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笑话中的心理学
3057500000003

第3章 认知心理学(2)

趣评

虽然可以与超级美男永远拴在一起,但是得知自己有此好运的原因后,这个幸运的女人或许并不会感到快乐,因为她间接知道原来自己是天堂中长相丑陋的女人。

笑话中的心理学

关于人们如何获得自我认知,很重要的一个参考标准是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比如当一个人被上级评价为“聪明能干”时,多数会变得心花怒放,但是如果上级对某个下属,做出“朽木不可雕”的负面评价,这名下属最可能的反应就是心情沮丧,觉得自己不太可能有什么太好的发展前景。他人对自己的态度犹如一面镜子,人们从中获知自己的形象定位,并从而形成自我概念,在心理学中,这种现象被称为“镜像效应”。笑话中的第3个女人通过天堂执政者对于自己的间接评价,知道自己原来是一个长相丑陋的女人,这时便发生了“镜像效应”。

“镜像效应”来源于库利的“镜中我”理论,库利是美国早期著名的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他认为,人们通过与其他人的交往形成自我观念,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其他人关于自己看法的反映。人们总是借助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形成关于自我的观念。也就是说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往往是由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所决定的,个体由此获得的关于自我的印象被称为“反射的自我”或“镜中我”。

库利的“镜中我”理论将自我意识分为3个阶段。

(1)设想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

(2)做出行为后,设想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

(3)根据他人对自己评价的想象来评价自己行为。

关于自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外向还是内向,是热情如火还是冷漠像冰,是思维严谨还是擅长粗线条思考——诸如此类的自我判断,虽然你自身可以形成一套认知体系,但是你仍会参考他人的意见,尤其是那些你比较认可的权威人士的意见。比如,如果你的老板预言如果你在IT行业发展,将难以出人头地,他认为你在交际方面更有天分,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领域方面的潜力股,则你很可能会质疑自己目前的职业选择,甚至改弦易辙,做出更改职业方向的决定。

◎ 待遇不同——刻板效应:你总会受到刻板偏见的左右

一天,一个白人小朋友不幸去世了,他在天堂见到上帝后,上帝说:“小朋友,你真可爱,给你一双翅膀去当天使吧!”随之一个亚洲小朋友也来到了天堂,上帝说:“小朋友,你真可爱,给你一双翅膀去当天使吧!”后来又有一个黑人小朋友去世了,他到了上帝面前,上帝说:“小朋友,你真可爱,给你一双翅膀去当蝙蝠吧!”

趣评

从社会地位的角度来看,天使的地位比蝙蝠的更高一些。上帝为白皮肤小朋友和黄皮肤小朋友安排了天使的角色,对于黑皮肤小朋友,则安排了蝙蝠的角色,这自然与上帝的刻板印象有关:黑色人种不如白色人种和黄色人种更高贵、更具备较高的智力水平。

笑话中的心理学

刻板效应,又称定型效应,是指人们用刻印在自己头脑中的关于某个人、某类人的固定印象,以此固定印象作为判断和评价他人依据的心理现象。

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包达列夫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一个人的照片分别给两组人看,照片的特征是眼睛深凹,下巴外翘。包达列夫向两组人提供了截然相反的介绍,他告诉甲组“此人是个罪犯”,对乙组则说:“此人是位著名学者”,然后,请两组人分别对此人的特征进行评价。

此时,出现了非常有趣的现象,甲组人认为,此人眼睛深凹表明他凶狠、狡猾,下巴外翘反映其顽固不化的性格;乙组则认为,此人眼睛深凹,表明他具有深邃的思想,下巴外翘反映他具有探索真理的顽强精神。

针对同一张照片的面部特征,为什么会出现如此迥然有异的评价呢?心理学家分析说,这是因为人们对社会各类人有着一定的定型认知——把他当罪犯来看时,自然就把其眼睛、下巴的特征归类为凶狠、狡猾和顽固不化,而把他当学者来看时,便把相同的特征归为思想的深邃性和意志的坚韧性。

探究这种现象的本质,可以发现刻板效应其实来自于认知偏见,人们对不同人进行分类,然后产生了不同的固化印象,在这种印象的影响下,对不同的人群产生了不同的态度和行为倾向。就像笑话中的上帝为不同肤色的小朋友安排不同的命运一样,你也常会受限于既有的刻板印象,从而用刻板印象的信息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 修伞——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总是占据着主导地位

一个品行端正的市民拿了4把伞去修理。中午,他在一间餐馆用膳。临走时,他不小心把挂在帽子旁边的一把伞也拿了下来。

“那伞是我的,先生。”旁边桌子的一位妇人说道。男人道过歉就走了。

第二天,当男人取回4把伞乘电车回家时,刚巧碰见前一天在餐馆见过面的妇人,妇人看了他一眼,又瞧了瞧他手里的伞,说道:“看得出你今天运气很不错。”

