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老爸老妈幸福生活宝典
3036600000052

第52章 社交生活:晚年生活也精彩(4)

老年人有很多长处和优点,比如社会经验比较丰富,对社会和人生有比较成熟和稳当的看法,但老年人也有自己的弱点和不足之处,随着生理机能的衰退,心理上也渐趋沉静,不少老年人还趋向于守旧,对社会上朝气蓬勃的新事物常常看不惯,有反感。如果只与老年同龄人在一起,容易滋长和加重守旧心理,使自己与时代离开越来越远。因此,除与老年同龄人交往外,还应该与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交朋友。

3.“忘年交”带给老年人的益处

老年人与年岁相差很大的人交往,尤其与小孩子交往,可使老年人实现精神上的“返老还童”。当老年人在与小孩一起玩耍一起交谈一起讨论时,会自然而然地用孩子们的口吻,孩子们的思想方法去考虑问题,有时真会忘乎所以,“不知老之将至”的。20世纪初举世公认的科学巨匠瑞典化学家阿列纽斯是一个爱与孩子们交往的人。当时德国政府为了笼络他,在柏林专门为他造了研究所,封他为“全能教授”,授给他最高勋爵爵位。当钦差赶到他住处时,他正在公园与一群小学生捉迷藏,高兴得甚至在草坪上打起滚来,这真正是“忘年”了。

4.提倡老年人多与中青年交友

不同年龄层次的人,有不同的生理心理特征,青年人朝气蓬勃,中年人成熟有为,老年人练达明澈。如果老年人能与中青年人多交往,结为友人,那在性格上会受到影响,兼练达有为朝气于一身。意大利前总统佩尔蒂尼,任总统的最后6年他已过80高龄,可在这6年间,他一共接见了18万青少年,并规定每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10~1l时,除特殊情况外,都要与青年人会面。有人发现,这位总统采取这一措施后,思想上不断进取,精神上富于朝气,性格也开朗积极多了。

如何与性格不同志趣不一的人交朋友

要不要同性格不同的人交朋友?能不能与志趣不一的人讲友谊?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有人可能会说“友谊是植根于相近似性情者之间的”。言外之意,性格不同,志趣不一是不能交友了。事实并非如此。一般地讲,友谊大多是建立在性格相似、志趣相近的人们之间,但友谊也同样可以建立在性格不同、志趣不一的人们之间。

首先要做到尊重对方,理解对方。一个人的性格、志趣、爱好,是与出身经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不会因为交朋友就很快改变自己长期在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不同性格、志趣和爱好,所以,要与不同性格志趣的人交朋友,不要苛求对方去改变性格,改变志趣。

其次要注意适应对方,引导对方。一般说来,性格有直率开朗,消沉孤僻之别,志趣上也有高低之分。作为朋友,应该主动适应对方的性格,如果自己是消沉孤僻不合群的性格,应该向对方学习,互相提高。

朋友之间,只要大目标一致,就有了坚实的友谊基础。至于各自的性格、兴趣、爱好,大可不必强求一律。你爱文,我爱武,你喜欢养花养鱼,我喜欢看书写作,各人有各人的脾气和兴趣爱好,互为补充,生活会更有味道。科学家的朋友不一定都是科学迷,歌唱家的知己不一定是音乐家。朋友之间都是一种情趣,都是一种性格,一种颜色,多么单调乏味,红、黄、蓝、白、青、紫、黑,多种绚丽的色彩,互相辉映,不更显得万紫千红了吗?朋友之间,求大同,存小异,这对友谊有什么妨碍呢?

老年人怎么结交新朋友

老年人退休以后,原来单位和行业的许多的老朋友渐渐地开始疏远了。回到家里,有些老年人深居简出,社交活动范围不断缩小,退到孤寂的个人狭小天地,因而往往会产生被遗弃感,似乎生活在被世界遗忘的角落。

这些老年人大多衰老得很快,不几年就精神委靡,反应迟钝,老态龙钟。他及他的子女们还往往以为这是健康原因,可是,求医进补却都无济于事。“心病还得心药医”,心理和精神的早衰才是病根。而缺少一个良好的人际交往的环境又是致病的主要原因。只要他们能够善于在新生活中结交新朋友,在朋友交往中沟通感情,赢得友谊,愉悦身心,充实自己,那么,他们即使不能返老回童,至少也能返老回“青”吧。

那么,退休老年人该怎么结交新朋友呢?美国的心理和社会学家克罗姆博士提出老年人交友的数条秘诀很值得借鉴:

1.与人相处时保持高昂的兴致和热情。一个人的热情可以产生极大的感染力。

2.不以老自居,养成首先耐心倾听他人意见,然后发表个人观点的习惯。善于倾听他人的见解,正显出自己虚怀若谷的气质。

3.发现自己言行有误时勇于承认,并真诚地表示歉意。偶有失误时,一声真诚的“对不起”,可使他人对你平添几分敬意。

4.待人慷慨大方,包括不失时机地赞美别人。笼而统之地说“这顿晚餐很好”,绝没有具体地称赞“这鸡炖得鲜嫩可口”来得亲切。

5.不传闲话,不过多地过问他人的生活细节。

6.努力记住他人的姓名。见面时说出对方的姓名,足以表明你对人家的重视。

另外,结交新朋友的范围和对象也应该注意。你的朋友虽然不能“遍天下”,书友、棋友、牌友、舞友、听友、酒友,都可以是很好的朋友,老年朋友、男性朋友、女性朋友,还有忘年交……只要你自身充满热情,只要你尊重对方,善解人意,你一定能让自己沉浸在友谊的琼浆中,获得延年益寿永葆青春的奇效。

