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初年,二十出头的祢衡初游许昌。当时许昌是汉王朝的都城,名流云集,司马朗、荀緒、赵稚等人都是当世名士。有人劝祢衡结交司马朗等人。祢衡说:“我怎能跟杀猪、卖酒的在一起。”劝他参拜荀緒、赵稚,他回答道:“荀某白长一副好相貌,如果吊丧,可借他的面孔用一下;赵某是酒囊饭袋,只好叫他看守厨房。这位才子唯独与少府孔融、主薄杨修意气相投,对人说:“孔文举是我大儿,杨德祖是我小儿,其余碌碌之辈,不值一提。”由此可见他何等狂傲。
献帝初年间,孔融上书荐举祢衡,大将军曹操有召见之意。祢衡看不起曹操,抱病不往,还口出不逊之言。曹操求才心切,为了收买人心,还是给他封了个击鼓小吏的官,借以羞辱他。一天,曹操大会宾客,命祢衡穿戴鼓吏衣帽当众击鼓为乐,祢衡竟在大庭广众之中脱光衣服,赤身露体,使宾主讨了场没趣。
曹操恨祢衡入骨,但又不愿因杀他而坏自己的名声。便把祢衡送给荆州牧刘表。祢衡替刘表掌管文书,颇为卖力,但不久便因倔傲无礼而得罪众人。刘表也聪明,把他打发到江夏太守黄祖那里去。祢衡为黄祖掌书记,起初干得也不错,后来黄祖在战船上设宴,祢衡说话无礼受到黄祖呵斥,祢衡竟顶嘴骂道:“死老头,你少罗嗦!”黄祖急性子,盛怒之下把他杀了。其时,祢衡仅26岁。
祢衡文才颇高,桀骜不驯,本有一技之长,受人尊重。但是祢衡没有因为这一技之长而受惠于世。他恃一点文墨才气而轻看天下。无端冲撞权势人物,最后因狂纵而被人宰杀。
有些人容易犯“井底之蛙综合症”。在他们眼里只有头顶上那一小方天空,而那天空之下最伟大者,莫过于自己了。于是,便志得意满,唯我独尊,其结果是可笑可悲的。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任何人都不应自满自傲。更何况不了解世情,不知道自己的根底便自吹自擂,是很容易引起世人反感的,碰上那手握重权的统治者,一语不慎,还会惹来杀头之祸,弄不好殃及家人。所以,做人定要有自知之明与知人之明,切莫夜郎自大,因不知道深浅进退而祸身。
这是造成一个人事业大起大落的缺点。这种人做的事太多,结果反而一事无成。
十一、一味固执必自毙
处在纷纭变幻的世界中,人应该有种权变的意识和手段,应该善于吸纳他人的意见,这样才会耳聪目明。但是,一些刚愎自用的人,往往不会听取他人的意见,也无视客观事物的情况和势态,固执己见,自我封闭,一意孤行,把自己的一己之见凌驾于其他事物之上,坚持错误和恶欲膨胀,只管按自己的思路去行事,最终都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甚至走上绝路,往往还会牵连别人。
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国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汜南。在危急关头,郑国大夫烛之武充分利且秦晋之间的矛盾,用绳子捆了自己,在晚上偷偷去见秦穆公。烛之武慷慨陈词,分析形势,引用史事。骨子里是为了保全郑国,表面上却处处为秦国打算。秦穆公听了很高兴,便和郑国订立盟约,派杞子等人驻守郑国,自己便撤兵回国了。
过了两年多,晋文公一死,秦穆公野心勃勃,想夹郑攻晋,祢霸中原。恰好这时候,杞子从郑国派人报告秦穆公说:“郑人叫我掌管北门的钥匙。假如秘密派军队前来,就可以占领郑国。”
秦穆公喜不自禁,拿这件事去征询蹇叔的意见。不料蹇叔却说:“使军队受到很大消耗去袭击远方的国家,我没有听说过。行军疲劳,力量消耗,远方的国家已有防备,秦军劳苦了而毫无所得,士兵就会产生叛逆作乱的心思。再说行军千里,哪个不知道呢?”
秦穆公利令智昏,根本听不进蹇叔的意见,于是召见孟明、西乞、白乙叫他们从东门出兵。
蹇叔哭着说:“孟明啊,我看见军队出去却见不到他们回来了!”秦穆公打发人对他说:“你知道什么!你要是只活到中寿就死掉,现在你墓上的树木也有两手合抱那么粗了。”完全不把蹇叔当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看待。
蹇叔的儿子参加了这支军队。蹇叔边哭边送他,说;“晋人必定有肴殳地拦击秦军,那里有两座大山:南边的大山是夏代君王皋的坟墓;北边的大山曾是周文王避风雨的地方。你必定死在这中间,我到那里去收你的尸体吧!”
