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改变命运的黄金法则
3011000000017

第17章 待人要圆融,处世依规矩(2)

确定一下你想在哪个领域多学些知识和经验。也许你计划开始做咨询业务,或者是成为录音艺术家,或在国际互联网上销售一种新产品。谁能够向你提供你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呢?尽量列出潜在的可以利用的资源。如果他是你公司的某个人,那就接近那个人。不断地与你小圈子里的人进行交流,问问他们是否认识一些这个领域的人。通常你得到的名字往往又引出其他的提名,这样延伸下去直到你找到你想要见的人。如果你的每一条道路都走向了死胡同,那么就做一些调查来发现你需要的人。找一些最近写过那个领域的文章的人,给他们每个人写封信告诉他们,你的问题是什么,或是发封电子邮件,这种方法现在可以容易便捷地与某个大学的教授,或者某个公司总裁等各种各样的人建立起直接的联系。请求他们向你推荐可能帮助你的人,或给你提供其他的资料。即使是比尔·盖茨,你也能通过电子邮件找到他。充分利用现代的通讯技术,而且最重要的是,现在就开始行动!你不会损失任何东西,而且每一步都将使你更加靠近你的目标。

3.建立一个策划团体

一位备受哈佛人推崇的美国成功学大师希尔将策划团体定义为“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本着在两个或更多的人之间建立和谐关系的精神,对知识和努力进行协调的一个组织。”如果“两人智慧胜一人”的话,那么当你拥有一个完整的团队,你就具有按指数比例增长的魔法。希尔进一步指出,“经济优势产生于你周围能向你提供建议、咨询和个人协作的团体,他们愿意本着和谐的精神向你提供他的全心全意的帮助。这种合作联盟的形式已经成为了几乎所有伟大财富的基础。”我们可以将上面的话转化为:两个人的合力比一个人单干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不管你的梦想是周游世界,还是撰写书籍,或是支持一项事业,你都可以通过策划团体的工作而从中受益。许多人具有非常相似的兴趣或技术,这些都能够给你帮助,而且你也可以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给他们以帮助。策划团体的成员们可以把各自的背景、信息和联系为了一个具体原因组合在一起:其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团体中的每个人都能实现各自的目标。

策划团体将在你的小圈子中为人们提供一个互惠互利的大好机会。团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关系和专业知识,不管你是非赢利性组织的成员,还是《财富》全球500强企业的经理,这些人的关系和知识都有可能是非常有价值的。

必须指出:不要低估了你知道的人和事情。经常去寻找机会向别人提供一些帮助,给自己树立一个“给予者”的名声。尽力想想自己的专长和联系能够怎样帮助其他人。当你从大厅中走出来时,如果人们对你躲闪不及,或者躲在楼梯角装作没有看见你,那么你就应该考虑一下你自己的处事方式了。

做一个首先给予的人。你就能在帮助其他人的过程中得到自我满足。并记住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你付出什么,你就能得到什么。”如果你将注意力放在给予和帮助他人上,人们就会回报你的帮助!

当真正建立起团队精神,并使它真正发挥作用的时候,你就不能用在学校学过的算术来计算它的威力了。一加一远远大于二,一个人加上其他人的能力就会达到不可阻挡的结果。

法制26改善与人沟通的方式

1968年毕业于哈佛大学的美国当代成名学权威理查德·博斯丁指出:听是一种行为、一种生理反应;倾听则是一种艺术、一种心智和情绪的技巧,可认为我们了解他人,甚至不需出声即可达到沟通目的。

听可以说是除了呼吸之外,我们最常做的事。然而,真正懂得倾听的人不及25%。而且,对我们真正关心的事,我们不是忘了,就是扭曲、误解了。

要有效倾听,你必须要专心听并筛选重点,解释其意涵,决定你对它的看法为何,然后适当回应。

1.不要以自我为中心

你是妨碍自己成为有效倾听者的最大障碍。因为你曾不自觉的被自己的想法缠住,而漏失别人透露的语言和非语言。在良好的沟通要素中,话语占7%而已,音调占38%,而55%则完全是非言语的讯号。

