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机遇在于把握
3020600000006

第6章 自信者创造机会(1)

当机遇还没有出现时.除了我们应该主动地为自己创造机 遇外.还应该自信主动地去把握机会。我们不能总是守株待兔 地等着机遇上门。培根说垃:“智者创造机会”。机会是等不来的.它必须靠我们平时的勤奋经营和努力创造才能获得:机会 也是平等的。关键是看我们如何去寻找机会。并且将它变成人生走向成功殿堂的镇路石。

1.相信自己就有机会

任何一个人,只要相信自己,就有机会获得成功。在这个过程中,只要能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只要渴望自己成功,脚踏实地地去奉献。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就一定会获得比梦想要多得多的成功。

我们为什么要相信自己?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你应该相信自己。那为什么你会是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呢?因为你所做的事,别人不一定做得来;而且你之所以成为你,必须是有一些相当特殊的地方,有与别人不同的素质,而这些特质又是别人无法具备的。既然这些素质别人无法具备,所以应该让你来完成的事别人就代替不了。试想,在这样的情况下,别人怎么可能给你更好的意见?他们又怎能取代你的位置,来替你做些什么呢?所以,这时你不相信自己,又有谁可以相信?

在美国北纽约州的一个小镇上,有个名叫露茜丽·鲍尔的小女孩,从小便立定志向,梦想成为最著名的演员。

18岁的时候,她在一家舞蹈学校学习了三个月的舞蹈,这时她的母亲收到了舞蹈学校的一封信函,信的内容是:“您好,众所周知,本校一向是以培育最佳的表演人才闻名,世界上几乎所有著名的表演工作者,都是从本校毕业的。所以,我们一眼便能辨识出学生的资质如何。遗憾的是,我们还真没有见过像您女儿这样差的资质,因此我们必须勒令贵干金退学,以维持我们学校的学生素质。”

就这样,露茜丽结束了舞蹈学校的学习与训练。她在以后的时间里一边打工,一边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演出和排练,即使没有报酬,她也无所谓。

两年以后的一天,她得了肺炎。住院三周以后,医生告诉她,她以后可能再也不能行走了,她的双腿已经开始萎缩了。她带着演员梦和病残的腿回家休养。露茜丽没有被病魔吓倒,她告诉自己:“我一定会站起来。”

在家里,她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忍受着疾病带来的疼痛,她开始了艰苦的康复训练。她咬着牙坚持了两年,经历了无数次的摔打,终于出现了奇迹——她可以再次奔跑了!

痊愈之后,她更加努力地朝着自己的舞蹈目标奋进。尽管年龄偏大,身体条件不佳,使她的表演前程充满艰辛,但她毫不气馁。她反复地告诫自己:“我已经能自己行走了,以后再也没有什么事能难倒我,我一定会成功的。”

在她40岁的时候,有一家电视台的导演看中了她的表演,认为她非常适合某个角色。露茜丽毫不犹豫地抓住了这个重要的机会,也就是从这时起,她的表演生涯才正式拉开了序幕。

这次演出,露茜丽·鲍尔大获成功!她开始越来越受观众的欢迎。她在观众心目中的形象不是跛腿和满脸的沧桑,而是一个有着杰出的表演天赋和朝自己的理想不断进取的成功典范。

在艾森豪威尔任美国总统的就职典礼上,有无数人从电视上看到了她的表演;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加冕时,有3300人欣赏了她的表演……到了1953年,看过她表演的人超过4000万。

从露茜丽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只要相信自己就有机会。所以,把自己定位在意志坚强的基础上的人,就像冬天的野草,尽管历经严寒,它们依然坚强,一直到春暖花开,重新发芽成长;把自己定位在意志薄弱的基础上的人,如同一株幼草,一旦被风吹折,便再也站不起来,也就永远错失了成功的机会。

1951年,英国有一位名叫富兰克林的科学家,从自己拍得极好的DNA的x射线衍射照片上发现了DNA的螺旋结构之后,他就这一发现做了一次演讲。然而由于他生性自卑,又怀疑自己的假说是错误的,从而放弃了这个假说。

1953年,在富兰克林之后,科学家谈林和克里克,也从照片上发现了DNA的分子结构,又进行了DNA螺旋结构的假说,从而标志着生物时代的到来。他们二人因此而获得了1962年度诺贝尔医学奖。

可以推想,如果富兰克林能够克服自卑,相信自己,坚信自己的假说,进一步深人研究,这个伟大的发现肯定会以他的名字载人史册。可见,相信自己,永不言弃是一种伟大的精神,因此,只要我们不放弃,失败都只是暂时的,只要坚持下去,坚持自己的梦想,总会有成功等在前面。失败没有什么可怕的,可怕的是自己放弃成功的机会。激发潜能:战胜你的弱点

大部分的人都怀着某种自卑而生活。有的人因为太瘦,怕看起来太瘦弱而被人瞧不起,因此经常会担心、恐惧;有的人则觉得自己太矮,不敢与别人站到一起,久而久之,把自己孤立起来了。不光只是外貌,有时候对自己的才能也多少会有些自卑感。

