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学会干好工作的方法与艺术:现代职场人工作必备手册
3017900000029

第29章 化危机为机遇 ——处理职场困扰的工作艺术(1)

人生中,每天在我们面前都会发生许多困扰,比方财务、感情、事业、未来、人际、交友等等,这许多问题必须面对和解决。同样,危机也存在转机,或许正是机遇的开始。关键是在解决之前,能否找到其关键点。如果你不能正确地找出起因,即使认识到问题出在哪儿,你的改善方向也会出现偏差,也难以实现实质性的提高。任何时候,只有认识到问题的真正所在,才能将问题处理在“点”上,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第1节 临危不惧的风范——转机就在此刻

在当今这个充满激烈竞争的时代,职场中的每一份子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某种危机的挑战。在危机面前,特别是对一个领导者必须勇敢地面对危机,冷静分析,沉着应对,除了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应对外,并且还要具备善于将坏的情形扭转过来,并且化危机为机遇,不断挺进崛起的能力。

首先,要善于让危机在自己面前自动化解:

1、具体做法是抓住问题的关键所在。抓住问题的关键,在许许多多复杂的,大大小小的难题中,有的难题是其他问题的焦点,更是解决一大堆难题的中心一环。因此,抓住这个“牛鼻子”,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当然,找出了矛盾的焦点,在解决过程中还需要多方面的、综合的配套措施,也就是说要从全局着眼,并为解决其他问题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需要总揽全局,目光敏锐,坚决果敢。

加拿大航空公司由于经营不善,长期亏损,累计债款达24亿加元。企业背上了沉重包袱。在这种情况下,公司请来了享有“解决难题高手”的美国人哈里斯做公司总裁。哈里斯不负众望,在短短三年内,就使财政收支平衡,并有1亿加元的净利。

3、要善于借势

企业一旦陷入了危机状态下,领导不仅要带头从自身内部来挖掘潜藏力,更要善于借他人之力使自己摆脱危机。

4、选择摆脱危机的主攻方向

在摆脱危机的过程中,领导们会选择一个主攻方向来进行突围。

谁都明白,如果四面进取不仅会使力量分散,而且还徒劳无功。所以进取力必须集中在一点,但进取方向的选择又是一个大问题。根据常规思维会从薄弱环节进取,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一个超级领导反而会去拣“硬骨头”啃,擒贼擒王,这样既可做到进取力集中,而且一旦进取成功,“大王”被擒,“小贼”就会顺风而倒。

5、适应形势,随机应变

一个组织如果只是活在今天的世界、今天的成就中,那它必将会被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所淘汰。世事沧桑,一切都在变。所以,只是维持现状就必不能在变动的明天中生存。

其次,要善于利用危机找中心遇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不能单从一方面去分析。突发事件会带来危机,危机也必然会带来破坏和损害,但是在危机中也往往蕴含着机遇;在突发危机中更是如此。

多年前据极载美国某航空公司的一架大型客机在飞行中,飞机中间的顶部突然爆开一个六、七平方米的洞,飞机客舱一下露天了,由于舱内气压一下减弱,飞机来断抖动,许多物品也都飞出飞机飘出空中,此时飞机内顾客的惊恐之状可想而知。他们有的惊恐,有的祈祷,有的在呼喊咒骂,在他们看生死就在眼前了。然而,危机很快就过去了,空难没有发生,奇迹却了生了,飞机驾驶机组临危不惧,凭着高超的驾驶技术,安全的将飞机降落在了最近的一个飞机场,机上150多名乖客无一伤亡,但对这一飞机出现的空中爆顶事故,社会一片哗然,飞机制造厂面临严重的销售危机,但对这一危机事件该飞机机制造厂恰恰看到的是即使飞机出现了空中爆顶,可飞机还能安全着陆这正说明飞机性能的可靠。于是,除对事件做出解释外,却意外地借机大做飞机的性能可靠的宣传,结果飞机制造厂的名誉不但没有受到损害,销量反而增加了。

可见,这种机遇常常是隐藏在危机背后的,和危机混为一体,而且以极快的速度闪现又消失,让人很难去把握。

一个超级领导则会泰然处之,他们不仅看到了紧张和混乱,而且还看到了倏然一亮的机遇,趁它还没来得及逃逸,便已牢牢地抓住它了,用来化解危机。甚至可以借用危机中的机遇来增强进取力,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损失,而且还会解决在正常情况下无法解决的问题。

§§§第2节 打破守旧——寻求多元式的解决方法

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多人都非常努力,但是成效却不尽如人意。其实,有时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往往能够带来新鲜的感觉,带来另一种分析结果,甚至改变自己的思维和判断,让工作、生活变得简洁充实,充满活力。

