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解放开封(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3042700000042

第42章 附录(4)

二十日晚至二十一日晨,我二次突击敌龙亭核心阵地,均因组织不严,两纵协调不力,未能奏效。教养院守敌于二十一日晨,为我三纵第八师歼灭。二十一日黄昏,我在充分准备和严密组织之后,对敌核心阵地发起第三次突击,—举攻占龙亭,歼敌六十六师师部。据守龙亭北华北运动场之敌,动摇混乱,在我两纵有力攻击下,二十二日晨缴枪投降。故十三旅副旅长率五百余向西北突围,也被我三纵全歼。至此,经五日夜苦战,开封战斗胜利结束。

当我发起对开封突击之日起,中野第九纵队及豫皖苏五分区部队,于十七日袭占中牟,随后控制郑州以东阻援阵地。与此同时,豫皖苏独立旅协同第一纵队,攻歼兰封之敌第一一九旅一个团,将商丘、开封段铁路破坏,保证了开封方面的作战。

自我军发起进攻开封后,蒋匪为援救该城守敌,急由鲁西南、平汉线调兵驰援,我华野及中野,则各以主力一部,迅即展开了阻援作战。华野两兵团主力,为保证开封战役胜利,于十七日向曹县,考城地区出击,由于该地区之敌先行收缩,未能歼灭有生力量。十八日,敌邱清泉集团第五军第七十五师自金乡,成武线转头西援,并以第八十三师为后续(该师十八日到徐州)。当晚我即以第一纵队,乘敌第七十五师进到成武西南安仁集地区,与第五军间隔百里行程,又系前进态势之际,向该敌施行反冲击,求歼其一部。但由于时间仓促,敌情未能判明,未形成对主突击点之兵力优势,经一夜战斗,仅给敌以重大打击,使该敌十九日未敢出战。随后我军第一,第六纵队,沿曹县到内黄段,于黄河两岸采取运动防御,节节阻击敌人。迄二十三日止,该敌连同二十日到达商丘以西之敌第七十二师,尚被迟滞于红庙寨、内黄、野鸡岗以东地区,胜利地完成了保障开封作战的任务。与此同时,我军第十纵队,由舞阳地区兼程东进,十七日进入上蔡以北一线,协同中野主力一部,阻击敌第十八军由驻马店经上蔡北援,该敌十八日拂晓,向我第十纵队阵地进攻;遭我顽强打击,毙伤其三千余,乃被遏止,不敢单独北援。

向津浦线进攻的山东兵团,亦于六月中旬扫清兖州外围,完成对该敌之包围,并已进逼济南。苏北兵团亦扫清陇海东段新安镇至东海间之敌,歼俘敌四千余人,逼迫敌人从青岛抽调第六十四师一五六旅,增防新海,从砀山调第七十四师五十一旅,增防新安镇。

四、开封战役的意义

解放开封战役,是解放战争以来我军在关内第一次向蒋匪统治多年的大城市的进攻作战。我军仅经五个昼夜的激烈战斗,即一举攻克了具有长期设防的中原战略要地——河南省会开封。四月间,******还在国民大会上发出“汴京绝可确保无虞”的呓语,六月该城即被我军攻克,这对敌统治集团首脑们,是一个极其沉重的打击,对敌军坚守中原各战略要点的信心,也是一个极大的震撼。

此次战役,我出敌意外地抛出主力集团,直取开封,并全歼开封守敌近四万人,这就完全打乱了敌企图与我在鲁西南会战的全盘部署,迫敌陷于疲于奔命的不利地位,为我造成了继续歼灭大批敌人的条件。

开封战役证明:敌加强重要城市设防的分区防御计划,已经破产,我军攻坚能力和战术水平,已大为提高。我军不仅能在有较充分准备的条件下,攻取敌人具有坚固设防和重兵集团守备的中等城市,而且亦能在战役准备不很充分的条件下,夺取敌人具有坚固设防和重兵集团守备的较大城市。