2.选择性注意

有效的倾听,不是被动、照单全收;它应该是积极主动地倾听。如此你会更了解对话内容、更懂得欣赏对方,回答也更能切中要点。

3.接受责任

负责任的态度能增加你与他人对话成功的机会。参加任何会议前,都要妥善准备,准时出席,不要随意退席或离席,而且要集中注意力。你是否有过和别人说话,而对方却心不在焉的经验?不要坐立不安、抖动或看表。如果你能决定会议的场地,选一个不会被干扰、少点噪音的地方。如果在你的办公室,走出有权威障碍、妨碍沟通的办公桌,站或坐在你谈话对象的身旁。如此,会让对方觉得你真的有诚意听他们说话。

4.不要有预设立场

如果你一开始就认定对方很无趣,你就会不断从对话中设法验证你的观点,结果你所听到的,都会是无趣的。

抱定高度期望会让对方努力表现出他(她)良好的一面,你只要认真的关注与适当的发问,就可以帮助对方提升他(她)的说话技巧。

倾听时的注意乎项

博斯丁指出,倾听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边听边沟通

眼睛注视着对方,不时点头称是、身体前倾;还有,把手边的事先摆在一旁,表示你关心对方所说的话,而且给对方信心,把话说完。

2.不要轻易插嘴

打断别人的话表示你要说的比对方的还重要。有耐心些,即使对方是长舌妇或反复说那几件相同的事,奉劝你耐心等候还是会比插嘴的收获更多。

3.不要向无聊投降

善加利用对方的谈话资讯,以引导谈话方向。多问些问题,让对方谈谈你感兴趣的话题。

4.倾听弦外之音

人与人之间的对话,经常表面说的是一回事,心里演的却又是另一出戏。例如表面在讨论如何修改文章的作家与编辑,心里想的也许却是谁的权力较占上风。攻击的、恳求的或不悦的声调及弯腰驼背、手臂交叠、跷脚、眼神不定的肢体语言,通常可影响说话者70%的讯息。善用你的声调如:深感兴趣的、真诚的、高昂的。肢体语言如:用手托着下巴,这样会显得你态度诚恳而鼓励对方说出心里的话。

5.不要妄自评断

说话者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或音调是否符合他(她)所传递的讯息?不论你心里是否有疑惑,开口问问。如果不好意思问,则说出你的想法。

6.了解对方的看法

好的倾听者不必完全同意对方的看法,但是至少要认真接纳对方的话语。点头、并不时“原来如此”、“我本来不知道”等,鼓励对方继续说下去。说不定他(她)说的是正确的,你或许也可从中获益。如果你不给对方机会,就永远也不知道对不对。

7.用心倾听

要确实评估对方传递的讯息,必须要把实情和情绪区别清楚。换句话说,心胸要开放。

如果你觉得对方欺人太甚,还是要忍耐,不要随便打断他的谈话。给你自己时间冷静下来,想想看怎么回答比较迅速而避免说出日后会让你后悔的话。如此,让对方可以把话说完,并给你机会调整心态,或搜集更多回答的参考讯息。

答复与回应

1.不要让情绪左右讯息的传递

答复对方的问话之前,你总希望能得到更多资讯。打断别人的话,其实是心里不同意对方的话,或是另有看法。倾听并不等于完全同意对方;它只是一个“听”的动作。

2.不要遽下结论

未经仔细考虑而下的结论,即使当时双方都很满意,日后也有可能造成麻烦。例如,太快决定雇用某人,很可能造成日后各方时间、金钱及精力的浪费。

3.决定你反应的方式

除非确定对方的话已经快要讲完了,否则不要太早下结论。

第一个反应一定要是正面肯定的回答,就算你完全不同意对方的观点,至少感谢他愿意花时间和你一谈。

答复与回应时保持融洽的气氛

不插嘴、诚恳倾听并及时以言语或非言语的讯号来表示肯定之意。基本上,你已经在正面回应对方的话。为了继续保持融洽气氛,博斯丁建议你可以这么做:

