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召唤内心的巨人
3017800000007

第7章 战胜内心的怯懦(1)

无畏是灵魂的一种杰出力量,它使灵魂超越那些苦恼、混乱和面对巨大危险可能引起的情感,正是靠这种力量,英雄们在那些最突出和最可怕的事件中,也能以一种平静的态度支持自己,并继续自由地运用他们的理性。因此,只有控制了怯懦,才能生活得从容不迫,才会始终快乐和健康。

有时一个人表面装出不屑一顾的样子,实则是因为骨子里的懦弱,没有承诺勇敢的勇气,没有面对真诚的真诚。懦弱对社会,对事业,都相当不利。一个人的成功,必须具备的要素很多,其中有一条,就是勇敢无畏。而不勇敢的人,什么事情都做不成。作为普通人,不可能因祸得福一举成名,但如果活在担忧惊恐中,一天到晚愁眉不展,一天到晚惊声尖叫,看见这个不敢,看见那个害怕,那就会活得很累、很苦,就会一辈子不开心,一辈子不顺利,一辈子不成功。法国思想家拉罗什福科说:“软弱甚至比恶行更有害于德性。”一个人如果发现自己身上有这种心理缺陷,就要设法克服它,或者合理地利用它,使自己变成一个勇敢的人。

一、躲闪是因为害怕

在成功的道路上,有时候,怯懦心理也会成为一大障碍。

当你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如果畏缩不前,战战兢兢,这可怎么好?比如,你去推销一种产品,当顾客来的时候,你却不知道向他介绍这种产品的好处,甚至也不知道让顾客全面地了解这种产品,这样的话,你怎么把产品推销给他?他怎么会来买你的产品?

即便你还在学生时代,这种怯懦的心理,也会使你的成绩不能提高。试想,当学习上遇到难题的时候,你怎么办?是不是自己刻苦摸索问题的答案?但假如问题的答案迟迟不来呢?你无法解答这个问题呢?这个时候,你是不是该去请教老师或别的同学了?但如果这个时候你深怀怯懦,不敢去问别人,那你恐怕一辈子都解决不了那个问题,你的学习成绩当然提高不了。

从政的人尤其不能怯懦。对于他们来说,上台演讲、在会议上发言,是三天两头会发生的事。但如果是一个怯懦的人,却不敢上台演讲,也不敢在会议上发言,那他怎么从政?他恐怕一辈子都当不了领导,当不了干部。

所以,怯懦心理是阻碍人成功的一块绊脚石。

那么,怯懦心理是怎么回事呢?

美国心理学家麦迪逊在他的名著《心理疾病》中说:“病态心理中,最隐秘而又最严重的是怯懦心理。”然后他又用科学的语言描述说:“怯懦有许多层次,自下至上,越来越严重。它的层次依次是:失惊、恐怖、震骇等活跃情态,到惶恐、不安等沉静情态。”

另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家奥威尔在说到怯懦的来源时说:“怯懦来源于不自信,深深的不自信。”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常常有怯懦的人,他们庸庸碌碌、忍辱负重地生活着,不敢抱怨,不敢抬头做人。

有一个中年男人,他年已40岁,而在他40年的生涯中,竟从未大声说过一句话。他见人就脸红,凡事要躲避,可以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怯懦的人。他就这样畏畏缩缩地活了40年。“幸好这40年风平浪静,要是出了什么事,你该怎么办?”他的妻子老这么说他。而他,面对这样的诘难,也总是哈哈一笑了事。

其实,人生在世,哪会不碰到什么事呢?

这个中年人,要娶妻,要生子,要做自己的工作。在自己的工作中,也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事儿。

那么,这个中年人是怎么过来的呢?

先说他的工作,他干的是一个国营公司的出纳。那个国营公司长年亏本,一直是靠国家拨款维持着的,所以,他们也没有什么额外的收入,只是靠国家拨下来的那点工资活着。国家拨下来的工资是不多的,所以,长年以来,他倒既没出什么事,也没遇到什么事,从20岁干起,平安地干了20年。

再说他的婚姻。在他24岁的时候,他看到跟他同龄的同事们纷纷地结婚生子,而他还是孓然一身,也有些着急。但也只是心里着急而已,并没有特别的焦虑。不是他不想娶妻,而是他不敢面对女人。他看见女人就怕,就脸红,往往说不上什么话,何况还要去追求她,让她做自己的妻子?

