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集中做透一件事
3035900000011

第11章 集中是讲究侧重点的智慧(1)

寻觅——只找能扭转命运的支点

史玉柱找准了脑白金这个点,他带来人生的第二次辉煌;比尔·盖茨发明了Basie语言程序这个点,他推出了Windows系列而成为了世界首富;格罗夫的CPU微机处理器,也卖向了全世界的各个角落。

另外,海尔找到了冰箱这个点,蒙牛找到了牛奶这个点,佛陀找到了苦这个点,牛顿找到力这个点,爱因斯坦找到速度这个点,孔子找到了仁这个点,老子找到了道这个点。……

总之,这天下无论是谁,无论在干什么行业,你若不能找到你的支点,不能找准那个撬动人生的支点,那么,你就不可能突破,不可能质变,不可能创造卓越。

许多人会问?支点和前面强调的点又有什么区别呢?当然有区别,具体的区别如下:

支点是点中的特殊点。点有大小之分,有优劣之分,有先后之分,有轻重之分。每个人都会有许多的选择点。而对如此众多的选择点,我们却只能从一个点开始人生,因为我们的一切都十分有限。所以我们就得选一个能迅速给我们人生带来突变的点。

有些点,它只能给你带来小小的改变,而支点却会给你的人生产生转折性的改变,会从质上让你飞跃。

一个没上过一天学、仅会写自己名字的农村妇女,白手起家,居然在短短的6年间,创办出了一家资产达13亿元的私营大企业!这,既不是耸人听闻的假新闻,也不是20世纪前的传奇故事,而是当今令人难以想象的真实童话!

创造这个新童话的农村妇女名叫陶华碧。说出她的名字,许多人也许茫然不知,但提起她的“老干妈麻辣酱”,却几乎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陶华碧就是打工者们几乎天天必吃的“老干妈麻辣酱”的创始人,生产这种食菜的大企业的董事长。

由于家里贫穷,陶华碧从小到大没读过一天书。为了生存,她很小就去打工和摆地摊。1989年,陶华碧用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一点钱,用四处拣来的砖头盖起了一间房子,开了个简陋的餐厅,取名“实惠餐厅”,专卖凉粉和冷面。

当时,她特地制作了麻辣酱,作为专门拌凉粉的一种作料,结果生意十分兴隆。有一天早晨,陶华碧起床后感到头很晕,就没有去菜市场买辣椒。谁知,顾客来吃饭时,一听说没有麻辣酱,居然都转身就走。她不禁感到十分困惑:怎么会这样?难道来我这里的顾客并不是喜欢吃凉粉,而是喜欢吃我做的麻辣酱?此事对陶华碧的触动很大。机敏的她一下就看准了麻辣酱的潜力,从此潜心研究起来……经过几年的反复试制,她制作的麻辣酱风味更加独特。

由于她发现了这一商机,这一支点,于是,她立即改行做“老干妈麻辣酱”,接着就开始了她的创富人生!

一个人的成功不是看他做了多少件事,而是看他把哪一件事做好了。

德鲁克在《有效的管理者》中提到那位著名的总裁,他一生只做了三件事,但却极大地改变了公司的命运,使公司由籍籍无名变成世界性的公司。比尔盖茨成功的秘诀也在于只做他最擅长的事,就是研发软件,而把他自己未必擅长,也没有时间、没有更大兴趣的管理职责交给鲍尔默。

李嘉诚也是如此,他把许多事情转包给别的公司干,而且有意让他们获利。反观常人,非常容易被繁杂小事围困,当然许多小事在开始的时候不得不做。但有远见的人、有毅力的人却能够尽可能地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有巨大转变作用的事务上,最终能够达到“四两拔千斤、巨擘动全球”效果。我用一句唐诗来描绘他们超越闲杂事宜、致力巨大变化的行事风格:“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靳羽西用口红改变中国的人。

她说:我商业上的真正成功,是从我找到“口红”这个支点开始的。“我用一只口红改变了中国很多人。”对自己的成就,羽西毫不谦虚。

1986年到1987年她开始制作和主持104集的《世界各地》,成为了中国电视史上第一个外籍华人主持人。我发现,在《世界各地》播放之前,中国连电视台主持人都不用口红,而节目播放之后,无数的女性都开始模仿羽西梳童花头,抹口红,甚至模仿她活泼的说话方式。

1992年,羽西创办了羽西公司。当时的羽西,没有任何商业管理经验,同时,中国的女性也很少化妆,根本没有市场可言。她惟一能给予公司的还是她一贯的精神:要做就要做最好的。在前任丈夫的支持下,她花重金投入在品牌研究上,雇了最好的实验室、研发和包装人员,最后研究出来的产品一如她所希望的:适合中国人的皮肤。

结果,她成功了。

寻找,是我们一生的痛,我们每个人都在路上寻找着。有人找到了属于他的点,他就成功了。机会并不对称,而有人一生都没有找到那个属于他的点,就会忙碌一生,一无所有。

找到支点除了天意之外,在后天的努力上也是有境界之分的。

自古以来,凡是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人,必然经过三种找点境界:

