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转眼到了2007年4月,北国京城草长莺飞,玉兰洁白,桃花红艳。南京的春天比北京来得更早一些,春暖花开的时候,珊珊的腿伤也已基本康复,扔掉了拐杖,能行走自如了。
那时我对于博客的热情也已开始淡去,文章写得少了,牢骚发得多了。珊珊从文字里读出了我的状态不是很好,就来信鼓励我:“龙哥,我是一个真正支持你写作的人,我希望你能以一种舒适的状态静静地用心写作。我读你文字的时候,是能感受到你是否有这样一个很舒服的写作状态的,真的不希望你为文字所累,而是希望你能享受写作,享受生活。瞧,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呢,但真心地祝愿你可以用文字遂心遂愿!”
“用文字遂心遂愿”,这是珊珊对我的期待,但我自己也有迷惘的时候,不知道要遂什么心遂什么愿。迷上网络写作的近一年时间里,我得到了许多读者朋友的鼓励与支持,他们喜欢我的文字,给我写留言,发电子邮件,与我交流心得,让我感到非常欣慰。同时,读者朋友们又期待我写出更多更好的文字来,这无形之中给了我一种压力,我甚至怀疑自己能否应对这种压力。
坦率地说,我不是什么作家,甚至连写手也算不上,我只是一个文字爱好者。我所指的文字,显然不是字典里那些枯燥呆板的文字,而是负载着思想和情感的有生命力的文字。一切美好的人和事,情与景,都会令我心存感动,我想把这种感动用文字表达出来,与朋友们分享。然而,写作不仅需要素材,也需要心情,也就是一种良好的写作状态。心情不好的时候写出来的文字,连我自己都不忍卒读。为写作而写作,当然会很累,这一点珊珊已经看出来了。
我承认自己确实有些浮躁,需要调整一下状态了。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我去郊外踏青,看到了漫山遍野的桃花。徜徉于万紫千红之间,芳香沁我心脾,鲜花炫我眼目,不由得联想起唐代诗人崔护的“人面桃花相映红”诗句,我突然有了灵感,回家后写了一篇《艳若桃花》的散文。
我在文章中写道:“说女人象一朵花,只是一个过于陈旧的比喻,但女人的命运确实有如桃花。最美的桃花是不结果的,那是一种专门用作观赏的花,种在公园里或者幽深的私家庭院中。因为不同寻常,就容易遭人攀折,而很快香消花谢,就象女人因红颜而薄命一样。普通的桃花,比如北京水蜜桃,无论花形花色都极不显眼,但到秋天却能结出又大又甜的蜜桃。所以,我们常常看到幸福的女人往往并不美丽。但美丽不是女人的过错,相反,天生丽质是上帝的恩赐。桃花艳丽,可以装点春天;女人美丽,就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道重要风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女性美堪称美的极致,又怎能不使人心驰神往,向往之至呢?千百年来,从‘皎若太阳升朝霞’,‘灼若芙蕖出淥波’的洛神女,‘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到‘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的林妹妹,多少文人墨客,风流才子,为美丽的女人吟诗作赋,歌之咏之。时至今日,看看从T型台上款款走来的一个个风姿绰约的靓丽女子,又何尝不象一朵朵灿然开放的桃花呢?同样是美的展示,同样有诱人的魅力。”
在引用了大量古典诗词之后,我是这样给文章结尾的:“桃花红艳,引来蜂飞蝶舞,女人也喜欢以红妆装扮自己。旧时黄土高原的女子出嫁时,少不了要穿一件大红的棉袄,新疆维吾尔族新娘的盖头也是一块红色的纱巾。出嫁那一天,是一个女人一生中最难忘的节日,也是尽情展现少女最后的也是最完美的风姿的时候。选择红妆,是因为她们希望自己能象桃花一样艳丽,并以粉红的记忆来留住一生的美丽。然而,时光流转,岁月无情,最艳的花儿也要凋谢,最美的容颜也会老去。桃花谢了,来年还会再开;美人迟暮,新一代的少女又开始绽放青春。花开花又落,演绎着一代代女人多少悲欢离合的人生故事。”
写完之后,我朗读了几篇,自己感觉文采斐然,就发到了博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