可是他不焦虑,他的父母却先焦虑起来。因为一晃,他就30岁了。他的父母经过努力,托人给他介绍了一个农村来的姑娘。这个农村姑娘在城里打工,是个打工妹,人长得水灵灵的,也活泼可爱。像这样的姑娘,按理说是不会嫁给像这样木讷、怯懦的男人的,可是,她却有一个想留在城里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她只能嫁给一个城里人。这次,虽然她知道这个城里人是个很无能的人,未必能帮她办到城市户口,可是,他有房子啊。他的父母有个三居室,现在他占据着一间。以后,这些房子还不都是他们的?只要有房子,不怕没有户口。所以,这个漂亮的打工妹就嫁给了她。

后来,他们的孩子出生了。

孩子出生以后,他的麻烦应该来了吧?

那这个怯懦的人、见人就脸红的人、不会说话的人,会怎么来应付接踵而至的麻烦呢?

先是孩子的入托问题。要入托儿所,也得跟人打交道。你得让孩子入一个好一点的托儿所啊,你得买通阿姨们,让她们好好地照顾你的孩子。这对这个怯懦的男人来说,真是一个天大的麻烦事儿。他平时对人说话都要脸红,要他去和那些他不认识的托儿所的人去打交道,这不是太为难他了吗?他要出马的话,能把事儿办下来吗?

幸好,他的勤劳的妻子提出,她暂时不外出打工了,自己来照顾孩子。这样,收入虽少一点,但照顾孩子的问题却解决了。

后面的麻烦一个接一个地来了。

孩子渐渐长大,很快就要上幼儿园了。上什么幼儿园好呢?当然得上有点名气的幼儿园,这样儿子放在那儿才可以放心。可是,有名气的好幼儿园,是他们这样的家庭出来的孩子能上的吗!退而求其次,一般的幼儿园也可。可是,他们单位没有幼儿园,得上别的单位,这样就要托人。托人,这正是这个怯懦者最害怕的。托人得送礼,他最不会送礼了。那怎么办,难道儿子就不上幼儿园了?不行!他的妻子断然拒绝这个设想。在万般无奈之下,最后,还是由他的妻子出面,拎了两瓶茅台酒,才把儿子送去幼儿园。

幼儿园之后是小学。上什么小学好?仍然是个问题。这个怯懦的男人说,上什么小学都无所谓!这会他的妻子也没什么话,于是,儿子就近上了个小学。可小学里的事情还多着哩!儿子跟别人打了架啦,儿子成绩不好啦,儿子跟老师闹翻啦,等等等等。这些个事情,都需要家长去摆平。而这些事情,在他们家里,却都是那个农村出来的家庭主妇去做的。

久而久之,妻子不免有牢骚,骂他没出息,上不得台面。他呢,在妻子面前也是唯唯喏喏。

他们就是这样过着日子。

由于他实在没用,怯懦得根本不能办成任何事情,结果,他们的儿子只能读普通中学,后来也没有考上大学。

当然,像他这样的人,在我们的社会着实不少。你不能就此说他这样不好。他这样不好吗?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的小市民。而这样的小市民,何止千千万。如果能这样生活下去,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但问题在于,随着社会变革的到来,他这样的人,偏偏难过日子了。因为,国企改革开始了。他端了一辈子的铁饭碗,现在,这只铁饭碗被砸破了。

单位通知他,他被裁下岗了。

这下,他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他才意识到,再也不能怯懦下去了。他要找工作,要生活。而要找工作,要生活,就得和社会上的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就得看人家眼色,就得学会能言善辩、见风使舵。

可是,怯懦已经成为他气质的一个部分了,并不是他想改变就能改变的。

那怎么办呢,背着怯懦这个包袱,他能找到工作吗?难道一家三口一直靠他的妻子打工为生吗?