人生的成败得失、高低起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漫长的人生历程中,我们一路走过,不如意事常常十之八九。但是,当遭遇困境时,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事,而是我们处理它的方法和态度,假如我们转身面向阳光,就不可能陷身在阴影里面了。

当我们工作很努力了,但是还没有得到领导的重用,我们不要一味地发牢骚或者自暴自弃,这样做是于事无补的,只能让我们以前的种种努力化为乌有而得不偿失。这时要冷静下来换个角度去思考,我们则就会发现,毕竟工作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和提高的过程,一分耕耘就自会有一分收获的,这是一个量变和质变的过程。得不到重用,说明了我们做得还不够努力,还没有到位,想想自己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继续努力,时刻准备着,当机会来临时我们就会成功了。

一位哲学家的3个弟子曾向哲学家求教怎样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侣。哲学家没有直接回答,却带弟子们来到一片麦田,让他们在麦田中行进的过程中,每人选摘一支最大的麦穗,不能走回头路,且只能摘一支。

其中一个弟子刚走几步,便摘了自认为是最大的麦穗,结果发现后面还有更大的;第二个弟子一直是左顾右盼,东挑西拣,一直到了终点才发现,前面几个最大的麦穗已经错过了。

第三个弟于吸取前两位教训,当他走了1/3时,即分出大、中、小三类麦穗,再走1/3时验证是否正确,等到最后1/3时,他选择了属于大类中的一支美丽的麦穗。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处理问题时,要学会思考,要学会用另一种方法考虑问题,这样你收获的就会比别人的多。

如果一直觉得自己在后面,那么你肯定一直在向前看;如果你一直觉得自己在前面,那么你肯定一直在向后看;如果你一直向上看,就会觉得自己一直在下面;如果你一直向下看,就会觉得自己一直在上面。目光决定不了位置,但位置却永远因为目光而不同。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果一种办法行不通,便换种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样才更有利于我们摆脱困境、提高工作效率。

墨守成规者只能呼吸前行者扬起的尘土。工作中遇到困难时,一定要学会换角度看问题。一成不变地跑直线,顺着一条道跑到黑,不撞南墙不回头,甚至是撞到了南墙都不回头,这样等来的只会是失败。有时换种方法来解决问题,更能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第3节 化干戈为玉帛——能者的大度

工作中要不记仇隙,宽恕犯错误之人,不仅使自己的属下“皆颂上大度”,而且会使自己获得好名声,同时会吸引更多的人才。 无论是出现了矛盾还是问题,一般都是产生了对立的两方面,如果善于做好对立面的转化形成统一的意志,矛盾也就解决了。

万历十年四月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有一名刺客潜人努尔哈赤的住所,准备行刺。努尔哈赤听到窗外有轻微的脚步声,警觉起身,他“佩刀持弓矢,潜出户,伏烟囱旁伺之”。这时,一个闪电划破黑暗,他看见那个刺客正在窗前窥视,于是一个箭步跃上,用刀背将刺客拍倒,然后呼人将其捆绑起来。侍卫洛汉闻声赶到,见此情况,提刀要斩刺客。努尔哈赤道:杀人容易,可一旦杀了他又要树敌,于己不利,不如攻心为上,将其宽恕。于是,他大声喝问:“尔非盗牛来耶?”刺客一听,顺势回答是来盗牛。洛汉在一旁着急地说:“诳言也!实欲害吾主,杀之便。”努尔哈赤非常冷静,而且若无其事地说:“实盗牛也。”于是,放走了刺客。 五月的一个深夜,又有一个叫义苏的人潜入努尔哈赤的住宅,准备行刺。努尔哈赤像上次一样,迅速将刺客捉住,又将其释放。这两件看上去似乎是很平常的小事,却产生了轰动性的效果。很多人都认为努尔哈赤“深有大度”,而愿意投奔他。这正是努尔哈赤所期待的结果。不仅如此,就连在战场上面对面厮杀过的敌人,努尔哈赤认为是有用之才,也能做到捐弃前嫌,化敌为友。

