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学会干好工作的方法与艺术:现代职场人工作必备手册
3017900000003

第3章 完美工作的前提——技能与方法结合的工作艺术(2)

你知道一个有经验的园艺家,为什么要把一棵植物多余的芽枝都剪掉吗?因为一棵植物的芽枝,可以吸收根部的养料,使它的营养不能集中在树干和果实上。如果不这样做,就会减产。你知道一个高明的人为什么也常把花蕾剪掉,只留着一个或两个在枝条上吗?他所剪掉的花蕾,不会开出美丽的花朵吗?当然不是。他们的目的是让养料集中在一两个留下来的蓓蕾上,使花朵开放得更美丽和娇艳。

人们在从事工作的时候,又何尝不和花木一样呢?如果我们能集中精力在某一项事业上并持之以久,那么一定可以获得成功。

索尼集团就曾经有一个集中精力出击的成功案例:在微软、苹果、三星等电子巨头不断蚕食着索尼传统优势领域的情况下,索尼发表了2005——2007财年的中长期公司战略。他们宣布将通过集中在三大核心业务领域——电子、游戏、娱乐,着重强化集团的竞争力,尤其通过结构改革集中精力重振电子业务。

索尼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其旗下产品成为经典,比如:“walkman”、“PSP”等。而他的形象也变得游戏、音乐、时尚的代名词。

肯集中精力,埋头苦干的人,他们的前途一定非常光明。世界上众多的失败者,并不是因为没有才能,也不是因为没有决心,而是由于不肯集中精力,立刻动手去干,他们既想学音乐,又想懂得点体育知识,又希望做个实业家。这样还不够,又去研究一下法律,又写些文章去投稿,同时,还准备做教师,而且还想成为诗人。他们没有想到,假使能打定主意,把精力集中在某一件事上,所获得的结果会使他们惊奇万分。

一个人有了一种专门的技巧,比有十种普通本领,要强得多,因为他只注意一种技巧,在任何地方,都会在这方面下工夫。但如果想学十种本领却并不具备同时分身的天分,他的精力就不知如何支配了。事实上,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有把有限的精力,用到一种专业上,才能做出好的成绩。

§§§第4节 升华了的工作技能——工作艺术的体现

如果一个人懂得将工作发张成一门艺术,这表示他便是本行业中最为精锐的佼佼者。也许你要说,工作即是一门谋生的手段罢了。但是你还会说:“为什么同样一个行业,有些人做得风生水起,有些人却默默无闻甚至一败涂地呢?”这或许是多方面的原因,而最重要的却可归结于工作态度问题。重视你的工作,并且抱以极大的热诚去努力。将一切困难都看作用来挑战的机会,那么,你才有可能成为行业中的“领跑者”。

对于整个的载人航天工程来说,其中极其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要培养出能承受特殊的太空环境、具备优良生理与心理素质、对航天特殊环境因素有很强适应能力的航天员。航天员不但需要具备超乎常人的能力,还需要熟练掌握航天器和顺利完成飞行任务所应具备的各种知识和技能,这就要求航天员是一个功底扎实的技能型人才。

一般来说,培养一名航天员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在这3年的时间里,航天员要接受体质锻炼、心理训练、特殊环境因素耐力及适应性训练;在专业知识方面,则要学习掌握航天医学工程技术、空间科学及应用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这只是所有学习项目的一小部分,除了这些内容,航天器的试验与模拟飞行均需航天员参与,航天员从实验中得到的体验与感受及对航天系统的意见,将成为载人航天工程的重要参数。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无疑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

1996年,杨利伟参加了航天员初选体检,初检顺利通过后他又被安排参加临床体检,经过检查杨利伟的临床医学和航天生理功能都达到优秀。

杨利伟以其出色的综合素质被选入“神五”飞船的“5人首飞梯队”;并被定为首席人选。名单确定后,杨利伟即刻投入了强化训练。飞船从发射升空到进入轨道,再调整飞行姿态返回地球将会持续几十个小时,光飞行程序指令就有上千条。要熟悉和掌握仪器仪表、口令和相关动作,并能及时处理突发状况只有靠反复训练和演习。

杨利伟找来飞船的图纸贴在宿舍墙上随时默记。他还刻录了一个有关座舱内部设备和结构的光盘,一有时间就看。他的刻苦训练很快有了明显的效果。他只要一闭眼,座舱里所有仪表、电门的位置都能清楚地浮现在脑海中,而且能倒背如流操作手册里的各项规定。

