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长安后,这位王先生还是终日沉溺狂欢。可有一天,当他听说皇帝召见龚遂时,便对看门人说:“去将我的主人请到我的住处来,我有话要对他说!”
龚遂还真来了。王先生问:“天子如果问大人如何治理渤海,大人当如何回答?”龚遂说:“我就说任用贤材,使人各尽其能,严格执法,赏罚分明。”王先生连连摇头道:“不好!不好!这么说岂不是自夸其功吗?请大人这么回答:‘这不是微臣的功劳,而是天子的神灵威武所感化!’”
龚遂听从了他的建议,按他的话回答了汉宣帝,宣帝果然十分高兴,便将龚遂留在身边,任以显要而又轻闲的官职。
从上面的历史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做人,最忌讳自表其功,自矜其能,凡是这种人,十有八九要遭到猜忌而没有好下场。当年刘邦曾经问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兵?”韩信说:“陛下带兵最多也不能超过10万。”刘邦又问:“那么你呢?”韩信说:“我是多多益善。”这样的回答,刘邦怎么能不耿耿于怀?
韬光养晦是聪明人之举。三国时的刘备,白门楼绞杀吕布后,不得不屈身于曹阿瞒篱下,每天下田浇菜学圃,摆出一副胸无大志的样子。特别是在与曹操“煮酒论英雄”时,刘备因曹孟德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惊恐曹操早有杀他之心,不觉将手中匙箸落与地上,自己却趁雷声大作,借故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以至消除曹操对他的杀心,后来,刘备以借兵擒截袁术为由,脱离曹操的掌心,最终成就三国鼎立之势。
在一般情况下,人们是不会同一个“温顺”之人计较的,所以,一些识时务的能人俊杰,面对各种可能的嫉妒,常会采取圆滑稳重的处事方法来保全自己,以免招来各种暗箭的伤害。
老子说:“大象无形,大音稀声,大智若愚”。这不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一个人成熟、睿智的标志。而《周易·上经》之《坤卦》篇:“六三,不显露、炫耀才华,固守柔顺之德,即使辅佐君王,亦不居功自傲,会有善终。”这些古训都在告诫我们,守住内心,该藏时藏,该露时露。藏露有时,做个糊涂的精明人。一个人想要有所成就,就要时刻注意检点自己的言行,不要太露锋芒。对于取得的成绩不要张扬,这样的处事原则会让你远离很多的是非。如果你锋芒太露了,很容易就会惹祸上身。
韬光养晦不仅是一种生存策略,也是一种美德。一个甘愿处于次要位置的人,一个谦卑的人,最后会赢得大家的尊重和爱戴,这样的人在领导位置上也能好好地服务他人。而一个骄傲的人,一个锋芒毕露的人,常常因为无法接纳他人的意见,从而失去他人的支持,最终常常被降到卑贱的地步。韬晦需要一个人的智慧,有了这种智慧,你才能在事业上应变自如,无所不能。
人生在世,无论贫富贵贱,穷达逆顺,都免不了要和名利打交道。现在,有更多的人看重名利了。时下找领导个别谈话的,相当多的是反映个人的“实际问题”,说到底是个名利问题。一些单位人际关系紧张,也往往由名利问题引起。过重的名利思想给人带来无穷的烦恼。由此可见,树立正确的名利观,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十分必要的。首先,要做到信仰至上。人生总会有所追求,一个人如果心中没有远大的目标,势必就会看重眼前的名利。要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总要有肯于为之奉献、为之牺牲的东西。其次,要做到不攀比。不少人向上司张口的真实心态,有时并不是计较一职半级,也不是缺几十块钱,而是出于同他人比较后产生的挫折感、失落感、不公平感。再者,要做到控制物欲。名利本身并不是人生追求的最终目的,追求名利主要还是为了满足欲望。因此,要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必须从根本入手,控制住自己的物欲,达到“人到无求品自高”的境界。