在战役中,我攻城部队坚决执行了中央的城市纪律和各项政策。在作战过程中,积极维护居民的生命财产,处处关心群众的疾苦和利益,维护了民族工商业,文化教育事业、和名胜古迹,受到了各阶层人民的热烈拥护。在战争中即有大批高级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积极报名参加我解放区工作和学习。同时,由于敌机的滥施轰炸,居民死伤惨重,完全暴露了******匪帮的狰狞面目,激起了全国务大城市人民的激烈反对和仇恨。这一强烈鲜明的对照,将深入到全国人民的心中,在政治上亦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开封战役是在情况的多变中发起的。战役指挥员善于洞悉敌之企图,毅然脱离鲁西南地区敌之主力,避免与敌在狭小地区作战,确切地掌握了战机,当机立断,毅然转兵对开封城实施突击。在战役中,集中了两个善于攻坚的纵队攻城,并布置了足够的力量打援,从而保证了战役的全胜,并达到预期调动敌来援的目的,创造了组织下一个战役的有利条件。

由于开封战役带有突然奔袭的性质,我各级指挥员,在战斗中均加强敌前观察,及时下达决心;发挥了部队的高度积极性厂保证了战斗的胜利。

开封迅速的攻克,更进一步证实了洛阳战役的经验,即对敌坚固城市的攻坚,必须在有进攻阵地依托和有充分准备的条件下进行,而此种准备,又必须依据实际情况,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否别就易遭失利。此役虽准备时间仓促,但各攻城部队都充分地重视了这一点,在战前、战中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恰当地利用攻城阵地,这是取得攻城胜利的重要因素。在战斗的最后阶段,能根据具体情况、重新调整部署,密切协同作战,充分发挥炮火威力,贯彻干脆、彻底歼灭据守核心阵地之敌,使战役获得全胜。

(摘自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战史资料初稿)

攻克汴京大量歼敌

六月上旬曾在黄河以北进行休整的兄弟部队一、四纵渡黄河南下了。我纵接受了新的任务,兼程北上,配合这支休整后的生力军,合力歼灭敌人主力邱清泉兵团于鲁西南地区。六月十二日,即与兄弟部队八纵并肩北上,向鲁西南开进,经三天急进到达睢(县)杞(县)地区时,情况变化了,敌邱兵团已经收缩,围歼困难。西兵团根据当面敌情下达了新的决心,攻击开封。

开封是河南省会,古时叫汴梁,曾是宋朝的都城。城周围有十二公里,人口四十余万,是全省政治、文化、商业的中心。当敌人在我军连续打击下,从全面防御转入了重点防御之后,它就被敌人当做防御的“重点”而重视起来,积极地修筑起半永久性的工事。匪军六十六师师部和他的十三旅及两个保安旅约三万多人守备在这里。

我纵所担负的任务是包围城东、北两面,从宋门、曹门、北门攻击。

战斗是从十七日黄昏开始的。正当我向城关逼进的时候,敌从考城增援来的一一九旅窜入了城内。深夜两点半,我二十二闭二营突入了曹关,但没有歼灭敌人,天亮后遭到了敌人的猛烈反击而撤出。我九师扫清了宋关以外的赵庄,文庄等外围据点。

守城的匪军在我一夜攻击下,不敢再据守城关,灭绝人性地纵火焚烧曹关、宋关,退缩进城内,我九师部队立即进占宋关,扑灭了大火、控制了攻城阵地。

十八日晚开始了攻城战斗,突击的部队是二十五团一营,一营也是我纵的出色单位之一,在这个营里有“张得胜连”、“戴家村连”两个模范连队,在这个营的历史上有着泊儿攻坚战、临沂阻击战、鲁中歼敌十一师搜索营、五老虎反击五军等许多光辉助战绩和荣誉,而今在攻击这中原古城开封的时侯,他们又光荣地担负了突击宋门的任务。

突击宋门的任务是艰巨的。这个历史古城的城墙用砖石三合土筑成,高两丈,厚两丈多。在这固有的条件上,敌人又设置了复杂约半永久性防御工事,在城墙外是一个巨大的三角集团地堡,环绕着城门有多道外壕、铁丝网。城楼上矗立着高大的碉堡和用砖石水泥做成的伏堡,城墙上对外利用城垛,设置着单人掩体,对内有弧形低矮的土墙或麻袋,控制着城内城外的阵地。

