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道德高于一切
3032500000003

第3章 心纵如马,道德为缰——道德是人性丛林的最高准则(2)

到底是什么人做了好事还不留名呢?回到家,看到进户门有被人撬过的痕迹,她万万没想到,家人开始猜测,是小偷入室行窃,碰巧看到昏迷的女主人,于是一丝善念闪过,救人一命。难道自己的救命恩人竟是一个小偷?沈平不愿相信,她四处打听,想找到恩人的下落,说声谢谢。

那天,她听说派出所抓了一个“开锁大盗”,是这一带的惯偷,她心里一咯噔,会不会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她当即跑到派出所,向民警打听犯人的情况。得到民警的配合后,又找来那天值班的护士当场辨认。

虽然她并不希望自己的恩人是个小偷,但事实是,那个叫王文的“开锁大盗”就是那天救了她一命的人。她心中百感交集,不管对方身份如何,在危难关头能救人一命,就说明他良知未泯。她跑到派出所,给他送去两套新衣服,坦诚地和他聊天,并要认他做干儿子。她像对待亲儿子一样谆谆教导。在她的感召下,王文最终供出了全部罪责。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她还为他策划好了今后要走的路,她说:“你不是很会开锁吗?因为开锁才走上犯罪的道路,你对所有的锁都很了解,可以研制出一种新型的防盗锁呀。”

一个入室行窃的“开锁大盗”最终成了防盗锁的专利获得者,并得到减刑的奖励,王文的人生被彻底改写。他知道,这一切归功于他的“妈妈”沈平。

当初,他的一丝善念,救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性命,而这个女人,又用自己的善良改写了他的命运。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当中,都有一些与生俱来的善念,生活或者学习的过程就是保护发扬这种善念,使之放出更耀眼的光芒。这种善念就是我们的道德情操。

身处急剧变革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每一个普通人都面临着贫富差距拉大,企业改革,股市非理性繁荣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人们身处其中又常常感到被自私、虚荣、妒嫉、仇恨、贪婪和背信弃义等不道德的情感所包围,因而更加向往感恩、大度、慷慨、正直、勤俭、自我克制等人性的美德。其实这种美德并没有泯灭,她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她就是一双无形的手,牵引着我们走向善的那个方向。作为领导者,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情操的同时,还要牢牢抓住道德这只手,通过更多对“人性”的了解,真正在工作中通过我们政府的引导,提高全民族的素养,让社会公共伦理道德观念得以提升。让我们的道德环境能够适应中国飞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

世界是如此奇妙!每个人把心中的善念释放一点点,温暖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温暖,生活会变得更美好!

铁肩担道义

所谓道义,泛指人们精神领域的道德感和正义感,简单的说来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做人的约束、规范、规矩。道义本身就是用来维系和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个体和群体准则。因此,道义起到的是约束、指导、调整、规范人际关系的作用。

自古以来,道义都是仁人志士孜孜以求的人生目标。孔子认为,一个合格的君子不应该担心自己的财富不充足,而应该始终担心自己的道义境界不够高。东晋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在《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一诗中说:“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常勤。”他觉得孔子所说的是自己一生服膺的信念,只是孔子的道义境界太高了,他只有努力的加强修养一步步的接近这个目标。唐代诗人李山甫在《酬刘书记一二知己见寄》一诗中也说:“自喜幽栖僻,唯惭道义亏。”由此也可以看出他追求道义完美的人生态度。能够将道义原则贯彻到自己的一生之中,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千百年来,人们对行为符合道义标准的士人总是津津乐道,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能够做到的人并不是很多,惟其难能,所以可贵。翻一翻中国的古籍,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历朝历代总能很轻易的搜检出许多舍生取义、为道献身的事例。直到今天,我们读来仍然禁不住心潮澎湃、无限敬仰。

《世说新语》中曾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东汉有名叫荀巨伯的人,一次去看望远方生病的友人,恰逢盗贼侵郡,友人对他说:“我马上就要死了,你快点逃吧!”巨伯说:“我远道而来探望你,你让我独走,舍义求生,这岂是我荀巨伯的所作所为啊!”盗贼入城后,对荀巨伯说:“我大军到来,全郡皆空,你是什么身份,怎敢一个人在这里?”巨伯回答:“我的朋友身染疾病,我不忍丢下他偷生,宁愿替他受死。”盗寇相互说道:“咱们这帮无义之人,却进犯了有义之国呀!”因此贼兵撤退,全郡获得安全。

