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征服人心的切入点
3020800000025

第25章 在求人时征服人心(3)

在矛盾激烈的关头,亨利首先发难,召集德国境内各教区的主教们开了一个宗教会议,宣布废除格里高利的教皇职位。而格里高利则针锋相对,在罗马的拉特兰诺宫召开了一个全基督教会的会议,宣布驱逐亨利出教,不仅要德国人反对亨利,也在其他国家掀起了反亨利的浪潮。

教皇的号召力非常之大,一时间德国内外反亨利力量声势震天,特别是德国国境内的大大小小的封建主都兴兵造反,向亨利的王位发起了挑战。

亨利面对危局,被迫妥协,于1077年1月身穿破衣,只带着两个随从,骑着毛驴,冒着严寒,翻山越岭,千里迢迢前往罗马,向教皇请罪忏悔。

但格里高利故意不予理睬,在亨利到达之前躲到了远离罗马的卡诺莎行宫。亨利没有办法,只好又前往卡诺莎去拜见教皇。

到了卡诺莎后,教皇紧闭城堡大门,不让亨利进来。为了保住皇帝宝座,亨利忍辱跪在城堡门前求饶。

当时大雪纷纷,天寒地冻,身为帝王之尊的亨利屈膝脱帽一直在雪地上跪了三天三夜,教皇才开门相迎,饶恕了他。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卡诺莎之行”。

亨利恢复了教籍,保住旁位返回德国后,集中精力整治内部,然后派兵把一个个封建主各个击破,并剥夺了他们的爵位和封邑,曾一度危及他王位的内部反抗势力逐一告灭。在阵脚稳固之后,他立即发兵进攻罗马,以报跪求之辱。在亨利的强兵面前,格里高利弃城逃跑,最后客死他乡。

显然,亨利的“卡诺莎之行”是别有用心的。在他与教皇对峙,国内外反对声一片,特别是内部群雄并起,王位岌岌可危的情况下,他想利用苦肉计取得和解,赢得喘息时间,以便重整旗鼓,东山再起,再和教皇较量。结果,他成功了。

五、激将战法征服人心

戳到他痛处

公元208年,刘备被曹操打得落花流水,逃至樊口,势单力孤,继续与曹军对抗完全没有前途可言,除与盘据江东的孙权联手以外已别无他计。

这么重大的使命若交付一位平庸的使者,一定照实陈情,敌方势力强大,我方危在旦夕,请主公出兵相援不胜感激,云云。刘备身边能胜此任的唯有诸葛孔明,他自荐过江.求取吴国出兵抗曹,心中早是胸有成竹。他后来终于说动孙权,成功地完成了联吴拒曹的使命,以至造成后来三国鼎立之势。你看,求人求得妙,是否在创造历史?

诸葛亮是怎样打动孙权的呢?诸葛亮见到孙权先说这样一番话:“如今天下大乱,将军在江东举兵,刘备在江南集结,目的都在与曹操争夺天下。眼下曹军势如破竹,威震天下,空有英雄气概对他是无可奈何的。加上刘备之军渐渐败退,将军您宜早做应对,好生斟酌才对。如果贵国的军力能够与曹操对抗,就即刻与他断交;如果无力与其对抗,那干脆就迅速解除武装、俯首投降算了。可依我看来,将军似乎在表面上要服从曹操,其实内心里很是犹豫不决。目前形势已很急迫,没有多少时间让您犹豫了,希望马上定下主意,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孙权愣了一下,反问道:“照你说的形势如此严峻,刘备怎么不赶快投靠曹操呢?”

孔明回答说:“君差矣。齐国壮士田横您该知道,他在道义上不能投靠汉高祖,宁可自己结束自己的生命。而刘备是汉室后裔,具有英雄资质,目前虽然困顿,仍有八方壮士慕其英名,源源而来投奔。起兵抗曹,天之所命,至于事成与不成,只有靠天命决定。岂可向曹贼投降呢?”