就是这样,他们一家三口,从此开始了极为艰苦的生活。而他,一直被妻子打打骂骂。

请想想,像这个中年男人那样活着,又有什么意思呢?他有开心的时候吗?他一个人拿什么开心呢?找不到工作,教育不好儿子,安抚不了妻子,他还能开心得起来吗?

他这辈子活得有多累!

我们现在不说他在社会上的成功,不说他能否得到安全的有保障的生活。我们就说一个人的心理。

人是社会的动物,人只有在别人那儿才能得到快乐和幸福,一个人自己是不能对自己创造幸福的。有人爱你,有人尊重你,或者你使别人快乐,你使别人幸福,只有这样,你才会快乐和幸福。可是,对于一个怯懦的人,他不喜欢和人打交道,不喜欢和人来往,长时期地生活在孤独之中,他又哪来的快乐和幸福可言呢?

长时期的孤独,肯定会使一个人的心理变得不正常。

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我们都可以说,他活得很不幸。

他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并试着去改变。

为此,他请教了好几个心理咨询专家。每个专家都提出了他们自己的方法,他一一地试了,结果并不行,并没有收到什么成效。

后来,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家给他指点了几个方法,并声称,照此去做,他必定能够改掉怯懦心理,走向成功的彼岸。

他相信了。以后,他努力地照那个心理学家所说的去做。

这个心理学家给他开出的克服怯懦心理的药方有以下几条:

1.和别人说话时,声音一定要响亮,不要管别人怎么样看待。而当别人和你一样响亮时,你偏偏又压低声音,低得很难让别人听到。这样,为了听清你的说话,别人就得对你“俯首贴耳”。

这样一来,别人会慢慢地重视你的说话了。

2.在和别人交流之前,你的神态应该是严峻的、有力的,仿佛他有愧于你,仿佛怯懦的人是他,而不是你。这样,久而久之,他就真的把你当成强有力的人,而尊重你了。

3.在和别人谈话或其它方式交流时,不要让眼睛闪来闪去,不要旁顾,而是紧盯着他,和他斗眼,勇敢一些,他斗不过你,他就输了,他就会在你面前低下头去。

4.在和别人交谈的时候,要适时地沉默。特别要在滔滔不绝地说话的时候,来个突然刹车,也就是突然沉默,这样,别人会被你的沉默所震慑,而以为你的谈话很重要,有深奥内容,于是就不敢小瞧你。

5.在和别人交流之前,先要知彼知已,先要知道对方是什么来头,是什么性格。知道之后,对症下药。

这个怯懦的中年男人,得到如此“药方”,如获至宝,回家以后如法炮制,先和老婆试了一番。

试的过程如下:

他回到家里。

老婆说:“今天怎么样,找到工作了吗?”

他不说话,拿眼瞪着老婆。

他用上了第三剂“药”。

老婆看了他一眼,奇怪地问:“你怎么啦,眼睛出毛病了?”

他突然大喊一声,说:“没有,我的眼睛没有毛病!”

这时,他已用了第一剂“药”。

老婆被他吓了一跳,看看他。

他喊着说:“我明天再去看看。”

老婆说:“明天找不到工作不要来见我。”

他看着她,大声地说:“我明天一定……”然后即刻住嘴,不说话了。

这是第四剂“药”:突然沉默。

老婆看着他,等着他的下文。可他就是不说话。

老婆忍不住了,说:“你明天一定怎么?”

他不说话。但神色非常严峻。

这是第二剂“药”。

“你明天一定怎么?”这下轮到他老婆喊了。

他依然不说话,只是用眼睛瞪着她。他老婆奇怪了,也拿眼瞪着他。

两个人斗起了眼。

然后,他在想着接下去用什么策略的时候,突然听到“啪”的一声,脸上一阵火辣辣地痛。

原来是老婆打了他一个耳光。老婆骂:“今天出去了一趟,中了邪啦?你这个不中用的家伙!”