是道义的力量,让荀巨伯冒着生命危险守着自己的朋友,更是道义的力量震退了盗贼。道义是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人们在处理相互关系,采取有效行动之前,把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放在首位,宁愿自己吃亏受苦,也不损害他人殃及无辜。道义是对敬畏和忠诚的最好诠释,是“身无分文,心忧天下”的责任感,是“我为人人”的人文关怀,是一种对他人负责的高尚境界,是发自心底的一种社会责任。

陈晓兰原本是一位医生,在工作中,她发现很多医疗仪器都存在问题,对病人危害极大。医院为了增加收益,低价购买的医疗仪器大都不符合国家标准,她依然辞去了工作,走上了检举伪劣医疗仪器的道路。她用了二十年的时间,不惜冒着危险亲自体验伪劣器械并收集证据,揭露了医院的“潜规则”,举报了二十多种伪劣的医疗仪器,让人们能够得到更好更安全的治疗。她付出了时间,付出了汗水,付出了青春。是道德促使她秉持正义,是道义促使她坚韧执著。2007年她被评为“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她成为了国家的好女儿、人民的大英雄。

古人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李大钊先生所写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楹联,都充分显示出一种豪侠气概和名士风范。在鸦片危害华夏国民时,林则徐振臂一呼焚烧鸦片,是救国救民的道义;孙中山广州起义,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中华民国,是开创历史******的道义;日本侵华,仁人志士赴汤蹈火“大刀向鬼子的头上砍去”,是正义战争的道义。在商品社会里,大千世界中的芸芸众生,熙熙攘攘,利来利往,中华民族的“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的传统处世原则一时被“孔方兄”掩盖,不能不说是我们社会的悲哀。

2011年10月13日,佛山两岁小女孩悦悦在路上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和碾轧,此后18个路人先后经过,但都视而不见,而其间悦悦又被一辆货车碾轧过去。最终悦悦被第19名一个拾荒的阿姨抱到路边。10月21日零时32分,遭两车碾压的广东佛山女孩小悦悦经抢救无效离开人世,一朵含苞待放的小花提前凋谢。

一个年幼生命的离去,带给我们的是巨大的心灵震撼,人们开始反思:如何才能让社会停止冷漠?如何才能让类似的惨剧不再发生?如何才能让见义勇为者越来越多?

道义是对人生、社会乃至国家维持正常运转提出的较高的精神要求,正因为现世之中存在着太多的自私、贪婪、丑恶、凶残、阴暗、狭隘,才需要有这样一种超出常人和常规的行为对其加以纠正和补救,无私、慷慨、善良、慈祥、光明、宽厚等优良品质的出现,才使得原本失衡的现世人生,重新得到平衡,重新焕发生机,重新点亮人们追求真、善、美的心灵灯火,道义的魅力和力量也就展现无遗了。

道义就像是一贴温馨的灵药,她会冷漠的社会变得亲切,它是人与人交往的润滑剂,能够让人在一种更高的精神层次上实现对自我价值的超越、对社会价值的回归。

如果你是一个领导者,那就让自古有之的道义典范来点亮一束前行的明火吧!用自己的肩膀扛起道义的旗帜,让更多的人从中获得光明,获得温暖,更重要的是获得不断前行的勇气和力量!

仁爱是道德的最高境界

“仁爱”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儒家思想最基本的价值。孔子认为,“仁”是一切美德的总称,“仁”的核心思想即为“爱人”。后世儒家学者对仁爱的具体义理不断做出了新的诠释,构成了儒家仁爱思想。有学者认为,“仁者人也”包含了两方面的思想价值,即“人的自觉”和人道主义的精神。孔子以“仁”作为理论探讨的中心,在以人为本的哲学基础上开启了儒家人本理性的思维路向。