趣评

妇人第一次遇见去修伞的男人时,误以为对方是一个偷伞的行为不端的人,当第二次遇见男人时,这种根深蒂固的负面印象仍然占据了主导地位。

笑话中的心理学

人们在第一次交往中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现象即为首因效应。首因效应也称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它是指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心理学研究发现,与一个人初次会面,在45秒钟内就能产生第一印象,形成第一印象的主要因素是性别、年龄、衣着、姿势和面部表情等“外部特征”。

首因效应本质上是一种优先效应,当不同的信息结合在一起时,人们总是倾向于重视前面的信息。即使人们同样重视了后面的信息,也会认为后面的信息是非本质的和偶然的,人们习惯于按照前面的信息解释后面的信息,即使后面的信息与前面的信息不一致,也会屈从于前面的信息,以形成整体一致的印象。

在人际交往中,首因效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每个关系的建立都肯定会有第一次见面,如果一个人无法为他人留下较好的第一印象,将不利于其人际关系的发展,至少会对他的人际关系发展进程产生负面影响。所谓的“新官上任三把火”、“先发制人”和“恶人先告状”便利用了首因效应的正面影响,很多人极为注重出现在一个陌生场合的首次印象,争取让自己为他人留下正面的印象,希望可以借此带来更好的人际关系。

◎ 位置不同——近因效应: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

约翰在朋友的陪同下来到当地相当有名的一家餐馆品尝佳肴。

上菜以后,约翰正准备拿起餐具,但他一下子傻眼了。他愤怒地说道:“服务员,这是怎么回事?昨天,我花同样的钱,买同样的鸡,你们端来的比今天的大一倍。”

服务员客气地问道:“可以问一下吗?昨天您坐在哪儿?”

“坐在临街的窗户旁边。”

“那就对了,先生,我们总是给坐在窗户边上的人端上大一点的鸡。这是很好的广告啊。”

趣评

如果“昨天”让约翰评价一下餐馆,可能他会认为这家餐馆物美价廉,但是如果“今天”让约翰做出论断,他多会认为餐馆的老板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奸商——这便是一种“近因效应”。

笑话中的心理学

“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指在多种刺激按不同顺序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在交往过程中,人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以致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比如,让你此时此刻判断一下你与某个朋友的关系,如果你们几天前刚吵过架,你就会认为你们的关系不是很好,而如果这个朋友昨天刚借给你1000元钱,你就会将你们的关系定义为“患难之交”,认为对方是你真正的朋友。

美国心理学家卢钦斯以实验的方式证明了“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在实验时,卢钦斯准备了两段文字,在第1段文字中将一个叫做吉姆的男孩描述为热情外向的人,在第2段资料中将吉姆描述为冷淡而内向的人。然后,卢钦斯将这两段材料组合成4组。

第1组:描写吉姆热情外向的文字先出现,冷淡内向的文字后出现。

第2组:描写吉姆冷淡内向的文字先出现,热情外向的文字后出现。

第3组:只显示描写吉姆热情外向的文字。

第4组:只显示描写吉姆冷淡内向的文字。

卢钦斯让4组人分别阅读一组文字材料,然后回答“吉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实验结果显示,第1组中有78%的人认为吉姆是友好的,第2组中只有18%的人认为吉姆是友好的,第3组中认为吉姆是友好的人有95%,第4组中只有3%的人认为吉姆是友好的。

通过上述实验,卢钦斯得出结论:信息呈现的顺序会对社会认知产生影响,先呈现的信息比后呈现的信息有更大的影响作用。

后来,卢钦斯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如果在两段文字之间插入描述某些活动的文字内容,如吉姆做数学题和吉姆听故事等,则大部分人会根据活动以后得到的信息对吉姆进行判断,也就是说,最近获得的信息对他们的社会知觉起到了更大的影响作用——这一实验结果很好地证明了“近因效应”。

通常来说,在社会交往中“近因效应”不如“首因效应”明显和普遍。在印象形成过程中,当不断有足够引人注意的新信息,或者原来的印象已经淡忘时,新近获得的信息的作用就会较大,就会发生“近因效应”。

◎ 陷阱——晕轮效应:为什么明星总是有很多绯闻

有一位主教出访纽约前,听说很可能被采访的记者带入陷阱,所以提前做了一些准备。当他到达纽约机场后,一名记者迎面就问道:“您想上夜总会吗?”主教想避开这个问题,便笑着反问:“纽约有夜总会吗?”

