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家有财妇:新时代丽人理财非常道
3018300000016

第16章 科学储蓄,精心理财——丽人储蓄讲科学(3)

(1)现在,如果你有6万元的闲置资金,可以选择把这6万元存5年期的定期储蓄,现在5年期的利率为3.87%,到期后本息合计为71610元,然后连本带息转存第二个五年期定期储蓄,到期后本息合计为85466.54元,然后再连本带息转存第三个五年期定期储蓄,到期后本息合计就为102004.32元,已经超过预期预期目标10万元了,到时候,孩子上大学四年的费用基本可以不用愁了!

(2)如果现在你没有一点储蓄,那么你可以选择5年期零存整取储蓄,每月为孩子固定零存整取存500元,零存整取五年年利率2.52%,假设利率不变,则期满后本金3万,利息1921.5,则本息合计31921.5元,然后把31921.5元存5年期的定期储蓄,另外再重新开户,继续第二个5年期零存整取储蓄,到期后,把31921.5元存5年期的定期储蓄本息合计38098.31元,与第二个5年期的零存整取储蓄本息合计31921.5元合并为70019.81元,继续存5年期的定期储蓄,另外再重新开户,继续第三个5年期的零存整取储蓄,5年后5年期70019.81元定期储蓄本息合计为83568.64,与第三个5年期的零存整取储蓄本息合计31921.5元合并为115490.14元,也就是说15年后,500元存款就变成了115490.14元了!

好妈妈只是为孩子稍微理了一下财,就轻松解决了孩子上大学的费用。

2.“教育储蓄”强制为主,利息为辅

教育储蓄采用零存整取的方式,到期支取时,只需凭存折和学校提供的证明,就能享受利率优惠和免征利息税。

对于妈妈们来说,孩子上高中、上大学的花费是家里的头等大事,因而及早存储教育储蓄,作为孩子在非义务教育阶段的花费,是妈妈们理财时的一种明智选择。

妈妈们可以根据自家孩子的教育进程和现状,选择一年、三年或六年的存期,与银行约定每月固定存入的金额,存款到期时凭存折及有关证明一次性支取本金和利息,这种存款方式特别适合工资收入不高、有资金流动性要求的家庭,因为收益有保证,零存整取积少成多,还不会过多影响家庭的日常开销用度。

教育储蓄的优点:教育储蓄为零存整取方式,享受整存整取利率:一年和三年期分别按开户日同档次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利率计息,六年期按开户日整存整取五年期储蓄利率计息。

在所有储蓄种类中,原来只有教育储蓄免征利息税,采取教育储蓄的方式,可以比同期限的定期存款增加5%的收益。但利息税暂免征收后,教育储蓄只在零存整取方面还具备微弱的优势,即以零存整取的方式存款,得到整存整取的利息。

许多妈妈们感觉教育储蓄已然失去了利息相对较高的优势,其实不然,用理财的专业眼光来看,相对于孩子未来庞大的教育费用,利息的多少只是杯水车薪,因而,教育储蓄的关键是强制储蓄,起到为未来积蓄的作用。

妈妈们在选择教育储蓄的时候,在同样的条件下,如何选择才能做到收益最大化呢?下面告诉好妈妈们几个存储小窍门:

(1)存款期限尽量选择三年和六年期

教育储蓄是零存整取,但按照同档整存整取计息的优惠政策,因而选择的存期越长,利率越高,相应所得的利息也越多,可以更好的享受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而且,还能使孩子从义务教育过渡到非义务教育阶段,不会因每月的投入增长过大过快,而影响到整个家庭的经济支付。

比如子女还有一年上初中,其初中阶段的教育储蓄,按照教育储蓄管理办法的规定,可选择三年期和六年期,倘若选择存三年期教育储蓄,就比选择存六年期少享受三年的免税优惠。

(2)每次约定存储金额越多越好

教育储蓄存期分为一年、三年和六年。最低起存金额为50元,最高限额为2万元,利息=本金×存期×利率,对于同档存期来说,每次约定的存款数额越小,计息的本金就越少,续存次数就越多,计息天数也越少,所得利息与免税优惠就越少。因而,存储时选择的存款金额越多,得到的利息及免税金额的实惠就越多。

(3)存款利率降,储蓄选择长期存款为佳

与加息后的急于转存不同,降低存款利息后不必着急,保持已有存款不动就可以了。要提醒女性注意的是,从长远来看,降息周期已然来临,此时想要办理定期存款的女性,应尽量选择长期存款,这样一旦再遇降息,仍然可享受到此前较高的利率。

让存款的利息最大化

钱进银行,一个图的是个安稳,再一个就要个利息,利率是不变的,但是名类众多的储存方式便预示着存款方式不同,得到的利息也不尽相同。那么,同样一笔钱,怎样存款得到的利率最高呢?

