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微历史:风雨清朝
3017000000018

第18章 王者风流(3)

和珅最初为官时一心报效国家,与朝中的清官一起打击福康安、福长安等贪污官员,更在二十六岁时就任管库大臣,管理布库,他从这份工作中学习到如何理财,他勤朴地管理布库,令布的存量大增,他凭借这些才干,令他得到乾隆的赏识。乾隆四十年,和珅擢为乾清门御前侍卫,兼副都统。乾隆十一月再升为御前侍卫,并授正蓝旗副都统。

飞黄腾达

乾隆四十年闰十月,26岁的和珅被提升为乾清门侍卫,十一月再升为御前侍卫,并授正蓝旗副都统。四十一年正月,授户部左侍郎,三月授军机大臣,四月,授总管内务府大臣。短短的半年,和珅从一名普通的侍卫,进入清王朝权力最高层,成为乾隆皇帝的亲信宠臣。从此以后,和珅年年加官晋爵,而且分管的多是肥缺、要职。

云南查案

乾隆四十五年正月,31岁的和珅接受了一项重要任务,与刑部侍郎喀宁阿一起远赴云南,查办大学士云贵总督李侍尧贪污案。和珅一到云南,首先拘审李侍尧的管家,取得实据,迫使精明干练的李侍尧不得不低头认罪。和珅从接受这个任务,到乾隆下御旨处治李侍尧,前后只用了两个多月。随后,和珅又向皇帝报告说,云南的行政管理混乱,许多州县都出现亏空,需要彻底清理整顿,这一报告立即得到乾隆的赞许。

开始贪污

李侍尧案审结后,李侍尧和他的党羽一大份财产被和珅私吞,加上乾隆的赏赐,和珅终于初尝掌握大权大财的滋味。四月,长子丰绅殷德,被乾隆指为十公主额驸,领受乾隆赏赐黄金,古董等等,百官争相巴结。和珅起初不受贿赂,但日子一长,和珅开始贪污,他广结党羽,形成一股大势力。更培植犯罪集团用以迫害政敌,地方势力和人民。俨然成了一个金字塔式的大贪污集团,和珅就立在金字塔的顶端。

和乾隆成为儿女亲家

云南的案子和珅办得很出色,确实表现了他的才华和办事能力,所以和珅在回京的途中,就被提升为户部尚书。当年五月和珅回京以后,又进一步向皇上表述想整顿云南的盐务,钱法和边防事务的具体意见,都一一得到乾隆的肯定。时隔一个月,乾隆给和珅六岁的儿子赐名丰绅殷德,不久又将自己最宠爱的小女儿和孝公主,许配给丰绅殷德,并于乾隆五十四年结婚。

贪功害命

乾隆四十六年,甘肃苏四十三造反,进逼兰州,和珅受命与大学士阿桂一起去督军镇压。前方将帅本来快要取胜,但和珅先到一步就瞎指挥,竟然转胜为败,致使总兵图钦保被打死。和珅没有将实情向乾隆汇报,反而将失败的原因归罪于将士们不听从调遣。几天以后,大学士阿桂赶到现场,重新部署,亲自指挥,井井有条,并没有发现有谁不听调遣。

参与军机

乾隆四十一年三月(公元1776年),27岁的和珅被授予军要机大臣。过了三年,领班军机大臣于敏中去世以后,英武殿大学士阿桂一直担任领班军机大臣。当年在军机处任职的还有大学士王杰、尚书董诰和福长安。阿桂、王杰、董诰都讨厌和珅,结果就出现了五位大臣每天不在一起办公的奇特现象。

千叟宴

乾隆帝举办过两次千叟宴:第一次因为老人们等待皇帝略久,导致菜肴凉冷不甚成功;第二次千叟宴由内务府总管和珅筹措,和珅改革旧式个人小火锅,发明今制大火锅加烟囱,热呼呼宴席让数千位老人吃得眉开眼笑,乾隆面子俱足;四十八年(1783年)正月初十,在乾清宫办了530桌火锅席以宴请宗室,盛况空前,更是巩固和珅在内务府掌控地位。