自卑的人其实都能认识自己的问题所在,但就是克服不了它,整天闷闷不乐,无法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所以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拘泥于自卑,把自己的优点尽量发挥出来。

世界著名交响乐指挥家小泽征尔在一次欧洲指挥大赛的决赛中,按照评委会给他的乐谱指挥演奏时,发现有不和谐的地方。他认为是乐队演奏错了,就停下来重新演奏,但仍不如意,这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都是权威人士,他思考再三,突然大吼一声:“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话音刚落,评判席上立刻报以热烈的掌声。

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以此来检验指挥家们在发现乐谱错误并遭到权威人士“否定”的情况下,能否坚持自己的判断。前两位参赛者虽然也发现了问题,但终因趋同权威而遭淘汰。小泽征尔则不然,因此,他在这次指挥家大赛中摘取了桂冠。

权威有时也会出错。如果你养成了随便趋同权威的习惯,你将永远生活在权威的阴影里面,甚至被别人瞧不起。学会相信自己,你的自信会使别人对你刮目相看,甚至赢得成功。

实际上,任何人都拥有特殊的才能。不管怎样愚笨的人,都有只有他才能做到的事情。同时,被认为只能做一件事的人,也往往会有多样的才能,只是自己无法发现,周围的人也无法发现,所以就让自己的才能一直睡下去,没办法利用而已。但是自己很不易发现自己的才能,反而只会发现自己的缺点,潜在的才能就这样一直隐藏下去,因此通往成功的第一点,就是要战胜你的弱点。

苏东坡的《河豚鱼说》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南方的河里有一条豚鱼,游到一座桥下,撞在桥柱子上。它不怪自己不小心,也不想绕过桥柱,反而生起气来,认为是桥柱撞了自己。它气得张开嘴,竖起颚旁的鳍,胀起肚子,漂在水面上,很长时间一动也不动。从空中飞过的一只老鹰看见它,一把将它抓起,将它的肚子撕裂掏空。这条豚鱼就这样成了老鹰的食物。

这条豚鱼很可笑。但现实中,又有多少人像那条豚鱼一样,犯了错不知检讨自己而去归罪他人呢?

中国传统哲学一向强调自省的重要性。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看到别人的优点,就要设法使自己也具有同样的优点,看到别人的缺点,就要反思,看自己是否也存在类似的缺点。曾子也曾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也是同样的道理。

在微软的企业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提倡自我批评和勇于接受批评的精神。

比尔·盖茨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作为软件产业里的翘楚,比尔·盖茨的谦逊同样令人敬佩。他当初不善言辞,为了改正这个缺点,每次演讲过后,他总会请他人帮自己指m其中的不足,予以改正。正是这样一种虚心学习、不断自省的态度,将比尔·盖茨从以前那个平庸甚至还有些怯懦的演讲者,变成了一个卓越的演说家。

在工作中,他也很谦逊,及时承认自己的错误。有一次开会时,比尔·盖茨在听完一个人陈述的新思路后非常肯定地说:“你这个想法不好,我觉得,应该这样才行。”可他刚刚说完,有一个年轻的技术专员就站起来说:“比尔,你错了!”比尔反问:“我错了?可实际上就是这么回事呀!”技术专员的态度非常坚定:“比尔,你的确错了。请让我告诉你错在哪里。”等这个年轻人把问题的来龙去脉说完之后,比尔·盖茨坦率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他说:“是的,是的,我明白了。你是正确的,我的想法是错误的。现在,我们继续讨论这个新的思路吧!”

我们只有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才有机会改正。错误是可以放大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我们不正视错误,它就会慢慢放大,最后将我们吞噬。

一个人,只有学会正确地看待自己的弱点,才能学会成长。回避错误只能让事情更糟。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明明知道自己错了,却死不悔改。往往让我们疲惫的不是远方的征途,而是我们鞋里的沙子。我们只有及时清除掉那些沙粒,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名热点拨:

中国的李伟说:“自卑、没有目标、犹豫不决、缺乏恒心等等,这些人性的弱点,是你发挥潜能的大敌。只要能够战胜弱点,你就能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2.成功来源于自信

一个渴望成功的人是不会害怕和躲避问题的,相反,他会为了解决问题。找到各种方法。而且能够把一个接一个的危机转化为成功的机会。因为在他看来。他在处理危机的过程中,只要自己准备妥善,就可以迎接机会的到来。使自己走向成功的殿堂。

在美国,有一个名叫克洛尔的推销员。他胆小,体质弱,个子又不高,没有一点儿优势,所以他对自己的将来要求不高。长大后,他当了一名推销员,由于自身的原因,他的业绩并不好。每次,他出门的时候,母亲总是对他说:“克洛尔,当你做事的时候,就要全力以赴,如果你不能的话,那就干脆不做。”但克洛尔还是对自己的将来没抱什么希望,他只希望不要再比别人差。