秦穆公固执己见,一意孤行,秦国的军队坚持向东进发。秦军长途跋涉,郑国早有觉察,秦军偷袭郑国不成,便灭了滑国回师。秦军行至肴殳地,果然不出蹇叔所料,遭到晋国的拦击,秦军全军覆没。
晋秦之战,秦国出师前,蹇叔已经把不可“劳师以袭远”的道理分析得很透彻,又把晋军必定伏击秦军的预见说得非常具体,秦王本可以据此自省,调整布置,但却看不出出兵的不义性质和失败的不可避免。可惜秦王没有从中受到教益,固执己见,一意孤行。
中国人积累了几千年的人生经验,处世待人之道发展的最为炉火纯青,古人讲,“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宜圆,处叔季之世宜方圆并用”,就是讲太平盛世的时候,应当严正刚直善恶分明;乱世之时,应当圆滑老练随机应变;世道衰亡的末世,则需要方圆并用,有所选择。固执己见或只凭满腔热忱,这样撞破南墙也于事无补。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如果再将有限的智慧封闭起来不求思变,不求全面和跃升,最终会导致陷入一意孤行的狭隘境地。古话说,听人劝,得一半。从他们的教训中,可以看出善于接纳他人意见,能够博采众长以为己用,这样的人,才是聪明的啊!
十二、背信弃义难得善终
人们通常将那些违背诺言,丢弃道义的人说成是背信弃义。背信弃义者是一种典型的无德无义之行径,是一种小人的举动。为着自己的一己之利,或迫于某种不得以的压力,违背了诺言,放弃了良知和公德,做出了背信弃义的坏事情。人与人,集体与集体或是国家与国家之间都时常发生这样的事,在中国的历史上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但是他们的行为也很耐人寻味。一方面,就一个普通人来说,他们之所以背信弃义,总有他们的苦衷,在他们的内心里,也许出于无奈,就他们出于无奈这点看,他们是弱小的。但是背信弃义又冒着违背社会公德的危险,从他们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来看,他们又可笑地“敢作敢为”,如果把这种冒天下人大不韪的“勇敢”用于承担责任和公德,不是为大下祢颂了吗?不可无信,也不可无义,否则必为人所唾弃。甚至你有一次失信于他人,也不可无义,否则必为人所唾弃。甚至你有一次失信于他人,你心里的自谴也许就是永远的呀!它们像一根潜在的绳索,会让你下了地狱也寝食不安。所以,别背信于天下和他人。
秦国帮助晋公子夷吾回国,帮助他当上了国王。晋惠公不但不履行他原来许下的许多诺言,而且还做下很多背信弃义的事情。
晋国发生饥荒,秦国主动为他们送去粮食,使其度过难关。而秦国发生饥荒时,晋国不但不主动输送粮食。而且还禁止民间卖粮到秦国去,一副落井下石的“小人”相。秦国为此发动战争,活捉了背信弃义的晋惠公及其随从大臣。后来虽然放回去了,但晋惠公终究改不了背信弃义的本性,他在国内得不到人民拥护,在国外又得不到诸侯的信服。最终还是由公子重耳(后来的晋文公)取代了他。
在上例中,晋惠公由于屡失信于天下,最后自绝于天下,失去了君主的地位,不得善终。而三国时的诸葛亮,正是由于他信誉卓著,充分地使用信义获得了大西南民族的长治久安,由此可见信义的力量之强大了。
中国是个礼仪之邦,从统治者到老百姓,都很守个“信”字,都很重个“义”字,儒家文化,更把它纳入了“三纲”“五常”的伦理范畴,成为中国文化和社会的正统道德。孔老夫子的“五常”中,仁、义、礼、智、信,概括了人与人交往中所应遵循的道德标准,从中可以看出信、义多么重要。人在日常生活中,一旦别人对你失去了信任和信心,你的日子就惨了!所以,凡成大事者,都知道一言即出,驷马难追。道义重千金。
信、义是中国文化中的深刻和精辟部分,它贯通了人性的本质、生活的准则及事物的规律性。人们时下说:“重合同,守信誉”“质量信得过产品”等等都离不开遵循信义的道理。那么从另一个角度说,信义应是一笔潜在的资产和财富。现代社会中,(或是团体、地区、国家之间的交往中),信义尤其重要,如果你不守信义,你马上就会遭受损失,马上就会失去很多的机遇和朋友,马上就会影响你的形象和整体计划。凡大成就者都是最有信义者。一个人可因守信义获得逐步的成功,一个单位可因重信义而获得快速的发展,一个国家可因遵循信义而走向强盛。
人生最忌讳的是违背信义,丢失信义;谁注重信义,诺守信义,谁就会收获甚大,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