2010年的股市持续低迷,很多人都把资金从股市转入到了银行,很多变成了活期储蓄。仅2008年一年年央行便四次降息,如今活期利率已跌至0.36%,存上一年也没几个钱。如何将这些散钱用活?看看以下几种方法。

首先,可以跟银行约定转存,这样利息高。

绝大部分银行都有一种“约定转存”业务,只要你和银行事先约定好备用金额,超过部分就会自动转存为定期存款。千万别小看这项业务,只要利用好了,不但不会影响日常生活,还能在不知不觉中为你带来不小的收益。

小青手里有11000元的储蓄存款,她想把这笔钱存入银行,但是在普通储蓄和约定转存之间犹豫不决,不太清楚用那种方式利息更高,让我们一起来算一算吧。

小青的钱如果全部以活期存在银行,一年应得利息为:11000×0.36%=39.6元;如果小青选择约定转存,由于该行此项业务的办理起点为1000元,那么小清可以与银行约定好,1000元存活期,超过部分存一年定期。那么,这11000元在无形中就被分成了1000元的活期和10000元的一年定期。

一年下来,小青应得利息为:1000×0.36%+10000×2.52%=3.6+252=255.6元。

差距明显,约定转存应得的利息是活期储蓄的6.45倍。

这种“约定转存”业务最大的好处是,在不影响客户使用资金的前提下,让效益最大化。如果你的备用金额减少了,约定转存的资金会根据“后进先出”的原则自动填补过来。

其次,可以使用现下流行的通知存款。

与约定转存不同,通知存款是一种期间较短,存取比较方便的存款方式,通常分为“1天通知存款”和“7天通知存款”。

目前,银行“1天通知存款”和“7天通知存款”的年利率一般为0.81%和1.35%,分别是活期存款的2.25倍和3.75倍。

众所周知,活期存款的最大好处就是在支取上最方便,想存就存,想取就取,金额不限。而通知存款不同,客户必须与银行提前约定好取款日期,起存额为5万元。比如,你选择的“1天通知存款”,那么你在支取这笔存款时就要提前1天向银行申请,否则就只能按照活期利率计息。

简单而言,只是多预约一次,多打一个电话,利息收入就能高出2—3倍,何乐而不为?

但是通知存款一般的存款底线都是5万元,这对于刚毕业的年轻人来说有不小的压力,所以年轻人再选择利息最大化时,还得从一般的定活期存款中挑选。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定数额的钱存入银行:第一种方式,定期一年,到期后连本带息再存一年,周而复始;第二种方式,定期3年或者更长时间。这两种方式,哪种方式更多呢。

这里就涉及到国家制定利率时的一个原则:长期存款利率要比短期存款利滚利的利息还高,话说回来,若非如此,就没有去存长期的了。

以1万元为例,定期存一年,利滚利到3年后:10000 × ( 1 + 2.25% )^3 - 10000 = 690 元

如果选择三年定期,到期利息为:10000 ×3.33%× 3 = 999 元 。对比明显。

小雪参加工作已经4年了,工资卡上的存款终于积攒到10万,可是,让她郁闷的是利息始终不见涨,小雪有些无可奈何:活期存款利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可存定期吧,需要用钱时,取款又太不方便了。她的卡是单位统一办理的借记卡,平时工资每月按时打在卡上,要用钱时就随时到银行网点取款,平均每月可以攒下近2000元。

如今,工资卡上的存款已累计超过10万元,“这也算是一笔不小的存款,可查询利息,才区区几百元。”小雪心有不甘地说。

因为不会‘算计’,小雪错失了积累‘小利’的机会。”这个时候,如果小雪能掌握合理的存款方式,不仅取款方便,还更加有“利”可图。跟小雪一样的年轻族试试以下招数吧。

第一招:选择短期自动转存

假如小雪手中的活期存款预计在几个月内不会使用,那么选择定期三个月或六个月比较划算,但小雪需要弄清楚存款的银行是否有自动转存业务,选择能本金利息自动转存的银行,还可省去跑银行的麻烦。