孙权听后大叫一声:“我拥有吴国十万大军,承父兄之业,更岂可轻易言降?”

此时的孙权是一个26岁的青年将军,血气方刚,自尊心强得很。孔明就是利用孙权的这个特点,或者叫做弱点,用言语刺激孙权的自尊心,使他的意志按照自己所期待的方向转化。

孙权虽然大叫不降,其实内心也很不踏实,又向孔明问道:“现在这种情况,除了刘备之外再找不到能与曹操作战的军队,可刘备最近连吃败仗,不知是否有军力与其再战?”

这些是孙权所真正担心的事情,他也明知道光凭东吴自己的力量敌不过曹军。

孔明早有准备,冷静地分析形势给孙权听,以打消他的不安。孔明说:“刘备确实吃了败仗,但现在军力不少于一万。而曹操之军虽众,但长途远征疲惫不堪。这一次为了追击我们,曹军的轻骑兵一昼夜竟跑了三百里,这好像古人说的,再有力的弓箭若射的距离过远,就连一张薄的布也无法穿过。再者,曹军北兵不惯水战,我方占有地利;荆州之民虽然表面上服从曹操,内心却是时时准备反抗。如果将军集精兵猛将与刘备之军配合,联手作战,一定会击败曹军。天时地利俱在,剩下的只看将军您的决断能力了。”

孔明这一番分析,指出强敌之短处,强调刘、吴潜在之长处,最后把事情成败的关键又推给了孙权自己,可谓步步高棋,招招妙算,使原本主意不定的孙权断下决心,联军抗曹,以至后来发生了三国时代最大的决战——“赤壁之战”。

诸葛亮采用“激将法”,既达到了求人的目的,自己又没损失什么,实在妙不可言。

“激”,确切地说,就是要从道义的角度去激对方;让对方感到不再是愿不愿意去干,而是应该,必须去干。

以义激之的方法在我们国家更为有效。因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重视人的品德修养,讲求道义、气节。对于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衡量标准,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面旗竖在属于做人道德的领地。激之以道义,恰恰都是去触及对方的内心深处,让他认为对方“求助”的实质是道义的行为。

前面提到三国时期的刘备,凭着“礼”求来了军师诸葛亮的才能智慧,从而实现了三分天下。后来又是凭着“义”求得了关羽、张飞的忠肝义胆、生死相随,为他打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一次,诸葛亮又是凭着“义”为刘备求来了三足鼎立之势。

义,是一种促进力、凝聚力,它能让每一个具有基本道德的人主动担负起某些责任与义务。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有些人面临困境,通过报刊、电台等媒体发出呼救时,会有许许多多素不相识的人伸出援助之手,献出一份爱心。因为这是从道义上激励了每一个普通人,从而借得了一分支持与帮助。

但也不是说所有的以义相“求”,其“求”的内容都是深远、重大。在平常的生活琐事之中,仍然可凭借道义去激对方,取得好的效果。

有这样一个非常有趣的小故事:

有一位母亲在和别人聊天的时候,谈到了自己的儿子。原来这个儿子要求母亲为自己买一条牛仔裤,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要求。

但是,儿子怕遭到拒绝,因为他已经有了一条牛仔裤,而母亲是不可能满足他所有的要求的。于是儿子采用了一种独特的方式,他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或苦苦哀求,或撒泼耍赖,而是一本正经地对母亲说:“妈妈,你见过没见过一个孩子,他只有一条牛仔裤?”

