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面玲珑的应酬技巧是现代生活中一门最高尚的艺术。应酬有术,大家都能互蒙其利,生活愉快;应酬无方,则只能千金散尽,孤了终生。若你深谙应酬之道,你的工作和事业必能一日千里,更上一层楼。
□ 善于制造欢乐气氛
在社交中,人们喜欢令人欢悦的场面,而能够制造欢乐气氛的人则更受欢迎。
以下方法可帮助你成为社交场上的活跃人物。
(1)夸张般的赞美
老朋友,新同事见面后,不免介绍寒暄一番,这是个极好的活跃气氛的机会。借此发表一番“外交辞令”,把每个人的才能、成就、天赋、地位、特长等作一种夸张式的炫耀与渲染,这可使朋友们感到自己深深地为你所了解、所倾慕。尤其是利用这种方式把他推荐给第三者,谁也不会去计较真实性,但你却张扬了朋友们最喜欢被张扬的内容。这种把人抬得极高,但又没有虚伪、奉承之感的介绍,会立即使整个气氛变得异常活跃。
(2)引发共鸣感
朋友、同事相聚,最忌一个人唱独角戏,大家当听众。成功的社交应是众人畅所欲言。各自都表现出最佳的才能,作出最精彩的表演,为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寻找能引起大家最广泛共鸣的内容。有共同的感受,彼此间才可各抒己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气氛才会热烈。所以,你若是社交活动的主持人,一定要把活动的内容同参加者的好恶、最关心的话题、最擅长的拿手好戏等因素联系起来,以免出现冷场。
(3)有魅力的恶作剧
善意地,有分寸地取笑、调理朋友,并不是坏事,双方自由自在的好戏,超脱习惯、道德、远离规则的界限,享受不受束缚的“自由”和解脱规律的“轻松”,是极为惬意的乐事。恶作剧具有出人意料的效果,它起于幽默,导致欢笑。人们在捧腹尽欢之际,会深深地感谢那个聪明的、直爽的制造者。
(4)寓庄于谐
社交中需要庄重,但自始至终保持庄重气氛就会显得紧张。寓庄于谐的交谈方式比较自由,在许多场合都可以使用。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同样可以表达较重要的内容。当年******主席在接见国民党谈判代表刘斐先生时说:“你是湖南人吧!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哩!”这番话顿使刘斐先生的紧张心情减去了一大半,打消了拘束感,紧张的会谈气氛也因此缓和了下来。
(5)提出荒谬的问题并巧妙应答
生活中,总是一本正经的人会给人古板、单调、乏味的感觉。交谈中,不时穿插一些朋友们意想不到的、貌似荒谬而实则极有意义的问题,是很好的一种活跃气氛的常识。
也会有人时常问你一些荒谬的问题,如果你直斥对方荒谬,或不屑一顾,不仅会破坏交谈气氛、人际关系,而且会被人认为缺乏幽默感。
学会提出引人发笑的荒谬问题并能巧妙应答,有助于良好社交气氛的形成。
(6)带些“小道具”
朋友相聚,也许在初见面时打不开局面,而陷于窘境,也许在中间出现冷场。这时,你随身携带的小道具便可发挥作用。一个精致的钥匙链可能引发一大堆话题;一把扇子,即可用作帽子,又可题诗作画,也可唤起大家特殊的兴趣。小道具的妙用不可小瞧。
(7)制造一些无伤大雅的小漏洞
漏洞是悬念,是“包袱”,制造它,会使人格外关注你的所作所为。精力集中、全神贯注,待你抖开“包袱”之后,人们见是一场虚惊,便会放心地付之一笑。
(8)适当贬抑自己
自我贬低、自我解嘲,这种战术是最高明的。往往是老练而自信的人才采取这种方式。贬抑会收到欲扬先抑、欲擒先纵的效果。众人将在哄笑声中重新把你抬得很高。自我贬抑既可活跃气氛,又能博得他人好感。
(9)故意暴露一下“缺点”
在社交生活中,你可以偶尔故作滑稽,或搞出一副大大咧咧、衣冠不整的样子;或莽撞调皮、佯装醉汉、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神情等等。这些“缺点”,平素在你身上不常见,人们突然观察到这种变化,会有一种特殊的新鲜感,你的收得拢、放得开的举止会令人捧腹大笑,对你刮目相看。