有一次.公司经理要他去参加培训,不然就要开除他。克洛尔沮丧地寻找哪里有培训班。最后他报名参加由梅里尔指导的培训班。一个月后,培训结束,梅里尔找到克洛尔,“你知道吗?我观察了你一个月了,我从未见过这样浪费人才的。”克洛尔很震惊,问为什么。梅里尔说:“你很有能力,但是你却把自己的位置定得太低。如果你投人工作,相信自己的能力,总有一天你会成功,一定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

克洛尔太惊讶了,从小到大,除了他母亲没有别人鼓励过他,现在梅里尔的一席话胜过了他母亲多年来对他的鼓励。其实他并没有从培训中学到什么特殊技巧,只记住了老师的这番话。后来,他不再满足于现状,他相信他的能力足以让他成为一个有名的人物,他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的。他经常用成功者的头脑思考,用成功者的心态面对生活。两年后,他成了全美国最年轻的地区主管人。但是,他没有因此停止,仍在不断地努力着。

由此可以看出,只有对自己充满自信,才会精力充沛,豪情万丈,活得有滋有味!如果我们自己萎靡不振,觉得一事无成,可以想象这种生活是一个什么样子。胸无大志,自认为是多余的人,甚至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这等于是精神自杀,这样的人怎么会有所成就呢?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玻璃缸里放养一条凶猛的热带鱼和一群温驯的小鱼,结果,不到一天的工夫,这群小鱼全被热带鱼吃了。再放养一群小鱼,还是被热带鱼吃个精光。后来,实验人员在玻璃缸的中间插上一块玻璃。把热带鱼和小鱼分开放。一开始,凶猛的热带鱼不断地向小鱼发起攻击,结果,由于隔了一层玻璃,热带鱼的每次攻击,都被玻璃弹了回来。慢慢地,热带鱼减少了对小鱼的攻击。最后,热带鱼终于停止了对小鱼的攻击。于是,实验人员又把那块玻璃给撤了。结果,热带鱼和小鱼却能和平共处。心理学家分析其中的原因,认为是玻璃逐渐地摧毁了热带鱼的自信心,以致到了最后,尽管玻璃撤了,但热带鱼依然没有恢复攻击小鱼的自信。

所以,一个人如果不相信自己能做那些从未做过的事,他就绝对做不成。只有领悟到这一点,不依赖于他人的帮助,不断努力,才能成为杰m人物。所以,任何人都要有坚强的意志,要相信自己。

罗纳德·里根是美国第40任总统。他就是一个充满自信的人,在成为总统之前,他只是一个很普通的演员,但他立志要当总统,并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成为总统。

从22岁到54岁,里根一直活跃在文艺圈,对于从政完全是陌生的,更没有什么政治经验可谈,政治可以说是个拦路虎。但当机会到来时,共和党内的保守派和一些富豪们竭力怂恿他竞选加州州长时,里根毅然决定放弃大半辈子赖以生存的演员职业,坚决地投入到从政生涯中。结果大家都清楚,里根成为了美国第40任总统。

里根的成功告诉我们:自信是成功的基石。缺乏自信的人,不可能有远大的目标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缺乏自信的人,不可能在人生的道路上顽强拼搏、坚韧不拔;缺乏自信的人,不可能使自己的生命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和释放;缺乏自信的人,不可能享受到南成功带来的高峰体验;缺乏自信的人,不可能在生命流动的旋律中谱写m辉煌的乐章……唤醒我们的自信,就是唤醒我们生命中最美好的那部分人性;培植我们的自信,就是培植我们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呵护我们的自信,就是呵护我们的意志和毅力;激励我们的自信,就是激励我们焕发生命的活力和潜能。激发潜能:自信让梦想得以实现

梦想是可以变成现实的,只要你有足够的自信,付出足够的努力。

一位58岁的农产品推销员奥维尔·瑞登巴克以不同品种的玉米做实验,想制造出一种松脆的爆玉米花。后来他终于选出理想的品种,可是没有人肯买,因为成本较高。

“我知道只要人们一尝到这种爆玉米花,就一定会买。”他对合伙人说。

“如果你这么有把握,为什么不自己去销售?”合伙人回答道。

万一他失败了,他可能会损失很多钱。在他这个年龄,他真想冒这个险吗?他雇用了一家营销公司为他的爆米花设计品名和包装形象。不久,奥维尔·瑞登巴克就在全美国各地销售他的“美食家爆玉米花”了。

如今,畅销世界各地的爆玉米花,全部是他冒险的结果。他用自己的一切作为赌注,换回了他想要的丰厚回报。

“我想,我之所以干劲十足,主要是因为有人说我不能成功,”已年过八旬的瑞登巴克说,“那反而使我决心要证明他们错了。”

大自然赋予我们每个人巨大的潜能,需要我们去发现、去开发。一位有名的作家曾经说过:人人都是天才。所以我们要相信:没有什么人是没有天赋的,那些认为自己没有天赋的人只不过是还没有发现自己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