时间仓促,一切准备工作都是在六个钟头内作完的。爆破英雄陈佃俊,带着他的爆破队,看完了爆破道路和地形之后,就召集队员们在战地上进行了最后一次测验。他问道:“炸地堡、炸城门、炸铁丝网如何放炸药?”大家熟悉地回答说:“炸门放在两扇门之间,炸地堡放在两个枪眼之间,炸铁丝网放在柱子根上。”他们看清了实地情况,研究出于办法,情绪也更高了。这支模范的爆破队自济宁城下待命以来已经整整一年了,这的确是他们立功的时候。他们怀着一个共同的决心互传着这样一个口号,门是钢的也要把它炸成泥土,保证给突击队打开突击开封城的大门。

时间约在十一点左右,在炮火和火力猛烈的射击掩护下,胨佃俊率领的爆破员纷纷出动,奔向敌人的工事,赵文宽、刘金成、李辉和、王和献等同志接连向外壕工事送上三包炸药,放在门口的三角堡上,第四包、第五包在爆裂。接着第二步是要绕过敌人三角地堡直爆城门。杨玉贵和洛阳解放战士金见章首先完成了第一包后,全队十六个爆破员在敌人四周火力夹攻下对城门进行连续强爆,先后送上七包,一阵震天动地的轰响,把个开封的宋门炸得砖石横飞,烟雾弥漫。杨玉贵接连抢送了四次后,又把头伸在门里看了看,高兴地跑回来说:

“连长,门开了,部队可以突击啦!”说罢又带领突击队冲上去,用手往门洞里一指:“同志们,这就是,怏冲进去吧!”

首先冲进宋门的是张得胜连的九班长杨贵宣和机枪三班长王和献,他们用火力横扫着带领突击班前进。突击班的三个组分头突进了敌群,和敌人混在一起了。副班长安茂鑫带着三组冲杀了一阵之后,单身跳过一道墙,正好闯在敌人窝里,一个敌人用枪指到他的胸前问:

“干什么的?”他看见敌人也带着白袖章,机智地指着自己的白袖章骂道:“妈的,辖眼吗?自己人!”敌人正疑惑,他一连就是两个手榴弹,端起刺刀冲上去,十一个敌人全部向他跪下了。他把俘虏交给后面的战士,一出门,敌人的两挺机枪在门口架着,他忽地跳过去,一把抓住敌人的机枪筒争夺起来,并趁势往后一推,目手拔出刺刀直逼敌人胸膛,敌人的机枪手又跪在他的面前。

机枪二班长陈玉佩和四班副王贵臣、战士齐登新,在沿着城下的街巷向北发展时也和敌人搅在一起了。他们坚持打退了敌人数次的反冲锋,陈玉佩的子弹打完了,敌人约有一个班又冲上亲,他一把抓住敌人的机枪,一手摘下钢盔,向敌人头上砍去,敌人哎哟一声把枪丢下去。他马上端起缴亲的机枪对着冲来的敌人扫过去。

混乱的厮杀过去了,敌人有组织的一个营从大街上冲过来,在城门下坚持射击的只有已经负了伤的三排长刘玉胜和三班长王和献等几个人了,刘玉胜用手掐着疼痛难忍的伤脚鼓励着大家:“同志们!我们要坚持到底,不能替得胜连丢人啊!”战士们回答:“排长,你放心吧!只要有口气就丢不了阵地!”他们决心固守城门。

在南面迎击反冲锋的连长张世忠和敌人一个班混在一起,万分紧急中,他保持了指挥员应有的沉着冷静,判断敌人是不是了解情况,就机动地大声向敌人下命令:“妈的,敌人进来了,快堵住。”一班敌人慌忙地卧下去,他接着又给敌人下了第二道命令:“快把枪口朝南!”敌人很听指挥地又朝南卧下去,这时一个敌人过来和他取联系,被他一把抓住,其他敌人见事不妙,刚要动手,被他—枪打倒一个,其他全部缴枪。