1.复述对方的话

用你自己的话来复述对方的话,不但表示你用心倾听,同时也给对方修改错误的机会。

2.不清楚的地方要发问

如此不仅让对方能再次陈述他(她)的观点,你也有机会确定对方的意思何在。

3.适时承认

如果对方论点正确,即使对方可能有尖锐的批评,而使你难以接受,还是得承认自己的过失,负起应负的责任,并向对方保证不会再犯。

4.要求缓冲时间

对于任何无法同意的批评,你可以要求有点缓冲时间来想想对方的话。如此可给双方冷静情绪的机会,你可借此思考该如何回答,对方也可想想他(她)的批评是否客观。等你再回答时,对方的态度应该更开放,更能接纳你的观点。尤其你之前如果一直专心倾听、不插嘴、一再肯定对方的意见并勇于认错。对方应该不至于听不下你的回答。

5.注意你的肢体语言

当你感谢别人对你的批评指正时,总不能皱眉吧!这不是说你应该欢天喜地地接受别人的批评,而是要敞开心胸接受别人的话。

6.对事不对人

回答要针对事件,不要做人身攻击。“你老是……”或“为什么你后来没有……”的回答只是徒增沟通障碍。没有人愿意被揭疮疤。试试看用“我”开头的话——“我一个人在办公室的时候,我整个人……”而且,只提现在——“我们现在怎么办?”或未来——“如果我们在下一个钟头能做完,我们可以……”

法制27求同存异,标榜双赢

双方皆赢是一种在所有人们相互影响中一贯谋求共同利益的心理状态。双方皆赢意味着,所达成的协议或解决办法时大家都有益处,使大家均感满意。如果达成双方皆赢的解决办法,所有方面都会赞成所作时的决定,并感到有义务执行已确定的行动计划。“双方皆赢”理论把生活视为一个合作的舞台,而不是竟技场所。多数人往往用两分法思考问题:不强则弱、不硬则软、不得则失。但是,这种思维方法是有重大缺陷的。它以权位为基础,而不是以原则为基础。双方皆赢所根据的观点是,每人都有众多机会,一个人的成功不是以牺牲或排除他人的成功为代价的。

1.合作是一种领导才能

哈佛商学院的教授们强调:不是所有人都能有效地与人合作,善于团结人的人,天然就是一个领袖人物。他能引导其他人进行合作,或者引导他们团结在自己周围,完成一项共同的工作,他善于鼓舞他人,使他们变得活跃。通过他的协作,他完成了单靠自己无法完成的工作。在他的协作下,以他为核心的这些人给社会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服务。

有些人天然是服从者,他们不知道一件事情牵涉的范围有多大,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和处理棘手的问题。但他们也有与人协作的愿望,只是他们的协作是一种消极的协作。他们会说:“你看我适合干什么,只要你安排了,我就会尽心去做。”所以,通过是否善于合作,可以区分出一个人是不是一个领袖人物。

领袖人物具有极强的号召力,能鼓舞并指挥他属下所有的人员获得比在没有这种指挥影响力之下更大的成就。

有各种行业的领袖人物。有政治领袖,有军事领袖,有工商业领袖,有社会团体的领袖。其中,商业领袖特别理解“共同谅解及合作精神”的必要性。他们知道,要想成功,必须拥有这种精神。为达到这一目的,可通过自愿的方式,也可通过纪律的强化个人不断修正自己的想法,与他人达成谅解与合作。

领袖人物会适当减化你的个人思想。有时他会使用强制的方式,有时他使用说服的方式,有时则使用惩罚或奖赏的手段,但最好的合作是在潜移默化中完成这种减化的。领袖人物创造一种氛围,让你自己觉得放弃某些不合拍的想法是应该的。假如你个性过于突出,或者你有非常强烈的个人观念无法抛弃,那就不可能完成这种思想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