万历十二年九月,努尔哈赤率兵攻打翁科洛城,并亲自登高劲射。当战斗正在激烈进行的时候,翁科洛有一位守城勇士鄂尔果尼藏在暗处向努尔哈赤施放冷箭,努尔哈赤没有提防,躲闪不及,被射伤了。他拔出带血的箭,继续指挥战斗。这时,又有一个叫罗科的守城战士借烟雾的掩护,潜到努尔哈赤近处,一箭射中其脖颈,虽未中要害,但箭镞卷如双钩,人肉一寸多。箭拔出之后,“血涌如注”,“血肉并落”。努尔哈赤昏厥过去。攻城部队只好撤退。努尔哈赤伤愈之后,再次率兵攻陷了翁科洛城,并生擒了上次射伤他的鄂尔果尼和罗科。众人愤怒地要将二人乱箭穿胸处死。在群情激奋的情况下,努尔哈赤显得十分冷静。他非常钦佩二位勇士的英勇善战,有意收为自己的部下,于是对众人说:“两敌交锋,志在取胜。彼为其主乃射我,今为我用,不又为我射敌耶?如此勇敢之人,若临阵死于锋镝,犹将惜之,奈何以射我故而杀之乎?”说罢亲自为二人解绑,并好言安慰。鄂尔果尼和罗科终于被这一举动感动得流下了热泪,他们当即表示愿意归顺努尔哈赤,并为其效力。努尔哈赤授二人为牛录额真,各统辖三百名壮士。后来,鄂尔果尼和罗科英勇作战,为努尔哈赤的统一事业立了战功。

努尔哈赤多次不记仇隙,宽恕仇敌,化敌为友,不仅使自己的属下“皆颂上大度”,而且使他在女真各部获得了好名声,同时感召了敌人营中的人才。就此而言,努尔哈赤能以最初弱小的力量而统一女真各部也就不足为怪了。

正所谓“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多堵墙”在职场上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之所以对那些于己不利的人耿耿于怀,是因为缺少了一些“大将之风”。或许在不同的问题上,你的同事或者对手有不同的意见,甚至想要攻击你。但如果永无休止的争斗下去只会两败俱伤,与人与己毫无益处。真正的能者,是懂得任何时候多交一个朋友会比多树一个敌人要好得多,因此他们总是能从最大利益出发,压制出那些负面情绪与之化解矛盾。而想要做到这点,不仅要有远见卓识,更为重要的是拥有一个大度的心。

§§§第4节 善于抓住重点——凭空臆想不能解决实质问题

依靠凭空想象和主观臆断来解决总是十有八九是空费气力,只有有的放矢才是最有效的方法。睿智的人总是善于抓住重点来解决问题。因为往往只有问题的侧重点才是最为关键的要素,也是起着决定作用的。在我国,经常会看见某些人在会议上高谈阔论,但所谈之事表面上看来十分完满,滴水不漏。但仔细寻味却会发现,之所以发言没有错误,是因为根本就没有提出任何有建设性的意见,只是围着问题的边缘打了个圆场。所言之处皆是一些套话或者官话。

更有甚至,一些领导还喜欢凭着自己的兴趣和想象力来制定解决的办法。若是按照他的方法实施起来,就会发现没有任何可行性。而那些意见也仅仅是废纸一张。因此,想要真正的解决实质性问题,就必须结合实际,抓住问题的侧重点,按照合理的方式一步一步进行分解。

前几年作为被我国请来的足球主教练米卢最为人称道的优点,并不是关于足球的高论,而是他过人的领导艺术。见贤思齐,古之明训。不仅仅是足球圈,各行各业各级领导者每天都会面临领导艺术的问题。看看米卢是怎样领导足球队的,也许对我们大家都会有所启迪。

在米卢的执教过程中,很少听他谈哲学。但他对中国队足球理念的改造,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哲学颠覆。足球是什么?米卢和国家队,包括中国和全世界的球迷都用事实做了回答:足球就是游戏,足球就是快乐。观念的解放带来生产力的解放,带来球员战斗力的极限释放。这就是中国国家队能够提前两轮出线的哲学底蕴。也正缘于此,中国足球终于摆脱了重体力劳动者的笨拙形象,屡战屡败的悲苦命运,代之以轻扬的步履、灿烂的笑脸,给球迷以快乐和享受。

对足球理念的拨乱反正,对足球本质的认识归位,是米卢对中国足球的最大贡献。如何解放思想,如何从不合时宜的陈旧观念中解放出来,这也是摆在我国各级领导者面前的迫切任务,从米卢的身上,或许可以得到深刻的启示。

在一般人看来,米卢简直就是一个不按牌理出牌的人。

米卢对球员使用的令人费解之处并非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经过了长期的考察测试后的选择。只有在事后,一些记者才明白了米卢和球员一起玩“网式足球”的深意:那些哄着他玩,甚至故意输给他的球员打不上主力,因为这些人大滑头,没有进取心;那些被他一耍赖皮就起急的球员也不被他重用,这种球员太冲动,情绪不稳定,关键时刻有可能顶不住巨大的压力;只有那些既不服输,又想尽办法赢他的球员,他最欣赏。在他看来,这些球员既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求胜欲望,又会动脑筋想办法,这样的球员才是好球员。

米卢的心理学修养使他的识才眼光自有其高明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