正是因为有了扎实的训练,在“神五”的飞天之旅中,杨利伟的全部操作没有一次失误。只有经过千百次的训练,不断地挖掘潜能,提升自身的能力,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航天员,才能够在太空作业中完成正确的操作。

航天员只有经过千锤百炼,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才能够翱翔在浩瀚的宇宙。同样,在如今的市场条件下,企业员工只有加强自身业务水平,成为有技能、有专长、善学习、勤思考的“专家型”员工,才可能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企业器重的员工。

重庆煤炭集团永荣电厂的罗国洲,是一名有着30年工龄的普通而不平凡的员工,从烧锅炉到司炉长、班长、大班长。至今他仍深情地爱着陪伴他成长并成熟的锅炉运行岗位。就是在这个岗位上他当上了锅炉技师,成为国内远近闻名的‘锅炉点火大王”和锅炉“找漏高手”就是在这个岗位上,让他感受到了一名工人技师的荣耀和自豪。

罗国洲有一副听漏的“神耳”,只要围着锅炉转上一圈,就能在炉内的风声、水声、燃烧声和其他声音中,准确地听出锅炉受热面是哪个部位管子有泄漏声;往表盘前一坐,就能在各种参数的细微变化中准确判断出哪个部位有泄漏点。

除了找漏,罗国洲还练就了一手锅炉点火、锅炉燃烧调整的绝活。在用火、压火、配风、启停等多方面,他都有独到见解。锅炉飞灰回燃不畅,他提出技术改造和加强投运管理建议,实施后使飞灰含碳量平均降低到8%以下,锅炉热效率提高了4%。为企业年节约32万元。针对锅炉传统运行除灰方式存在的问题,罗国洲提出“恒料层”运行经实施解决了负荷大起大落问题使标煤耗下降0。4克/千瓦时;年节约200多万元。

罗国洲学历不高、工作平凡、职务很低,但他却成为行业公认的技术能手。他的经历给我们的启迪就是:无论我们做什么工作,都要认真钻研业务技能,让自己成为所在岗位上的“专家员工”。

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我们的服务、产品、工作质量,关系着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同时也关系着公司和个人的利益。要做一个称职的员工,就必须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精益求精,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本行业的尖兵。

如果你想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你就要不断地激励自己去提高业务素质。相信很多人都曾为一个问题而困惑不解:“明明自己比他人更有能力,但是成就为什么总是远远落后于他人?”对此,我们不要疑惑,不要抱怨,而应该先问问自己:

“自己是否专注于自己的工作?”

“自己是否曾探讨过如何更好的处理问题?”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说明你正在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技能;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这就是你落后于他人的原因。如果你想让自己成为一名称职的员工,你就要练就自身完美的专业技能,因为这是你作为一名员工的本分。无论我们从事什么行业,只要想在该行业中站稳脚跟、做出一番成就,就必须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并且还要以精益求精的态度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

§§§第5节 成功的步伐——从实践中寻求技巧

“实践出真知。”成功需要正确有效的方法途径,但前提是需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比如翻译需要扎实的语言功底,医生需要专业的知识等等。虽然他们通过一定时间的书本知识学习,但要真正做到专业,实践中的经验显然是不可或缺的。

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拥有工作技能是获得工作机会的前提。工作技能越过硬,工作机会就越多;工作技能越丰富、越高级,越能获得高端领域的工作。但工作技能不是人天生就有的,也不是从书本中读出来的,而是在实践中获得的。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对个人提供了帮助和机会,正是在企业这个舞台上,员工才有了实践的平台,才在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工作技能。

每一个人在工作技能上都经历过一个由无到有、有低到高的过程。许多人初入职场时,什么技能也没有,连非常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

知名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对毕业生的工作技能进行了一次历时一年的研究调查。麦肯锡对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人力资源专业人士进行了访谈,这些专业人士认为,尽管目前中国每年新增的毕业生数量众多,但在会计师、工程师、财务人员、分析师、通用类人才、生命科学研究员、医生等九类职业中,只有10%左右的中国求职者适合在外企任职。麦肯锡公司董事高安德说:“在庞大的中国毕业生队伍中,很少有人能够直接胜任在服务出口行业工作。”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毕业生英语沟通技能、应用技能和团队协作技能差。

很多人都是这样,进入企业之后才开始接触到实践性的工作,才慢慢具有了一些工作技能。一个人掌握什么样的技能取决于他的兴趣、能力和聪明程度,也取决于他所能支配的资源以及制定的事业目标。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员工如何尽快提升自身技能以获得竞争优势,这是每个人都应重视的问题。美国管理专家彼德·圣吉说:“企业未来的发展,其核心竞争力就在于企业中的人是否比竞争对手学得更快。”可见,工作技能在每个人职业发展中是非常重要的。

