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多和家人、朋友交谈可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交流是双方的、相互的,根据对方的反应,你要适当地调整谈话的内容和表达的灵活性。让家人、朋友多监督你,久而久之,表达能力就会有所提高。
当然,上面的几种方法都不会立竿见影,需要长期持久的锻炼,才会有效。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是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也应注意灵敏的原则。
******在一次和国民党谈判时,对于国民党提出的条件据理力争,这激起了国民党官员的愤怒,他们拍着桌子大叫:“这简直是对牛弹琴。”******不动声色地说:“对,是牛弹琴。”一句巧妙的回答,显示了他的不卑不亢与机智幽默。
在交往中,不光要机智灵巧,说话也需因人而异,即遇到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符合对方的心理需求,从而赢得对方的好感。那么,接下来的谈话就会顺利得多。
在与地位高于自己的人谈话时,既要表现出对其应有的尊重,又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见解,不能随声附和,一味地说“是”,这样反倒会使别人不悦,认为你没有主见。当然,必要的尊重是应该的。例如当你和老板探讨某一问题时,要在充分听取他的意见之后,再陈述自己的见解,这样即可以表达对他的尊重,又表达了自己的见解。
在与地位低于自己的人谈话时,要显得庄重大方,不要显得过于严肃或独断。你不能说的太多或者漫不经心,不能太过于随便,这样容易降低自己的威信,可以给他们一定的、自由的气氛,但要有谨慎的态度。
这种因人而异的谈话方式不仅表现了你的修养,更能让对方在与你的谈话中产生对你的尊重与信任,青年人不可不知,也不可不学。
另外,在交往中,要学会表扬别人。只懂得批评别人的人,是不会巧妙指出别人错误的。人都有自知之明,更何况响鼓不用重锤敲呢!在某些时候,表扬比批评更有效,更能让人保留面子,从而更能激发人的积极性。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谈话技巧是提升执行力的一大保证。有了这种能力,你可以在各种人物面前或场合展示自己的优点,给别人留下很好的印象,这也有助于你结识各样的朋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有助于你更好地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如果你这方面能力不太强的话,一定要注意多加练习,因为,它是你通向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
把自己变成资讯的“接收器”
资讯越多,对你提升执行力、更好地完成任务就越有帮助。
资讯是你提升执行力的一大保证。一个拥有更多信息的员工,总能多一分判断事物的能力。所以,你最好把自己变成资讯的“接收器”。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两个盲人在公园中相遇了。
一个是最近才失去视力,另一个说他17年前就已经瞎了。他以前是教堂的牧师。他说:“最怀念的是阅读的乐趣。我喜欢也习惯读很多书,但我已经有17年没能享受看书的乐趣了。”
另一个告诉他:“附近有‘国家图书馆服务中心’它是国会图书馆的一个分支机构。国家图书馆服务中心会免费给一台录音机,并提供你国会图书馆中的有声书籍录音带,不需任何费用,邮资也由中心负责。你要做的事就是打电话给他们和要一份目录。”
他以前从未听过这项服务,现在知道后非常高兴。
真无法想像,在长达17年的岁月中,他没有读过一本书或听过一卷录音带,也没有吸收任何新资讯。现在才知道有无数的人在整整的一个年头中,完全没有阅读一本书、听过一卷有声书籍录音带。这简直是荒废自己的生命!他们失去了帮助自己成长的绝佳机会。
当你在追求执行力的提升时,要确认你已完全利用身边可以取得的所有资源。许多资源就在你家附近的图书馆藏书内。
图书馆是帮助你取得许多实用资讯的主要来源——无论你专注的领域是什么。
还有成为有才能的人的一大关键,在于培养自己对周围环境的敏感性——无论这环境是指外在的周围事物或是内在的状态。例如,保持对生活的观察力及自我努力的省察;知道自己在市场上的定位;了解自己与他人的互动状况;注意周围环境变迁的潮流等。
凡是想要发展自我潜能、实现理想的人,都需要运用各种方式以获知更多资讯。
让我告诉你一个取得资讯的例子吧。
双目失明的吉姆·史都瓦在摄影棚摄影时,有人会告诉他该面对哪个镜头,提示他下面要说的话,像:“吉姆,对着2号摄影机!你还有55秒的时间想想等会儿要说的话。”这是一种通过提示的方式来想像和对焦。
但是对他而言,想像并“看”到自己所在整个摄影棚的情景又是另外一回事。要“看”到四周环境,必须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得到更多讯息。
一次,他执行上司指示接受某人的访问,地点在一家旅馆的套房里。他以前从来没有到过这家旅馆,更不用说是套房里了。但是进入房间30分钟后,他就熟悉了房间周围的事物,知道要如何走出房门,也知道浴室的位置、家具的摆设、装饰的风格等等。虽然那些家具、装潢的颜色或样式可能和真正眼睛所见到的不同,但是通过“心灵之眼”,他仍可以在内心清楚地描绘出房间的轮廓。
他如何发展出对所处环境的理解力呢?首先,聆听各种声音。声音是从哪里传来的?听到的流水声从哪个方向传来?有没有听到打扫房间时服务车穿过走廊的声音?如果有,是从哪边传来的声音?