老年人的社区活动

要做一点社区工作

老年人退休后,社区成了最重要的生活领域。社区工作要里弄中人一起来管,而日常的管理工作又会落在退休老年人身上。从某种意义上讲,老年人参加一点社区工作,也是一种社会的责任。社区工作搞好了,可以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创造一个安定的后方。另外,建设文明的社区,也可以为老年人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很有好处。当然,社区工作是很细致很繁复的,老年人在工作中要量力而行。

如何处置邻里纠纷

社区工作中大多是处理是邻里纠纷问题,而邻里纠纷又大多是由生活琐事引起的。在处置邻里纠纷中,要公平合理不偏不倚。邻里纠纷中很少有大是大非问题,往往是为了敲一只钉子、挂一只篮子一类的小事引起的,在实际生活中很难判出个孰是孰非来,只能要求双方相互谅解,“退一步,海阔天空”。

参加一点社会服务工作好

老年人参加社会服务范围极广,包括交通纠察影院检票公园值班夜间巡逻等等。参加社会服务本身是老年人“老有所为”的有机组成部分,表明社会需要老年人,老年人是一股积极的社会力量。同时,老年人在参加社会服务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多侧面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因此,老年人参加社会服务,本身又具有社交性质。

应该热情帮教青少年

教育青少年不只是教育部门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其中包括老年人,他们也要为教育青少年尽一份力。老年人总希望子孙后代能兴旺发达,这不只是指自己家庭的子孙后代,而是指千家万户的子孙后代。为了教育好孩子,使他们茁壮成长,老年人应热情主动地为教育单位做些事。这里说的帮助教育青少年,既包括对青少年进行积极主动的思想教育,也包括利用老年人自己的一技之长,为孩子们服务。

怎样避免社交场合的强刺激

在交际场合,不少青年人追求的是热烈的情感,强烈的刺激,不论是舞蹈、音乐、影视,都具有高节奏、高频率、高音响、多色彩的特征。这种交际场合,老年人是不宜去的。老年人一般说来神经要脆弱些,有20%~30%的老年人还不同程度地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他们适宜于幽静舒展、怡然自得的场合。在选择社交项目时,要结合老年人生理心理特征,选择轻歌曼舞、从容悠闲的社交方式,有时可以把社交点移往空旷的公园或市郊。

如何处理好家务和社会活动的关系

老人们大都有这样的体会:家务活看着不起眼,其实是很花时间的。有时候,明明忙了一天,结果究竟干了些什么却说不上来。其实,擦擦洗洗,缝缝补补,家务事永远也做不完。有些老人就是泡在家务堆里度过自己的晚年的。或许他们乐意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多结交一些朋友,使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无奈为家务所拖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家里待久了,一直不出去呼吸新鲜空气,感觉也会麻木。据说,在为数不少的老年痴呆症患者中,很少参加社会活动的患者占了多数。

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是老年人晚年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具有广泛的社会联系的老年人,一般都情绪乐观,精力充沛,生活幸福。那么,应该如何处理好家务跟社会活动的关系呢?

1.要充分认识参加社会活动对丰富晚年生活争取健康长寿的作用。只要思想上重视,家务跟社会活动的冲突肯定不难解决。特别是,有些老年人说是家务繁多,其实是惰性在作怪,如怕挤车,怕路远,懒得走动,那就更要先解决思想上的问题了。

2.全理安排家务,做到统筹兼顾,分清哪些是必须按时完成的,哪些是可以暂缓的;哪些是必须自己做的,哪些是可以由子女做的;哪些又是可以“社会化”,适当花些钱请有关服务部门代劳的,诸如打毛线、做鞋、缝小孩衣服,等等。

3.提高家务劳动的效率。譬如,买菜可以考虑买净菜小包装的菜,虽然价钱略贵一点,却节约了拣菜和洗菜的时间。又譬如,早上听新闻广播的时候,就是做家务的最佳时间。午饭的准备工作基本上可以一应俱全。还有,在灶前烧煮的间隙,也可抓紧时间洗洗东西。

4.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小家电纷纷进入普通人家。洗衣机、电冰箱、微波炉、电饭煲、食品粉碎机等,都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只要条件允许,应该尽量考虑购买,以减轻家务负担。这里还有一个转变观念的问题。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固然是美德,必要的消费还是需要的。时间、健康、好心情是花再多的金钱也买不回来的,老年人更应该比小辈想得通。如果子女舍不得花这钱,老人应该多“开导”,争取得到小辈的理解和支持。

最后,如果实在没有时间准备晚餐,即使上馆子也要首先考虑参加社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