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召唤内心的巨人
3017800000029

第29章 打造强健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3)

要爬上世界最高峰,光有身体肯定不行,你还得有登山技能、抗寒能力等;经得起失败打击,你也必须有心理适应能力,况且,你也不能总失败呀!

1.培养和提高心理适应能力

现代社会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各个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对人们的心理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具备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的人,才能在社会上游刃有余,应对自如地发挥自己的才华、展现自己的风采,确立完美的自我形象。这里建议你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培养和提高心理适应能力:

增强自信心。充分认识你的长处和优势,相信自己完全能成功地克服各种困难。鼓励自己“别人能做到,我也有能力做到;我做不了的事,别人也难以做到”。

大胆实践,别怕失败。须知“失败乃成功之母”,一次成功往往是在无数次失败的基础上取得的。要努力做一个适应得了、承受得起失败考验的人。

强化意志力。坚强的意志力能使你在任何紧张的情况下都保持镇定自若、一往无前的斗志。因此,要树立起坚韧不拔、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作风和精神。

积极地自我暗示。当面临某些特殊情况而感到紧张或困难时,可对自己说:“这没什么大不了,一定能做得很好。”“我现在的头脑很清醒,感觉很敏锐。”……这样的自我暗示能引起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从而改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机能,有助于消除或减轻心理紧张状态。

掌握临场调整的方法。当自己已经慌张起来时,也不必担心,可用调整呼吸的方法缓解心理紧张——先做几次深呼吸,双眼看着某一固定的目标,并把注意力集中于其上,同时深缓而均匀地呼吸,如此可迅速稳定情绪。

2.培养和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一个人要想建功立业,功成名就,自我发展是其重要条件。培养和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应当做到抵制厌倦和惰性。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相同的环境、相同的状况持续的时间长了,就会产生厌倦感。这虽是一种自然现象,却能磨掉许多才华横溢、抱负远大者的棱角和锋芒。同时,由于感到工作、生活单调枯燥或一时看不到希望,因此伴随厌倦感的往往还有惰性。

厌倦和惰性可谓自我发展的劲敌、顽敌,倘若不加以有效的抵制,无论多么优秀的人都将碌碌无为。抵制的有效途径,一是不断地激励自己,二是设法保持好奇心和新鲜感。

用心专一,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用意不分,乃凝于神”,自我发展必须精力集中,用心专一,最忌心猿意马。同时,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能力、精神也是有限的,不可能将面对的每件事情不分轻重、大小、缓急都统统做完,特别是一些无关紧要的、既耗精力时间又于自我发展无益的事(如庸俗的应酬、没日没夜的打麻将等)。孟子说:“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因此,一个有志于自我发展、不负平生的人,置身于纷繁芜杂的世间万象中,就要时时想到自己的大目标,排除其他干扰,专心致志地“有所为”。

3.培养和提高处理矛盾能力

妥善地、巧妙地处理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矛盾,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能力。因为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有处理好了才能为你的事业发展和生活创造一个宽广良好的环境。那么,怎样培养和提高处理矛盾的能力呢?

防止认识上的“自我中心”。当与别人因意见不同而发生矛盾时,不要以自我中心来考虑问题,不妨把自己换到对方的立场和角度上去想一想,试试能否发现对方意见中的合理性和优越性,看看自己的意见是否带有主观性和片面性。

顾全大局,既坚持原则,又在小节上作必要的、适当的让步。即使自己的主张和意见确实比对方好,也不必非要对方服从自己、放弃其主张。这时可采取的解决方式有:对非原则性的小事,尽可能顺从对方;融合双方意见,各取所长,形成新的方案;提议双方互作让步,使大家均能接受;求同存异,让时间和实践来检验是非真伪。

讲究方式方法。遇到原则性问题,虽然不宜让步,但仍需讲究方法,避免矛盾激化。一般不要与对方正面冲突,而要采取迂回战术,巧妙处理矛盾,以理征服对方,以情打动对方。根据对方的个性特点,因人施“计”,往往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4.培养和提高驾驭时机能力

是否善于驾驭时机,是人生成败的关键。“成功=才能+机会,”机会常常对人的发展和命运起着“神秘”的作用。但机会并不是神秘莫测的“运气”,而是可以驾驭的,关键在于你驾驭的能力。所以,培养和提高驾驭时机的能力对你至关重要。