例如:手上如果有1万元,先存三个月定期,到期时利息为79.09元。到期后,如果不用这部分钱,之后的三个季度将继续连本带利自动转存,利息分别为79.71元、80.34元、80.98元,转存一年后利息总计为320.12元,比存1万元的活期多出251.72元。

这招就适合向小雪这样,手上有笔存款,短期内不会使用,但不确定何时会用的存款人。

第二招:灵活运用“部分提前支取”。

目前银行对定期存款可办理“部分提前支取”的业务,即把钱先存成定期,用时取出一部分,取出的部分按活期计息,其余的钱仍按照定期存款利率计息。

例如:手中如果有1万元,存了一年定期,若中途急用5000元,则这1万元的利息分两部分,一部分为5000元的半年活期利息,即5000×0.72%×95%的一半,共17.1元;一部分为5000元的一年定期利息,即5000×4.14%×95%=196.65元,总计213.75元。 这样算下来,要比存活期多出145.35元。

如果小雪短期内会使用一部分的存款,那么就可以用这招。

最后一招:选择七天通知存款。

七天通知存款按1.71%的利率结息,这比普通流动账户0.72%的活期利率高出2倍多。这种存款方式是按复利计息,提前7天就可取款,流动性很强,但门槛较高,存款金额5万元起步。

例如:1万元存一年活期,年利息仅68.4元,若按七天通知存款计息,扣除所得税后年利息近170元,比活期存款利息高出两倍有余,而取款灵活性和活期存款相当。

如果小雪要求自己的资金流动性好,则可以选择这招。

以上就是不同的存款方式带来的不同利息,怎样选择,就看你自己啦。

如何摆脱卡奴的梦魇

“卡奴”这个词最早来自台湾,随着咱们年轻人消费意识的增强,尤其像80后,甚至像90后前赴后继地涌入阵营,队伍是日趋壮大了。有这样一个界定被大家普遍认可,如果您的还款金额超过了您每月可支配收入的2/3,您就是一个标准的“卡奴”!

这卡奴的奴性是怎么炼成的呢?

赵娜,大学毕业后一找着工作,就办了张额度5000元的信用卡,那时工资税后每月1500元。有了卡她就玩命地刷,能刷的地方绝对不用现金。与此同时,她几乎变成了卡片狂,频繁办不同的卡。她一次去消费个两三千跟玩似的。什么账单?早忘记了。晚上夜班饿了?麦当劳订,一顿100多块。如此下来,毕业后仅仅一年的时间,好把所有的额度都用光了,每月就靠着仅有的一点收入去还最低还款额。到了去年六月,工作因金融危机没了,催账的电话一个接一个,三个月后银行终于找上门了。八张卡,欠了五万多,律师说她这数目够判十年的了。这期间,她一直不敢跟家里说。最后,没有办法,她只能依靠在家务农的爹娘用省吃俭用的积蓄把这款给还了,可家里已经是空余四壁了。十万元,对某些人来说不算大数目,但这也是两位老人勤俭半生的养老积蓄啊。

我觉得这是蛮可悲的一件事情。现在一些年轻的朋友,在满足自己消费欲望的时候,根本没有考虑存在的风险。我们刷卡跟点现金结账的时候感觉是不一样的,同样消费1000块钱,从钱包里掏出1000块钱,可能会觉得是蛮大的数额,如果您当时很潇洒地刷一下的话,可能心理上没有什么压力,但当您收到账单时,才会大吃一惊,这就是刷卡的代价。

怎样才能摆脱“卡奴”的梦魇?

首先,每次信用卡账单来的时候您要先审视一下,哪些消费是日常的正常开销,哪些是属于非理性消费。这样,到下个月就要有所控制,连自己都管不住还能干啥!

第二,要进一步了解一下您所办的信用卡的产品特点,有些信用卡就是不适合您,比如说您月薪三千,非要去办连卡佛的联名卡。冷静下来想一想,您需要吗?您能支付得起吗?为什么大城市消费高,有一个原因是选择太多,看多了好的谁还愿意委曲求全?可是每个人只能过与自己相匹配的生活,不是低人一等,而是奋斗阶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