工作技能是通过实践练习而巩固成的一种系统行为。、为了使工作变得熟练,还要讲究行为的准确性和协调性。而一种技能也绝不是单一的行为就可以完成的,往往是由一系列连贯而协调的行为构成。企业的工作机会为员工练就这样的工作技能提供了基础。

美国有个十分出名的外科大夫约翰。有一次他带着一个实习生在做一项胆囊切除手术。手术过后,实习生和他说:“尊敬的约翰医生,我太佩服您的手术技艺了,可以堪称完美,请问您是怎么做到的?”

约翰笑着说:“当你做一百次同样的手术时,你也可以做到。”

实习生很不自信地说:“我现在都不敢确定我是否还适合做医生,因为刚才我完全不知所措。”

约翰说:“我当实习生那会还不如你呢。记得第一次做手术我拿着手术刀脑子里一片空白,似乎所有学过的知识都遗忘了。之所以现在我能这么熟练地做完手术,就是因为我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记住,你在学校所学如果是支枪,那么经验就是子弹。”

成功就是从实践中一步步探索而来的。要获得这些技能,需要在工作实践中反复地练习。刚开始时,可以把工作所需要的能力分解开来,进行局部的掌握,这样显得比较简单,学习起来也比较快。虽然做得不协调,只要坚持去做,经过一个动作交替阶段,就会慢慢使工作协调、完善起来。但是要明白,工作技能不是笼统、模糊的概念而是具体的本事,比如技术已经进入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通信、工程、交通、汽车等领域的员工所具备的安装、调试和修理电力、电子和机械设备的技能。软件企业以及需要用到软件的企业的员工在工作中的计算机编程技能。

但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员工光是掌握了某种工作的基本技能还远远达不到现实的要求,这就像踢足球一样,会踢了还不行,还要踢的像贝利齐达内、梅西那样,即达到了艺术效果,才是工作的艺术。

当然,工作技能的获得跟员工个人的主动性关系也非常大。作为一个员工,要具有这样的主动意识,积极配合企业的安排,不断地获得新的工作技能。这是一个知识、技术飞速更新的时代,只有不断地接受新工作,锻炼新技能,才不至于让自己的技能老化。许多公司为了让员工进行技能更新,时常制定培训计划,为员工安排培训。

微软、麦当劳、通用电气、强生等公司都有自己的员工培训计划,而且培训的内容都与工作内容相关。员工应该了解企业对培训的对象有什么要求,如果觉得自己符合条件,就应该主动向领导提出申请,表达自己的学习愿望,积极争取到这些培训的机会,通过培训接受新观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再把这些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形成新的工作技能。

§§§第6节 合作与共赢——人际交往的艺术

人一生下来就注定是某种群体中的一员。对于每一个致力于事业成功的年轻人来说,懂得与人合作,与人相处的艺术至关重要。

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事情,一些智商很高,专业水平也很高的人士,晋升或晋级的机会总是与他们擦肩而过,让他们感到很郁闷,甚至产生抱怨。例如:一一位在部门工作最辛苦的职员,却没有签订延期的合同;一位在班上成绩并不算得上最好,表现也并不怎么样的学生,毕业后却比别人找的工作好;这些情形很让一些人费解。

我们无法用几个字或一句话来解释这些现象,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些人多数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情商研究表明,了解别人内心感受的能力对于一个人的工作、爱情、友谊和家庭等方面都很重要。我们越善于从他人发出的信号辨别他的真正感受,就越能控制自己发出的信号,这种察言观色、善解人意的能力是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能使一个人和谐地融入群体,为群体所接纳,能使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得到极大的拓展,而且是开展与他人合作,实现互惠互利伙伴关系的基础。遗憾的是,许多智商较高的人士却对此表现木讷,甚至表示不屑。他们往往秉持专业上的优势自命不凡、清高孤傲。拒绝与外界打交道,落入了郁郁不得志的境况。为了排解这一心理郁结,他们又在众人面前“强调”和“抬高”自己,结果是恶性循环,更加孤独。

事实上,成就一种事业从来就不是纯粹个人的活动。固然,成功之路要自己走,自我是具体活动的承载者。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是纯粹的个体活动。人一生下来就注定是某种群体中的一员。对于每一个致力于事业成功的年轻人来说,与人相处的艺术至关重要。为了使自己的事业获得成就,我们需要与别人联系,也需要别人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