培养敏锐的观察力。时机往往不期而至、不告而别、稍纵即逝,如果没有敏锐的观察力,就不可能看准时机,当然更抓不住了。

提高预见能力。曾任美国总统的威尔逊说过“认为只有时机到来时才能作出正确选择的人……是不会取得成就的。”未来将要发生的事,大多数是由已经和正在发生的事决定的。只有综合分析、预见形势发展的趋向,审时度势,才能成功地驾驭时机。

学会寻找时机。不要老是抱怨没有机会,其实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关键在于我们善不善于寻找、发现。寻找时机首先要有冒险的勇气。风险与机会的大小常成正比,因此机会可以说是对风险的一种相应补偿。着重于机会,而不着重于困难与挑战,才能寻找到好的时机。其次,寻找时机要有自知之明,要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可能,确定好方向,有的放矢地去寻求时机。否则,“盲人骑瞎马”,不但找不着机会,恐怕反要栽进深渊了。

善于抓住和利用时机。人在一生中,总有几个大的转机。大转机必有变化,大变化必有大发展的可能性。“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因为机会具有偶然性、不可替性、不可复得性,所以一旦降临,就要迅速而准确地抓住它、利用它,否则便将失之交臂,悔之莫及。正如培根所言:“机会先把前额的头发给你抓,如果你不抓的话,就把秃头给你抓了;或者至少它先把瓶子的把儿给你拿,而你不拿,它就把滚圆的瓶身给你,这便很难得握住。在开端时善用时机,再没有比这种智慧更大的了。”时机时机,既是机会问题,又是一个时间问题,所以抓时机必须要快才行。当今世界,竞争激烈,瞬息万变,稍一懈怠,便将落于人后,只能望其项背了,所以必须树立牢固的速度观念。

5.培养和提高组织协调能力

你也许会说:我生来就不是当领导的料,这组织协调的能力,还管它干吗?!其实,姑且不论每个人都具备担任组织者的潜能——正如任何人都天生具备创造性一样,只是在于是否将这种天赋发掘并充分发挥出来,即使你现在不是、将来也不会是一名领导者、组织者,也大有必要培养和提高组织协调能力。这是因为,现代社会的绝大多数事业,都需要与人合作方能完成,这就对一个人的团队精神、协作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提高自身素质,赢得广泛的认可,无论你扮演什么社会角色,组织协调能力都是不可少的。培养和提高这种能力,需要做到以下几项:

设法赢得大家的信赖。

有这么一种说法:成功的组织协调只有30%来自天赋、地位和权力,而70%来自于他人的信任和支持。由此可见赢得信赖的重要性。只有诚心诚意地为多数人谋利益,勇于承担责任而又不独占功劳和利益,才能逐步得到广泛信赖。损公肥私、以权易钱、贪赃枉法的腐败干部,显然不是合格的领导者。

善于倾听意见。

善于听取并整理、提炼他人的意见、看法、是组织协调能力的基础部分。即使自己的实干不很出色,或拙于言辞,但只要能当一名好听众,并做好收集整理工作,也就具备一名称职的组织领导者的必要条件了。

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者,无不具备以下几点:一是谦虚。怀有真诚地向他人学习的态度,才能成为一个真诚的好听众。自己虽然拥有说话的权力,但却更需具有虚心倾听别人说话的民主风度。须知,自我表现欲过强的人通常令人敬而远之。二是平易。善于倾听的人一般有平易近人的作风,给人亲切感,使人容易并喜欢与你接近,能轻松地讲出自己的真心话、大实话。三是耐心。能耐心地听人倾述,并不计较时间的长短,这样的人还能不获得他人的信服么?四是关怀。在倾听时,能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从对方的立场来思考或感觉,给对方以关怀、体贴、温暖,从而引起心灵的共鸣。

善于掌握人的心理。

掌握人的心理是组织协调能力的一个重点。只有掌握了上下、左右、内外有关人员心态,才能有效地组织协调好他们为共同的目标而凝聚为一个团结的整体。

掌握他人的心理可从两个途径入手:

从彼此同样是人的立场,将心比心,以已及人;察颜观色,分析言行举止,由其行为习惯推测其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