福字碑

和珅当年秘密的将康熙皇帝写给孝庄皇太后的福字碑从皇宫内偷出来,并安装在自己家花园内的假山洞中,谓之‘洞天福地’,纵观康熙皇帝亲笔所书的这个‘福’字刚劲有力,颇具气势,右上角的笔画像个‘多’字,下边为‘田’,而左偏旁极似‘子’和‘才’字,右偏旁像个‘寿’字,故整个‘福’字又可分解为‘多田多子多才多寿多福’,巧妙的构成了福字的含义,极富艺术性,且意味深长。

二皇帝

乾隆知道阿桂与和珅关系不和,常常让阿桂在外领兵或查阅工程、办理案件,军机处的实权自然就落在和珅的手中。乾隆五十八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访华时就曾听说“许多中国人私下称和珅为二皇帝”。

投乾隆所好

乾隆皇帝在《平定廓尔喀十五功臣图赞》中特别提到和珅精通满、汉、蒙古、西藏四种文字。和珅另一手腕就是投其所好。乾隆一生喜爱做诗、书法,和珅为了迎合乾隆皇帝,在这些方面下了不少工夫,并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他的诗收在《嘉乐堂诗集》中,有不少是真实情感的流露,比较感人。和珅还经常与乾隆和诗。

长相清秀

据说和珅长相清秀,乾隆觉得其酷似因乾隆而被处死的一个妃子,而且和珅中的珅字,也就是乾隆三哥的名字,三阿哥永珅,英年早逝,乾隆一直对他有一种愧疚之情,故而重用和珅。

擅长拍马屁

和绅擅长拍马屁,在乾隆日益昏聩的老年,越来越听不进忠言,有好大喜功,自诩十全老人,认为自己能够及的上祖父康熙父亲雍正,而和珅就用此来麻醉乾隆。而且,和绅知道乾隆深深地爱戴他的母亲,皇太后。所以和珅就竭尽自己的一切解数来讨好皇太后,

议罪银

和珅创立了一种议罪银制度,就是让有过失的地方总督、巡抚等官员用交纳罚款来代替处分,少则数千两银子,多则数万两、数十万两。这种议罪银直接交到内务府,入了皇帝的私人腰包。为此,和珅还专门成立了办理此事的“密记处”,建立专档《密记档》,详细记录当时收缴罚银的情况。

诬陷忠良

如乾隆五十五年(1790),内阁学士尹壮图弹劾各省大员私挪库存银两,导致库存银两不足。乾隆大怒,派尹壮图到地方核查,和珅建议派户部侍郎庆成同往,郎庆成名义上是协同访查,实际上处处掣肘,每到一地,负责拖住尹壮图,让那些官员赶紧借钱填补亏空,结果尹壮图毫无所获,反而因为诬赖大臣丢了官。

和珅专权

乾隆末年吏治腐败,贪官之首便是皇帝最宠信的和珅。但和珅持权拭大,忘记太上皇年事已高,他该为自己预备退路。早在乾隆帝有意选颐琰继位时,和珅早早打探到这一消息,在宣布此事的头一天送给颐琰一柄玉如意,表示自己对此事劳苦功高。乾隆帝退居幕后,和珅专权更甚。

和珅之死

嘉庆四年(1799)正月初三,太上皇乾隆弘历驾崩。次日,嘉庆帝命和珅与户部尚书福长安轮流看守殡殿,不得擅自出入,实施软禁。接着,嘉庆帝宣布和珅的二十条大罪,立即下令逮和珅入狱。嘉庆帝本要将和珅凌迟处死,但由于皇妹也是和珅媳妇的和孝公主的求情,并且参考了董诰、刘墉诸大臣的建议,改为赐和珅狱中自尽。

巨贪和珅

和珅的家产过于庞大,甚至足以还清清朝末期所有重大对外战争赔款:清末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总计赔款总值银六亿六千一百万两。而和珅的家财比这天文数字的赔款还要多,以和珅一人之力足以还清,可见和珅之影响力。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嘉庆四年正月,太上皇乾隆驾崩;正月十三,嘉庆帝宣布和珅的二十条大罪,下旨抄家,抄得白银八亿两(晚近史家重大新观点:不一定都是和珅财产,极可能部分是天地会会款秘密存放在和珅处孳息、放高利贷也因为嘉庆时不认和珅帐导致连串民变起事)。当时清廷每年的税收,不过七千万两。和珅所匿藏的财产相等于当时清政府十五年收入。时人称“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和珅府邸