崇尚“道德高尚”,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翻开孔子《论语》,我们还可以找到许多孔子教导弟子如何做一个有德行的人的“语录”。比如,“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比如,“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比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辄,其何以行之哉”。儒家如此,道家也如此。老子《德道经》中有一句名言:“上善治水”。水的品性是最好的,它虽然只呆在低洼处,却能滋养万物而“惟不争”(与世无争)。所以,老子认为,要想修德养性,最好是向水学习。

“仁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文化的人格理想和最高道德原则。仁爱思想特别注重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调节人类社会中各种矛盾,维持一个平和安乐的社会秩序。中华民族正是在这种大爱大德的滋养中成长、繁荣、生生不息。人类社会尤其是当今世俗社会,须臾离不开这种纯真无私的大爱大德。

1968年,陈光标出生于安徽五河县的贫困农民之家。三十年后他竟然成了举世闻名的亿万富翁!不仅如此,此后他累计捐款14亿多元,成为无与伦比的中国首善。他“富而不骄,德富财茂”,连续五年荣获中国慈善领域政府最高奖项——--中华慈善奖,两度获得“中国首善”称号,以后又荣获“中国低碳第一人”“中国裸捐第一人”等称号。心灵至善的他可谓实至名归。

特别令人感动的是,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恐怖的强震才过去2小时,陈光标就毫不犹豫的率领120名员工和由60台吊车、推土机、挖掘机等大型机械组成的救援队,从苏、皖两省急匆匆奔赴远距2千里之遥的四川灾区。他们夜以继日地于废墟中挖出灾民逾千人,救活131人。身先士卒的陈光标不顾危险与疲惫,在北川中学救出13名学生,还同员工一道,背、抱、抬出200多具遇难者的遗体……到当年6月底,陈光标的江苏黄浦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为灾区捐赠785万元现金、60台设备、2300顶帐篷、2万3千台收音机、1500个电风扇、2000台电视机、170吨大米......总捐赠高达7300万元之巨!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地震(7级以上)在西南抗旱23天的慈善家陈光标闻讯飞赴西宁购买21台中型机械设备后,星夜兼程奔赴玉树。他36小时未合眼,又患重感冒,在高寒的青藏高原上不顾呕吐三次,不管脚部溃烂,以冷水、饼干充饥。这样“自找苦吃”的富翁中国有几人?他为灾区带来了3000顶帐篷、500吨矿泉水、50台发电机等救援物资,公司组成的民兵连救出11人,4月20****又以个人名义向玉树灾区捐赠1000万元。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宅心仁厚、慈善为怀的陈光标常说“人生在世,财产越多越要帮助别人,你才会感到快乐”。如果说陈光标是事业成功者,他的仁爱我们无法企及,那么了下面的报道你又有何感想呢?

许月华,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板塘乡妇女,双腿高位截肢的残疾人,在福利院义务工作了37年。从1973年被湘潭市社会福利院收养开始,她用小板凳充当双腿做义工,含辛茹苦,一手带大了130多名孤残儿童。人们亲切地尊称她为“板凳妈妈”。

据福利院老书记姜印祥介绍,许月华1岁丧父,母亲带着她和姐姐改嫁。12岁那年,她眼睁睁地看着母亲因病无钱医治离开人世。仅仅过了3个月,许月华在铁路上捡煤渣补贴家用时,疾驰而过的火车瞬间碾碎了她的双腿。村里考虑到许月华的实际困难,开会决定送她到福利院。

当时的福利院条件极为艰苦,许月华、一名护理员、一名临时工,还有8个孩子拥挤在一间大房子中。平时帮忙照看一下孩子,许月华勤劳、善良的本性开始显露出来。

“抱鸡婆”的说法在福利院里人人皆知,说的正是许月华的绰号。“许月华像一只正在哺育小鸡的鸡婆,大大小小的孤儿常常将许月华团团围住。”老书记姜印祥乐呵呵地说:“现在的人很难想象当时的情景。”

为了让单位少花钱又使得孤残儿童穿得好,许月华有空的时候就埋头织衣服。对着书本图案,许月华学会了多种针织套路。方进说,他从小到大穿过10多件许妈妈亲手编织的衣服。“基本上,每个孩子都穿过她编织的衣服。”姜印样统计,至少一千件,厚厚的毛衣能装一辆货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