪酬的女性,这些知识的资本是越来越重要的筹碍。

5.紧跟时代的步伐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大自然淘汰”永远是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作为女性,如果想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拥有一席之地,必须紧跟时代的脚步前进。

科技的飞速发展,为未来职场带来令人振奋的空间。“科技革命”已经开始改写男性与女性的工作环境。电脑、数据机、电子邮件、移动电话及网际网络使得工作更便利,也使得在家里办公为期不远。科技也在全球开启了无限商机。现在的问题是许多女性仍然对科技知之甚少。女性对科技冷漠陌生,是女性成功的一大障碍,也是女性需要通过学习加以克服的难题。

根据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的调查显示,使用网络的美国女性为17%,欧洲女性的上网比例则为7%。美国电子商务协盟与尼尔森的数据显示,男性占了网络使用者的67%,实际上同时间的比例更高达了77%,也就是男性上网的次数比女性高得多。

不要为自己不懂电脑而难为情,更不要让科技浇得你一头雾水,如坐针毡,重要的是你现在就得开始认识科技!

科技为工作者带来莫大效益,你可以选择在家工作,多花时间陪孩子,或更妥善地分配时间。对企业家(尤其是女性)而言,科技更带来前所未有的自由,然而,倘若女性不能拥抱科技,就会被远远抛在后头,只能捡新一代的“女性”不要的工作做。这个假想,可能令某些人心惊胆战,但却是不争的事实。不过,请记住,我们正在加紧学习。我正在寻求别人的支持与指点,以便迈向成功之路。

许多女性因缺乏自信,在初学科技的过程中不希望有男性参加。有些女性在男女混合的环境下,觉得倍感压力或受到威胁。她们担心无知会在男人面前丢面子。会面红耳赤,手足无措。

在资讯科技发达的世界里,组织是平行的,而非叠床架屋的阶层制度。这意味着女性擅长的技能,如沟通、解决问题、维持良好关系,将变得非常有价值。女性可以向别人伸出双臂,在团队合作的环境下与人有效地合作。

有时候,观察男女在科技方面的巨大差别,实在是饶有趣味。但是再次强调的是,这些差别,绝大部分跟性别角色有关,而非实际性别。较倾向男性特质的男性或女性,往往都是科技迷。男性经常拿电脑当工作工具,而女性则喜欢用电脑上的电子邮件或网际网络来沟通与获取资讯。

高科技公司,本身往往就是女性工作的理想地点。这类公司的阶层制度较不明显,也较少有所谓的哥儿们、人际关系网,非常适合个性独立的女性发展。

不要为自己暂时的无知而懊恼,更不要因缺少自信而觉得落伍。先进的科技时代不光属于男性,女人在它面前扬眉吐气的时刻已经不远,只要你从现在认真地学起,拥抱科技时代吧!

6.坐拥书城铸内秀

书将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根本改变,是常有的例子。反之,生活的经验越丰富,读书的欣赏和理解力也就越深广,也就越能须略书中的真味。

以书为壁,坐拥书城,一杯清茶,伴着书香,音乐在耳,自得其乐,是我想象中的天堂。

只有读万卷书,才能每临大事有静气,成就别人无法企及的大业。有一句话说得好:能闲世人所闲人,方能忙世人所忙事。这里所谓的闲事,就是读书。

一本《汤姆叔叔的小屋》在美国废奴运动和南北战争期间掀起一种强大的舆论浪潮。甚至有人认为,要是没有《汤姆叔叔的小屋》,林肯就不可能在1861年当选为美国总统。

一个人,他所能体会到的自由的程度和对幸福的理解的深度,与他对于人性认识的广度与深度是成正比的。以此为出发点,他就会塑造出更有精神境界的成功观。

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平常的时光转换成了巨大享受的时刻。读书,可以增长见识,陶冶性情,使人的情感更细腻,举止更优雅,气质更深沉。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非读书是不能达到的。读书为人生带来了最美妙的时光,一个人当他沉浸于文学世界中时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雪莱非常爱读书,从书本上源源不断地流向他脑海里的新知识,使他看上去永远是那么朝气蓬勃、热情奔放。据记载,他总是在不停地看书,连吃饭时饭桌上也摊着一本书,他常会忘了喝茶吃烤面包,却不会忘记读书。他会让面前的烤羊腿、马铃薯冷掉,可对书本的热情却丝毫不会冷却。他外出散步时也总是手不释卷,要是独自出门,他便自言自语地吟诵;要是友人同行,他就大声朗读,读到动情处,同行的朋友无不动容。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却放射出了最炫目的光芒,《西风颂》、《云》、《致云雀》等抒情诗堪称是文学史上的不朽之作。在英国,这样的“书虫”数不胜数。曾一度登上英格兰王位的简·格蕾女士,在年轻时,有一天坐在家中窗下沉迷地读着柏拉图对苏格拉底之死的美丽描述。她的父母亲都在花园里狩猎,猎狗的狂吠之声从开着的窗子里清晰地传进去。一位来访者十分惊异:简·格蕾女士竟然不参加他们的游戏!她却平静地说:“我认为,他们在花园里的快乐不过是我在柏拉图那里所获得的快乐的影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