(10)不妨伤害一下对方
经验证明,彼此间毕恭毕敬的夫妻未必就没有矛盾,而平日吵吵闹闹的夫妻可能会更亲热。朋友间也是如此,若心无芥蒂、毫无隔阂,开句玩笑,贬低一番对方,互相攻击几句,打几拳、给两脚,并不是坏事,反倒显得亲密无间。社交中,心无戒备、偏见、恶意的攻击与伤害,会使朋友、同事更加无拘无束、诙谐、戏谑中的“君子风度”,最能活跃气氛。
当然,若要社交的气氛理想,除在形式上做文章外,最主要还在于内容的新颖、别致。内容本身充满活力,活动才会活泼、欢快。
□ 巧设饭局
请客吃饭作为生意场中的一种礼节性行为,发出邀请是第一个步骤,恰当邀请可以为交际的顺利和成功提供条件、奠定基础。为此,我们应该做到:
1选择合适的对象
确定邀请对象是邀请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而邀请对象的选择,必须根据交际的目的而定。就一般的情况而言,下棋应请棋友;跳舞要请舞友;打球当请球友;乔迁、喜丧则请亲朋故旧;开业剪彩就该请有利于工作展开、业务往来,便于协调社区关系及从事传播等新闻媒介方面的客人……
邀请的对象自然是能给你带来帮助的人,但有时也需要一些其他朋友作陪,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就应当精心安排,选择互给邀请对象,要根据交际的性质、需要,及宴会规模的大小等,遵循先主要后次要,先亲近后疏远的原则,来划定邀请范围,依次确定邀请名单。
此外,还要适当考虑邀请对象的学识、年龄、地位、性格的差异和他们相互间的关系等,以防邀非其人,破坏邀请对象间的关系和谐,给你的交际带来不便和麻烦。
(2)采取恰当的方式
采取何种方式邀请,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交际的性质、对象而定。学者、专家、领导等,大多工作忙,时间紧,对他们最好提前相约,以便他们做好工作调整、时间安排;闲暇时间多、工作容易调度的早点约定,自然更好,而即使临事而请,一般也能随请随到;对某团体的要人,公开邀请,甚至借助传播媒介,就既能体现公正无私,光明磊落,又利于引起关注,促进宣传,扩大影响;而朋友密谈则悄悄地进行更利于避开旁人的视线,保证交往活动的隐蔽性;一般的往来、一般的亲友,打个招呼、通个电话、捎个口信儿也就可以了;比较重要的工作联系、业务关系、公关事务等就必须采用相应的公文格式,如发书信、寄请柬等。或者按照一定的规格派专人传达、亲自登门,以示重视、郑重和尊重。总之,邀请的方式要因事而异,因人而异。
(3)注意“行”“明”“便”“诚”
①“行”即邀请的可行性。
某人办了一家餐馆,开业剪彩,非要请某市长亲临,来装门面,作宣传,谁知久请不到,一拖再拖,最终也没请来,白白浪费了时间。
所以邀请要量力而行,既不强人所难,也不为所不能为。
③“明”就是明确、明白。邀请前一定要明确宴会的时间、地点、活动内容、邀请对象等,以便心中有数,做好邀请。还需将上述事项向邀请对象传达明白,以利其接受邀请,担负相应的角色,准时赴约。
③“便”就是尽可能地为邀请对象着想,为其提供来往交通等方面的便利。
王老板想请张教授帮他解决一个科学难题。张教授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原本打算拒绝,没想到王老板竟派了专车接送,专人护理,使张教授很感动,改变了主意。
这样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利人利己。
④“诚”就是真诚相约,不虚情假意,不违约、不失信。
有人曾邀请几位朋友到他家去做客,朋友信以为真,谁知他却是虚意敷衍,让朋友吃了闭门羹。他这种失礼行为,使朋友非常气愤。事隔多年,提及此事,朋友仍然耿耿于怀。
这么邀请耍弄了别人,失去了朋友,岂不害人害已!