恭王府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初为大学士和珅的私邸。恭王府前半部是富丽堂皇的府邸,后半部为幽深秀丽的古典园林,总占地面积将近六万平方米。其府邸建筑庄重肃穆,尚朴去华,明廊通脊,气宇轩昂,仅次于帝王居住的宫室。府后的萃锦园则衔水环山,古树参天,曲廊亭榭,富丽天然;其间景致之变化无常,开合有致,实为中国园林建筑的典范。

§§§第四节刘罗锅

刘墉(1719-1804),字崇如,号石庵,另有青原、香岩、东武、穆庵、溟华、日观峰道人等字号,清代书画家、政治家。山东省高密县逄戈庄人(原属诸城),祖籍江苏徐州丰县。乾隆十六年(1751年)进士,刘统勋子。清乾隆、嘉庆两朝重臣,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其书法味厚神藏,有廊庙气度,是清代最有名的帖学大家,作书喜用浓墨,故世人又称其“浓墨宰相”,时称“刘罗锅”。嘉庆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卒于京。谥文清。

出生望族

刘墉,祖籍江苏省徐州市砀山县大刘村。后逃荒至山东高密(现诸城),出身于山东诸城刘氏家族,这个家族是当时的名门望族,通过科举走上仕途的人很多。刘墉的曾祖父刘必显为顺治年间进士,祖父刘棨(qǐ)曾担任过四川布政使,是康熙朝有名的清官,父亲刘统勋更是一代名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为官清廉果敢,乾隆帝说他“遇事既神敏,秉性复刚劲,刘墉坐像得古大臣风,终身不失正”。

33岁才获进士

刘墉生长在这样世代书香、以科举仕进为荣的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自不必言,后来他成为四库全书馆副总裁也证明了其学识的渊深。但不知什么原因,满腹经纶的刘墉却迟迟没有参加科举考试,至少目前尚未发现他在30岁之前参加科举考试的记录。直到乾隆十六年(1751),33岁的刘墉才因为父亲的关系,以恩荫举人身份参加了当年的会试和殿试,并获进士出身,旋改翰林院庶吉士。

仕途起伏

刘墉于清朝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一年后散馆,授编修,进入仕途,再迁侍讲。乾隆二十年(1755年)十月,其父刘统勋(时任陕甘总督)因办理军务失宜下狱,刘墉受株连而遭逮治,旋得宽释,降为编修。次年六月,充广西乡试正考官。十月,提为安徽学政。任职期间,针对当时贡生、监生管理的混乱状况,上疏“请州县约束贡监,责令察优劣”,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补救办法,“部议准行”。

得到乾隆赏识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十月,调任江苏学政。在任期间,他又上疏:“生监中滋事妄为者,府州县官多所瞻顾,不加创艾。(行政官员)既畏刁民,又畏生监,兼畏胥役,以致遇事迟疑,皂白不分,科罪之后,应责革者,并不责革,实属阘茸怠玩,讼棍蠹吏,因得互售其奸。”这一看法深刻而又切中时弊,因此深受乾隆皇帝的赏识,称赞其“知政体”,并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任命他为山西省太原府知府。

失察治罪

乾隆三十年(1765年),升任冀宁道台。第二年,因任太原知府期间,失察所属阳曲县令段成功贪侵国库银两,坐罪革职,判死刑。乾隆帝因爱其才,特加恩诏免,发军台(清代西北两路传达军报及官文书的机构,即邮驿)效力赎罪。次年赦回,命在修书处行走。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授江宁府知府,有清名。第二年,迁江西盐驿道。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擢陕西按察使。第二年,其父刘统勋病故,回家服丧。

沾父亲的光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三月,刘墉服丧期满还京,清廷念刘统勋多年功绩,且察刘墉器识可用,诏授内阁学士,任职南书房。十月,任《四库全书》馆副总裁,并派办《西域图志》及《日下旧闻考》,任总裁。次年七月,充江南乡试正考官,不久,复任江苏学政。在任期间,曾劾举秦州举人徐述夔著作悖逆,要求按律惩办。是年底(乾隆四十三年),刘墉以劾举徐述菱著作悖逆事有功和督学政绩显著,迁户部右侍郎,后又调吏部右侍郎。