这颇为天真而又略带计谋的问话,一个子打动了母亲。事后,这位母亲谈起这事,说到了当时自己的感受:“儿子的话让我觉是若不答应他的要求,简直有点对不起他,哪怕在自己身上少花点,也不能太委屈了孩子。”

就是这样一个未成年的孩子,一句话就说服了母亲,满足了自己的需要。在他说这话时,唯一目的就是要打动母亲,并没有想到该用什么样的方法。而在事实上,他的确是从母子道义上去刺激母亲,让母亲觉得儿子的要求是合情合理的,而不是非分的。

这种事例在日常生活中还很多很多,也许当事人自己都没有感觉到有什么特殊之处,但又确实是凭着道义达到了求人的目的。

是骡子是马牵出来遛遛

下面是美国黑人富豪约翰逊的经验:

1960年,我决定在芝加哥为我们公司总部兴建一座办公大楼,为此我出人无数家银行,但始终没贷到一笔款。于是,我决定先上马后加鞭,设法将自己的200万美元凑集起来,聘请一位承包商,要他放手进行建造,好让我去想方设法筹集所需要的其余500万美元。假如钱用完了而我仍然拿不到抵押贷款,他就得停工待料。

建造开始并持续施工,到所剩的钱仅够再花一个星期的时候,我恰好和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的一个主管在纽约市一起吃晚饭。我拿出经常带在身边的一张蓝图。我正准备将蓝图摊在餐桌上时,他就对我说:“在这儿我们不便谈,明天到我的办公室来。”

第二天,当他断定大都会公司很有希望给我抵押借款时,我说:“好极了,唯一的问题是今天我就需要得到贷款的承诺。”

“你一定在开玩笑,我们从来没有在一天之内给过这样贷款的承诺。”他回答。

我把椅子拉近他,并说:“你是这个部门的主管。也许你应该试试看你有无足够的权力,能把这件事在一天之内办妥。”

他微笑说:“你这是逼我上梁山,不过,还是让我试一试看。”

他试过以后,本来他说办不到的事终于办到了,而我也在我的钱花光之前几小时回到芝加哥。

以激将法说服别人,务必找到并击中对方的要害,迫使他就范。就这件事来说,要害是那位主管对他自己权力的尊严感。

约翰逊在谈话中暗示,他怀疑那位主管果真拥有那么大的权力。主管听了这话,感到自己的权力的威严受到了挑战。那好,我就证明给你看!

人的自尊、名声、荣誉、能力……等等,都可以作为“激将战法”中的武器。

裴文是唐朝开元年间东都洛阳的一位将军,剑法超群,无几人能出其右。

裴文不仅剑舞得好,而且酷爱书画。一次,他家有亲人亡故。为表达他对死者难以磨灭的敬意,他想请人在天宫寺绘制一幅壁画,一来为亲人超度亡灵,二来也暗合了自己的嗜好。于是遍访各地,但一直未找到合适的画师。

事有凑巧。一日,他来到天宫寺,巧遇画家吴道子和书法家张旭,裴文高兴得手舞足蹈。

他热情迎上前去,主动报上姓名,盛情邀请二位艺术家到一家酒店“便宴”。二位也不推辞,口呼“幸会”,脚已毫不犹豫地迈向酒店。

席间,裴文虚心请教画坛之事。吴道子像是遇到知已般大谈画坛境况。裴文直点头,大叫深刻、精辟,很受启发。

酒过三巡,裴文道出自己的心事,并分别给二位送上玉帛十匹、纹银百两,作为作画、题字的酬礼。

哪知二位艺术家笑意全消,立刻冷若冰霜,拂袖而去。

裴文见状,心想大约是两位艺术家嫌这报酬太低,有辱“大师”名声。我只给他们如此微薄的报酬,太少、太不像话。

他立即痛心疾首,带著痛改前非的诚恳表情拦住二位,赶忙赔礼道歉:“二位先生莫嫌钱少,我这是分期付款。等画作好之后,我再补齐。”

吴道子听罢,怒从心起:“裴将军不是太小看人了吗?”说罢,气咻咻转头就要走。

裴文觉得十分难堪。他想,论社会地位,我不比你们低,我是将军;论本事,也是各有所长,说不上谁高谁低。你画画得好,字写得棒,我的剑术亦堪称一流。今天我屈尊求画,反在这公共场合受到冷落,好生瑙君尬。裴文不由怒气上升,一时难以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