守住内心,该藏时藏,该露时露。藏露有时,做个糊涂的精明人。郑板桥说:“难得糊涂。”其实有时候糊涂一点,比耍小聪明好。三国时的杨修够聪明了吧,可是他喜欢接将领的话,将领的隐私也被他猜透,所以曹操很恼火,在“鸡肋事件”中把他杀了。做人切忌恃才自傲,不知饶人。锋芒太露易遭嫉恨,更容易树敌。功高震主,不知给多少臣子招致杀身之祸。适时“装傻”,既有效地保护自己,又能从容地观察形势。
与上司交往最重要的技巧就是适时“装傻”:不露自己的高明,更不能纠正对方的错误。人际交往,装傻可以为人遮羞,自找台阶;可以故作不知达成幽默,反唇相讥;可以假痴不癫迷惑对手。你必须有好演技,才能仅得可爱,“傻”得恰到好处。谁能不识使中真相谁就会被愚弄;谁能不领会大智若愚之神韵,谁就是真正的傻瓜、笨蛋。有时候,装傻也是迷惑敌人、以退为进的策略。该装傻时就装傻,该趴下时就不能站着。
关于傻人,美国历史上有一个流传颇广的故事,一个美国少年从小“犯傻”,曾有人将5美元和一角钱的硬币一起丢在他经过的路上,他却总是捡起那枚面额小的,从不例外。有同情他的人问他为什么不捡那个大的,那孩子白眼一翻,“我要是捡起大的,那谁还会扔钱?”这个孩子就是原来的美国总统约翰逊。一个连大小都分不清的“傻子”当了总统,世上的事情总是这么透着古怪。事实上,能成就一番大事业者往往在某一方面显得傻里傻气,姜子牙未显时,曾在妻子严令下尝试做生意,却不料贩猪猪贵,卖羊羊贱,改卖面粉、豆腐,不是风吹就是马踏,钞票没赚上,妻子的耳光倒是吃了不少。可大商朝六百年“铜底铁帮”的江山,硬是毁在这样一个“老傻子”手里。
与傻相对的是精明,没有人不希望自己聪明点,可是老百姓断言:“聪明不过乞丐,伶俐不过太监”,古代的文人多读了几天“子曰诗云”,大多就要聪明一点,不是上知天文,就是下知地理,如簧之舌往往能说的天花乱坠。但聪明的文人结果总是不太好,杨修才华横溢,聪明写在脸上,惹得曹丞相不耐烦,“咔嚓”一下砍掉了他那聪明的脑袋。
作为一个人,尤其是作为一个有才华的人。要做到不露锋芒,既有效地保护自我,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不仅要说服、战胜盲目骄傲自大的病态心理,凡事不要太张狂太咄咄逼人,更要养成谦虚让人的美德。所谓“花要半开,酒要半醉”,人生也是这样。当你志得意满时,且不可趾高气扬,目空一切,不可一世,这样你不被别人当靶子打才怪呢!所以,无论你有怎样出众的才智,但一定要谨记: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不要把自己看成是救国济民的圣人君子似的,还是收敛起你的锋芒,夹起你的尾巴,掩饰起你的才华吧。
难得糊涂,是人屡经世事沧桑之后的成熟和从容。这种糊涂与不明事理的真糊涂截然相反,它是人生大彻大悟之后的宁静心态的写照。真正的智者,是曾沧海阅尽人间兴衰,从苦辣酸甜的百味中,体验到人间争强好胜的无聊,争名逐利的无耻,从而淡泊功名利禄,不去计较个人的成败得失,一切都淡然处之,以静养心。此即前人所说的“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
坚守内方外圆的处世之道
孔子对内方外圆的理想人格曾作过生动的比喻:“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淄?”至坚者磨而不薄,至白者染之于涅(一种黑色燃料)而不黑。它们能适应外部环境,即使在不利的境遇中也能保持自己坚硬和洁白的本色。孔子还把这种理想人格比做松柏:“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众木纷杂,但只有松柏才能在严寒季节保持青绿之色,它能圆润地应付有利和不利的生存境遇,从而坚守自己不变的本性,真正做到内方外圆、外柔内刚,成为和而不同的典范。孔子的比喻展示了他所提倡的理想人格的本质特性,标示了一种高尚的人生哲学。自此以后,坚韧不拔、坚贞不屈、洁白不染就成了深受人们赞颂的优秀品质,松柏常青的精神更成了志士仁人自我塑造和一生追求的崇高品格。