接着他会注意空间的变化。知道走进来的方向,也晓得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需要走几步路。如果有人在房内走动,他会竖起耳朵,注意声音从一个地方被带到另一个地方需要多久的时间?
他会细心地察觉物品的质感。走进来的地板感觉上是什么材质做的?在他四周的家具摸起来是什么感觉?
气味也是获得讯息的来源。他可嗅出是不是也有人呆在这个房间,离他有多远的距离,如果那个人在吃东西,他会注意是何种味道。
“所有的线索集合起来告诉我,我所在的位置和周围的情景。”吉姆这样总结说。
“一旦离开房间,我可以比同在这个房间但视力良好的人,更详尽地描述房间的种种情况——特别是物体空间的变换或所在的位置。通常视力良好的人并不会像我一样,仔细地捕捉各种可能的线索,或感受相关的触觉讯息。”
“我的听觉、味觉、嗅感或触觉并不比视力良好的人更精确或更敏锐,起码我自己不以为然。应该说是我比多数视力良好的人,更懂得借助各种感觉去搜集各种讯息。”
在任何时刻,你的身边都存在大量的资讯,但大多数的资料并不在你当时的注意中。如果,你没有考虑到未来可使用的资讯,当你事后需要这些资料时,已经回想不起来了。
上面提到的这些事与提升执行力或完成任务有什么关系呢?事实上是——息息相关!
在执行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你考虑未来行动的走向和追求何种机会时,需要依赖许多资讯来帮你决定。所以,你如何取得资讯、资讯取得的充分与否,可以说是决定你执行成败的重要因素。
精业才会执行有力
精通你所在行业,拥有一技之长,你的执行力自然就会具有更大的竞争力。
在今天的职场,你想拥有高过别人的执行力,让自己更具竞争力,从而成为最有价值的员工,你就必须做到:以专业导向,具备又精又专的职业技能。
中国有几句古话:“纵有良田万顷,不如一技在身。”“千招会不如一招绝。”任何人,贡献给单位的都是他的专长。往往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建立在他最擅长的一点上,即建立在“一招绝”上。只要你拥有了“一技之长”,拥有了一个“绝招”,就有了核心竞争力。
一位著名的企业家说:“‘万事通’在我们那个年代还有机会施展,现如今已一文不值了。”企图掌握好几十种职业技能,还不如精通其中一两种;什么事情都知道些皮毛,还不如在某一方面懂得更多,理解得更透彻。“如果你能真正制好一枚别针,应该比你制造出粗陋的蒸汽机赚到的钱更多。”提升自我执行力的秘诀之一是: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精通它。精通自己工作领域中的所有问题,业务掌握得比别人更熟练、更精通,才会比其他人获得更多的晋升机会和更长远的发展。
中国仪仗队是世界上最好的仪仗队之一。它能够为人们所赞誉,为外国朋友所尊敬,靠的就是队员们“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的认真执行力。在仪仗队组建以后,外国元首来访,仪仗方队一般是150人。但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按最高规格派出371人。由150人的方队变成371人,排面由原来的50人延长到120人,难度陡然加大。
仅看齐就不容易。大风天气中,371人很难全部听见执行队长的口令。有人建议执行队长刘俊章用麦克风下达口令,可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在两国首脑面前用麦克风又显得不太严肃。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执行队长的口令练得标准又有力,但371人的动作却不易一致。因为执行队长身处排头位置,在长达100米的队伍里,队员听到口令的时间有先有后,尤其是排在队尾的空军,动作整整比陆军慢了一个节拍。只有三军的整齐划一,才能体现出军威、国威。他们临时规定,听到口令后,陆军过两秒钟做动作,海军过一秒钟做动作,空军马上做动作。时间的调整弥补了声音在空中传播时产生的误差。然而,这个一秒、两秒的节拍差异则要靠全体仪仗队员的几千次演练来掌握,其难度可想而知。
仪仗队员的精神启示我们: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区别就在于成功者无论做什么,都力求达到最佳境界;不论从事什么职业都不会轻率疏忽。在部队里流行着这样一个口号:“当兵不吃苦,回家卖红薯;武艺练不精,白当几年兵。”你要不想惨遭淘汰,就必须创造非凡的业绩,这就需要你的精业。
精一技者通百路。公司想要的、紧缺的就是精业的员工。员工是人生所扮演的众多角色中的一个重要的角色。要扮好这个角色,就要把“做一个精业的员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不断地激励自己去提高自身素质。从细节做起,从现在的工作做起,把自己当作乐队的指挥,把工作当作自己的艺术作品来完成。
马丁·路德·金说:“如果一个人是清洁工,那么他就应该像米开朗琪罗绘画、像贝多芬谱曲、像莎士比亚写诗那样,以同样的心情来清扫街道。他的工作如此出色,以至于天空和大地的居民都会对他注目赞美:‘瞧,这儿有一位伟大的清洁工,他的活儿干得真是无与伦比’!”
精业第一,让每一天都成为你的代表作!
只有精业,才会更加执行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