□ 洞悉酒桌学问
谈起喝酒,几乎所有的人都有过切身体会,“酒文化”也是一个既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现代人在交际过程中,已经越来越多地发现了酒的作用。
的确,酒作为一种交际媒介,迎宾送客,朋友聚会,彼此沟通,传递友情,发挥了独到的作用,所以,探索一下酒桌上的“奥妙”,可以有助于您求人交际的成功。
(1)众欢同乐,切忌私语
大多数酒宴宾客都较多,所以应尽量多谈论一些大部分人能够参与的话题,得到多数人的认同。因为个人的兴趣爱好。知识面不同,所以话题尽量不要太偏,避免唯我独尊,天南海北,神侃无边,出现跑题现象,而忽略了众人。
特别是尽量不要与人贴耳小声私语,给别人一种神秘感,往往会产生“就你俩好”的嫉妒心理,影响喝酒的效果。
(2)瞄准宾主,把握大局
大多数酒宴都有一个主题,也就是喝酒的目的。赴宴时首先应环视一下各位的神态表情,分清主次,不要单纯地为了喝酒而喝酒,而失去交友的好机会,更不要让某些哗众取宠的酒徒搅乱东道主的意思。
(3)语言得当,诙谐幽默
酒桌上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才华、学识、修养和交际风度,有时一句诙谐幽默的语言,会给别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使人无形中对你产生好感。所以,应该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语言得当,诙谐幽默很关键。
(4)劝酒适度,切莫强求
在酒桌上往往会遇到劝酒的现象,有的人总喜欢把酒场当战场,想方设法劝别人多喝几杯,认为不喝到量就是不实在。
“以酒论英雄”,对酒量大的人还可以,酒量小的可就犯难了,有时过分地劝酒,会将原有的朋友感情完全破坏。
(5)敬酒有序,主次分明
敬酒也是一门学问。一般情况下敬酒应以年龄大小(职位高低、宾主身份为序,敬酒前一定要充分考虑好敬酒的顺序;分清主次。即使与不熟悉的人在一起喝酒,也要先打听一下身份或是留意别人如何称呼,这一点心中要有数,避免出现尴尬或伤感情。
敬酒时一定要把握好敬酒的顺序。有求于席上的某位客人,对他自然要倍加恭敬,但是要注意:如果在场有更高身份或年长的人,则不应只对能帮你忙的人毕恭毕敬,也要先给尊者长者敬酒,不然会使大家都很难为情。
(6)察颜观色,了解人心
要想在酒桌上得到大家的赞赏,就必须学会察颜观色。因为与人交际,就要了解人心,左右逢源,才能演好酒桌上的角色。
(7)锋芒渐射,稳坐泰山
酒席宴上要看清场合,正确估价自己的实力,不要太冲动,尽量保留一些酒力和说话的分寸,既不让别人小看自己又不要过分地表露自身,选择适当的机会,逐渐放射自己的锋芒,才能稳坐泰山,不致给别人产生“就这点能力”的想法,使大家不敢低估你的实力。
□ 利用电话“窥视”对方
电话应酬可使我们要随时随地与友人保持面对面说话的效果,当我们的话语通过电波传到他人耳中的时候,我们不会像登门拜访那样仓促,也不会因为对方请你进屋而感到为难。
(1)电话应酬时是看不见对方的表情和动作的(现在如香港、日本、美国等地方已出现一种电视电话。它不仅可以看到对方的动作,也可以听到对方的声音,甚至可以看到一些文件的内容,目前仅限于会议用途),对方是否在微笑,或者在做其他的一些事,这一切都无关宏旨,最大的好处是不受拘束,交谈比较轻松。但是正因为不知对方的反应,我们在交谈时,更要小心、机警,必须在通话中学会随机应变。