《周髀算经》里有言:“方属地,圆属天,天圆地方”。古代曾以圆方作为天地的代称,寓意为在不断追求完美的过程中,永葆恒久的生命力。“方”,乃为人之本;“圆”,乃处世之道。方在圆中,圆融于方,两者相互交融。总之,合理运用“方圆”之道,就能无往不胜,所向披靡,无论是超进,还是退止,都能泰然自若。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为人处事都离不开方圆之道,所谓“方”,即表现于外在的性格和方法;“内”,即深积于心中的气度和态度。古人常说“内方外圆”,正是说出了此中道理。人生的巧妙正在于合“内方”与“外圆”为一,即内心刚直,外表柔和,不张扬自己,夸大自己,而是求心中的既定目标。
大家知道,“方”的直接意义就是“直”,即内心中那种敢于求取认定人生目标、敢于开拓自己行动等一系列敢作敢为的胆量、气度和决心。通俗讲,为了成就自己,不惜一切,宁折不屈,能够在各种困境中屹立身心,与人竞争;那么,为人处事,为什么又需要“外圆”呢?因为人与人之间总存在许多不可直说的微妙关系——你所想的,也许正是别人所想:你所需要,也许正是别人所需要。凡善取“外圆”之道者,即成;凡背离“外圆”之道者,即败。为什么铜钱是内方外圆?这就是中国辩证哲学的集中体现,做事要方,做人要圆。
“圆”,是中国道家通变与趋时的学问。而“方”,是中国儒家人格修养的理想境界。可以说,圆方互容,儒道互补,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精神。
内方外圆,是精辟的为人处世原则。它并不是老于世故、老谋深算者的处世哲学。这其中,“内方”,表明了对自己理想、原则和信念的坚持,而“外圆”,则表述了与周围环境融洽协调,以减少阻力和矛盾。
生活在这纷繁的世界,做人难,要做个人人喜欢的人就更难。纵观世界历史,大凡能成就伟业者,无不是深谙做人之道。知道做人何时应该进,何时应该退,何时应该发脾气,何时应该深藏不露。那些成大事者,多是方圆通达,在危难时刻总能把做人的机智技巧运用得淋漓尽致。李嘉诚做的就很成功,李嘉诚的高明之处正在于他以商家之眼看到了做人做事的方与圆,所以紧紧抓住“做事要方,做人要圆”这条生意法则,不管再什么场合,什么环境,他都坚持这条法则,所以成就了自己丰富的财富人生!
方不是呆板,圆不是奸猾,方是做人的脊梁,圆是处事的锦囊,是聪明者适应社会、协调乾坤的行为准则。做人要外圆内方,办事要刚柔相济,交友要有所选择,说话要恰到好处,沟通要讲究技巧,处世要乐观豁达。人立于世,必得在社会上行走,少不了要和人打交道。
为人处世无方,会使你到处碰壁、寸步难行;为人处世得法,会使你柳暗花明、事半功倍。
“方”是为人之本,“方”是人格的自立、优秀的品质与价值的彰显,是对人类文明的坚定追求。纵观古今中外,最受欢迎、最受爱戴的人士,无不具有着“方”的痕迹。如果没有“方”的灵魂,人就会有悖于社会伦理,就会遭到众人的唾弃。成功学家说,人的心灵杰出,行为才会杰出;人的内心美好,气质才会美好。因此,“行方”,就要为人正直如山、诚实守信、谦逊宽容及互敬互助。
做人要圆。这个圆决不是圆滑世故,更不能是平庸无能,这种圆是圆通,是一种宽厚,融通,是大智若愚,是与人为善,是居高临下、明察秋毫之后,心智的健全和成熟,是不因洞察他人的弱点而咄咄逼人,也不因自己比别人高明而盛气凌人;任何时候也不会因坚持自己的个性和主张让人感觉到压迫和恐惧,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随波逐流,要潜移默化影响别人而又决不会让人感到强加于人……
当然这需要极高的素养、悟性和技巧,这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圆的压力最小,圆的张力最大,圆的可塑性最强。这圆好做又不好做。好做是因为如果人真正有大智慧、大胸襟,真正能自强自信心态平和心地善良,凡事都往好的一面想,凡事都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为他人着想,人的弱点皆能原谅,即便是遇见恶魔也坚信自己能道高一丈,如真的那样,人还有什么做不好呢?
