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召唤内心的巨人
3017800000005

第5章 跨越自卑的暗沟(4)

“我有一次问他:‘把你折磨得疲惫不堪了吧?’他却说:‘没有啊!我并不觉得那很辛苦,反而觉得是受用无穷的经验。’

“看看‘美国名人榜’中那些人的生平就知道,这些功业彪炳千秋的伟人,都受过一连串的无情打击。只是因为他们都坚持到底,才终于获得辉煌成果。”

天下哪有不劳而获的事?如果能利用种种挫折与失败,来驱使你更上一层楼,那么一定可以实现你的理想。

教授们都知道,从学生对于成绩不及格的反应可以推测他将来的成就。金克拉在大学授课时,曾把毕业班的一个学生的成绩打了个不及格,这个打击实在很大。因为那个学生早已做好毕业后的各种计划,现在不得不取消,真的很难堪。他只有两条路可走:第一是重修,下年度毕业时才拿到学位;第二是不要学位,一走了之。

在知道自己不及格时,他一定很失望,甚至对金克拉不满。金克拉猜得不错,他真的论理来了。金克拉说他的成绩太差以后,他自己也承认对这一科下的功夫不够。

“但是,”他继续说:“我过去的成绩都在中等水平以上,你能不能通融一下,重新考虑呢?”

金克拉明确表示办不到,因为这个成绩是经过多次评估才决定出来的。金克拉又提醒他,学籍法禁止教授以任何理由更改已经送交教务处的成绩单,除非这个错误确实是由教授造成的。

知道真的不能改以后,他显然很生气。“教授,”他说,“我可以随便举出本市50个没有修过这门课照样成功的人。你这科有什么了不起!干嘛让我因为这一科就拿不到学位。”

他发泄完了以后,金克拉静默了大约45秒钟。他知道避免吵架的好方法就是暂停一下。

然后金克拉才对他说:“你说的大部分都很对,确实有许多知名人物几乎不知道这一科的内容。你将来很可能不用这门知识就获得成功,你也可能一辈子都用不到这门课的知识,但是你对这门课的态度却对你大有影响。”

“你是什么意思?”他反问道。

金克拉回答他说:“我能不能给你一个建议呢?我知道你相当失望,我了解你的感觉,我也不会怪你。但是请你用积极的态度来面对这件事吧。这一课非常非常重要,如果不由衷培养积极的心态,根本做不成任何事。请你记住这个教训,五年以后就会知道,它是使你收获最大的一个教训。”

几天以后金克拉知道他又去重修时,真的非常高兴。这一次他的成绩非常优异。过了不久,他特地向金克拉致谢,让金克拉知道他非常感激从前的那场争论。

“那次不及格真的使我受益无穷。”他说:“看起来可能有点奇怪,我甚至庆幸那次没有通过。”

我们都可以化挫败为胜利。请你从挫败中汲取教训,好好利用,就可以对这个挫败泰然处之了。

金克拉说过:“千万不要把挫败的责任推给你的命运,要仔细研究挫败的实例。如果你失败了,那么继续学习吧。可能是你的修养或火候还不够的缘故。你要知道,世界上有无数人,一辈子浑浑噩噩、碌碌无为,他们对自己一直平庸的解释不外是‘命不好’、‘命运坎坷’、‘好运未到’。这些人仍然像小孩那样幼稚与不成熟;他们只想得到别人的同情,简直没有一点主见。因为他们一直想不通这一点,才一直找不到使他们变得更伟大、更强的机会。”

马上停止诅咒命运吧。因为诅咒命运的人永远得不到他想要的任何东西,只能在自己的危机和挫败中穿来走去,而无尽头。

难道克服危机需要的是侥幸吗?碰上新情况时,人们往往花过多的时间去设想最糟糕的结局——这等于在预演失败。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表明,头脑里的想像会按事情进行的实际情况,刺激人的神经系统,就是当一个高尔夫球运动员嘱咐自己“不要把球击入水中”时,他脑子里将出现球掉进水中的景象,试想,以这种心理状态打出的球会往哪儿飞呢?

再问一遍,难道要克服危机需要的是侥幸吗?