治湖南政绩显著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授湖南巡抚。时值湖南多处受灾,哀鸿遍野,无灾州县也盗案迭起,贪官污吏猖獗,百姓怨声载道。刘墉到任后,一面查明情由,据实弹劾贪官污吏,建议严办;一面稽查库存,修筑城郭,建仓储谷,赈济灾民,井准许民间开采硝石。仅一年余,库银充实,民粮丰足,刘墉赢得了百姓的爱戴。

刘包公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迁刘墉为都察院左都御史。不久,又充任三通馆总裁。此时,御史钱沣弹劾山东巡抚国泰结党营私等。刘墉奉旨偕同和珅审理山东巡抚舞弊案。刘墉至山东,假扮成道人,步行私访,查明山东连续三年受灾,而国泰邀功请赏,以荒报丰。残杀进省为民请命的进士、举人9人。及至济南,经审问,查清国泰已知贪赃案发,遂凑集银两妄图掩饰罪行。刘墉如实报奏朝廷,奉旨开仓赈济百姓,捉拿国泰回京。

身兼多职

国泰案结,刘墉被命署吏部尚书,兼管国子监事务。不久授工部尚书,仍兼署吏部,并充任上书房总师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六月,命署直隶总督。八月,又调吏部尚书,不久,充顺天乡试正考。是年底,充经筵讲官。次年五月,复兼理国子监事务。六月,授协办大学士。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充玉牒馆(修帝王族谱之处)副总裁。

治理黄河

乾隆五十四年四月,以上书房阿哥师傅们久不到书房,刘墉身为总师傅而不予纠正,被降职为侍郎。不久,授内阁学士,提督顺天学政。乾隆五十六年初,迁都察院左御史,旋擢礼部尚书,并再次兼管国子监事务。五月,又署吏部尚书。嘉庆二年四月,授刘墉为体仁阁大学士。五月,奉旨偕同尚书庆桂到山东办案,并察看黄河决口的情况。察看黄河之后,他上疏请求于秋后在决口处“堵筑”,下游“宽浚”。朝廷采纳了他的意见。

书法家刘墉

刘墉不仅是政治家,更是著名的书法家,是帖学之集大成者,是清代四大书家之一(其余三人为成亲王、翁方纲、铁保)。清徐珂在其《清稗类钞》中称赞刘墉道:“文清书法,论者譬之以黄钟大吕之音,清庙明堂之器,推为一代书家之冠。盖以其融会历代诸大家书法而自成一家。所谓金声玉振,集群圣之大成也。其自入词馆以迄登台阁,体格屡变,神妙莫测。”刘墉是一位善学前贤而又有创造性的书法家,师古而不拘泥。刘墉之书,尤善小楷。

故乡诸城

刘墉家族,世人称之为诸城刘氏,诸城刘氏家族从刘必显开始五代为官,有三公二宰相,因此诸城也成为刘氏的望族所在。诸城自古名人辈出,在西汉初设东武县,隋代方改称诸城,刘墉作为诸城人,以诸城古地名“东武”自号,足见刘墉深以为诸城人为豪。刘墉书法造诣颇深,在乾隆之际,翁方纲、梁同书、王文治、刘墉并享书法声誉。当时人们称翁、梁、王、刘“四大家”。其书法艺术成就,当推刘墉最高。因其书法造诣,后人尊称刘墉为刘诸城。

与乾隆关系良好

刘墉是大学士刘统勋的儿子,他前期在官场中的荣辱进退很大程度上与其父的遭际有关。而刘统勋是乾隆皇帝颇为信任的股肱之臣,所以,总的看,这个时期乾隆对刘墉还是比较关照的。刘墉被外放做安徽和江苏学政,乾隆都有诗相赠,可见关注与期许。后来,刘墉因阳曲知县段成功亏空案被判斩决,乾隆也是看在刘统勋的面子上从轻发落并重新起用。当然,刘墉作为官场中人,自己也很注意搞好和乾隆的关系。

不因公务泄私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