在这场混战中,张得胜连的勇士们就这样勇敢机智地突破并控制住了宋门。

一连和戴家村连(三连)紧跟突击队进城后,迅速抢—下了城门楼和城墙上的地堡。

天快要亮了,敌人趁拂晓之前,集中了数十门大小炮,向着城门楼轰击。在这紧张的时刻,一连连长向全连提出了响亮的口号:“同志们,蒿里山上有个三勇士,许昌城上有个四勇士,他们就是我们的榜样,立功就在今天,逞英雄就是这个时候!”阵地上落下了大小四五百发炮弹,所有的工事、地堡大部倒塌了,但一连的同志们经受住了这个严峻的考验,突得破,守得住,坚持掩护着后续部队涌进了开封城内。

和我纵攻宋门的同时,兄弟部队八纵队也发起了向小南门的攻击。一个营突入后,因城门外三角堡没有肃清,敌火力复活,将后续部队切断了,留在城内的部队正在与敌人苦战着。

突入宋门后沿宋门大街向西发展的二十七团,临时决定给二营一个任务,就是不惜代价勇猛向前,迅速应援小南门里被包围的兄弟部队。

任务是难巨的,前边的惠济河挡住了去路,唯一的一座桥被敌人的猛烈炮火封锁着。河的对岸,敌人组织了三层火力,平房顶上满伏着敌人,成排的手榴弹向下倾倒,三层楼上是机枪阵地,各种炮也密集地向这里轰击,敌人显然是企图利用惠济河的天然障碍,阻击我军前进,但是要应援兄弟部队,必须突破这里。

四连的同志们担任了突击任务,一声巨响炸开了河对岸的一座房子,指战员们踏着河底的软泥冲过河去,只用了三分钟的时间,四连的同志们就打开了前进的重要关口。

三个连队拾过了惠济河,全营像一把钢刀一直插入西南。他们插入敌阵后,处于一面背水三面临敌的危境,敌人的排炮越打越密,房子塌了,盖工事的门板断了,桌子碎了,工享翻了,到处烧起熊熊的烈火。但是这些都阻挡不住二营指战员们应援兄弟部队的决心,机枪班长陈连品两次负伤不能动了,另一个射手接过他的机枪。四连三排排干伤亡,战士王志超挺身而出,代理指挥。五连指导员负伤了,别人给包扎,他拒绝,严厉地命令:“不要管我,赶快向前发展,剩一个人也要向嚣。”在浓烟烈火中,大家顽强地打退了敌人的反扑,打通墙壁房屋,经过一个又一个院子向前发展。他们只有一个志愿:前进!向被包围的兄弟部队前进!

六连一排副孟纪清,带领部队发展在最前头,他一手握着手榴弹,一手拿着哨子,一边打一边吹哨联系。打到仓库了,看地图已离兄弟部队不远,他向南吹吹哨子,又向北吹吹哨子,耐心地寻找着。嘘嘘的哨音终于在三层房子的对面响过来,回音鼓舞着前进中的指战员们,他们冲得更猛。兄弟部队也向外冲击,敌人在两面夹攻下溃退,两支部队迅速地汇合在一起,结成一只铁拳转向西北——开封城的中心区打去。

激烈战斗在城内展开。

二十二团发展至曹门,将二十三团接入城内,八师当即展开了三个拳头插向退缩西北部的敌人。二十二团向河南大学和北门楼前进,二十三团向教养院前进,二十四团向古龙亭前进。

向北门发展的二十二团迅速占领河南大学,七连攻占了北门东南的大地堡,但是由于干部轻敌,冒然发起对北门楼的攻击,伤亡较大,战斗失败了。二十一日黄昏,在二十二团一连顽强猛攻下,守敌一个营全部就歼。

二十三团攻击教养院的战斗是激烈而残酷的,最先突进的是七连,但敌人控制着有利地形与优势的炮火,展开了反击,七连的力量显得单薄了。一营营长张明当即亲率二、三连浮水冲过淹没双肩的壕沟,扑向反击来的敌人,在一阵浓密的手雷爆炸声和烟雾中,他们接应了七连,打垮了敌人,抢占了教养院的制高点——大洋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