一位著名的击剑运动员在一次比赛中输给了一个与自己水平不分伯仲的对手。第二次相遇,由于上次失利阴影的影响,这名运动员又输掉了。尽管他并非技不如人。第三次比赛前,这名运动员做了充分的准备,他特意录制了一盘磁带,反复强调自己有实力战胜对手,每天他都要将这盘录音听上几遍,心理障碍消除了,他在第三次比赛中轻松击败了对手。

我们总能听到在体育比赛中,弱队战胜强队,大爆冷门,或是在商战中,实力弱的公司战胜实力强劲的公司。在诸多因素之外,充满必胜的信心去迎接挑战,是取得成功的基础。

无论你做了多少准备,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当你进行新的尝试时,你可能犯错误,不管作家、运动员或是企业家,只要不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都难免失败。但挫败并非罪过,重要的是从中吸取教训。

那些跌倒了爬起来,掸掸身上尘土再上场一拼的人,才会在生意场中获得成功。

通向克服危机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有失才有得,有大失才能有大得,没有承受失败考验的心理准备,闯不了多久就要走回头路了。

五、激起战胜挫折的气魄

面对各种各样的困境,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是考验人的意志力,或者叫抗挫力。每个人都会有困境,没有困境的人是不可能有的,只有挑战困境,才能从困境中走出第一步。许多人走不出困境,是因为缺乏高喊“我很重要”的勇气;相反能这样做的人,就会是另外一种样子。

二战后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失业人数陡增,工厂效益也很不景气。一家濒临倒闭的食品公司为了起死回生,决定裁员三分之一。有三种人名列其中:一种是清洁工,一种是司机,一种是无任何技术的仓管人员。三种人加起来有30多名。经理找他们谈话,说明了裁员意图。清洁工说:“我们很重要,如果没有我们打扫卫生,没有清洁优美、健康有序的工作环境,你们怎么会全身心投入工作?”司机说:“我们很重要,这么多产品没有司机怎能迅速销往市场?”仓管人员说:“我们很重要,战争刚刚过去,许多人挣扎在饥饿线上,如果没有我们,这些食品岂不要被流浪街头的乞丐偷光?”经理觉得他们说的话都很有道理,权衡再三决定不裁员,重新制定了管理策略。最后经理令人在厂门口悬挂了一块大匾,上面写着:“我很重要”。每天当职工们来上班,第一眼看到的便是“我很重要”这4个字。不管一线职工还是白领阶层,都认为领导很重视他们,因此工作也很卖命。这句话调动了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几年后公司迅速崛起,成为日本有名的公司之一。

你敢说“我很重要”吗?试着说出来,你就能激发出挑战困境的气魄!

你可曾沮丧消沉?或遭遇严重困境?或为自己所犯的错误过分自责?你可曾劳而无获?你这一生中可曾发生个人悲剧?你可曾因疾病或受伤而造成残障?你会否因为希望破灭而心情沉重?会否冒险犯难,结果彻底陷入困境?

以上这些情形,都不应妨碍你达成最后目标。陷入困境正如冒险和胜利一般,是生命中必然具备的一部分。伟大的成功通常都是在无数次的痛苦失败之后才得到的。大剧作家兼哲学家萧伯纳曾经写道:“克服危机是经过许多次的大错之后才得到的。”

享受工作乐趣,便是瞻望未来的成功,遗忘过去的困境。把错误和失败当作是学习的方法,然后就将它们逐出脑外。

讨厌自己职务的人,做法往往恰好相反。他们回想过去的困境,忘却往日所有的成就,以至摧毁自信心。他们不但记住失败的情景,还情绪化地将它深植在心中。从未成功的人总是为每一次陷入困境自责不已。另一方面,虽会遭遇挫败但仍喜爱工作的人却能了解过去犯了多少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从每一次陷入困境中汲取教训,以至在下一次能有较好的表现。

我们应将陷入困境中的其他不利因素当作修正方向、再度瞄准目标的工具,仅此而已。

从困境中走出来的方法是:

1.诚恳而客观地审视周遭情势。不要归咎别人,而应反求诸己。

2.分析陷入困境的过程和原因。重拟计划,采取必要措施,以求改正。

3.在重作尝试之前,想像自己圆满地处理工作或妥善地应付客户的情景。

4.把足以打击自信心的困境记忆一一埋藏起来。它们现在已经变成你未来成功的肥料了。

5.重新出发。

你可能必须再三试行这五种步骤,然后才能如愿达成目标。重要的是每尝试一次,你就能够增加一次收获,并向目标更加进一步。

坦然接受批评不是易事。我们都怕出错,自小师长便教导我们犯错是不好的事,会使我们失去亲朋的疼爱。但是我们可以学着行动不受情绪左右。

受到批评,不必感到失望、不平或愤怒,而应把精力用来研制一项明确的计划,以平息批评,重新起步。与有关的人共同研究你的计划,不要浪费时间和精力彼此抱怨,应该共同努力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