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良心无价
3009800000032

第32章 良心是上帝赐予我们的最好礼物——丢什么都别丢了良心(5)

叶夫图申科的话和这个真是的故事,告诉我们宽容和爱的力量是多么的伟大,它不仅化解了那么深刻的仇恨,还将爱种进了所有人心中。仇恨永远不能对抗仇恨,只有宽容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真理。人不可能永远生活在仇恨中,只有忘记仇恨,才能心理平衡、解脱自己。你宽恕了,你的怨恨、责怪、愤怒就没有了,生活才能回复平静,生命才能照进阳光。

13.善良花开代代香

良言心语:感恩是一种心理回报,不仅在于尊重施惠者的爱心,同时,受惠者从中接受助人为乐的道德熏陶,从而传承这一道德良心,以维护社会道德普遍价值,促进社会的和谐。

人性中蕴藏着一种最柔软,但同时又最有力量的情愫,那就是善良。善良的品质不是人人都具有的,但却人人都能感受得到它的存在。

善良是什么呢?它是酷热中一股清凉的风,它是严寒里一团温暖的火,它是青黄不接别人悄然送来的一担粮食,它是久旱不雨从天而降的甘霖,它是你穷困潦倒时没有署名的一张汇款单,它是你富甲一方时的一句忠告,它是你失意时几句真诚的安慰,它是你得意时一串逆耳的话语……甚至,它只是一个温暖的怀抱、一件件生活中的琐事。

2010年1月9日,沈阳军区空军嫩江街干休所的万家一片喜气洋洋。这家的二妹万梅、五妹万春春以及她们的丈夫孩子热热闹闹的一大家人,众星捧月似的围在一位104岁的老寿星身边。

而令人惊奇的是老寿星与他们非亲非故,不过是在他们家做过10年保姆,现今无儿无女的老人还早在1986年时,她们的父母发现79岁的老保姆孤苦无依,就把老人接到家里赡养。如今,20多年过去了。父亲母亲已经去世,但他们姐弟5人以及他们的孩子仍然在无微不至地照顾老人。

面对孩子们举过来的酒杯,赵湘南老人热泪盈盈,她说:“孩子们,我今天104岁了,这都是你们的爸妈,还有你们和你们的孩子照顾得好。我在你们家吃得好住得好玩得好,我遇上了世上最好的人。我万万没有想到,我一个保姆,竟跑到主人家来养老了,你们的父母都不在了,你们还养着我……”

五妹万春春给老人擦去泪花,说:“姨娘,别哭了,你心脏不好。听话,不哭,照顾您是我们的责任,是爸妈交给我们的任务,您就是我们的老人呐……”

1955年,部队军官万基的妻子冯若夫生了个儿子,加上前面的两个女儿,他们现在有3个孩子了。冯若夫说:“这回真的带不了了,我还要工作呢。”

一年后,经朋友介绍,已经年近50岁的滁州人赵湘南女士走进了万家当保姆。她读过私塾,正对冯若夫的心思,她希望有个文化人到家里来当保姆。

从那天开始,赵湘南给万家带孩子烧饭,处理家务。而在这一天,万基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批评她。起因是,赵湘南做好了午饭,就按照在私塾馆里学的礼数,叫道:“大小姐、二小姐,开饭了。”万基听了,觉得非常刺耳。他阔步走进餐厅,面带微笑,却是一脸庄重地说:“老赵同志,我们共产党人不讲主仆关系,她们都是你的孩子,以后,你叫她们的名字就行。而且,你在我们家里也不要客套,记住了,你不是我们的仆人,你是我们的同志,是我们的姐姐。”

真就像万基说的那样,全家人待赵湘南跟自己的亲人一样,吃的、穿的、用的,全是一样的。时间长了,赵湘南真就觉得万家是自己的家了。她比冯若夫大18岁,两人姐妹相称,关系特别好。她自己一生没结婚,听到孩子们每天奶声奶气地叫她“姨娘”,心里头那个甜呀。她常对外人说,我妹妹的孩子就是我的。

在三年困难时期,孩子们吃不到好东西。赵湘南手巧,她用淀粉加糖和成面,然后用瓶盖子压出饼干的样子,给他们烤着吃。孩子们搂着她的脖子叫“姨娘”,他们好久没吃到饼干了。

以后,因公务万家不断搬家,但赵湘南呢,也一直地跟着像是一家人。到了1966年,也就是赵湘南在万家工作的第10个年头,部队有令,干部家不许雇保姆。万基没办法,只好让赵湘南暂时离开。