你是墨守成规还是审时度势
“墨守成规”出自明·黄宗羲《钱退山诗文序》:“如钟嵘之《诗品》,辨体明宗,固未尝墨守一家以为准的也。” 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成规: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方法。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墨守成规,形容思想因循守旧,只知道按照老规矩办事,而不求改进
这是个有名的历史典故:有一回,楚国要攻打宋国,鲁班为楚国特地设计制造了一种云梯,准备攻城之用。那时墨子正在齐国,得到这个消息,急忙赶到楚国去劝阻,总共走了十天十夜,到了楚国的郢都立刻找到鲁班一同去见楚王。墨子竭力说服楚王和鲁班别攻宋国。楚王终于同意了,但是他们都舍不得放弃新造起来的攻城器械,想在实战中试试它的威力。
墨子说:“那好,咱们就当场试试吧。”说着,解下衣带,围作城墙,用木片作为武器,让鲁班同他分别代表攻守两方进行表演。鲁班多次使用不同方法攻城,多次都被墨子挡住了。鲁班攻城的器械已经使尽,而墨子守城计策还绰绰有余。
鲁班不肯认输,说道:“我有办法对付你,但是我不说。”墨子说:“我知道你要怎样对付我,但是我也不说。”楚王听不懂,问是什么意思。墨子说:“公输子是想杀害我。他以为杀了我,就没有人帮宋国守城了。他哪里知道我的门徒约有三百人早已守在那里等着你们去进攻。”楚王眼看没有把握取胜,便说:“好了,我决定不攻打宋国了。”因为墨子善守,后来就把牢守称为“墨守”。但这个“守”一般都已不指守城,而多指守旧。
“审时度势”出自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刘欲华试以完大典;俱审时度势;切中事理。”用来指对形势有洞察力,能够准确观察分析时势,估计情况的变化,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分析利用条件达到活动的最佳效果。
那么在职场中,你是墨守成规还是审时度势呢?答案是肯定的。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或许会有一些先哲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历史毕竟已经成为过去,如果不能审时度势、因势利导,是很难有所成就的。
所谓审时度势,简单说,就是研究时局的现状,判断事物的发展趋势,它是策划人必备的能力之一。
“时”有三种,一是好时机,二是坏时机,三是一般时机。时机好,就能事半功倍。反之,时机不好,就会事倍功半。时机一般,全靠努力,没有多少取巧的余地。
“势”也有三种,一是强势,二是弱势,三是均势。势强时,如同从山上滚石头,不可阻挡。势弱时,如同从下面往山上滚石头,费力多矣,还不一定能成功。在均势时,就像在平地上滚石头,全靠实力,没有多少借用的余地。
当然,作为一种政治谋略,审时度势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诸葛亮的“隆中对”,就完美地体现了审时度势的三大要点。
第一大要点:认清时势,顺应时势。
审时度势的第一步,就是弄清当前时机的好坏,以及双方势力的强弱,并在此基础上决定进退攻守的策略。在“隆中对”中,诸葛亮策划的第一步就是让刘备“识时”和“识势”。他说:“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