“玉露凋伤,金风乍起,我一夜无眠,独自登上高楼,望遍了通往远方的路。”这是第一种找点境界。

“日夜相思,容貌憔悴,衣带一天天宽松,人一天天消瘦,但是,为了她,我将至死而无怨无悔。”这是第二种找点境界。

“在人群里找了她千百遍,蓦然间一回头,却发现她站在灯火冷落的角落里。”这是第三种找点境界。

我们再看看著名作家余华又是怎样在写作中找到支点的呢?他说:

我想写一部更有魅力的小说,但不知道该怎么写。一天,我偶然听到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一生的苦难,家人相继而去,但他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这首歌深深打动了我,并让我想到小说题目应该叫《活着》。

由一首歌激发的题目,成为余华这部小说的支点。这个支点一旦找到,便基本决定了小说的发展方向和叙述深度,决定了小说最后能走得多远。正像是卡尔维诺找到人可以活在树上这个点,卡夫卡找到人变成甲虫这个点,他们的作品便成功了一半。

长板——只做自己最擅长的事

世界上的知名品牌成千上万,但许多成功的企业仍然在做着自己最熟悉的行业。像可口可乐、麦当劳、肯德基都是如日中天的品牌,可是如果哪一天麦当劳也去做抽水马桶,做杀虫剂,你听了会是一种怎样的感觉?所以说,用专业的态度做最擅长的事是企业永续经营的不二法门。

张朝阳说,做最拿手的事,最易成功。他讲过这样的故事:

因为朋友淡出商圈而转让花店,陈世朋接手了这家花店,做了店主。鲜花是陈世朋所喜欢的,但是经营花卉他并不在行。接手花店几个月了,陈世朋的生意始终清淡。

陈世朋分析,开花店,最重要的应该是位置。看来是花店所处的位置不佳,影响了鲜花的出售。正当他准备关门歇业、另起炉灶时,距陈世朋花店不远处又有人新开了一家花店。抱着观望的心态,陈世朋倒要看看那家花店究竟经营得如何。

没曾想数日后,那家花店风生水起,生意越做越红火。如此看来,陈世朋的花店“位置论”有失偏颇。

闭门思过,陈世朋终于想明白了,生意萧条的根本原因不在于“位置”,而在于自己对花店的经营业务“不熟悉”——不是说“不熟的不做”吗?陈世朋陷入沉思……

砰,砰,砰,一阵敲门声传来,一位老同学火急火燎地请陈世朋去抢修电脑。陈世朋立即拿起工具包,披衣出门。到了老同学家,三下五除二,一直死机不动的电脑很快恢复了活力。老同学紧蹙着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陈世朋你真行!干脆开个小店专修电脑吧,现在像我这样会用电脑但不会修电脑的人很多,你专修电脑生意一定不会差!”

对呀,自己精通电脑,为什么不做自己最熟悉最拿手的事情呢?陈世朋瞬间作出了决定:关掉花店,开一家电脑维修店!

由于轻车熟路,技术精湛,陈世朋赢得了很多电脑用户的青睐。有的电脑IE浏览器打不开了,有的电脑打印机连不上了,有的电脑完全黑屏什么都不显示,有的电脑由拨号上网改装宽带问题频发,有的电脑重要数据被破坏需要恢复,有的电脑被病毒感染不能收发电子邮件,有的电脑不能打开下载的软件……面对五花八门的电脑“病症”,陈世朋都能一一救治,手到病除。

不仅坐店维修,陈世朋还应客户的要求,提供上门服务。就这样,“修电脑,找陈世朋”像广告词一样,竟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出了口碑。昔日的花店消隐了,如今的陈世朋电脑维修店在当地已是家喻户晓。

如果说细节决定成败,那么做最熟悉的事,便会使所有的细节了然于胸,既然成竹已经在胸,岂有不胜之理?如果说知识就是力量,那么做最拿手的事,就是在某一领域内使思维趋向“全知”,“全知”必能驱动头脑获得“全能”的力量。因此,做最熟悉的事,做最拿手的事,最容易成功!

踢足球和打篮球哪个难?

对阿根廷人来说,打篮球难;对美国人,踢足球难;俄罗斯人,两个都不难;对中国人,两个都难。如果把这个比较用到企业管理上做举例说明,它又说明什么呢?

说明难易是相对而言,企业选择做什么要清楚自身的优势是什么,切忌做自己喜欢却不善长的行业。

万科在2000年的时候,手中有两个行业:万科地产和万佳连锁,两个行业都很有发展前途。许多行内人士羡慕万科的经营模式:“一手房地产赢利来源,一手零售现金流,要赚钱有房地产,要规模有连锁零售。”

果然如此吗?万科真的有俄罗斯人打篮球、踢足球都行的本事?万科人却不如此自信。只能选择一个放弃另一个也就是打篮球和踢足球只能选择一项。

当时万科在两个行业的资源配置:资产90%在地产、万佳只占10%,管理团队的95%在地产、万佳仅占5%;同行业上的比较:上市企业的70家房地产公司,万科的规模和赢利能力排第一,而零售行业,万佳在广东省排第一,全国第十四。对万科来说,经营连锁零售要比房地产难度大得多,所以万科卖掉了万佳。