赵湘南跟着新的雇主去了乡下,但她经常给冯若夫写信,说她太想孩子们了,尤其是三女儿青青。万基也经常告诉妻子给老人家邮钱邮东西。真就像万家的老人一样,赵湘南时时刻刻被万家老少牵挂着。1986年,后来的雇主也因为生活困难辞掉了她。赵湘南回到了自己的小房子里。她想念万氏一家,想念她带大的5个孩子。就在这时,冯若夫带着孩子们来看她了。

看到赵湘南住在低矮的小房子里,冯若夫这位抗战老干部泪水涟涟。对赵湘南说:“大姐,我要接你回家,你是我从南方带来的,我不能让你一个人过孤苦伶仃的日子。”听母亲这样说,5个孩子七手八脚就把老人和她的家搬进了沈阳军区空军嫩江街干休所。冯若夫这时也已进入老年,丈夫又病成那个样子,她根本照顾不了赵湘南。于是,她专门请了一个小保姆来照顾老人的起居。

赵湘南有心脏病、关节炎、风湿、高血压等疾病,小病,在家里,身为医生的冯若夫就可以处理,大病,万基马上派车拉着赵湘南奔赴沈阳市内各大医院。在干休所的院里,人们常常与赵湘南开玩笑说:“你这老太太,享受师级待遇了。”赵湘南听了,也常常笑着说:“可是呢,我也纳闷,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冯若夫的二女儿万梅也是医生,她每天要按照妈妈的指示,给姨娘量血压、测血糖,发现问题,立即报告,能吃药吃药,不能吃药就立即上医院。

天南地北的孩子们回来,那就更热闹了,他们进了门,不是先去看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而是一股脑地涌进赵湘南的房间,搂着她抱着她亲着她,给她好东西,还给她往口袋里塞钱。老人家含着眼泪,看这个,摸那个,一声声地叫宝贝儿。

2001年,万基去世。临终前,他对冯若夫说:“老冯,你一定要把赵湘南的事办好,我们答应过的,要给人家养老,就要说话算数,不能让人们笑话我们共产党的干部没良心。”冯若夫说:“你放心,我一定办好。我还要教育孩子,好好照顾她。”

2007年12月的一天,冯若夫脚下一滑,摔骨折了,从此卧床不起。住院期间,这位百岁老人跳着脚要去看,她说:“我的冯若夫病了,我要去!要去!要去!”说着,就孩子似的哭了。孩子们没有办法只好推着轮椅送她到医院。

2009年,冯若夫老人辞世了,生前她多次对子女们说:“你们一定要善待你们的姨娘,她很可怜,她为我们家操劳了一生……”

办完妈妈的丧事,家中长子万百鸣亲自主持召开了家庭会议。这位来自北京的高级干部开宗明义:“照顾好姨娘,是父母生前的愿望,也是我们的责任,我们一定要给老人家养老送终。平时呢,就由五妹和五妹夫来做,我们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不能让姨娘受一点委屈。

2009年夏天,赵湘南得了带状疱疹。五女儿万春春天天给她挠,天天带她到医院。万百鸣听说后,从北京赶回来,亲自开车送姨娘上医院,到了医院门口,他抱起老人就往楼上走。赵湘南说:“我能走,让我下来自己走,让人看了笑话。”这位高级干部说:“姨娘,我孝敬您不会有人笑话的,我1岁的时候您就抱我,现在该我抱您了……”赵湘南在他的怀里哭了起来,不住地说:“我的儿呀……”

回到家里,二女儿万梅把老人的鞋子脱下来,她给老人泡脚修脚。赵湘南起初不干,她说:“梅梅,你是大干部呀,怎么能给一个老佣人洗脚呢?”万梅就假装生气地说:“姨娘,您又说这话,共产党的干部和老百姓是一样的,爸以前不是跟您说过吗?何况我是您带大的女儿呀……”听了这话,她的老泪一滴滴落进水盆里,“我是哪辈子修来的福呀……”

五女儿万春春每周给赵湘南洗一次澡,还给她洗衣服。有一次,她屙了裤子非要自己洗,万春春抢过来,给洗干净了。这个一生要强自尊的老人,羞得不得了。万春春就劝道:“姨娘呀,这不算什么。人老了难免的。我们小时候,您不是经常给我们洗吗?”