第二天早上,关于主教出访纽约的新闻,报纸的大标题是:“主教下飞机后的第一个问题:‘纽约有夜总会吗?’”

趣评

对于那些不了解主教的纽约大众来说,通过这个标题,主教自然会被视为一个声色犬马之徒——报纸的标题哗众取宠,只是通过片面的信息使大众对主教进行了管中窥豹般的解读。

笑话中的心理学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成见效应”、“光圈效应”、“月晕效应”和“以点概面效应”,指的是在人际知觉中所形成的以点概面或以偏赅全的主观印象。人们对于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好”的光圈笼罩着,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这种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像月亮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从而掩盖了其他品质或特点,所以晕轮效应也形象地被称为“光环效应”。

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做过一个这样的实验。他让被试者看一些照片,照片上的人有的很有魅力,有的无魅力,有的谈不上有魅力或无魅力。然后让被试者在与魅力无关的方面评定这些人。结果表明,被试者对有魅力的人比对无魅力的人赋予更多理想的人格特征,如和蔼、沉着和好交际等。

“晕轮效应”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即常常以偏赅全。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这就好像刮风天气前夜月亮周围出现的圆环(月晕),其实圆环不过是月亮光的扩大化而已。据此,桑戴克为这一心理现象起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名称“晕轮效应”,也称做“光环作用”。

通过上面的笑话,由此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明星总是有那么多绯闻了,人们总是对媒体关于明星的丑闻爆料十分感兴趣,对此津津乐道,然而事实上,人们所看到的关于明星的形象都是媒体所展现给人们的那圈“月晕”,或许这些故事只是媒体的断章取义,与事实的真相相距十万八千里。

◎ 最想干的事——乡村维纳斯效应:村里最漂亮的姑娘被视为世界上最美的人

上帝对一只猴子说:“可怜的猴子,你在猴王争霸赛中被打败了,你面临着被赶出猴群的命运,从此你将独自流浪,非但难以找到果腹的食物,还会面临随时遭受其他猛兽袭击的危险。我实在不忍心你过着如此艰难困苦的生活,念在你虔诚向善的份上,我准备将你点化成人!”

对于突如其来的好运气,猴子连连对上帝磕头谢恩。

上帝问猴子:“成人后,你第一件事最想做什么?”

猴子狠狠地说:“举着一杆枪打死现在的猴王,夺回我的王位,然后拥有所有的母猴!”

趣评

猴子从未体验过人类的生活,在它看来,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便是拥有所有的母猴,其实,人类世界的丰富性远远大于这一内容。

笑话中的心理学

在偏僻的乡村,村里最漂亮的姑娘会被村民们认为是世界上最美的人——维纳斯女神,在看到更漂亮的姑娘之前,村里的人再也想象不出还有比她更漂亮的人——这便是“乡村维纳斯效应”,指的是人们在认识世界时,一旦接受了一个与事实相符的解释,由于受到自我满足思维的约束,往往就无法想象出还会有其他更好的解释。

人们在认识世界时,一旦对某个问题有了合乎逻辑的解释,就会把它当做正确的解释,由此产生了自我满足感,不想再去寻找更符合逻辑的解释。“乡村维纳斯效应”出现的原因也多是人们产生了自我满足感,放弃了对事实的进一步探寻,结果导致自己的认知局限在既定的范围内,无法有所超越。

此外,正如“隧道视野效应”所诠释的那样,人们的认知往往会受到既有经验和知识的影响,在没有接触更多的信息源之前,他们无法想象认知结构之外的未见事物。所以他们便会以为自己所感知的世界便是真实的全部世界。

当发生“乡村维纳斯效应”后,人们便会以一种夜郎自大的方式与这个世界互动——如果一个人是一家公司业绩最好的销售员,便会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是这个行业里的精英;如果一个人已享受到不错的薪水收入,便会认为所谓的幸福的白领生活也不过如此。

然而,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尚且不说一个普通人根本无法将足迹踏遍世界的每寸土地,即使一个人真有本事去世界的每个地方,也不能说他已见过整个世界,因为在地球之外,在整个银河星系中,还有很多未知的事物不在人类的认知之内——永远不要以为你所看到的世界便已经是整个世界。

◎ 还没通电——心理定式:都是思维惯性惹的祸

一位吸尘器推销员到一户新人家推销电器。他敲门后,一位主妇开了门,在她还没来得及说第一句话时,推销员就冲了进去,迅速地把碎屑撒满了整个地毯。

推销员说:“女士,如果这个吸尘器不能将它们吸得干干净净,我就把它们捡起来吃掉。”主妇露出了担忧的表情:“你想加点番茄酱吗?我们是刚搬来的,家里还没通上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