(2)正因为看不见对方的反应,只靠耳朵的敏感,所以,声调就成为第一了。也许,你平时可能被称为彬彬有礼,但有一天,你却会在电话中招来失礼的结果。因为在电话应酬中,由于看不到对方的容貌,自己的地位容易被自己忽略,从而不注意到双方间的现实地位,这样,则会招来不必要的失败。、正因为如此,声调的作用就被得到重视了。柔和的声音容易讨人好感,这是毫无疑问的。
在各传呼公司中,那些为客户服务的传呼小姐,我们乍一听,就可以感觉到她们是受过专门训练的。
用电话应酬,作伪的机会也多。
某名女士便以伪造特殊声音出名,她所用的声调,可以使人意识到她的意思,比如她不想应邀出外,就用一种分明很有睡意的声音,间接拒绝对方的邀请。
既然电话应酬是看不到对方的,当我们听电话时,会出现一种极强的“视觉联想”,这一点必须引起大家的注意。
(3)用电话来应酬,也应时刻清楚它并不像面对面应酬一样,而是有时间方面的限制。
在要用电话应酬前,我们应该把重要事项预先做成记录,并在心底默念一遍,以免在拨通交谈后,忘了讲话内容。
在提到专有名词或是数字、字母时,不妨要求对方把它记下来,以免浪费时间。还有,我们要打电话前,应先明了对方这个时候是否方便接听,避免他的休息时间或在工作高峰期打扰他,也可以让他有较好的心境来接听我们的电话。
(4)电话应酬过程要避免长时间进行,以免使对方有一种“疲劳感”--应付性的应酬总会影响到其质量。
时常听见有人说:“不是我不想挂断,而是对方一直不挂断,所以我就不好意思挂断……”其实,我们不能只因为这个原因而迟迟不挂,或许对方也正有此意呢,当然,其中的技巧也需要我们去探讨的。
(1)打电话时要简短,而且声音要柔和。我们不知道别人有多忙,或甚至认为施压给他为理所当然,这是不对的。千万不要浪费别人的时间。打电话时,要保持柔和、轻松和确实,并尽可能用最短的时间表达你的目的,然后结束。如果你遵循这个原则来打电话,别人会很乐意在办公室里接听你的电话。
(2)打电话时,要注意周围的嘈杂声,例如电话的声响。旁人的谈话,或是你吃三明治所发出的声音。吃喝的杂声进入话筒后会扩大,这会今电话线彼端的人感觉烦躁。
(3)如果你已经拨了一通电话,但是没联络上,你应重新再拨,不管没联络上是谁的不对。如果你拨错了电话,不要对被你打扰的人发出不悦刺耳的声音,“啪”地挂掉电话。你应该迅速柔和地表达歉意:“非常抱歉,我打错电话了。请你不要见怪。”再挂掉电话。如果你表达了歉意,别人就不会心生忿恨了。
(4)准时拨电话给忙人,这对他比较方便。如果你欲与某人联络,而直接打电话到办公室找他,一定要问:“这时候打电话给你方便吗?”如果时间不恰当,你可以重新约个时间再联络。他可能在赶时间,或是办公室里有客人,或是正在参与某项活动,所以没办法接听你的电话。也可能你打电话给他时他在,但是因为没有秘书,或者他有其他约会,因而不方便接电话。所以你一定要问他:“这时候打电话给你方便吗?”这是非常重要的事。
(5)注意听对方在说些什么。当你接听电话时,不要一边看其它报纸,或是阅读放在桌上的一篇报告,否则你会错失重要的谈话内容。对方也许已注意到你的兴致不高,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样一来,谈话时间就会拉长,比原订长了很多。保持轻松,要有适当的间歇,这样电话就会愈快结束,当然也就愈能称心如意。
(6)不要突然转身与办公室里的其他人说话,因而打断电话。当你料想必是你的电话时,你的注意力是与你交谈的人最在意的问题,你应该示意秘书或同仁去接听。同样的,当你约了别人来办公室商谈某事,却在这时候一直打电话,这种举动实在无礼且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