至今,还有人为万科卖掉万佳惋惜。对万科老总来说,卖掉万佳的那一刻松了一口气:总算把万佳卖掉了。

木桶原理告诉我们: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不是由最长的木板决定的,而是由最短的木板决定的。我们姑且称这种理论叫做“木桶原理之短板理论”。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值得思考:当我们用尽全力把这块短板补上之后会发生什么?会让这只木桶比其它的木桶装的水更多吗?显然不能。相反,如果把重点精力花在补长木桶的长板上,让长板更长,当长板的长度达到足够长的时候,又会发生什么呢?我们可以抓住这块长板从深井里打水,也就是说这只木桶产生了区别于其它木桶的新的价值,从而使得这只木桶能从其它木桶中脱颖而出。

能够让这只木桶脱颖而出的原因是什么呢?答案是——价值创新!

木桶原理之长板理论更强调要设法帮助你发展优势,提升专长,而不是一味补短。让你的优势和专长能够得到更好的补充,你就更有希望在将来通过自己的优势和专长为组织创造更高的价值,或者说为组织带来价值创新。

需要说明的是,木桶原理之长板理论虽然强调要加长长板,但并不表示不支持补长短板。短板也需要适当补充,否则,如果木桶的短板太短,可能会使木桶失去木桶的基本功能,比如,短板的长度为0,木桶将完全失去其基本功能,即使短板的长度不为0,比如达到正常板长的1/5,那么,要从深井里打满一桶水上来,要打五次,这样,虽然这只木桶的长板很明显,但是,因为短板太短,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长板的功效。但是,如果短板的长度已经达到了正常长度的80%,是否还要补上剩余的20%呢?这个时候,就需要考虑成本的问题了。因为在现实中,我们知道,要补上这20%的短板,所投入的精力和成本可能比让长板的长度增加一倍的投入还要大。因此,在这个时候,努力去补长这块短板,还不如努力加长你的长板。

从边际效益的角度来看,加长你的长板往往比补充你的短板更加经济。因为这块板之所以在以前能够成为你的长板,往往是因为你在这个方面有很兴趣,或者有过特殊的经历,或者受过专门的锻炼和教育,因此,在加长你的长板时,除了组织为你提供了外部的牵引力之外,你也有很好的内驱力。这两个力的合力,将会使得你获得更快的成长速度。

值得一提的是,你的长板往往不只一个,选择哪块板作为加长的对象呢?DPM主张,要综合考虑你的价值观、个人梦想、兴趣、专长、性格取向,还要结合组织自身的发展趋势。

张朝阳说:一个优秀的领导就是让员工做他们最擅长做的事情。一个人惟有用其所长才能充分实现他的价值,企业的员工也是这样。当一个员工的长处得不到发挥时,他可能很平凡甚至很平庸,反之当他的天生优势与他的工作相吻合时,他就可能出类拔萃并很优秀。了解员工并能让他们做最擅长的事,可能是当今公司和经理们面临的最重要的挑战。

集中资源做最擅长的事。一个创业的团队、一个刚起步的企业,经验有限,资源更有限,千万不能搞多种经营,一定要集中精力、集中资源干自己最擅长的事情,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也是最有效控制风险的途径。

创业公司与行业内大中型公司相比,并不具备人力、资金、渠道、管理、品牌、信用、联盟等各方面的比较优势;创业团队引以为豪的所谓的技术创新或者商业模式创新,至多只是在某个小领域、某个短暂阶段的局部领先。因此,创业企业的头等大事不是搞所谓的“多种经营”,而是必须尽快抓紧时间,集中全力充分发挥把自己现有的优势,同时赶快弥补不足之处,确保不让劣势演变成致命伤。攥紧拳头出击最有力,张开五指力量就大为削弱。创业公司在初始阶段切忌分散资源和精力,一定要把最擅长的最具优势的领域做好、做透、做大、做强。

能力——只做最有把握的事

《人与自然》节目曾经播放过这样一个画面:在一望无际的非洲拉马河畔,一只非洲豹向一群羚羊扑去,羚羊拼命地四散奔逃。非洲豹的眼睛盯着一只未成年的羚羊,穷追不舍。在追与逃的过程中,非洲豹超过了一只又一只站在旁边惊恐观望的大羚羊。但对那些和它挨得很近的羚羊,它却像未看见一样,一次次放过它们。终于,那只未成年的羚羊被凶悍的非洲豹扑倒了,挣扎着倒在了血泊中。

那只豹子在人类看起来是有点傻。可是豹子为什么不放弃先前那只小羚羊而改追其它离得更近的羚羊呢?因为豹子已经跑累了,而其它的羚羊并没有跑累。如果在追赶途中改变了目标,其它的羚羊一旦起跑,转瞬之间就会把疲累不堪的豹子甩到身后,因此豹子始终不丢开已经被自己追赶累了的羚羊。

由此可见,当机会来临的时候,适当傻点也是一种哲学。在追逐机会的中途可能出现各种目标的诱惑,如果你为之停留,最终将一无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