这个怯懦的家伙,这个时候才猛然地醒了过来。醒过来之后怎么样呢?醒过来之后,他立即又变得唯唯喏喏了。

最终又变成了个怯懦的家伙。

如此可见,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心理咨询专家的种种手段,都只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真正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发生作用的,又有多少呢?

上面那个心理学家开出的“药方”,根本不可能对一个人产生什么实际的作用。需知,对那个中年男人来说,怯懦已成为他的气质的一个部分,成为他的一种个性。一个人的气质是说改就能改的吗?

对于这个中年男人来说,他迫切要做的,不是去克服怯懦,而是如何合理地利用自己气质、性格中的这个弱点,使得这个弱点变为优点,并利用它赢得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或工作,或别人的尊重,等等。

事实上,一个人如果患上了怯懦这种心理疾病,首先要做的,是不要由此而自怨自艾。即使明知这种怯懦是使自己在生活、工作中失败的“罪魁祸首”,也不要因此自卑。

在驱除了自怨自艾这种不良心理之后,接下去你要做的,是找出生活、工作中能适合自己去进攻的突破口。

什么叫适合自己去进攻的生活与工作的突破口呢?

就是找到一个能够让自已的怯懦发挥作用的天地。

比如,你在找工作的时候,如果能碰上个自我感觉特别好却又不那么得志的领导干部同志,那么,也许你的怯懦就会使你顺利得到这个工作。因为,这样的干部是很希望有一个像你这样的部下的,只有像你这样的部下,才会听他的话,受他的驱使,心甘情愿做他的“奴隶”。他知道你怯懦,他偏要用你,而不用那些坚强、自信的人,因为他怕他镇不住他们。而用了你,他是放心的,他也可以趁机耍耍领导的威风。

如果是这样,你就让他耍威风吧,你就让他自我感觉良好吧,只要你得到了你想要的。如果你聪明一些的话,你甚至可以趁机“转奴为主”。

这是说,尽管你表面上唯唯喏喏,他一说话就应声,但是,你内心得有主见。像刚才这样的领导,一般来说是不太明智的,是完全可以为你所左右的。

如果你在他的手下做成了自己想做的事,那么,这不就是你的胜利吗?这不就是你的成功吗?

而这种成功,不就可以说,正是你的怯懦带给你的吗?

是怯懦让你找到了工作,又让你在工作中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不是这样吗?

当然,上面所说的方法很有些不光明正大的味道。可要光明正大,你也是做得到的。

怎么做呢?

记住:改善你的怯懦,使它接近于谨慎!

什么叫谨慎?

实际上,有一个公式可以形象地显示谨慎和怯懦的关系:

怯懦=惧怕+谨慎

惧怕和谨慎是怯懦的两个极端。怯懦往不好的一面倾斜,成为惧怕;往好的一面倾斜,就变成了谨慎。

所以,对于因为自己的怯懦心理而自卑、痛苦的人,最好要掌握这么一个原则:怯懦其实不可怕,可怕的是怯懦中的惧怕。

惧怕这惧怕那,以至于什么事都做不成,这才是真正的不幸。

所以,一个具有怯懦心理的人,务必要记住:清楚自己的心理状态和气质偏向,合理地利用你的怯懦。

只要做到这一点,那么,你身上的缺点,完全可以随机应变,变成优点。

比如,假设你是一个警察同志、公安战士,而且是一个队长。现在,你带领着一支队伍,正在打埋伏战,要伏击一批持枪绑票的歹徒。你们埋伏在路的两旁,等待得意洋洋的歹徒过来。

车灯从路的前方亮起,歹徒来了。

车声渐渐地近了。

然后越来越近。

很快,前面的歹徒们进入了伏击圈。

但后面的还在后面,还没有进入。

而就在这个时候,就在你们等得性急的时候,歹徒们偏偏停下了车。因为,其中一个歹徒要撒尿了。

而这时,这伙歹徒中,进入伏击圈的仍然只有前面的那一半。

怎么办?

偏偏这时,有蚊子嗡嗡地咬得你们鲜血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