万家兄弟姐妹不但自己能够做到为老保姆尽孝,还言传身教,告诉孩子,要好好待老奶奶。每到逢年过节,孩子们都给老奶奶送来礼物,他们还争着抢着为她捶背洗衣服。每到这时,赵湘南就乐得合不拢嘴,她说:“谁说我没有后人,我子孙满堂呀……”

赵湘南是善良的,倾其一生都在为万家忙碌着,因为她的真心付出,赢得了万家所有人的爱戴。万家人是善良的,他们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他们用代代人的真心和良知回报着老人、诠释着善良的真谛。“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是做人最基本的品质,是良知的最好体现,我们要将其发扬,代代相传。

14.有良心的人更健康长寿

良言心语:只要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自己的手,能拉别人一把就拉一把。在别人需要时,你关心了别人、帮助了别人,别人会记得的,做了好事,一定以此为乐,不要讲回报。

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此,有良心、讲良心的人会更健康、长寿。这并不是凭空臆想,而是有事实依据的。一方面,不讲良心的人,包括贪污、受贿、花黑心钱、坑害人的人,大多良心难安、惶惶不可终日,很多会患上心脏病、失眠等疾病,精神和身体的双重折磨使得他们早早离开这个世界。另一方面,讲良心的人大多生活坦然、快乐、舒心,他们心情舒畅,很少患病,当然很多会长寿。

罗伯特·米尔是位德国人,今年109岁。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是德国仅存的一位参加过一战的老兵。据说,他是目前德国最长寿的男人。

关于罗伯特长寿的秘诀,德国的各大报纸都曾报道过。概括起来有三条:家族中有长寿基因;喜欢简单的饮食;偶尔喝一点红葡萄酒。然而,他生话中的一些故事却常常被人忽略。前不久,德国《图片报》刊载了他在二战中经历的一件事。读后,许多人觉得,真正使罗伯特长寿的,可能不完全是那三点,而是下面这个故事所折射出来的罗伯特那颗无限纯洁、美好、善良的心。

1940年7月,罗伯特的邻居,也是他的好朋友约索夫,被送进了集中营,因为他是一名犹太人。临离开家前的一天夜里,他把自己的五万马克委托给米尔保管。他说,我走了,我的妻子和孩子,你帮我照顾好。这些钱,没有谁知道,妻子、孩子都不知道。我的意思你是明白的,怕他们经不起纳粹的折磨,说出去,连累了你。拜托了!回来后,我会报答你的。

约索夫被带走的第二天,他的妻子与孩子也被带走了。他们被关在什么地方?米尔全然不知。五万马克现金,就这样留在了他的手上。为稳妥起见,米尔以个人名义,把钱分开存在四家银行里,把存折秘密地藏了起来。这件事,他同样也没有告诉自己的妻子,因为怕走漏了风声,被以窝赃罪名而枪毙。可是一等就是五年,直到二战结束,都未见到邻居的踪影与任何信息。米尔想,也许他们全家都死光了,这笔钱看来是无法奉还了。不过,米尔并没有动用过这些钱。

1965年,米尔68岁,他的家庭发生了一次大的变故,他与儿子联合经营的一个机械厂倒闭了。祸不单行,他的妻子还摔断了腿。为了走出生活的困境,米尔想到了约索夫的那五万元钱。可是,就在这时他在报上看到一篇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20周年的文章,作者是安迪?约索夫。从文章回忆的内容,米尔断定,这位作者就是约索夫的小儿子。也就是说,约索夫的家人没有全部被杀害,至少他的小儿子幸存了下来。但是,这五万马克,约索夫的小儿子也根本不知道。

米尔陷入了空前的矛盾中。他说:“我一生,共有三个晚上没有睡好觉,全发生在看到那篇回忆文章之后。是归还这笔没人知道的巨款,还是拿出来拯救自己?”四十年后,当记者问他,对这件事作何感想时,他感慨到:“令我骄傲的是,我选择了前者”。

关于米尔的故事还有很多,在欧洲流传也很广。许多人对这个故事最感兴趣,难于忘却,因为它像一池清水净化了人们的心灵,使人们又一次感悟到:对任何财富的享受,也许只有“理得”才会“心安”,才会感到是一种享受,否则难免有一种不安甚至恐惧。同时还告诉人们,心灵的内在安宁,才是幸福长寿最不可缺的因素。人们称之为良心的东西确实是存在的,一个人如果撒了谎,或者做了什么坏事,即使他认为没有任何人知道,但他自己的良心会因为一清二楚而不安的,这种“不安”的阴影可能会蚕食那个被人们称为“生命”的东西。而讲良心的人却没有这种“不安”。